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2
结构动力学第二章

∂T ∂V d ∂T ( )− + = Pncj (t ), & dt ∂u j ∂u j ∂u j
其中: T —— 体系的动能;
j = 1,2,L , N
V —— 体系的位能,包括应变能及任何保守力的势能; Pncj ——与 uj 相应的非保守力(包括阻尼力及任意外荷载)。
– 红色部分为引入动力自由度概念的目的,蓝色部分为实 现此目的的手段。 – 概念中的“全部”、“独立”两个条件非常关键。
• 严格来说,所以结构体系质量都是连续分布的,为无限自 由度体系,研究比较困难。但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一定的 简化,变为有限自由度体系。 • 简化并确定结构动力自由度最典型的方法:集中质量法
动能
1 & mu 2 转动质量 2
T =
1 &2 Jθ 2
1 2 V = ku 转动弹簧 2
1 &2 V = kθ θ 2
位能
1 1 & & &j T = ∑ ∑ mij u i u j = ∑ m j u 2 2 i j 2 j
V =
1 ∑ ∑ kij ui u j 2 i j
∫
1 体系的动能:T = mu 2 & 2
粘滞(性)阻尼力可表示为:
& f D = -cu
D — 表示阻尼(damping) c — 阻尼系数(Damping coefficient)
k c
u m
f S(t) m f D(t) f I (t)
& u — 质点的运动速度
阻尼系数 c 的确定:
• 不能像结构刚度 k 那样可通过结构几何尺寸、构件尺寸等 来获得,因为 c 是反映了多种耗能因素综合影响的系数, 阻尼系数一般是通过结构原型振动试验的方法得到。 • 粘性(滞)阻尼理论仅是多种阻尼中最为简单的一种。 • 其它常用的阻尼:
结构力学13动力学2

1 lh 2h lh2 = = EI 2 3 3EI
w=
1 m 11
=
3EI m lh2
例6、求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 解:求 k k11 k
3 EI l3
3EI l3
k11 m k
EI
3EI k11 = k + 3 l
1
l
w=
k11 = m
+k
m
•对于静定结构一般计算柔度系数方便。 •如果让振动体系沿振动方向发生单位位移时,所有刚节点 都不能发生转动(如横梁刚度为∞刚架)计算刚度系数方便。 两端刚结的杆的侧移刚度为: 一端铰结的杆的侧移刚度为:
工程中常用此 方法测定阻尼
例、图示一单层建筑物的计算简图。屋盖系统和柱子的质量均集 中在横梁处共计为m ,加一水平力P=9.8kN,测得侧移A0=0.5cm, 然后突然卸载使结构发生水平自由振动。在测得周期T=1.5s 及一 个周期后的侧移A1=0.4cm。求结构的阻尼比ξ和阻尼系数c。
解: = 1 ln yk = 1 ln 0.5 = 0.0335 2 yk +1 2 0.4
1)ξ<1(低阻尼)情况
l = w iw r
w t
特征方程为:l2 + 2wl +w 2 = 0
l =w ( ± 2 1)
低阻尼体系的自振圆频率
其中 w r =w 1 2
y = e w t C1 cosw r t + C2 sinw r t
y =e
y0 cosw r t +
结构约束越强,其刚度越大,刚度越大,其自振动频率也越大。
h
例5、求图示结构的自振圆频率。 解法1:求 k θ=1/h 1 EI 3EI k A m MBA=kh = MBC = 3 = l lh
结构动力学(2)

4. 对称性的利用 振动体系的对称性是指:结构对称、质量分布对称,强迫振
动时荷载对称或反对称。
多自由度和无限自由度对称体系的主振型不是对称就是反对称, 可分别取半边结构进行计算。
对称荷载作用下,振动形式为对称的;反对称荷载作用下, 振动形式为反对称的,可分别取半边结构进行计算。一般荷载可 分解为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两组,分别计算再叠加。
(A( j ) )(T K ωi2 M)A( i ) 0
(A( i ) )(T K ω2j M)A( j ) 0
(1)
(A( i ) )(T K T ωi2 M T )( A( j ) ) 0
(2)
又: K T K MT M
(1)式-(2)式得:
( i22 j)(源自A( i ))TM
A(
3. 动内力幅值计算 位移、惯性力、动荷载频率相同。对于无阻尼体系三者同时
达到幅值。于是可将荷载幅值和惯性力幅值加在结构上,按静力 学方法求解,即得到体系的最大动内力和最大动位移。
多自由度体系不仅位移动力系数和内力动力系数不同,而且 不同截面上的位移动力系数和内力动力系数也各不相同,不能采 用统一动力系数计算动力反应。
