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三峡大坝的意义及建设

三峡大坝的意义及建设对中国人民来说,三峡大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
它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三峡大坝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意义和贡献呢?一、经济意义三峡大坝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它具有调度水位、发电、航运、灌溉等多重功用。
其中最显著的是发电,三峡大坝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0兆瓦,相当于理论上每年可发电万亿千瓦时,满足了中国超过400个城市的用电需求。
而且,三峡水库能够储存220亿立方米的水,调节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三角地区的水资源,解决了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意义三峡大坝建成后,水电取代了火电,这样就可以减少煤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提高环保水平。
同时,三峡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当洪水来袭时,三峡大坝能够控制水位,防范洪水危害,减轻洪灾损失;旱灾来临时,它能够对下游进行灌溉,补充水源。
因此,三峡大坝对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文化意义三峡大坝是中国的国宝,其建设过程也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
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历经了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不仅完美地记录了中国自己的现代史,而且向全人类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精神和聪明才智。
同时,通过大坝对古书画等文化遗产实施的保护,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三峡大坝建设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
四、工程意义三峡大坝工程历时多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质,堪称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实力,而且也提高了世界上大坝的建筑水平。
亦因此,三峡大坝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众多国际建筑媒体和专家研究的对象。
虽然三峡大坝建造的费用很高,其运行成本也不低,但它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经济、环境、文化效益是无法替代的。
三峡大坝守护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幸福和未来,在经济、生态、文化、工程等多方面都具备深远的意义。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意义作用

泥沙淤积 湖泊萎缩
调蓄洪峰功能削弱
百万军民奋力洪,虽然保住了长 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1600亿元。
宏 位置 湖北宜昌境内西陵峡 三斗坪
伟 的
综
防洪
洪水灾害 防洪效益
首位目标
三
发电
华中、华东
合
目前
峡 效 航运 工程建成后 黄金水道
工 程
益 其它 灌溉、供水、库区养殖…
8千米
45千米
120千米
航运
重庆
宜昌
建成前 建成后
航运能力
运输成本 原 因
单向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 万吨级船队由上海直达武汉
提高1/3
川江航道 多急流险滩
单万向吨年级通船过队能由力上为海直50达00重万庆吨降低1/3
川江航道险滩 淹没水流趋缓 航道加宽加深
知识总结:
长
防洪
蓄洪减淤
江
三 峡
发电
落差大、径流量大
工 程 建
惯上又称这一段为___江航道. • 2.三峡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善了__江的航运
条件.险滩__,水流__,航道___,万吨级船队从上 海可直达____,意向年通过能力从目前的1000万 吨增加到_____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____. • 你认为三峡工程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有什么重要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8年长江发生全 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 续出现8次洪峰,持续两 个多月。
1、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同时来 水2、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
自然原因: 场所
3、河道宣泄不畅(荆江段\下游段)
人为原因
过渡砍伐 陡坡开荒
围湖造田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三峡工程的意义:
三峡工程不但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加快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三峡工程建设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载入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史册。
三峡工程作用:
1、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
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可拦蓄洪水、调节洪峰,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2、三峡工程是国家调整能源布局和促进全国电网联网的重要措施。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可以缓解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区能源紧张局面。
而且,随着三峡电站、长江上游电站以及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成,将使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和川渝地区实现联网,进而实现全国联网。
3、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和水资源滚动开发的基础。
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段可规划10个左右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未来“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
三峡工程建成后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资金能力,为梯级开发上游干流水能资源提供了物质保证。
此外,三峡水
库的形成,为南水北调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4、三峡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中上游通航条件。
三峡水库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1/3,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黄金水道的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③流域地形特征:地__势__低__平_,__南__北__两__岸_支__流汇入
❖ 人为原因 :
①中上游过度砍伐,使得森林涵__养__水__源__调__节__径__流__削__减_洪__峰_ 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河床_抬__高__,河道 的_泄_洪__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__蓄__洪__峰__的功能削弱.
江河段,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两岸
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
❖ 2.三峡工程为何能起巨大的防洪作用?①由于三
峡工程处于二__、_三__阶_梯__转__换_处_的转换位置,控制着
_长_江__上_游__全__部_的__来_水__和__来_沙_______ ②三峡水库具
有393亿立方米的库容,其中用于_调__节_洪__峰__ 、
❖ 2.由于三峡工程所处的良好的区位,使它与华中的 输电距离在_5_0_0_千米范围,与华东、广东及全国 其他主要负荷地区的距离也均在_1_00_0_千米左右 的经济输电范围内.
