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及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及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及语文摸底考试试卷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及语文摸底考试试卷不要畏惧高考,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祝高考成功的!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语文摸底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按王国维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

到了明代,找不出这个文学高峰了,但“清言”可以说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明代的文学现象。

清言是一种语录体抒情言志,它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高峰之后的蹊径。

文学的表达形式必须嬗变,因为后人再也达不到唐诗、宋词那样的高峰了,他们必须寻求另一条路子。

明代的文人,对清言的写作曾风行一时,留下了大量作品,《菜根谭》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

时至明代,诗衰退了,因为前代诗人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难以企及,尽管还有很多人写诗,但再也写不出前人那样的好诗了。

明代文人把这种诗歌的审美意境用清言来表现,反而达到了另一审美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的奇迹。

《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媲美。

唐诗的题材风格多样,构成绚丽的景观,但真正能够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一部分诗。

如果我们注意到《菜根谭》的意境,在大自然的取材中,完全可以涵盖唐诗的意境。

所不同的是,唐诗的意境多为自然画面的呈现,而《菜根谭》的意境在于一种心灵的设计,是为尘世疲惫之人构筑的一个心灵憩园,像深山里的禅境,让人洗净尘焰。

这种意境比唐诗的意境更接近人的心灵。

“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是《菜根谭》最有味的句子,机就是“心机”,一个人把心机抛却,心灵自然澄澈。

《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中国有书,教育人的书多,关怀人的书少,《菜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的书。

它告诉你在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

它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的境界。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在精神上没有禁锢。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二)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二)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语文(二)1.D(A病恹恹yān,B包含真谛,C翘qiáo楚)2.C(A应该用“有失”,“有失”后多跟褒义词,指在某方面有所欠缺。

“失之”后多接贬义词,指过失在于某方面。

B应该用“衍化”,“演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

C衣不解带:形容日夜辛劳,不能安稳休息。

D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尘事羁绊的人。

)3. C(书名号应为引号。

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如:这篇文章,题目为“梅花岭记”,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4. D(成分残缺,应为“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与同自己年龄相近的城市孩子交往”)5.(4分)示例:买家:(1)拒绝购买非环保包装的商品,保护地球家园(2)省钱不省环保袋,爱买也爱大自然卖家:(1)使用环保材料,爱护地球家园(2)过度包装,得小美,失大美写出对买家、卖家的具体要求,各给1分;符合宣传对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各给1分。

6. (5分)示例:尊敬的××先生:为使我校学生更好地了解G20峰会,盛情邀请您为全校同学做一个以“G20峰会的中国意义”为主题的讲座,讲座时间暂定为:×月×日,不知您是否能于百忙之中抽空前来?我们期盼您的到来。

××中学办公室联系人: ×××联系电话:××××2016年×月×日内容符合要求,给2分;写出讲座时间及联系方式,给1分;语言得体给1分;基本格式正确,给1分。

7. B (A以偏概全,自然欲望的满足只要符合礼义的前提,也是美; C“一旦不能建功立业,不能获得富贵尊荣,就无法获得美”无中生有; D以偏概全,应为“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8. A(B“异曲同工”不合原文,原文“大异其趣”是指大不相同差异很大; C“孔孟主张超功利,老庄讳言利”不合原文;D因果倒置)9.(4分)(1)它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答案_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答案_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答案_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高考难吗?想起来难,做起来未必,只要看你做不做,想不想做,实实在在地去做些什么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浙江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迤(yǐ)逦佣工(yōng)荨麻(qián)宵衣旰食(gān)B.蟊(máo)贼缧绁(léi)痉挛(jìng)暴虎冯河(píng)C.粘贴(zhān)症结(zhēng)捋虎须(luō)不着边际(zháo)D.贾祸(gǔ)女红(gōng)干劲(jìn)危如累卵(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蛰伏低碳黄粱梦义气用事B.妥帖猩红暴发户叨陪鲤对C.怃然廖廓金箍咒厝火积薪D.饿殍发祥乌蓬船拾人牙慧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重重困难,刘邦没有气馁,而是与一帮兄弟浴血奋战,不到几年时间,他已经成为一个控地千里、坐拥百城的王者。

