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BA 6-10、BBCCC 11-15、CBBAC
二、填空题
16、普通可乐普通可乐
17、氢气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复燃,则是氧气
18、32偏高
19、(1)甲>乙>丙(2)加水(3)乙>甲>丙
20、1.2X103上疏下密
3、实验题
21、变小G-F F浮=G排1.2排开液体
A.随手关闭水龙头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7.形状不同的甲,乙,丙3个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的深度,如果受到的浮力相等,则一定可以判定()
A.他们的质量相等B.他们的体积相等
C.他们的密度相等D.他们的重力相等
8.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7、如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气体,B中产生是气体,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
18.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kg,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置的溶液浓度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kg/m3;此“土密度计”的刻度特点是(填“均匀”、“上疏下密”或“上密下疏”)。
三、实验题
21、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2.把小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利用F浮=算出石块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石块所排开的液体;
22、(1)7.5 42.5(2)向左盘加氯化钠(3)BD(4)ABC(5)20
四、计算题
23、(1)6N(2)0.75X103kg/m3(3)2N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章节测试、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章节测试、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使用无磷洗衣粉;⑤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2.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3.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蒸发B.沉淀C.过滤D.蒸馏4.我国的国酒是茅台酒,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下列有关茅台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茅台酒是溶液。
溶剂是水B.茅台酒的香、醇,是其物理性质C.茅台酒是溶液,溶质主要是酒精D.茅台的是无色透明的,说明茅台酒是纯净物5.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下表是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情况:根据上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6.20℃时,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7.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恒温蒸发溶剂B.降低溶液的温度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8.20℃时,向100g未知浓度氯化钾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后,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变为105g 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浓度变大D.溶剂质量不变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0.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11.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12.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均为不饱和溶液C.溶质质量相同D.溶剂质量相同13.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 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a-溶解度,b-溶质质量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D.a-溶解度,b-溶剂质量14.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15.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
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
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
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2.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B. F2C. F3D. F4第2题图第3题图3.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5.小明将一只橘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橘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橘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橘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A. 橘子剥皮后密度变小B. 橘子皮的密度比橘子果肉的密度小C. 橘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D. 橘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6.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A. 溶质种类B. 溶剂种类C. 溶液温度D. 颗粒粗细7.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

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0%的面积被水覆盖B.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3/4C.冰融化为水后,体积变小D.健康的成年人每天一般约摄水25升水3.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4.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的5.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 .水的沸点是100 C( )D.大洋循环C.内陆循环(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纯净的水不带甜味D .通常情况下,-10 C时水呈固态高度处缓缓下降,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是6•—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p水=1.0 x 103kg/m 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 )A •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B .圆柱体的重力为12NC •圆柱体下降整个过程中所受的浮力为8ND .圆柱体的密度为1.5 x 10 3kg/m 37、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10N/kg )A .小球所受浮力等于1N C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8、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9、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A.甲球 B .乙球C.丙 D .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400Pa100g的水, )B .水对烧杯的压强一定增大D .小球的体积可能等于100cm 3(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0、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 B .在乙液中浮力最大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 D .一样大11 .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八年级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具有流动性最强的是: A. 温开水 B. 冰 C. 石头 D. 石油2.下列描述中,与冰属于相同状态的是: A. 凝固的牛奶 B. 山泉水 C. 河水 D. 柠檬汁3.水的冻结温度是: A. 0°C B. 100°C C. 25°C D. -10°C4.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溶剂在某一温度下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它的单位是: A. mL/g B. g/mL C. g/g D. g/L5.扔入一个杯子里的冰块开始逐渐融化并与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动态平衡,这个过程中物质的最终状态是: A. 冰水 B. 液态水 C. 水蒸气 D. 固态水6.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吸引力较强,溶解度较大,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 A. 电荷-电荷相互作用 B. 范德华力 C. 氢键 D. 离子键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解度与温度无关 B. 溶解度与溶剂种类无关 C. 溶解度与溶质种类无关 D. 溶解度与压强无关8.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在开瓶后逸散,这是因为: A. 二氧化碳沉淀下来了 B.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了溶液 C. 二氧化碳由液态转化为气态逸散出来 D. 二氧化碳变成了固态9.某种固体物质在1L水中的溶解度是60g,当加入80g此物质时,固体多余的部分会: A. 发生反应 B. 沉淀下来 C. 溶解在水中 D. 变成气体逸散出来10.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 A.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B.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C. 温度与溶解度无关D. 溶解度与温度没有定量关系11.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溶液的是: A. 白醋 B. 茶水 C. 浓盐水 D. 矿泉水12.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纯净水 B. 白醋 C. 酒精 D. 石油13.以下可以通过过滤得到纯净饮用水的方法是: A. 烧开水 B. 使用净水器 C. 使用蒸馏水器 D. 使用过滤器14.在水中溶解一定量的盐,加热水溶液并持续搅拌,再用纸过滤,得到的滤液与原溶液相比: A. 体积变小 B. 体积变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15.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是: A. 水蒸气 B. 氢气 C. 氧气D. 空气16.水的升华过程是指: A. 水由气体转变为液体 B. 水由液体转变为气体 C. 水由固体转变为气体 D. 水由固体转变为液体17.摇晃瓶中溶液后,溶液会变得均匀,这是因为: A. 溶液的颜色变化了 B. 溶质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C. 溶液的体积变化了 D. 瓶子摇破了18.某学生将黄水银溶液倒入游泳池中,导致池水成为黄色,这是因为: A.黄水银溶液会产生化学反应 B. 溶质黄水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C. 溶质黄水银不溶解在游泳池水中D. 溶质黄水银溶解在游泳池水中19.下列饮品中,属于胶体溶液的是: A. 果汁 B. 茶水 C. 牛奶 D. 酒精20.钠金属与水反应时会放出燃烧气体,这个燃烧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21.世界上大约有70%的面积被水所覆盖,被称为地球的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我国为了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蒸发【答案】B【解析】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我国的南水北调改变的主要是地标径流的环节。
故答案为:B2.小科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杯的底部留有砂糖固体【答案】D【解析】若杯底留有未溶解的砂糖固体,则能判断砂糖水为饱和溶液,而溶液的颜色、味道及溶解得快慢不能判断溶液的饱和;故选D。
3.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
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D.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答案】A【解析】A. 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A正确;B. 水会不断地循环,但是淡水资源有限,所以需提倡节约用水,B错误;C.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C错误;D. 水循环中,水在固、液、汽两态之间相互转化,D错误;故答案为:A.4.水的污染主要来自()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③水生动物的繁殖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①错误;②工业上废气、废渣和废液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②正确;③水生动物的繁殖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④正确;⑤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⑤正确。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A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冰川水和地下水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 .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2、为了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我国制定了“节水徽记”。