由式(14-38)可知,此时式(14-47)得到位移为无穷大。所以, 一般情况下,n个自由度体系有n个共振点。
对于两个自由度体系,稳态振动时的位移幅值方程为
(11m1
1
2
)
y10
12 m2
y20
1P
2
0
21m1 y10 (22m2
1
2
)
y20
2P
2
0
D m1 11 2 1 12m2 2 21m1 2 m2 22 2 1
结构动力学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2

0.39 0.66 0.73 1.00 1.05 1.20 1.42 1.55 1.69 1.76 2.00
23
24
解: 水塔的自振频率和周期分别为
k 29.4106 N / m 31.305rad / s
m
30103 kg
T 2 0.2007s
取微小时段 0.01s ,约相当于水塔自振
同理,积分项 B(t) 可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16
因此,无阻尼体系动力响应的数值解: y(t) A(t) sin t B(t) cost
同理,也可求得有阻尼体系动力响应。 注:数值积分解答的精确度与计算中选择和微 小时段 有关,一般可取小于系统自振周期 的十分之一,便可得到较好的结果。
17
A yst
1
2
t1
2
( 1 cost1
) 2
t1
1/ 2
sint1
t1 T
0.371
动力系数只与 t1 有关,即只与 t1 T 有关
下表列出不同 t1 T 值时的动力系数。
表 不同 t1 T 值时的动力系数表
t1/T 0.125 0.20 0.25 0.371 0.40 0.50 0.75 1.00 1.50 2.00
用下式进行计算。
无阻尼:
( 0)
y(t) 1 t p( ) sin (t )d
m 0
有阻尼: y(t) 1
( 0)
md
t 0
p(
)e (t )
sin d
(t
)d
2)对于许多实际情况,如果荷载的变化规律是 用一系列离散数据表示(如试验数据),此时 的响应计算就必须借助于数值分析方法。
11
结构动力学_克拉夫(第二版)课后习题

例题E2-1 如图E2-1所示,一个单层建筑理想化为刚性大梁支承在无重的柱子上。
为了计算此结构的动力特性,对这个体系进行了自由振动试验。
试验中用液压千斤顶在体系的顶部(也即刚性大梁处)使其产生侧向位移,然后突然释放使结构产生振动。
在千斤顶工作时观察到,为了使大梁产生0.20in[0.508cm]位移需要施加20 kips[9 072 kgf]。
在产生初位移后突然释放,第一个往复摆动的最大位移仅为0.16 in[0. 406 cm],而位移循环的周期为1.4 s。
从这些数据可以确定以下一些动力特性:(1)大梁的有效重量;(2)无阻尼振动频率;(3)阻尼特性;(4)六周后的振幅。
2- 1图E2-1所示建筑物的重量W为200 kips,从位移为1.2 in(t=0时)处突然释放,使其产生自由振动。
如果t=0. 64 s时往复摆动的最大位移为0.86 in,试求(a)侧移刚度k;(b)阻尼比ξ;(c)阻尼系数c。
2-2 假设图2- la 所示结构的质量和刚度为:m= kips ·s 2/in ,k=40 kips/in 。
如果体系在初始条件in 7.0)0(=υ、in/s 6.5)0(=υ&时产生自由振动,试求t=1.0s 时的位移及速度。
假设:(a) c=0(无阻尼体系); (b) c=2.8 kips ·s/in 。
2-3 假设图2- 1a 所示结构的质量和刚度为:m=5 kips ·s 2/in ,k= 20 kips/in ,且不考虑阻尼。
如果初始条件in 8.1)0(=υ,而t=1.2 s 时的位移仍然为1.8 in ,试求:(a) t=2.4 s 时的位移; (b)自由振动的振幅ρ。
例题E3-1 一种便携式谐振荷载激振器,为在现场测量结构的动力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用此激振器对结构施以两种不同频率的荷载,并分别测出每种情况下结构反应的幅值与相位。
由此可以确定单自由度体系的质量、刚度和阻尼比。
结构动力学_2

初相位
4、振幅C和初相位
x0 C sin
x0 Ccos
C
x02
x02
2
arctan x0
x0
——振幅 ——初相位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x
3
x02
x02
2
sin(t
)
x
x02 2
x02
T 2
x0 0
t
图2.7 无阻尼系统自由振动位移曲线
-3
0
3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x x02 x022 cos(t )
mx cx kx 0
设:
