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书面分层作业设计案例08《蝴蝶的家》(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书面分层作业设计单元第二^元课题08《蝴蝶的家》学段目标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5、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6、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7、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8、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本课目标1.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作些别作业内容作业时间A 类基础必做题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W"。
震撼gan()han()沾污wu()kuT()家雀qiao()que()2.给生字注音、组词。
素()()炊()()檐()()3比一比,再组词。
避()憾()喧()僻()撼()宣()4.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躲避一()确信一()猛烈一()柔耳(10分钟设计意图A类基础性必做题:生字新词的认读、书写、默写、新词理解运用等,重在巩固夯实字词基础,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看拼音写词语和比一比再组词巩固了课上所学生字新词,加字成词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掌握了多音字对比记忆的方法。
(参考)完成情况A类基础性必做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书写较规范、认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蝴蝶的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蝴蝶的家》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只蝴蝶为了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地方,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蝴蝶的喜爱之情,以及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对蝴蝶这种美丽的昆虫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蝴蝶寻找家的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还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达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插图。
4.相关资料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蝴蝶为什么会飞来飞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蝴蝶的课文,看看蝴蝶为什么会飞来飞去。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蝴蝶为什么会找不到家?它经历了哪些困难?”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背景根据我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要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趣味的感知能力。
为此,特制定以下作业设计方案。
二、作业设计目标1. 巩固所学课文知识,提升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作业内容设计1. 必做作业(1)词语积累:学生需在本单元课文中找出至少10个新词语,并了解它们的意思。
(2)句子仿写:选择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优美句子进行仿写。
(3)作文:以“我的发现”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2. 选做作业(1)观察日记:以一周为时间,记录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2)好书推荐:向同学推荐一本关于观察与发现的书籍,并说明推荐理由。
四、作业实施与评价1.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明确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2.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思考、观察和发现,力求作业质量。
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作业评价标准:(1)必做作业:正确率、书写规范、作文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2)选做作业:观察日记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好书推荐理由充分、具有说服力。
五、作业设计注意事项1. 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难度适中。
2. 作业内容要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拓展性,避免机械重复。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收获成长。
六、作业布置与指导1.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指出作业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2. 对于必做作业,教师应提供适当的示例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
2.能够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语调和停顿的位置。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拼音。
难点1.正确把握语调和停顿位置。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文。
2.学习: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
4.巩固: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展示自己的理解。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主朗读上节课的课文,教师进行评价。
2.导入: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新课文内容,提出学习目标。
3.学习: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互相合作完成。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本节课的课文,并模仿课文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但部分学生在语调和停顿上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下节课计划增加口语练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通过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提问的策略,学习多角度提问,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综合运用提问方法,尝试独立阅读,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从互相提问中获得启示,打开思路,提出更多的问题。
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提升。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掌握生字词。
阅读时,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能有效筛选。
能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
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结合阅读理解书里学到的提问策略,在阅读中能自觉运用提问策略,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生字。
能体会不同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基础性作业给加点字注音:门框.、洋溢.、预示.、揭.开、囚犯.、苔藓.解释词语:洋溢:。
青苔:。
揭晓:。
豌豆:。
大雨倾盆:。
一声不吭:。
本文通过的不同境遇,告诉了我们道理。
第五粒豆从一个()变成了(),带给了小女孩。
梳理五粒豆的不同经历与结局,完成相应的思维导图。
发展性作业五粒豆为什么一会儿以为世界是绿色的,一会儿以为世界是黄色的?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作者为什么说小女孩吻豌豆叶的那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也慢慢好了呢?你认为谁才是五粒豆中最了不起的?明明是写豌豆的,作者为什么却花那么多笔墨写小女和第五粒豆之间的故事?6.夜间飞行的秘密基础性作业读写词语:蚊子蝙蝠即使灵巧科学家绳子苍蝇证明显示驾驶员研究雷达障碍敏锐荧光屏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 li kǒng pà nài xīn tàn chū()()()()二、选词填空。
舒适适合1.大多数鱼类都不()在陆地上生活。
2.我们坐在新教师里,感觉既暖和,又()。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充分流露。
()2.欢欣快乐。