“节水徽记”的图案是 ( )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全部浸没入水中时,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 ( ) A 、木块的大 B 、铁块的大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4、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D .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5.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
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 A.冰水 B.泥水 C. 碘酒 D.牛奶6.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7.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蔗糖的溶解度 8、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氯化钠晶体不纯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9、70℃时的m 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卷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是2017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水C.我国人均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短缺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3.某种液体如果是溶液,则一定是( )A.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 B.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混合物C.溶剂一定是水 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并且一定是均匀而稳定的4.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1中甲、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F甲>F乙 B.F甲=F乙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1 图25.2016世界杯帆船赛青岛站中国队成最大赢家,26岁名将张东霜更是在青岛成就四连冠伟业。
如图2所示为张东霜驾驶帆船比赛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帆船静止在水面时没有惯性B.帆船前进时以水为参照物张东霜是静止的C.帆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帆船和张东霜受到的重力D.帆船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帆船和张东霜受到的重力6.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3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图3 图47.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图5 图68.t℃时,将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6中的斜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0%的面积被水覆盖B.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3/4C.冰融化为水后,体积变小D.健康的成年人每天一般约摄水25升水3.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4. 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5. 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纯净的水不带甜味C.水的沸点是100℃ D.通常情况下,-10℃时水呈固态6.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103kg/m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PaB.圆柱体的重力为12NC.圆柱体下降整个过程中所受的浮力为8ND.圆柱体的密度为×103kg/m37.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10N/kg)()A.小球所受浮力等于1N B.水对烧杯的压强一定增大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可能等于100cm38、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9、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 )A.甲球B.乙球C.丙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0、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 )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B.在乙液中浮力最大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D.一样大11.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l=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l>ρ212、100 克物体放在盛放液体的杯子里, 溢出液体80克, 则 ( )A、物体将沉入杯底B、物体将浮在液面上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13、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肯定正确的是()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14、形状不同的物体都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 )A.密度一定相同B。
质量一定相等C.体积一定相等D。
一定都是实心物体15.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16.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同样深度的水,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球所在的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17. 如下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里盛有质量相等的液体,在液体中都浸没着一只相同的铁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中铁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大B.(b)中铁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大C.(C)中铁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大D.铁球对三个容器底的压力一样大1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放在三个杯子的水里,水面升高最多的是(水未溢出)()A.放铝块杯子B.放铜块杯子C.放铁块杯子D.无法比较19、在重38N的铁桶中装满水,水重90N,用手提住铁桶,再将这桶水浸没在河里,此时手提水桶所用的力()A、0 NB、38NC、小于38ND、大于38N小于128 N20.图1-3-20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21 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
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图1-3-20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2、(2013舟嘉-12)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 .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 .甲的密度比乙大D .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23、(2013绍兴卷-14)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
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F 甲<F 乙,ρ甲=ρ乙B .F 甲>F 乙,ρ甲>ρ乙C .F 甲>F 乙,ρ甲>ρ乙D .F 甲=F 乙,ρ甲<ρ乙2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久置后,其中各成分不会自动分离B.溶液是由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C.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所以混合物都是溶液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25.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冰水B.泥水C.氨水D.原油26、(2013杭州-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B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C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27、(2013金丽-18)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 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 .B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 .30℃时,将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28、(2013宁波-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将t 2℃时等质量的甲、 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 )A .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B .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C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D .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29、(2013湖州卷-10)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B .t 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第18题C.t2℃,8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t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溶液质量分数增大30、(2013衢州卷-1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B.t℃时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C.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仍然饱和D.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31、(2013州卷-11)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28 10 4 14②28 10 6 14③60 10 8 18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32、(2013义乌-20)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农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氢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挟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此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33、(2013绍兴卷-1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34. 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________,两玻璃管内液面___________;(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火焰呈____________,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_____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气;(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_________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_______极;(6)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木块的密度为×103kg/m3,冰块的密度为×103kg/m3,若它们体积相等,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 _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____ __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