x Aept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mp2 cp k 0
p1,2 c
c2 4mk 2m
c2 4mk
1、过阻尼系统
0 x A1e p1t A2e p2t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2、临界阻尼系统
0
c2 4mk 0
cc 2 mk 2m
x
e
c 2m
t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3、解的形式
x Asint x Bcost x Asint Bcost
x A2 B2 ( A sint B cost)
A2 B2
A2 B2
A2 B2 (cos sint sincost)
C sin(t )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x C sin(t )
振幅
剪切变形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3EI
ml 3
——弯曲频率
2 3EI
ml 3
——剪切频率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图2.5 框架的剪切变形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③摆问题
结构动力学(克拉夫) 第二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2.1 基本概念 2.1.1 约束• 定义:对非自由系各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所加的几何或 运动学的限制。
N 个质点的约束方程: → → 为mi 的位置向量及速度 **弹簧支座不是约束。
• 约束的分类:*稳定(不含t → 左图) 与非稳定(含t → 右图)* 完整(不含 → )几何约束(有限约束) 与非完整(含 → )运动约束(微分约束) • 约束条件:zc=a (水平面绝对光滑)一个完整约束 *水平面粗糙,仅滚动无滑动,A 点速度为零 。
两个完整约束*若为刚性圆球,三个约束(A点两个水平方向速度为零,可证明约束微分方程不能积分成有限形式)非完整约束单向(约束方程为不等式):柔索 与双向(约束方程为等式):刚杆 工程力学中研究对象:稳定的、完整的、双 向约束• 质点系约束方程:→ (N :质点数;M 约束数) 2.1.2 自由度与广义坐标 广义坐标定义:能决定体系几何位置的、彼此独立的量广义坐标个数→空间质点系:n=3N-k;平面质点系: n=2N-k0),,,,,,(11=⋅⋅⋅⋅⋅⋅N N r r r r t f 0),,(=i i r r t f i i r r ,0),(=i i rr f 0),,(=i i rr t f Ai r0),(=i r t f i r 0),,(=i i rr t f ϕϕa x a x v C C A =⇒=−=)(0积分 lr ≤l r =0),,(1=⋅⋅⋅N k r r f )~1;~1(0)(M k N i r f i k ===x双连刚杆双质点系的约束方程:广义坐标数:广义坐标:独立参数→角度→ 振型等(见下页) 梁的挠度曲线用三角级数表示: 广义坐标→*自由度定义:在固定时刻,约束许可条件下能自由变更的 独立的坐标数目(对完整约束=广义坐标数)• 自由度数→空间质点系:n=3N-k 平面质点系:n=2N-k (N :质点数;k: 约束数) 非完整约束:(广义坐标数>系统自由度数)2.1.3 功的定义元功:A →B 过程中力作的功:对摩擦传动轮的例,由于力未移动,位移=? • 功的新定义:(传动齿轮)• 功率:2.1.4 有势力和体系的势能有势力:(1)大小和方向只决定于体系质点的位置(2)体系从位置A 移动到位置B ,力作功只决定于位置而与路径无关取体系的任意位置为“零位置O ”,从位置A 移动到零位置O 各力作的功为体系在位置A 时的势能UA(位能)。
《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2)

为最大的动力位移与静力位移之比,称为位移动力系数。
简谐荷载作用下, 与 之间关系曲线分析。
1、无阻尼条件
(1) 0 时, 5.0
1, ymax ( t ) yst。
4.0
(2)0 1 0 时,
随着 增加 增大,
3.0
0
FP ( t ) FP sint。 y( t ) yst sint。
(3)当ξ=1时的阻尼称为临界阻尼;相应的 值称为
临界阻尼系数,用cr 表示,则
cr 2mk 2m ,
k 2mk 2m cr
阻尼比 即为阻尼系数 与临界阻尼系数 cr 之比。
§14-4 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