()3.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 )四、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语造句。
()母亲不相信,()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五、课文整体梳理。
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
但是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和生机。
六、重点段落分析。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片段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要变得僵硬起来。
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许多天过去了。
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
“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
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寒冷——柔软——黑暗——2.读一读,说说这几粒豌豆都要到哪里去?第一粒豌豆第二粒豌豆第三、四粒豌豆第五粒豌豆3.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为什么?4.读完文章,积极思考,试着提出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一、玻璃恐怕耐心探出二、1.适合 2.舒适三、1.洋溢2.愉快3.温暖四、虽然但虽然生命十分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学校 班级 姓名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走进了五粒豆的神奇历险故事,探秘蝙蝠和雷达的秘密,感受了20世纪科技飞速的发展,去寻找了蝴蝶的家。
相信你的脑袋里一定产生了许多的问号。
那就让我们和小栖和小霞一起去探秘吧!【学贵有疑】一、请你和小栖读句子,写一写。
做到书写正确端正、行款整齐。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二、小霞读到许多有意思的科学知识,请你也读读下面的句子,填词语。
1. k ē xu é 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的w ù zh ì生活。
在新的sh ì j ì 里,现代科学j ì sh ù 必将继续chu àn ɡ z ào 一个个奇迹,不断ɡǎi sh àn 我们的生活。
2. 钓鱼是一项需要足够n ài x īn 的户外活动,收获了鱼儿的话会使人感到很y ú ku ài 。
不过,长时间不动可能会使身体变得ji āng y ìng ,最好提前调整一个让自己sh ū sh ì 的姿势。
3. 最新证据xi ǎn sh ì ,如果ji à sh ǐ yu án累状态,j í sh ǐ 拥有l éi d á 显示器,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不要有r èn h é 侥幸。
三、有些汉字小霞分不清,请你帮她选一选,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序号。
(①培 ②赔)这些花草是园丁精心( )育的,如果损坏了要进行( )偿。
(①堵 ②赌)由于两位司机开车时( )气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道路拥( )。
(①注 ②驻)我们来到部队( )地,勇敢的战士们引起了我们的( )意。
四、在阅读时,小栖积累了不少优美词句,和他一起闯关吧。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家人与某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其特点。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多种动物图片。
2.学生提前观察家人的特点和生活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写出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特点鲜明。
【教学过程】一、描述动物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这节课我们的习作主题是《小小“动物园”》。
(出示课件2)(板书:小小“动物园”)你对动物了解多少呢?动物也是有性格的,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特性呢?请同学说一说。
(出示课件3)指名说。
预设:(出示课件4-6)狮子:王者、威严、领袖、霸气、魅力;逆境中保持镇静、觉察力敏锐;内心柔软。
老虎:自信,权威,决断力高,胸怀大志,勇于冒险,企图心强烈,积极自信,不畏反抗与攻讦,有对抗性。
豹子:反应灵敏,热情,讲究效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特点,了解到每个动物都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为后面的“用动物写人”埋下伏笔。
)二、指导审题,启发建立形象对接1.指导审题。
(出示课件7)出示文段及图片(出示课件8):小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
”小红说:“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小兰说:“我的爷爷很威严,像一只大老虎。
”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教师指导:课本这部分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参考。
出示文段(出示课件9):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好了读给同桌听,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回家读给家人听,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
教师指导:课本这部分内容指出了这次习作的两个要点。
要点一: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写出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看拼音,写词语。
3.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探:①探望,访问;②做侦察工作的人;③(头或上体)伸出;④寻求,探索。
(1)走在前面的两个队员负责探路。
( )(2)奶奶生病住院了,我们去医院探望她。
( )(3)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
( )(4)游击队抓到了一个敌人的探子。
( )
④ ① ③ ②
4.【给问题分类】指出下面的问题是针对什么内容提问的。
A.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问
B.针对课文整体提问
(1)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
为什么? ( )
(2)文中的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 )(3)落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 )A A
B
5.【思考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课文提出的问题,请你帮忙解答。
课文重点写的是哪一粒豌豆?它有怎样的神奇经历?
整体
(1)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的 (局部 整体)进行提问的。
c
(2)下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重点写的是第一粒豌豆,它想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但被鸽子吃了。
B.课文重点写的是第二粒豌豆,它想飞进太阳里去,却落到了水沟里。
C.课文重点写的是第五粒豌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6.【提出自己的问题】读完课文,请你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写下来。
示例:课文重点写的只是一粒豌豆,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四粒?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按要求,针对短文不同的内容提问题。
①针对第1自然段提出一个问题。
示例:这一户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我们”都以为走错了?
②针对第2自然段提出一个问题。
示例:“窗明几净”是什么意思?
③针对短文题目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
解答:
造成这户人家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这家的男主人几年前因病去世了,欠下了很多债,留下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有残疾。
女主人一份微薄的薪水要养三口人,还要还债。
(2)读下面的问题,完成练习。
“我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我”的同事为什么这样说?
①这个问题是针对( )提问的。
C
A.第1自然段
B.最后1个自然段
C.全文
C
②下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户人家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助,很快就能摆脱贫困
B.这户人家的女主人薪水很高,很快就能摆脱贫困
C.这户人家生活贫困,却不潦倒,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勤劳能干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1.用“√”标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看拼音,写词语。
雷达 蚊子 即使 证明 灵巧
研究 驾驶 显示 横七竖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