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在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中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RTK在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中应用探讨

RTK在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中应用探讨
S BAS差 分信 号 。 S t a r F i r e 又称RTG ( Re a l Ti me GI P S Y) 技术 …, 它 是 世 界上 第 一 个 可 以提 供 单 机 实 时分 米 级定 位精 度 的星 基增 强差分 系 统 , 是 由美 国航 空航 天 局 下 属 的 喷 气 动 力 实验 室
号一 般选 择B e a c o n 或S B A S , 较 少选 择 有偿
使用的S t a r F i r e 。 本文 以R2 S o n i c 2 0 2 4 多波
t i o n S ys t e ms , 是利 用 地 球 静止 轨 道 卫 星 球 发 展 的 SBAS系统 有 : 欧 空 局 接 收 卫 星 导 航 系统 ( E GNOS) , 覆盖 欧 洲 大陆 ; 美 国 的 DGPS ( Di f f e r e n t i a l GPS ) , 美 国雷 声公 司的 广域 增 强 系 统 ( w AAS) , 覆 盖 美 洲 大 陆 ;日
束系统为例 , 分 解 多 波 束 测 量 过 程 中 差分 建 立 的 地 区性 广 域 差 分 增 强 系统 。目前 全
信号处理过程 , 探 讨 了常 规RTK应 用 于 多 波束的可行性 。
( J P L ) f  ̄ I 美国N A VC O M公 司合推 出的商 业级
高精 度GP S 差分 系统 。 S t a r F i r e 系统拥 有遍 布全球 的8 0多 个 参 考 站 和 6 个 地 球 同步 卫 星, 信号 覆盖 全球 。 定 位 模 式 分 为 RTK 、 到分米级不等 。 由 于St a r Fi r e 为 商业 级 GP S差分 系统 , 信 号 使 用 费用 高 昂 , 故使 用

2024版RTK测量培训详解

2024版RTK测量培训详解

•RTK测量技术概述•RTK测量设备介绍与选型•RTK测量外业操作流程•RTK测量内业数据处理技巧目录•RTK测量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案例•RTK测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RTK测量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01RTK测量技术概述RTK测量定义与原理定义原理RTK测量系统组成基准站设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数据链将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同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设置一台或多台GPS接收机作为流动站,接收卫星信号和基准站的差分信号,通过实时处理得到流动站的高精度位置信息。

数据链实现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无线电、网络等多种通信方式。

高精度实时性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如大坝、桥梁、建筑物等变形体的实时监测。

无人机航测精准农业02RTK测量设备介绍与选型Trimble Leica Geosystems Topcon南方测绘主流RTK测量设备品牌及特点根据项目或任务对精度的要求选择相应精度的RTK 设备。

精度需求预算限制应用场景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在满足精度需求的前提下,根据预算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

考虑设备的应用环境和使用频率,选择适合的型号和配置。

选择有良好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的品牌和设备。

设备选型依据与建议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妥善保管设备,避免强烈震动、潮湿和高温等不利环境。

注意电池的充电和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放电和充电。

确保天线安置稳固,避免信号遮挡和干扰。

定期备份测量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设备保管电池使用天线安置数据备份03RTK测量外业操作流程前期准备工作安排确定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RTK设备检查设备状态制定测量计划现场踏勘与基站设置现场踏勘选择合适的基站位置安装基站设备设置基站参数将移动站主机、天线、电源等设备按照要求安装好,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安装移动站设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和处理,如剔除异常值、进行坐标转换等,确保数数据检查和处理根据任务要求和设备性能,设置合适的移动站参数,如坐标系统、差分格式、接收频率等。

