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报告
数字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字地形测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测绘手段,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我们于2021年7月至8月期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掌握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数字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提高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加深学生对数字地形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1. 数字地形测量原理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成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对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数字地形测量仪器设备实习过程中,我们熟悉了数字地形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PS、水准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数字地形测量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
具体内容包括:(1)外业数据采集:通过全站仪和GPS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包括控制点测量、地形点测量和地物点测量。
(2)内业数据处理:利用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导入、编辑、拓扑检查、成图等。
(3)成果输出:将处理后的数据生成DEM、DLG和DOM等成果。
4. 实际案例分析实习过程中,我们选取了某地区进行实际地形测量,包括地形地貌、地物分布、高程等信息。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加深了对数字地形测量应用的理解。
四、实习成果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操作了全站仪、GPS等仪器设备;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对数字地形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字测量地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字测量知识,掌握数字测量地形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测绘局数字测图实习基地。
三、实习内容1. 数字测量地形的基本原理数字测量地形是利用数字测量技术获取地形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量和航空数字测量两种方式。
地面数字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航空数字测量则通过航空摄影、遥感等手段获取地形信息。
2. 地面数字测量(1)野外数据采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具体步骤如下:① 确定测量区域:根据实习任务要求,确定测量区域的范围。
② 布设测站: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测站,并做好标记。
③ 检查仪器:对全站仪进行检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④ 采集数据:按照测站设置,采集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⑤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后续处理。
(2)数据处理在计算机上,我们采用CAS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① 数据导入: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CASS软件。
② 数据编辑:对数据进行编辑,包括删除错误数据、修改坐标等。
③ 数据成图:根据编辑后的数据,生成数字地形图。
3. 航空数字测量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航空摄影获取地形信息。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摄影数据:根据实习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航空摄影数据。
(2)数据处理:对航空摄影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影像纠正、镶嵌等。
(3)生成数字地形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数字地形图。
四、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数字测量地形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2. 实习体会(1)数字测量地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多种仪器和软件,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地形测量篇1一、掌握数字化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1.全站仪2.GPS3.CASS5.1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1.测区概况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22km,从满洲里市至矿区有三条草原路,四季畅通,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范围约27km2,行政区划属新巴尔虎右旗(即西旗)。
地理座标:东经117°14′~117°32′;北纬49°22′~49°30′。
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北东,一般标高为750m;最高约889m,最低约为702m。
一般相对高差150m左右。
山势平缓、地形开阔。
北矿段山脊呈半环形,北东高,南西低,南西为半环形开口处,具有明显的构造剥蚀地貌特征,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形成河流。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属干旱型寒温带,冬季严寒;春季有暴风雪。
据满洲里气象站1957-1982年20xx年资料,年降水量平均为298.2mm ,最大448.4mm ;最小179.2mm ;年蒸发量平均1565.3mm ,最大1833mm 。
气温年平均为-1.2℃,二月份平均气温为-25℃,最低为-42℃;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最高为37.9℃。
绝对平均湿度5.4mm 。
冻土最大深度为3.89m。
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最大达40m/秒。
矿区地震裂度为6度。
区内没有林木,为草原牧区,近处居民点有甘井子、三队、敖尔金牧场三队,达石莫乡等,人口稀少,多为蒙古族。
区域北满洲里市、扎贲诺尔区一带有煤矿、水泥厂、热电厂、白灰厂及食品加工厂等重、轻工业。
区内粮食及蔬菜多依赖内地供给。
2.外业数据采集全站仪为日本拓扑康仪器公司生产拓扑康全站仪,以其性能指标如下:测角精度2秒测距精度2+2PPM本测区为主矿区第二测区,野外测量数据编码以B开头。
测区接第一组宽从西向东1公里、长从南向北4.8公里。
其区域范围坐标值为:X :5474202—5478922Y :519104—520xx4区域内有山峰一座,其最高点高程860米,山坡沟壑较多。
2023年地形测量的实习报告(精选5篇)