B.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花分雄雌,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明朝林叔学说的:“苞蕊还分雄与雌。

”(《荔枝花》)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C.从创意、设计到排练、再高预演和正式演出,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精心打造,终于在8月8日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D.“爱心涌动满全城”“惹不起的爹”等曲艺节目,以“知荣知耻”为主题,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受到观众喜爱。

2017浙江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浙江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浙江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蹙缩(cù)朱拓(tà)炮烙(luò)蓊蓊郁郁(wěn)B.敕造(chì)歆(xīn)享监生(jiàn)沸反盈天(fèi)C.裙裾(jū)名媛(yuán)间或(jiàn)少不更事(gēng)D.草窠(kē)牲醴(lǐ)岑寂(céng)梵婀玲(f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C、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B、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C、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正传》。

金庸小说的登堂入室未必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D.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去世后,胡风在发扬和继承鲁迅精神上不遗余力和百折不挠,使他和他的流派成为承继鲁迅精神血脉的重要一支。

B.像苏东坡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有种心境明澈的念想。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答案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答案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卷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说明:未在规定区域内答题,每错一个区域扣卷面总分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3 分)B2. (3 分)A3. (2 分)C4. (3 分)B5. (3 分)我不慎遗失学生证,特申请补发,以便办理公交卡。

恳请同意。

写出申请补发的原因,给1分;表明目的,给1分;符合语体要求,给1分。

6.( 6 分)示例:原野的朔风将我吹得簌簌发抖,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最后的几片黄叶。

脚下的土地正在缓慢冻结,我的身体慢慢失去水分,皮肤皲裂,皱纹丛生。

我知道,考验再一次降临,日子会变得艰难;但我也知道,迎春花很快就会舞动它黄色的丝带,江河将再次涌起银色的波浪。

内容符合情境要求(冬日;对寒冷、干燥的感受),给3分;有文采,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给2分;人称符合要求,给1分。

每少10个字,扣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3 分)D 8.(3 分)C9.(4 分)①结合自然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或: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善于观照自然,巧施“黠缀”。

)②这一观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现代城市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2分。

言之成理即可。

(二)(20分)10.(4 分)①为水眼会被舀干、人畜生命之源干涸而担忧。

②为水眼重新盈满、全村人生存得以维系而庆幸。

每点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4 分)①笤帚是村里人约定俗成的秩序的证明。

②“慧”字形象地说明智慧源于对心灵杂质的清扫。

③借笤帚、石碾等意象表达对重秩序、尚自律的传统的崇尚。

答出①②各给 1 分,答出③给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12.(6 分)①钟具有象征的意味,是忧患意识和精神警示的形象化。

②采用拟人手法,以真切的感性体验(“疼”“欢快”)来表达深邃的思考。

③通过今昔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人们失去危机感的忧思。

每点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一)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一)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语文(一)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 D(A. tái 儒 B. tī C. 遐)2.(3分) A (应为“微不足道”)3.(2分) C(甲:顿号改逗号,乙:逗号改分号,丙:句号在引号外)4.(3分) C(A. 表意不明,“显示错误的命令” B. 否定失当 D. 主语残缺)5.(3分)今收到刘××押金叁仟圆整,7-12月的房租玖仟圆整。

(写出付款人1分,金额大写1分,符合语体要求1分。

“叁仟圆”也可写作“叁仟元”。

)6.(6分)当我张开双翅飞翔在一碧如洗的晴空,那一刻,我的身体如玉帛般舒展开来,像一支悠扬的竹笛曲,流畅而自如。

风不断地托举着我,忽上忽下,大地的一切都变得渺茫,我的归巢连同树的枝杈也远得不见踪影,然而,归途是不会忘记的。

【内容符合情境要求(飞翔的感受),给3分;有文采,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给2分;人称符合要求,给1分。