当干扰力 F(t) 直接作用在质点上,质点的受力将如图14-10所示,
且 y( t )与FP ( t ) 同步。
2.0
(3) 1 时, 1.0
, ymax ( t ) , 共振。
(4)1 时,
1.0 2 2.0
3.0
随着 增加 减小,且 y( t )与 FP ( t ) 反向。
(5) 时, 0, 在静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
振动 。
y0
cos 't
y0
ky0
'
sin
't
y bekt sin( 't ')
其中
b
y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0
ky0
'
)2
tan ' ' y0
/ 为有阻尼自振频率。
y0 ky0
令 k ,称为阻尼比。
' 2 k2 1 ( k )2 1 2
通常当ξ<0.1时,则 ' 和 的差别很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3)(4)的左边是一标量,转置后不变。
A
j T
k A
i
A
j T
k A
i
T
A
i T
T j k A A k A i T
Tk
线性组合,即
y1 t A1 1 sin 1t 1 A1 2 sin 2t 2 y2 t A2 1 sin 1t 1 A2 2 sin 2t 2
第一振型分量 第二振型分量
刚度法
k11 y1 k12 y2 m1 y1 0 k21 y1 k22 y2 m2 y2 0
结构力学
2019/1/19
3
双自由度体系作为多自由度体系的特例。
1、方程: 柔度法 刚度法
y1 11 (m1 y1 ) 12 (m2 y2 ) y2 21 (m1 y1 ) 22 (m2 y2 ) k11 y1 k12 y2 m1 y1 0 k21 y1 k22 y2 m2 y2 0
可见,任一时刻的位移包含两个分 量:第一振型分量和第二振型分量
2 (或A2 1 、 2 )由4个初始条件确定。 1 、 1 、 A1 2 、 A2 2 、 通解中的4个待定系数A1 1 、
当各自由度上的初速度、初位移与某一振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时,体系即按该振型振动。 其它振型不出现。
y A sin i t i
y
j
A
i
j
sin j t j
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该振型的能
i i
t时刻 A 振型对应的惯性力为
FI M y i2 M A sin i t i
k M A 0
由 A 0 ,得
2 频率方程 k M 0
双自由度体系作为多自由度体系的特例。
1、方程: 柔度法
y1 11 (m1 y1 ) 12 (m2 y2 ) y2 21 (m1 y1 ) 22 (m2 y2 )
∵频率和振型满足
(1)(2)分别左乘 A
j T i
j T
和 A
i T
j T i
A k A i 2 A M A i T j i T j A k A j 2 A M A
i i i
0
振型第二正交性
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弹性力不会在其它振型的位移上做功。——第二正交性的物理含义
2019/1/19 结构力学
8
§10-8 多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一、简谐荷载作用下的无阻尼强迫振动
1.位移幅值计算
y P sin t y 振动微分方程为 M
§10-6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用柔度法可建立n个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如下 y1 m1 y111 m2 y212 mn yn1n y2 m1 y1 21 m2 y2 22 mn yn 2 n yn m1 y1 n1 m2 y2 n 2 mn yn nn 写成矩阵形式
(1)柔度法: (1)
P 是简谐荷载幅值引 和M 分别为体系的柔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其中, 1P 2P nP T 。 = 起的静位移向量, P
频率方程是关于
1
2
I
振型方程
0
频率方程(或特征方程)
1
小到大排列,称为频率谱。
2
的n次代数方程,由此可求的n个 的正实根,即为结构的n个自振频率,通常由
