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感知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三)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B、味道:更鲜美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4、总结: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内容: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40 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 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学准备: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 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观 潮教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 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二课时 第一课时1.2. 人文理“观潮”。
a. 导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释题知“观潮”。
第 2 页 共 40 页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 镇) ◆“据说”怎么讲 ?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 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 “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 时”的“奇”:壮观、奇特。
雷滚动。
”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 .读文。
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2.a. 点拨:句 l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通过感性的阅读,我可以体会到盘古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四、课前准备:①自制生字卡片。
②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③教学挂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①关于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研读交流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1、复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指导写字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
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①展示读。
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二、学习《寒食》一诗1、自读,读准字音2、指导学习第一句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春城/天处/不/飞花(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看注释)(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5、指导朗读(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3、汇报交流4、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四、小结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五、布置作业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交流信息,导入新课1、在你的印象中,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一句话概括说一说。
2、自由读“语文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部分。
读后说说你对台湾有哪些新的了解。
3、台湾还有一个世界出名的奇特景观,人们赞叹它(板书课题):台湾蝴蝶甲天下。
二、揭示课题,据题引疑1、齐读课题。
2、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3、从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三、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
字音。
2、自主识记字形,再与同桌交流。
3、借助生字卡,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四、带疑读文,理解内容1、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
①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②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台湾蝴蝶甲天下”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③结合课件或挂图(标本),体会台湾蝴蝶品种多、数量大。
④结合课文插图,读有关句子,感受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再用自己的话把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向大家作介绍。
2、小组交流。
五、朗读全文,自主体会,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叙述方式(结合课文内容)。
二、交流感受,质疑问难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读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
3、把自己不太明白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同学或老师。
三、拓展思维,开阔视野1、讨论:台湾适合蝴蝶大量繁殖,具备哪些自然条件?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人为的原因吗?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谈环保小建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的亲情,让学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素材。
【过程与方法】创设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
难点发现和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并写下你的家庭。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难点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小动物,每只小动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能体现出你的生活态度,做事原则,人生追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家最像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要求: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
(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学生尝试自己写提纲。
教师巡逻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385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
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抓住人物与动4/385事。
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 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 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 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 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 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 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修改台
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
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
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教
师板书: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
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
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 4 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
快 。余 波 涌 来 ,也 使 江 面 风 号 浪 吼 ,江 水 平 静 后 ,
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
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
号浪吼)
'
6、学 完 课 文 ,你 们 知 道 为 什 么 人 们 称 钱 塘 潮 为“ 天 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7.指导背诵。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
重点 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 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 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 ` 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
难点 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1.正确拼读 12 个会认字,书写 15 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
教学 横贯”等词语。
目标 &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 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 身体会。
;
教具 准备
导入
新课 教学
]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
)
èn
新课 教学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 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
盖。
^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初读感知。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
(
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 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 读 课 文 ,提 出 不 懂 的 问 题 。小 组 自 己 解 决 有 关 词 语方面的问题。
~
第一课时
教学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目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
修改台
教学设计
\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 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 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 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 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台
*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
导入 新课
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 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
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
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
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 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 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 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四、总结
"
课堂小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深 深 地 被 它 的 壮 丽 景 象 所 吸 引 。如 果 你 是 小 导 游 , 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
导入
第二课时 1.重点学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 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 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 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 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 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 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新课 教学
'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观潮
课题
1、观潮
授课
课型 讲读课文
时间
2 课时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理解“笼罩、人声
% 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教学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目标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潮来时: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观潮
板书
:
内容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教学反思
2.走月亮
课题
2.走月亮
:
讲读课文
课型
授课 时间
2 课时
1.认识“鹅、卵”等 7 个生字,会写“牵、鹅”等 13 个生字。
教学 目标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 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
平浪静)指导朗读。
,
2、潮 来 了 ,给 你 什 么 样 的 感 受 ? 从 哪 感 受 到 的 ?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 2)作 者 又 是 按 怎 样 的 顺 序 写 潮 来 时 的 景 象 的 ?
·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 馈 交 流 ,教 师 及 时 引 导 、点 拨 。抓 住 以 下 要 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 , 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 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 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 3)近 :抓 住 潮 的 形 、声 、色 写 出 了 潮 的 气 势 之 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 . 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 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
第四段(第 5 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 2—5 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五、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பைடு நூலகம்塘江大潮的资料。
教学
·
目标 教具 准备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 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 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 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 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 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
、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 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 怎么样,好听吗?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 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 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 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 1 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 来的吗?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第 2 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