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第五章试题
普通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普通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地质内动力作用有()。
A:地下水地质作用 B:岩浆运动 C:冰川地质作用 D:风的地质作用答案:岩浆运动2.《普通地质学》不是下列哪些专业的必修课程?()A:资源环境科学 B: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C:数学 D:土地资源管理答案:数学3.地质学的学习内容有()。
A:风化作用 B:地球圈层与地球物理性质 C: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D:地球的物质组成答案:风化作用;地球圈层与地球物理性质;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地球的物质组成4.大自然山水风光秀丽,是地球内动力作用的结果。
()A:错 B:对答案:错5.地质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A:错 B:对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普通地质学是研究()。
A:地球的构造B:地球的演化C:地球的物质组成D:前面选项都是答案:前面选项都是2.下列哪个不是外动力地质作用()。
A:岩浆的喷出地表 B:海浪对海岸基岩的侵蚀 C:地表流水对岩石的侵蚀 D:地下水对岩石的侵蚀、搬运与沉积答案:岩浆的喷出地表3.下列哪些是内动力地质作用()。
A:岩浆喷发 B:地壳破裂 C:岩块崩塌 D:地震答案:岩浆喷发;地壳破裂;地震4.地质学是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启了萌芽。
() A:对 B:错答案:对5.地质学只是研究地球。
地外的行星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侏罗纪是指()。
A:年代地层单位,为中生代形成的一套地层 B:地质年代单位,为中生代约201-137Ma的一段地质时间 C:岩石地层单位,为一套岩石组合 D:为年代与岩石的组合答案:地质年代单位,为中生代约201-137Ma的一段地质时间2.伊迪卡拉动物群的爆发演化和集群绝灭发生于()。
A:震旦纪 B:元古宙早期 C:太古宙晚期 D:显生宙早期答案:震旦纪3.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它们发生于()。
A:奥陶纪末和泥盆纪后期 B:三叠纪晚期和白垩纪末期 C:第四纪初 D:二叠纪末期答案:奥陶纪末和泥盆纪后期;三叠纪晚期和白垩纪末期;二叠纪末期4.宇宙中的化学元素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
石油地质学(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第 2.油(气)藏高度 五 2.油(气)藏高度 章 油藏高度 : 油藏最高点与油水界面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油气藏高度=气顶高度+ 含油高度 的 (气)面积 含油( 聚 3. 含油 集 • 含油面积: 含油外边缘 所圈定的 含油面积:含油外边缘 含油外边缘所圈定的
所圈定的封闭区面积。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
•
背斜圈闭的溢出点、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示意图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第 对于断层圈闭,闭合面积按断层线与储集层顶面等高线构 五 成的闭合面积。 章 同样对于不整合面、地层尖灭带与储集层顶面等高线相交
构成的闭合区面积。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第 五 二、圈闭的度量 章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spill point): 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开始向 1.溢出点 溢出点( ):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开始向 外溢出的点。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第 五 二、圈闭的度量 章 2.闭合面积(closure area):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
第 二、圈闭的度量 五 4.有效孔隙度和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章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的 聚 集
有效孔隙度主要根据岩心的实验室测定、测井解释资 料统计分析求得,作出圈闭范围内的等值线图。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 性下限标准求得。 (最大聚集油气体积) 、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 5、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 V=F×H×φ • 3 V —有效容积,m ; F —闭合面积,m2; H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m; φ —储层有效孔隙度,%。 •
地质学基础-第五章 沉积相改

7、瓦尔索相律
瓦尔索相律(Walther, 1894):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 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
8、相模式
对特定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特征的全面概括就是相模式。 Walker(1976)认为,好的相模式除了本身是一个环境的概
括之外,必须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可以作为对比的标准。 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提纲和指南。 可以对新区进行预测。 可以作为环境或体系水动力条件解释的基础。
地区
二、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组合:
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上游偏粗、 下游偏细。砾石成分复杂,底部冲刷面之上具有泥砾;砂岩以 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
2、结构:
分选差-中等。
3、沉积构造:层理多样,以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为特
征,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及砾石叠瓦状排列;河漫沉积可见钙 质结核和泥裂。
垂向上,向上演变为三角洲等。
三、亚相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河流相可进一步分为:
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
1、河床亚相(河道亚相):
河床: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即平水期水流所占据的最 低部分。横剖面呈槽形,上游较窄、下游较宽,流水的冲刷使 河床底部显示明显的冲刷界面,构成河流沉积单元的基底。
(1)可具侵蚀下切能力。 (2)向平原枝状分叉; (3)暂时性河道,迁移快;
沉积特征
沉积物: 砾石、粗砂 结构: 分选中等—差、磨圆差 构造: 块状、交错层理,底冲刷
河道沉积中的交错层理
横剖面上: 透镜状。
2.漫 流 沉 积(片流沉积) 洪水漫溢沉积,河道间或末端,占主体。
平面形态: 片状、透镜状
地质学与地貌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地质学与地貌学》是研究()的科学。