将求得的 1 回代入(2),由于系数行列式等于零,n个方程是相关的,只 能由其中的n-1个方程解得各自由度动位移之间的比值。可见,体系按某一频 率振动的形状是不变的,称之为振型。 T i Ani 振型向量 A A1i A2i T i ni 振型向量常用表述方法一:令某自由度位移为1,例 A 1 2i i T i 振型向量常用表述方法二:标准化(向量的模等于1),令 A M A 1
2
运动方程 y M y
A2
An 是振幅向量。
T
(1)
单位矩阵
A 2 M A 0
即 M
1
I A 0 2
(2)
因为 A 0 ,所以 M
i
量不会转移到其它振型上,故,各振 型可单独出现。
dt时间内 A
j
振型对应的位移为
dy
j
y
j
dt j A
i
j
cos j t j dt
j
dt时间内, A 振型的惯性力在 A
i
振型的位移上做的功为
i
dW dy
频率和振型是结构的固有特征
2、频率和振型:
y1 A1 sin t 设 ,代入方程,可建立振幅方程如下: y A sin t 2 2
1 m 1 11 2 A1 m212 A2 0 k11 2 m1 A1 k12 A2 0 柔度法 刚度法 k21 A1 k22 2 m2 A2 0 m A m 1 A 0 1 21 1 2 2 22 2 A2不全为零,建立频率方程: 由 A 1 、 1 m111 2 m212 k11 2 m1 k12 0 柔度法 0 刚度法 2 1 k k m 21 22 2 m1 21 m2 22 2 T y1 A1 1 sin 1t 1 A2 1 1 , 第一振型向量 1 1 。 对应于 1 ,有 , y2 A2 1 sin 1t 1 A1 1
例题:P.153习题10-26(d) P.154习题10-27(d)
板书讲解
2019/1/19
结构力学
5
§10-7 振型的正交性
2 是其两个自振频率,两频率对应的振型如下: 设一n个自由度体系,1、
Akj A2 j
第j振型
A1i
A2i
A1i
Aki
第i振型
Ani
A1 j
Anj
i振型向量 A
2
2019/1/19
结构力学
2
上述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刚度法。
动力平衡方程
k11 y1 k12 y2 k21 y1 k22 y2 kn1 y1 kn 2 y2
k1n yn m1 y1 0 k2 n yn m2 y2 0 knn yn mn yn 0
j T
FI i2 j A
j T
M A sin it i cos j t j dt 0
振型第一正交性
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惯性力不会在其它振型的位移上做功。——第一正交性的物理含义 t时刻 A 振型对应的弹性力为
j T i i T j M 也是对称矩阵,同理,有 A M A A M A i T j 2 2 (3)-(4),有 i j A M A 0 i T j 因为 i j ,所以 A M A 0 i j
T y1 A1 2 sin 2t 2 A2 2 2 , 第一振型向量1 2 。 对应于2 ,有 , y2 A2 2 sin 2t 2 A1 2
2019/1/19 结构力学
4
双自由度体系作为多自由度体系的特例。
i
A2i
Aki
Ani
T
j振型向量 A
j
A1 j
A2 j
Akj
Anj
T
k A 2 M A i i 2 ∴ k A i M A ………..(1) j j k A j 2 M A ………..(2)
………..(3) ………..(4)
2019/1/19
结构力学
6
A k A i 2 A M A i T j i T j A k A j 2 A M A
j T i j T i
i
Fs k y k A sin it i i j dt时间内, A 振型的弹性力在 A 振型的位移上做的功为 i j T i j T dW dy Fs j A k A sin it i cos j t j dt
振型第一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任意两个不同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
从而 , A
i T
k A
j
0
i j
振型第二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任意两个不同振型关于刚度矩阵正交。
2019/1/19
结构力学
7
振型正交的物理含义
设 A
i
i
、 A
i
j
是某多自由度体系的两个振型。则两振型的振动位移分别为
方程的物理含义:
与位移法方程类似。 体系在自由度位移和惯性力共同作 用下,自由度方向上附加约束的约 束力等于零。 相当于自由度方向上力的平衡。
写成矩阵形式
M y k y 0
2
设 y A sin t ,代入上述动力平衡方程,得 振型方程
3、任意初始条件下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