2023年地形测量的实习报告(精选5篇)以下是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的精选5篇:1. 《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全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该报告介绍了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全数字化测图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并对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
报告详细介绍了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原理、设备和操作流程,并展示了实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该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对今后地形测量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报告——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该报告主要介绍了我们在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中对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
报告包括对激光雷达测量原理的解析,采用激光雷达进行地形测量的具体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探索。
通过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我们验证了激光雷达在地形测量中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该技术的建议。
3. 《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报告——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该报告主要介绍了我们在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中对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
报告详细介绍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设备,以及实习过程中对地形的测量和三维建模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习的实践,我们总结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并探讨了该技术在地形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
4. 《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分析》该报告详细介绍了我们在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中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及分析。
报告包括 GNSS 原理的解析,实习过程中使用 GNSS 进行地形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流程。
通过实习过程中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GNSS 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5. 《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分析与可视化》该报告介绍了我们在2023年地形测量实习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分析与可视化的实践。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地形测量技术在我国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地形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于[实训时间]开展了为期[实训天数]的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操作,使学生:1. 熟练掌握数字地形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全站仪、RTK、GPS等;2. 熟悉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和成图;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对数字地形测量技术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一)实训内容1. 数字地形测量仪器操作:学习全站仪、RTK、GPS等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 外业数据采集: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地形数据,包括控制点测量、碎部点测量等;3. 内业数据处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编辑、计算和成图;4. 成果整理与分析:整理实训数据,分析地形特征,绘制地形图。
(二)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了解实训内容,熟悉仪器操作,制定实训计划;2. 外业测量: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地形数据;3. 内业数据处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编辑、计算和成图;4. 成果整理与分析:整理实训数据,分析地形特征,绘制地形图;5. 总结与交流:各组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实训心得,总结实训经验。
三、实训成果(一)数据采集本次实训共采集控制点[数量]个,碎部点[数量]个,覆盖面积[面积]。
(二)数据处理与成图利用专业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辑、计算和成图,绘制了[比例尺]的地形图。
(三)成果分析通过对地形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结论1]2. [结论2]3. [结论3]四、实训体会与收获通过本次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数字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报告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熟悉和掌握数字地形测量学的基本设备和技术,如全站仪、水准仪、GPS等;了解和掌握数字地形测量的基本流程,如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数据处理等;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绘制。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数字地形测量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实习过程中的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分组进行了全站仪、水准仪和GPS等设备的操作练习。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仪器的安置、整平、瞄准和读数等基本操作,掌握了如何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
3. 数据处理与地形图绘制:我们学会了使用相关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掌握了数据导入、坐标转换、高程拟合等基本操作。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地形图,了解了地形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数字地形测量学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技术,还学会了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绘制。