A:地球物质组成B:地球表面特征C:地球演化历史D:地球内部结构答案:ABCD2.在《地质学与地貌学》课堂上,有学生认为“人类从一出现就开始对地球探索发现及资源利用”,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烧制陶器B: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利用岩石制造石器C:商周时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D:岷江、嘉陵江江边出现淘金者答案:ABCD3.明代徐霞客在中国首开实地考察先河,最大的贡献是对中国西南广大岩溶地区岩溶地貌的研究,西南岩溶地区包括的省(市)有()A:桂、粤、湘、赣B:云、贵、川、藏C:滇、黔、蜀、渝D:桂、粤、湘、鄂答案:CD4.中国有很多典籍记载了岩石相关知识,不包括()。
A:《梦溪笔谈》B:《禹贡》C:《齐民要术》D:《山海经》答案:C5.徐霞客先生在考察中国西南广大岩溶地区后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科学解释,这与欧洲相比()。
A:早二三百年B:晚一百多年C:晚两三百年D:早一百多年答案:A第二章测试1.重力是地心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地球的离心力相对引力来说非常微弱,其最大之不超过引力的1/288,由此来看重力的方向大致()。
A:竖直指向地面B:指向地心C:偏离地心D:偏斜指向地面答案:B2.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个鸡蛋,那么蛋黄相当于()。
A:软流层B:地核C:地幔D:地壳答案:B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
A:地震波法B:古地磁法C:地电法D:重力法答案:A4.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在于()。
A:决定地球内部构造B:决定地表形态C:促使地表形态演变D:塑造地表形态答案:AB5.高原和平原有什么区别()。
A: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B:高原边缘陡峭,平原地势平坦C:高原在高纬地区,平原在低纬地区D:高原起伏很大,平原起伏很小答案:AB第三章测试1.所谓“三大岩石”是指()。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侵入岩、岩浆岩、变质岩C:侵入岩、喷出岩、岩浆岩D: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答案:A2.依据SiO2含量的多少,岩浆可分为哪些类型()。
工程地质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长春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长春工程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地基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围岩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2.不良地质条件是指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参考答案:对3.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建筑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参考答案:对4.工程地质学的核心理论是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参考答案:对5.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与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
()参考答案:对6.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物无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参考答案:错7.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参考答案:对8.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在矿物上边的条痕是指( )参考答案:粉末的颜色2.某种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为45%—52%,则该岩石属于( ).参考答案:基性岩3.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参考答案:硅质4.关于矿物的解理下列何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参考答案: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5.碎屑岩常见的胶结方式有()。
参考答案: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接触式胶结6.属于变质岩典型构造的是()构造。
参考答案:板状;片麻状7.红柱石是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
()参考答案:对8.大理石属于沉积岩。
()参考答案:错9.由外力作用导致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地壳运动是指由()引起的地壳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形与变位的运动。
参考答案:内力地质作用2.地质构造指缓慢而长期的()使岩石发生变形,产生相对位移,形变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态。
参考答案:地壳运动3.在底层没有倒转的前提下,地层层序法是利用()的原理,确定地层的排序。
地质学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一、简述地层层序律,并分析该定律在确定地层相对年代和认识地壳发育历史方面的意义1.第一问:在地壳发展史中,伴随着各种岩层的产生,在不同地震年代,各种岩层形成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新老地层。
一般情况下,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称正常层位。
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2.第二问:地层层序律可以推断两新老地层之间所夹地层的年代;或根据不整合关系,结合地层层序律推断地层年代。
总之,对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是通过与地层层序律所确定的标准剖面进行对比实现的,如果出现地层间断,则可推断其地壳的升降活动。
二、略三、何谓地层划分?何谓地层对比?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的意义何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是什么?1.第一问:确定地层上下顺序,并划分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的过程2.第二问:对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比较3.第三问:略4.第四问:1)地层划分依据: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化石2)地层对比依据:古生物化石四、如何判断特定地层的形成环境?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构造历史?1.第一问:运用“凭古论今”分析法,综合沉积物的后生变化情况,通过对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的研究,可确定各种海陆相沉积相,并与当时海陆分布、地信、气候等情况联系起来绘成古地理图,就能还原古地理环境。
2.通过地层层序律,可确定一个构造旋回,即一个构造层;通过区域性的不整合可区别不同构造层,再结合海陆分布、生物演化、岩浆活动等可确定构造阶段,进而推断构造历史。
七、概括地球气候变化历史,地球经历了哪几个大的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各时期特征如新构造运动使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间的距离逐年靠近,青藏高原隆起,使北半球形成不同以往的环流形式——季风。
由于板块碰撞和俯冲,还造成大陆内部断裂运动增加,如泰山等地一直上升,华北平原一直下降等。