❖ 3.未来中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是_三_峡__, 它的建成对缓解_华_中__、_华_东__地区能源紧张,减轻 __铁_路__运输压力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以清洁的_水_能_ 代替火电,因此,其__环_境__效益也十分显著. 返 回
9.南水北调
三峡水库之水引至丹江口水库,汇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 ,流经河南、河北直至北京,解决沿途各省区水荒之危,并对缓 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恶化生态、污染环境 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0.供水灌溉
❖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让长江之水,源源不断地浇灌久旱 的北方大地,使中华沃野更加生机盎然,民族更焕发青春和活力 。
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 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河流 落差大 水流急。 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装机总容量128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 千瓦时 3.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 兴建三峡工程对缓解华中、华东及重庆的 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返回 (看图)
返 回
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 防洪
长江洪水灾害的概况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 三峡工程防洪效益
• 发电 • 航运
返 回
长江洪水的概况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 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 区之一。据历史记载, 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年 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 214次。进入20世纪, 1931年和1935年两次大
洪水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
返 回
瞿塘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巫峡
西陵峡
返回
壮 丽 的 瞿 塘 峡
返 回
雾霭中的巫峡
返 回
夕 阳 下 的 西 陵 峡
返 回
三峡工程的简介
位置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平。
组成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在的最大 水利枢纽工程。这项工程由拦江大坝和 水库、发电站、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进 入
结束放映
目 录
• 长江三峡的简介 • 长江三峡工程的简介 • 长江三峡建设的意义和作 用
结束放映
返回
长江三峡的简介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 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如图),全 长192千米,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 原的转换位置,控制长江上游全部来水 和来沙。
返回
三峡工程的方案

三峡工程的方案一、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意义长江是中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泛的河流,其上游地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受季节性洪灾影响,造成浙江、江西等地区多次洪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另外,长江上游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电资源区,水电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三峡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另外,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运干线,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要交通通道。
长江上游的山势复杂,水流湍急,给航运带来巨大挑战。
三峡工程建设后,将利于提高航运安全系数,减轻洪水对航运的影响,提高长江运输能力。
总的来说,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改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发展水电资源,提高航运能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因此,三峡工程被认为是中国长江流域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二、三峡工程建设方案概述三峡工程的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三峡大坝、岷江水电站和长江水电站等设施。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三峡工程的核心设施。
该大坝主要包括坝体、泄洪闸、水电站等设施,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防洪、发电和提高航运等功能的重要设施。
岷江水电站和长江水电站是三峡工程的配套设施,主要用于发电和调节长江水流。
三峡工程的建设方案是在对长江上游地区水文地质和气象特点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的规划和发展需要,制定出的一套综合水利开发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坝址选址方案:三峡大坝选址在长江三峡峡谷的瞿塘峡处,该处地势险要,水流湍急,是中国长江流域防洪、发电和提高航运条件的重要区域。
2.大坝设计方案:三峡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身结构巨大坝体高度184.5米,坝长2335米。
坝址上游通道长多米,为解决坝址以上设计最大洪水位187米坝址以下最低蓄水位135米的工程量设计。
3.水电站设计方案:三峡水电站采用相对缓慢蓄水措施,逐步提高库容和提高发电水头,达到最大发电容量,最终达到建设目标。
4.调水水库设计方案:三峡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调节长江水流,缓解洪水灾害。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527b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2.png)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防洪长江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
造成洪灾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如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遇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
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
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乱的巨大损失。
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2)发电: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
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中。
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
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意义和作用

03
三峡工程的作用
对环境的影响
防洪减灾
促进生态保护
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减少了洪涝灾 害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 护和修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 护了库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 样性的发展。
改善水质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长江流域的水 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水库的调 节作用,减少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提 高了水质。
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得下游河道 的流量更加稳定,提高了航道的通航 能力。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改善 了航道的通航条件,提高了航行的安 全性。
灌溉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为周边地区的农业 灌溉提供了便利。三峡水库的调节作 用使得下游河道的流量更加稳定,为 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促进了周边地区的 农业发展。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使 得农田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当 地农民的收入增长。
资源利用
优化水资源利用,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 展。
与其他大型工程的协同发展
区域协调
加强与其他大型工程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 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优势互补
发挥各自工程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 赢。
生态环境保护
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 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估
生态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生 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包括 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改变、 水质的改变等。
气候影响
有研究认为三峡工程的建 设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 了影响,如降雨量、温度 等。
地质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地 区的地质结构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如地震、滑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赵霞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对三峡工程建设从利弊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节教学内容着重分析了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1)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本课教材内容的重点。