这使我们对数字地形测量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数字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技术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在实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熟练、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在实习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争取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的地形测量事业做出贡献。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通用5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通用5篇)地形测量篇1一、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⒈ 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 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
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⒊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⒋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三、仪器设备⒈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⒉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
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
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⒈水准测量: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20″;前后最大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每站视距累积差≤10米;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3㎜,黑红面高差之差<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环线闭合差限差<㎜(公式中K为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3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地形测量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1.学习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在实习的开始阶段,我通过学习地形测量相关的课程和资料,了解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了地形测量的仪器使用、测量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绘制等方面的知识。
2.参与实际地形测量项目: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地形测量公司的一些实际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了城市道路测量、河流水位测量、山体地形测量等。
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我实践了地形测量的技术和工作流程,并且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3.掌握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是地形测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了数据的筛选、清理、统计和可视化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地形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4.学习地形图的绘制技术:地形图是地形测量的成果之一,也是地形测量工作的重要输出产品。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形图的绘制技术,包括了地形图的图例设计、等高线绘制和地貌特征描绘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绘制地形图的实践,我提高了地形图制作的技能。
实习心得: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地形测量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形测量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对于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地形图的绘制都需要精确和准确。
在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地形测量的技术方法,还锻炼了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麻烦的地形环境下进行测量、数据处理时的异常情况等。
但是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完成了实习任务。
通过这段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测量的技术和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地形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地形测量数据在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自然灾害预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平面坐标系统
本次实习采用连云港市坐标系。测区内已知点进行控制测量,布设导线。因为测区内已
知点很多,因而十分方便,可选择性较强,但是实际测量中,为了起到真实的锻炼作用,我
们只选择两个已知点作为图根点,把他们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布设导线,导线类型采用闭
合导线或者附和导线,目的是为了能够和已知点坐标进行比对,检测控制网观测数据的正确
A)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并对中整平。 B)由两名测量人员两棱镜对中杆竖直立于待测目标 1 和 2 位置。 C)第一测回,盘左位置瞄准目标 1 并配置度盘为 0°00′00″,利用全站仪测距功能测量 目标 1 到本测站的水平距离,由记录员按规定记入全站仪平面控制测量表格。 D)顺时针旋转照准部望远镜瞄准目标 2,可测得水平角度和测站至目标 2 的水平距离, 由记录员按规定记入全站仪平面控制测量表格。
水准网布设示意图
4.4 施测方法
踏勘、选点:水准点的勘探选点和导线点的选取规则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水准点应选
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埋设标石:
表 4-3 三、四等水准点采用的标石类型和适用地区
序号
标石类型
适用地区
1
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
土层不冻或冻土深度小于 0.8m 的地区
2
岩层普通水准标石
岩层出露或买入地面不深于 1.5m 处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3
混凝土柱普通水准标石
4
钢管普通水准标石
5 爆破型混凝土柱普通水准标石
6
墙角水准标志
冻土深度大于 0.8m 的地区 坚固建筑物或直立石崖处