Sonic+2024+使用指南-全稿

Sonic+2024+使用指南-全稿
图9 Sonic Control软计算机的IP地址是固定的,其值如下:
IP address:10.0.1.102
Subnet mask: 255.0.0.0
图10采集计算机网口设置
注意:为保证通讯,采集计算机上的所有防火墙必须关闭。
3.2 Discover功能。SIM盒和换能器头的IP地址也是固定的。在Sonic Control软件中,必须先分别输入SIM盒和换能器的系列号,才能建立通讯。
GPS口读取ZDA或UTC数据。输入数据串中还可同时包含其他字串,如GGA,VTG等。
对PPS信号,要查阅所用GPS手册,看其进行时间同步时,是用脉冲上升沿还是下降沿。在图12的窗口中要采用同样设置。
在图9中,随着鼠标的移动,解码后的GPS时间信息会显示在主窗口的左下角。如果显示的时间为01/01/1970,则表明GPS时间同步有问题。
注:Sonic2024/2022换能器内注了油,以帮助散热。这些油在-10° C时将变成固体。这个结果会完全损坏换能器。
一、
Sonic 2024/2022换能器部分由接收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和连接电缆组成。声呐头安装在随机的安装架上。安装架通过法兰盘与外部安装杆连接。连接电缆穿过法兰盘和安装杆接到声呐接线盒(SIM)。如果装了表面声速头,表面声速头的电缆也以同样方式接到SIM。
Bottom Sampling ---波束分布方式。可选择Equiangular (等角)或Equidistant(等距)。采用等距模式有一定限制,一般在地形较平坦且条带开角在130度以内时,等距模式效果较好。
Mission Mode –测深模式。可选择Bathy Norm(正常测深)或Bathy VFeature(直角地形测深),后者特别适用于包含直角的地形,如码头壁,它可消除声波在直角拐角处的环鸣(多次反射)现象(要与等角模式同用)。

浅谈提高多波束测量精度的研究和对策

浅谈提高多波束测量精度的研究和对策

浅谈提高多波束测量精度的研究和对策摘要随着国家的战略发展,海洋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于陆域的测量,海洋测量需要借助精密的水下测量设备才能准确的反应海底地貌,如何更加高效、准确的测量海底地貌急需被解决。

目前多波束全覆盖测量是业内公认的测量效率高、精度高的测量手段。

全文介绍了我们在多波束测量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为从事海洋测绘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健词R2sonic 2024、CARIS HIPS、声速异常、测量船实际导航位置与多波束测量参考原点偏差、水位改正、姿态改正一前言多波束测深系统是单波束测深系统发展过来的,与传统的单波束测量相比,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在测量船航线的垂直平面内一次获取256个测深点。

实现了从“点—线”测量到“线—面”测量,测量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我国海洋测量中的多波束系统多为进口国外设备,学习资料较少,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测量效率。

下面以业内使用较多的R2Sonic 2024型多波束测深系统及CARIS HIPS多波束数据处理软件为例,遇到的有关声速改正等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多波束测量中的问题1、多波束CARIS HIPS数据处理中的声速异常问题在平坦海底测量,使用多波束CARIS HIPS软件中导入数据进行声速改正后在线模式和块模式中能明显看出波束有弯曲,向上弯曲“哭脸形”或向下弯曲“笑脸形”如图1、图2,由于两侧边缘波束上翘或是下沉,块模式下无法对相邻测线进行准确拼接,影响了多波束数据水深的准确性,这是声速异常导致的水深不准情况。

当多波束换能器的表面声速大于实际声速时呈“哭脸形”,当表面声速小于实际声速时呈“笑脸形”。

原因可能是多波束换能器的表面声速测量有误差,在使用声速剖面仪测量声速剖面时仪器有误差,导致声速改正后条带弯曲,未真实反映出海底地形,降低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精度。

图1“哭脸”形图2 “笑脸”形遇到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一是认为多波束换能器表面声速仪有问题,手动关闭R2sonic 2024多波束控制软件自动实时测量表面声速仪功能,测量前在测区附近范围内选择较深水域使用声速剖面仪进行声速剖面测量,在电脑导出声速数据后,直接手动将多波束换能器吃水深度的声速手动输入到R2sonic 2024控制软件中。

航道测绘中多波束测深仪的应用分析

航道测绘中多波束测深仪的应用分析

航道测绘中多波束测深仪的应用分析摘要:近几年,伴随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行,海洋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航道测绘的作用日益明显。

为了确保经济稳定和迅速发展,确保船舶安全运行,满足海事工程的要求,需要定期绘制水道图。

其中,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常用于水道测绘的高科技制图系统。

在此基础上,下文讨论了多波束测深器在航道测绘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航道测绘;多波束测深仪;应用分析引言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种多种技术高度集成的技术,如计算机、数字传感器、水声、导航等。

风管多流技术是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可实现风管的高精度测量。

在传统的管道捕获中,测量过程通常使用单束检测器进行,该检测器需要加密的测量线,且测量结果较差。

多流空气形成技术允许有针对性地接收多通道和从宽角度进行远程引导,以获得更准确、更全面的轨道信息,提高空气形成技术的准确性。

1多波束测深系统及原理多波束测深系统,又称为多波束测深仪、条带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声呐等,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效率的一种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相较于单波束测深仪,其具备自动化成图、数字化记录、高精度、高速度、大范围等优势,近年来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一是多波束的发射和接收系统以及相关的换能器综合信号控制处理系统。