教材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即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效益一是社会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效益;(3)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从而提高了长江航运的通航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教学思路设计1.通过阅读教材、图表,观看有关实物景观录像,使学生明确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主要设施,从而对三峡工程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2.联系学生初中已学的有关知识及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自然、人为原因,明确三峡工程在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破坏方面的作用。
3.分析教材中列举的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该能够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三峡工程利弊的评估,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教学难点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巨大综合效益的资料和图表。
【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1994年12月14日由李鹏总理宣布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录像。
长江三峡工程位置、设施的动画和录像。
[提问]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了。
长江三峡工程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主要设施有哪些?学生自学课文并分析图8.1、图8.2、图8.5、图8.8 回答:位置——湖北宜昌的三斗坪。
主要设施——拦河大坝和水库、发电站、通航设施等。
(多媒体演示相应图片)[讨论]对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国内外各界人士争论很激烈,到底该不该建?有哪些利弊?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起到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承转]今天,我们将着重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
【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8.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板书]一、防洪1.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江流域有关人文、经济的相关音像资料,使学生复习旧知:长江多流经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2.学生阅读教材中“20世纪发生的4次特大洪水灾害——1931年、1935年、1954年、1998年”有关内容,知道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3.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
多媒体演示案例动画:长江中上游及支流普降暴雨致使中下游洪水泛滥,砍伐森林和围湖造田等加剧洪灾,荆江“九曲回肠”“悬河”等等。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出示答案,如下:自然原因:气候(暴雨)、水系特征。
人为原因: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洪灾的危害程度。
[归纳]可见,长江干流至今无调控性水库,缺乏足够的滞洪、纳洪场所,防御洪水仅靠堤防和分洪,许多河段防洪能力低,尤其是荆江河段。
一旦江河决堤,损失难以估量。
(图8.3、8.4、8.5)[承转]为什么修建了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可以防洪呢?4.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
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
[板书]二、发电[讨论]分析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有哪些。
[教师点拨]1.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
(图8.6)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3.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8.7)兴建三峡工程对缓解华中、华东及重庆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作为未来全国统一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距各大负荷中心的位置适中,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4.三峡水电站的环境效益。
三峡水电站以水力代替火力发电,每年因大量减少煤炭消耗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板书]三、航运[思考]分析教材中的材料,思考:三峡工程修建前后长江航运在通航能力、运输成本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讨论]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
长江水系通航里程7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年运量占内河运量的80%,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号称“黄金水道”。
2.川江航道对长江航运的限制。
长江航道从宜昌至重庆的660千米川江段,河流落差120多米,多为高山峡谷、急流险滩。
有滩险139处,单航段46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25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
通航条件差。
3.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
(图8.8)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材料,思考:长江三峡工程还具有什么作用?材料1:三峡建坝后,库区将形成1150平方千米的水面。
除航道外,仍有近700平方千米水面,流速变缓、水质变清变肥、表水层转暖,是庞大的虾、贝、鱼、鹅、鸭、鳖等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因此,三峡水库形成后,必将是推动库区两岸农、林、牧、渔、工、商、科、旅、贸等全面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养殖)材料2:三峡建坝后,坝前水位抬高110米。
回水壅至海拔高1000余米的瞿塘峡和巫峡江段,水位分别抬高38~46米。
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他各景点的雄姿依旧。
随着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添如大足石刻、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之两座现代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
到那时,布满宜昌至重庆沿江两岸的仙境画廊与现代科技奇葩交相辉映,必将陶醉五湖四海的旅游宾客!(旅游)材料3:三峡建坝后,年均发电约85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原煤。
若以火电代替,需建14座13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站和3座年产超1500万吨的煤矿,以及修建800千米(相当于秦皇岛到大同)的供煤铁路复线,成年累月、日以继夜地运煤,还要占用大量的耕地。
三峡水电站比同等电量的火电站,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1.2亿吨、二氧化硫200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以及大量的废水和废渣。
所以,长江三峡工程,是无法比拟的人类环境之“净化器”!(净化环境)材料4:长江,年入海水量为黄河的23倍。
2000年后,长江流域耗水总量约为2100亿立方米,并可回收半数以上,而华北水荒已众所周知。
北京在70年代曾发生多次水危机,1981年因缺水而电厂停产,使工业损失近20亿元,自来水难上高楼现象屡见不鲜,但高级宾馆、饭店等如雨后春笋。
为缓解日益加剧的水危机,只好改灌溉为主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为北城区供水。
2000年后,平顶山、郑州、焦作、邯郸、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市,年度缺水近400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调水源关丹江口大坝,加高近175米后,也只能调水230亿立方米。
其出路何在?在长江三峡!三峡建坝后,利用每天零点至凌晨外送电负荷锐减之特点,从回水区支流的兴山县香溪河,将三峡水库之水再提升十数米,穿越神农架,引至丹江口水库,便可汇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总干渠,流经河南、河北直至北京的玉渊潭,即解沿途各市及首都北京(乃至天津)的水荒之危。
因此,兴建长江三峡工程不仅能解我国北方水荒之危,并对缓解在北煤南运中争交通、挤投资、占耕地、恶化生态、污染环境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水北调)【课堂小结】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南水北调、开展旅游、发展库区经济、改善中下游地区生存环境、滚动开发长江水能资源等作用。
【思考练习】想一想,三峡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对策和措施控制其负面影响?板书设计第八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8.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一、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三峡水库能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二、发电:建成后成为世界最大水电站,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效益三、航运:改善川江航道,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指导教师点评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颐本教案设计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值得肯定的是在教材处理上教师以三峡工程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可能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并为后两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