每少10个字,扣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3分)D(张冠李戴。

“重视形神兼备”是“院体画”的技法,用在卷轴画中;而宋代不重视墓室壁画,壁画制作不精。

)8.(3分)C(A.无中生有,“一直”错,原文得不出这个结论。

B.或然与必然混淆,原文说“有可能是专职画家”。

D.曲解文意,“最终消失在民间”错;“‘艺术在民间’则做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词”,是说墓室壁画最终走向了民间。

)9.(4分)①发展面貌:墓室壁画初始于战国,于汉唐元三代获得题材和技法的大发展,宋明清三代由于时代风潮或葬制的演变而边缘化、民间化直至萎缩。

(2分)②评价:墓室壁画是特定时代的艺术形式,其衰落是必然的,一定会有新的艺术形式取而代之,不必惋惜。

(1分)其形式美和造型手段对当今艺术有研究和学习的价值。

(1分)(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2分。

言之成理即可。

)(二)(20分)10.(4分)①交代了我最早接触到文学的时代背景:文化生活极其荒凉和单调。

最新--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7学年宁波效实中学高三模拟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哀恸.(tòng)挑剔.(tī)艾蒿.(hāo)直栏横槛.(jiàn)B.创.伤(chuāng) 滂.沱(pāng) 隽.永(jùn) 林深路隘.(ài)C.违拗.(niù) 烘焙.(bèi) 匕.首(bǐ) 按捺.不住(nà)D.辅弼.(bì) 针砭.(biān) 渐.染(jiàn) 外强中干.(g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寰宇厮守活性碳熟视无睹 B.置喙纵览神经质拒谏是非C.修缮辞藻打圆场易如反掌 D.暴料筋道莫须有胁肩谄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欲出....。

B.《悲惨世界》是冉阿让个人心灵的史诗,更是大时代的史诗。

它所包含的人生命运主题与社会历史主题交织,相得益彰....,显现了作品的思想艺术深度。

C.在儒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很多文人在仕途失意后往往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退隐山野,求田问舍....,过着逍遥惬意的隐居生活。

D.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流感疫情方兴未...艾.,我国台湾地区在数天内有18人因感染流感而死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

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

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精校)

2017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精校)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卷(高考试卷将根据学科考试说明命制,模拟卷仅供参考)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全卷共8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莲卡的父亲是一位器宇不凡的老人,他脸色红润,神采熠熠,留着两撇雪白的尖端拳曲的髭.(zī)须和同样雪白的、跟髭须连成一片的络.(lào)腮胡子。

B.这些铜子儿是磨坊.(fáng)主每次一个、两个地从杂货铺老板、菜贩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没有明说,可自己总觉得这样锱铢必较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sào)红了。

C.那遍地的凄凄芳草,攒.(cuán)动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无迹.(jì)可寻;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依旧伸展着槎桠的秃枝,给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D.他在脑中搜寻恰当(dàng)的话语,如同宝石商人在口袋中搜(sōu)索宝石,口袋中充满了放光眩目的珠玉奇宝,却因为数量太多了,反而选不出那自以为极好的一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清点故宫艺术珍藏工作起动..后,封存的奇珍拱璧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甲]其中有足以乱真的玉琢西瓜,有“雨过天青”色的瓷器,有经历三千年沧桑的铜器,还有皇帝御用的玉玺。

[乙]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画,更是美不胜收....。

有些山水画,描写大自然的朝暾夕阴,气象万千;有些名家画的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鱼儿遨游水中,栩栩如生;鹅鸣鸡唱,如闻其声;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sōng)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yìng)声龟裂,
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威严大受质疑,知识界也有人唾弃说教和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经营个人的技艺,遁迹自娱。

B.在诗人以先知自许、诗学篡.(ch uàn)夺宗教的意义上,写诗是一种渎.(dú)
圣行为;而诗歌语言的暧昧性喻示着人的多重性和虚无缥缈,这样,写诗又成了备受限制的尘世灵魂的自我观照与救赎。

C.脚夫们挑的挑,掮.(qián)的掮,胡诌着乡间小调,吱吱喳喳地上了船,等着解缆起篙,有的嫌无聊,便去一边嗑.(kâ)瓜子,有的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
却拈出一柱香来,揣摩着个中的意思。