十一、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具有哪些主要特征?1.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主要是哺乳动物2.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处于喜马拉雅构造阶段3.第四纪大冰期,呈现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并造成植被带迁移和海平面升降4.第四纪沉积物和矿产:沉积物多数未胶结,保存完整,厚度不深,沉积类型复杂,以陆相沉积为主,其最大特点是有大面积黄土分布。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后习题库

精品课程课后习题库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9.地文期10.现代地貌11.古地貌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如何绘制地图割切程度图?4.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5.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6.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7.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8.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9.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10.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1.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12.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13.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4.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15.何谓地貌的分带性?16.地貌有几种分带?17.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18.什么是地貌的年代?19.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20.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21.说明地貌学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2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24.什么叫坡地?2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是。
地质学基础(05-地质年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 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志留纪:在原物种继续发 展的基础上,发生两大变 革,其一,脊椎动物大量 出现,并开始向陆地发展, 其二,植物登陆。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形成时代越老,反之越新。
不足:局限于沉积岩层和微变质岩层。 注意:不是所有的化 石都可以(舌形贝) 相反,那些生存时限 短、演化快、分布广、 数量多、保存好、易 于发现的化石,被称 为标准化石。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3、岩体相互切割关系
原则 侵入者比被侵入者新
切割者比被切割者新
包裹者比被包裹者新
5.3 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单位及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根据生物界及无机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建立,不
同尺度的阶段性对应不对级别的单位:
“宙”:全球性生物界及无机界的重大演化 5亿年以上; “代”:全球性生物界及无机界的明显演化5000万年以上; “纪”:全球生物界明显演化和区域无机界演化 200万年以上 ; “世”:代表生物界科、属的一定变化;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中生代意为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又称为“爬行动物时 代”、“恐龙时代”、“菊石时代”,由老到新依次为:
侏罗纪:恐龙鼎盛时期,成为 地球的统治者;鸟类的出现; 裸子植物极盛。
盛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哺乳动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
一、名词解释:1、指相化石2、标准化石.
二、填空:
1、中生代从早到晚有、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代号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
2.晚古生代从早到晚有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D、C、P
3、早古生代划分为三个纪,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早古生代是空前繁茂时代。
4、中生代是生物界大变革时代,无论是古植物或古动物,其演化均进入一个阶段。
因此,中生代又称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中生代从老到新可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
6、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和三个主要阶段
7、、和是地史上三个重要的成煤时期。
8、地层划分的依据有:、和。
9、.在晚石炭世沉积的地层称为上石炭统,在早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早古生界。
10.与地质年代中的代、纪、世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界、系和统。
11、.显生宙由老到新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2.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A.元古代)
三、选择:
1、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123)
A、石炭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三叠纪。
2、中生代包括(234)
A、二叠纪;
B、三叠纪;
C、侏罗纪;
D、白垩纪。
3、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A、笔石;
B、珊瑚;
C、半淡水鱼;
D、三叶虫。
4、燕山构造阶段属于(2)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
5、。
恐龙的全部灭绝发生于哪个时代___3_________。
A、奥陶纪
B、第三纪
C、白垩纪
D、寒武纪
6、人类出现的时代是_2____。
A、第三纪
B、第四纪
C、震旦纪
D、二叠纪、
7、界、系、统、阶是__2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D.年代地层单位煌斑岩脉属于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1____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四、简答:
1、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带;
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全部地层,其顶底界面都是以等时面为界。
例如,元古宙的时限为距今2500~570Ma,在此期间形成的全部地质产物统称为元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