测量步骤: 根据要求,视线长度≤80m,所以我们在相距较长的两个控制点之间设置转点,则相距 较长的控制点间设置 2 站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总设站数为 14,为偶数站。每一站遵循“后 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每一站的测量步骤如下: A)在相邻控制点和控制点或转点的中点位置处架设水准仪并整平,两名立尺人员将水准 尺立于高程控制点上,按测量路线分前后视。 B)照准后视尺,进行黑面上丝下丝(视距丝)和中丝读数,由记录员分别记入四等水准 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 C)照准前视尺,进行黑面上丝下丝(视距丝)和中丝读数,由记录员分别记入四等水准 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前视尺换面。 D)照准前视尺,观测员读出红面中丝读数,记录员记入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 E)照准后视尺,观测员读出红面中丝读数,记录员记入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 同时记录员按照规定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检查所测数据是否合格。不合格则重测。 F)如若数据合格,则迁至下一站继续测量。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E)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瞄准目标 2,测得此时水平角度和水平距离,由记录员按规 定记入全站仪平面控制测量表格。
F)逆时针旋转望远镜瞄准目标 1,测得此时的水平角度及水平距离,由记录员按规定记 入全站仪平面控制测量表格。第一测回结束,记录员根据测得数据计算观测数据是否超限。
平均边长
导线
(m)
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回数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1:500
900
80
≤1/4000
注:n 为测站数
≤±40" n
2
3.3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导线控制网示意图如下)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示意图
3.4 导线施测方法
使用全站仪利用测回法擦亮导线网水平角,利用全站仪光电测距测量两控制点间水平距 离,每一测站上测量 2 个测回,测量步骤如下:
测区内地势较为平坦,道路通畅,交通便利,视野开阔这都有利于我们测量的进行。实 习中,我们使用中纬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作业,同时我们会避开正午的高温天气, 利用早出、午休、晚归的作业方法,摆脱酷热天气的影响,使我们的测量实习可以顺利的进 行。
3 平面控制测量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图根控制测量分为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两部分,在我们实际测量中,这两部分都是通过 全站仪一起完成的,全站仪它可以完成角度的观测,同时也可以完成距离的观测,既方便省
时,精度又高,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对精度的指标要求。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法进行。
表 3-2 城市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导线 长度 /km
平均 长度 /km
αBC=αAB+β左-180°
若观测的是 AB 与 BC 的水平右角β右,则β左=360°-β右,将其代入上式得
αBC=αAB-β右+180°
高差闭合差计算: 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L 以公里为单位):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按水准路线测段长度为比例分配:
vo
fh L
高差闭合差:
以上两式等号右边最后一项 180°前正负号的取号规律是:当等号右边前两项的计算结 果小于 180°时取正号,大于 180°时取负号。这样就可以确保求得的坐标方位角一定满足方 位角的取值范围(0°~360°)。
4.5 数据处理、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测出高差,从而依次计算出各点的高程, 计算时要注意高程改正数的分配,同时也必须满足相应的限差要求,比如前后视距的累计差 等等。平差时采用简单平差法,要求两个人同时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
计算闭合差:Fh=∑h-(Hb-Ha)
检核:Fh 允=±12 n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成绩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4.2 精度等级及技术指标·7 4.3 水准网的布设·7 4.4 高程施测方法·8 4.5 数据处理、平差计算·8 5 碎部点测量·9 5.1 碎测量的步骤·9 5.2 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9 6 成图方法·9 6.1 测量数据传输·9 6.2 南方 CASS 软件绘制地形图·9 7 分幅与编号·10 7.1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10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10 7.3 1:500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10 8 实习体会·10 附图、附表·11 1 概述 1.1 实习名称: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1.2 实习时间:2013.6.17-2013.7.14 1.3 实地地点:淮海工学院校区第四测区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淮海工学院 实习报告书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测绘 112 许艳超 2011122712
2013 年 7 月 10 日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目录
1 概述 ·3 1.1 实习名称·3 1.2 实习时间·3 1.3 实地地点·3 1.4 指导教师·3 1.5 实习目的及要求·3 1.6 仪器及工具·3 2 测区概况·3 3 平面控制测量 ·3 3.1 平面坐标系统·3 3.2 导线等级及精度指标·4 3.3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5 3.4 导线施测方法·5 3.5 数据处理、平差计算·5 4 高程控制测量·7 4.1 高程系统的选择 ·7
-
+
-
+
Ⅲ
180°~270°
-
-
-
-
Ⅳ
270°~360°
+
-
+
-
两点间(水平)距离:
D x1,2 2 y1,2 2
D x2,1 2 y2,1 2
坐标正算: 若已知一点和以这一点为顶点的方向角,求另一点的坐标,则
x1=x2+Dcosβ,y1=y2+Dsinβ
x2=x1+Dcosα,y2=y1+Dsinα
坐标增量的计算:
A→B 的坐标增量: Δx1,2=x2-x1=Dcosα
Δy1,2=y2-y1=Dsinα
B→A 的坐标增量: Δx2,1=x1-x2=Dcosβ
Δy2,1=y1-y2=Dsinβ
表 3-4 坐标增量的正负号
象限
方向角 α
cosα
sinα
Δx
Δy
Ⅰ
0°~90°
+
+
+
+
Ⅱ
90°~180°
性。实际测量中我们选取了 HB16 和 HB27 两个已知点,选取这两个点有利于我们测区的观测,
可以同时提供两个闭合导线的起算数据,避免了多余观测。
表 3-1 控制点坐标 单位:m
点号
X
Y
Z
HB16
47176.991
17104.664
3.75
HB27
47222.456
17368.862
3.743
3.2 导线等级及精度指标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标尺 双面水准尺
视距 ≤80m
前后视距差 ≤5.0 m
视距累积差 ≤10.0 m
视线高度
≧0.2m (三丝能读数)
表 4-2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 mm )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间歇点高差之差
3.0
5.0
5.0
4.3 水准网的布设(水准网示意图如下图)
坐标反算: 若已知两点间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方位角
word 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arctan y1,2 x1,2
arcsin y1,2 D
arc c osx1, 2 D
已知 A→B 的坐标方位角αAB,用仪器观测的 AB 与 BC 的水平左角为β左,则 BC 的方位 角
测角 测距中 中误差 误差
/mm
测回数
J1
J2
J3
方位角 导线全长相 闭合差 对闭合差
二级
2.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