D.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沓.(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
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房外传来盥漱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叙述这场灾难的语调,舒缓,深沉,从容,荡净了事发之初绝望的狂躁,充斥
..着一派平和、静远的气象。

据此品味地坛的沧桑,
殊无
....之意。

[乙]四百多年的光阴里,地坛剥蚀了“浮..破落颓败之感,反添返璞归真
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外饰,呈现出朴拙而又凝重的本相。

[丙]而这也恰似史铁生那被命运锤击之后的生命形态,卸落了“最
狂妄的年龄”的甲胄,“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
...然.地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

”这样,有因有果的遭灾就褪去了浓浓的冤屈味,看似难以承受的灾难也不过是生命形态的另一种变化而已。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充斥 B.殊无 C.返璞归真 D.不期而然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对虚拟技术保持距离,不是因为我们刻意保守,以示另类,而是因为我
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技术可以另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B.干燥的泥土极易让人长夜瞌睡,山峦下的村舍寂寂,祖母在酣睡中再也没醒
来,她的面容慈祥,像块被雨水冲刷多年的瓦,手摸过去,有时间的质感。

C.历史上一切源于精神价值体系的对经济和法律的干涉,都可以说是违背了社
会现实本身的运行规律,原因之一是旧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端所致。

D.信息便捷是否意味着学生更有知识呢?爱因斯坦认为信息不是知识,所以他
并不崇拜知识,他说:“‘是什么’的知识无法打开‘应是什么’的大门。


5.欢送词是主人为表达对应邀参加活动的客人的欢送之意,而在活动结束时发表的讲话。

请根据下列信息,拟写一则欢送词。

(横线处100字左右)(4 分)
姚江中学学生会成员一行10人应邀来东山中学参加“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你作为东山中学学生会主席,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在活动结束时,发表了一则简短而又充满惜别与祝愿之意的欢送词。

欢送词
亲爱的姚江中学学生会的同学们:
首先,我谨代表东山中学学生会,对你们参加我校“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表示真诚的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6.根据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它的意境。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 100 字左右。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0 分)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有扇子,但都没想到要把它折叠、缩小,只有日本人想到了。

这源于日本特有的岛国文化心理和由此产生的缩小意识。

那么,日本人是怎样发明折扇的呢?对此,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假说。

有的认为,这是受到一种用棕榈叶做的团扇的启发。

这种棕榈叶可以横握着扇风,受此启发把一些薄板用线穿起来,使之可以自由折合,从而发明出一种叫桧扇的板扇。

有的认为,发明折扇是受“笏”的启发,最早的扇子是一种形状似笏、材料为桧板的桧扇。

也有的认为,这一启发来自一种叫“拍”的古乐器,这种乐器是把许多板子开孔后再穿起来做成的。

上述假说哪种是准确的,至今没有人去切实探究过。

事实上也是,这些假说跟万有引力法则的发现是受了苹果下落的启发、蒸汽机的发明是因为看到沸腾的水把药锅盖顶开等说法一样,没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些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在牛顿和瓦特之前肯定已经有许多人看到过,但都没有与万有引力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联系起来。

因此,牛顿和瓦特所具有的对物理学的关注和洞察力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从苹果和药锅盖联想到的发现和发明,取决于他们的物理学意识,而这甚至比发现和发明本身更重要。

同样,无论是棕榈叶还是“笏”抑或“拍”,重要的都不是外形,而是意在缩小扇子的日本人的意识,这才是孕育扇子的母体。

可以说,棕榈叶、笏、拍这些东西仅仅是使扇子诞生的父体。

而我们关心的不是寻找父亲,而是打探孕育扇子并使它成长的母体。

扇子是日本文化的一个原型表现,也是看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直截了当地说,折扇是团扇的缩小物,也就是把团扇改变成木棒的形状,以便人能够攥握。

如果把折扇展开成一个平面,其作用实际与团扇没有什么区别。

正如惠庆法师的和歌所唱“袖子里面隐藏的扇子是未满的月亮”,折扇是能藏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