其二是用于多波束系统服务的辅助系统,包括为多波束系统提供测量定位的卫星定位系统、测量产品运行状态的测量系统以及声速剖面仪等。

其三是多波束声波测量数据的解析处理软件系统,包括信息分析处理软件、信息数据对比和整理软件以及信息储存库等。

多波束测量系统通过线状声波对航道底部的地形进行测量,将多线索构成面,从而得到航道水下地形的三维图片。

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波发射器阵列于水下发射一定宽度的扇形覆盖声波,利用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进行反射的原理,对反射的声波进行收集和分析。

这些被反射的声波在数据处理软件的处理下被解析为成千上万的单个测深点的深度值,据此绘制出水底的三维地形图。

R2SONIC 2024 第五代浅水多波束产品说明书

R2SONIC 2024 第五代浅水多波束产品说明书
多波束测深仪
第一套宽带高分辨率浅水多波束
实 测 结 果!

技术参数
工作频率
带宽 波束大小
覆盖宽度 最大量程 最大发射率 量程分辨率 脉冲宽度 波束数目 (每个“ping”)
近场聚焦 波束等角/等距 分布 横摇补偿 纵摇补偿 多PING
耐压深度 工作温度 存储温度 电源 功耗 数据传输 电缆长度 接收阵尺寸 接收阵重量 发射阵尺寸 发射阵重量 接口盒尺寸 接口盒重量
操作
SONIC2024系统采用基于PC机或者便携计算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
计算机通常装有导航、数据采集和存储应用软件。操作员在声呐控制窗口设置 声呐参数,通过应用软件采集显示深度、图像和其他传感器的数据。命令信息 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声呐接口模块。声呐接口模块具有给声呐头供电、实现同步、 传感器数据时间打标、以及数据和命令中继的功能。接收换能器头解码声呐命 令,触发发射脉冲,接收、放大、波束形成、底检测、打包、以以太网方式通 过声呐接口模块传输数据到控制计算机。
能器
概述
SONIC系列宽带多波束测深仪代表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水下声学技术。 SONIC2024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宽带高分辨率浅水多波束测深仪。已经充分证实, SONIC 2024系统在500m全量程范围内性能稳定、数据质量高、用户使用灵活方便。
用户可以再200~400kHz范围内实时在线选择20多个工作频率,而不是被限定在2到3个 工作频率。因此,SONIC2024为用户提供了在分辨率、量程和抗声学设备互扰方面最 佳的解决方案。
组成:
SONIC系列产品代表了现代最新的多波束设备结构和设计。声呐处理器/控制 器嵌入到声呐头中。前几代多波束测深仪中标志性的庞大的声呐处理器和接口 单元不复存在。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个紧凑轻便的发射阵、一个接 收阵和一个小巧的干端声呐接口模块(SIM)。小于50W的极低功耗使得它可以 仅仅使用船上的电池即可作业。(提供直流交流适配器。) 第三方的辅助传感器数据接入到声呐接口模块中。声呐数据通过GPS时间打标。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无单独的甲板主机的特点使得SONIC2024极其适合 用小船或者ROV/AUV作业调查。对于AUV集成,除了发射和接受换能器外,唯 一需要装入AUV壳体内的硬件是一块PC/104尺寸大小的接口板,以太网口和提 供48V直流电源。

Sonic+2024+使用指南-全稿要点

Sonic+2024+使用指南-全稿要点

R2Sonic, LLC劳雷工业有限公司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12号昆泰国际大厦1809室电话:010-5879 0099 传真:010-5879 0989网站:urelindustrial. 邮箱:laurel@2011.4THE NEXT GENERATION, LITERALLYSonic 2024/2022使用指南本使用指南可帮助用户快速掌握怎样使用Sonic 2024/2022 多波束系统。

Sonic 2024 与2022 除了在波束脚印上前者为0.5 x 1 度,后者为1 x 1 度且后者接收换能器宽度为前者的一半外,其余功能、性能和操作皆相同。

因此本使用指南所有内容皆同时适用于2024和2022。

COPYRIGHT NOTICECopyright © 2008, R2Sonic, LLC. All rights reservedOwnership of copyrightThe copyright in this manual and the material in this manual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the text, artwork, photographs, images, or any other material in this manual) is owned by R2Sonic, LLC. The copyright includes both the print and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is manual.Copyright licenseR2Sonic, LLC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manual. Neither this manual, nor any part of this manual, may be copied, translated, distributed or modified in any manner without the express written approval of R2Sonic, LLC.R2Sonic, LLC reserves the right to amend or edit this manual at any time. R2Sonic, LLC offers no implied warranty concern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manual. R2Sonic, LLC shall not be held liable for any errors within the manual.目录前言 (4)一.安装 Sonic 2024/2022 (6)二.安装 SIM 盒 (9)三.操作 Sonic Control 控制软件 (11)四.Sonic 2024/2022 的声学中心 (20)前言1.系统概述R2Sonic Sonic 2024 和 Sonic 2022 是基于第5代声呐结构的多波束测深仪。

浅水多波束各个品牌介绍

浅水多波束各个品牌介绍

以下全文基于ID:tooom的介绍修改而成这次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海洋测绘的主角-----浅水多波束的几大品牌和型号。

对于多波束这种高科技的产物,我想咱们很多海上工作者都不陌生。

作为高效的地形探测系统,由于其对技术和硬件都有一定的要求,以及价格又往往普遍比较昂贵,故其经常是各大测绘单位的重要产品。

但东西虽然大了点,贵了点,好用也是真。

目前多波束也算是国内普及率最高的昂贵测绘系统了。

几乎有些实力的单位都至少有一套乃至更多。

那么近些年,市场上的多波束又有哪些型号?它们的相对特点又是什么?多波束一般按照原理分为相干多波束、电子多波束、以及混合多波束。

按照其应用的水深范围也分为浅水型多波束、中水型多波束和深水型多波束。

浅水多波束一般指的是作用水深在500米以内的多波束系统,也是目前最为主流、应用最广的多波束。

本文所涉及的品牌和型号均为浅水多波束系统。

一、丹麦RESON公司--------浅水多波束最畅销的品牌RESON 公司总部设立在丹麦,和全球6家分公司构成一个庞大的营销系统。

2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有近2000套RESON多波束测深系统销售到全世界各地。

同时也是国内近几年最畅销的多波束品牌。

其主要产品均为电子多波束,并且RESON公司这么多年一直维持着一定的活力,持续的对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更新换代。

从早期的8000系列成功的过渡到7000系列及到现在最新的便携式T系列。

并且该公司多波束品牌从浅水-中水-深水拥有众多的型号。

但其技术最强的为浅水多波束,中水、深水较其他主要品牌优势较弱。

1. Seabat T50-PReson SeaBat T50-P型多波束是经典型号7125的全新升级版,具备相同的波束角1°*0.5°和相同的水深分辨率(6mm),同时更加便捷,换能器重量减少,方便运输和快速部署,其水深扫测开角165°,最大可覆盖5.5倍水深。

双频换能器配备了200和400KHz两个工作频率,测量深度范围可达0.5m—400m,512个等距波束在整条测量带上具有超高数据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K在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中应用探讨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水域测量所用GPS差分改正信号的种类及精度,分解了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测量过程中定位信号处理过程,探讨了RTK在多波束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RTK 多波束系统GPS差分改正
1前言
目前在水域测量的定位设备中,选择信标较多,选择RTK较少。

信标一般可选择Beacon、SBAS、StarFire等系统的GPS差分定位信号,测量过程中一般需要验潮。

在近海或者内陆的水域测量中,单波束已经实现了无验潮模式的RTK测量,测量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

在多波束系统中,GPS差分信号一般选择Beacon或SBAS,较少选择有偿使用的StarFire。

本文以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为例,分解多波束测量过程中差分信号处理过程,探讨了常规RTK应用于多波束的可行性。

2水域测量三种典型GPS差分信号分析
Beacon海岸信标站台网,在我国是由交通部设立在我国沿海的20个站台组成。

信标站台以约300kHz的频率播发RTCM格式的GPS 差分信号,信号覆盖海岸线约100km,沿海用户可根据该信号计算位置坐标。

由于信标站台自身差分改正信号精度有限,台站间距离从几
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不等,故用户所能得到的平面定位精度非常有限,从1m~5m不等,观测过程中需验潮。

Beacon海岸信标站台网播发的广域差分定位信号免费,目前国内95%海洋测量用户使用该信号。

SBAS即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是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立的地区性广域差分增强系统。

目前全球发展的SBAS系统有:欧空局接收卫星导航系统(EGNOS),覆盖欧洲大陆;美国的DGPS(Differential GPS),美国雷声公司的广域增强系统(W AAS),覆盖美洲大陆;日本的多功能卫星增强系统(MSAS),覆盖亚洲大陆;等等。

SBAS通过地球静止卫星(GEO)发布包括GPS卫星星历误差改正、卫星钟差改正和电离层改的信息,通过GEO卫星发播GPS和GEO卫星完整的数据,通过GEO卫星的导航载荷发射GPS L1测距信号。

用户通过接受差分改正信号可计算自身坐标位置,测量过程中需要验潮。

平面定位精度在1m以内,信号使用免费,故内陆地区的水域测量较多使用SBAS差分信号。

StarFire?又称RTG(Real Time GIPSY)技术[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提供单机实时分米级定位精度的星基增强差分系统,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动力实验室(JPL)和美国NA VCOM 公司合推出的商业级高精度GPS 差分系统。

StarFire?系统拥有遍布全球的80多个参考站和6个地球同步卫星,信号覆盖全球。

定位模式分为RTK、SBAS增强、StarFire等,测量精度从厘米级到分米级不等。

由于StarFire?为商业级GPS差分系统,信号使用费用高昂,故使用
范围有限。

在近海或者内陆多波束测量中,对于精度和费用权衡,多选择SBAS差分信号。

但是SBAS差分信号本身精度有限,在精度较高的多波束测量中带来诸多限制。

下文在分析多波束系统差分定位信号处理过程后,探讨了RTK应用于多波束测量的可行性。

3 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定位信号处理过程
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是美国R2SONIC公司研发的浅水多波束,是目前最先进的多波束测量系统之一。

条带覆盖宽度10°~160°,工作频率200~400kHz,步长10 kHz,共21个工作频率。

工作深度500m以内,属浅水多波束。

R2SONIC2024系统采用基于PC机或者便携计算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

计算机装有导航、数据采集和存储的PDS2000软件,该软件显示和采集深度、图像和其他传感器的数据。

命令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声呐接口模块(SIM),后者具有给声呐头供电、实现同步、传感器数据时间打标以及数据和命令中继功能。

SIM接收换能器头解码声呐命令,触发发射脉冲,接收、放大、波束形成、底检测、打包,以以太网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控制计算机。

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中定位数据经Y型电缆输出给各单位,传输示意图所示:
接收机通过2个RS232串口Port A和Port B,共输出3种NMEA 定位语句和1种时间同步信号,即GGA、VTG、ZDA和1 PPS。

GGA 为GPS定位信息,VTG为地面速度信息,ZDA为时间和日期信息,1 PPS为GPS授时的秒脉冲信号。

Port A输出GGA和VTG,供给数据采集软件PDS2000;Port B输出ZDA和PPS,ZDA供给PDS2000和SIM,1 PPS单独通过Port B串口第9针经BNC接口接入SIM。

串口Port A必须输出有效的GGA和VTG语句,而串口Port B输出的语句必须是唯一的ZDA字符串,不能有其它的NMEA语句,同时必须经第9针输出1 PPS时间同步信号给SIM进行打标。

对于多波束系统而言,这3种NMEA定位语句和1种时间同步信号缺一不可。

PDS2000采集软件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中,包括定位信息、打标信息、表面声速信息、声波发出与接收信息等等。

当差分信号出现失锁或断电时,当前时间段的条带数据不可用,也不可事后补救,只能返工。

故在多波束系统测量过程中,务必保持GPS差分定位信号连续不间断。

4 RTK在多波束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在多波束数据后处理中,横摇偏角(Roll)、纵倾偏角(Pitch)、航偏角(Yaw)、时间延迟(Time Offset)、潮位以及声速剖面均可得到有效改正。

然而GPS差分信号平面定位精度有限,其坐标值在定位精度范围内具有不确定性。

结果会在条带重叠区出现系统性偏差,在高差较大的水下地形区域会更加明显,如下图所示:
这种系统偏差是由于GPS差分信号平面定位精度引起,无法消除。

这就使得在分辨率要求较高的水下测量中,多波束测量系统无法得到高精度的三维数据,如海底电缆、海底光缆等。

如果能将RTK 引入多波束系统,定位精度提高近两个数量级,而且无需验潮,可得到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数据。

RTK在单波束测量中已经有广泛应用,定位精度高,无需验潮。

在单波束测量中,接收机只需要输出GGA语句即可满足定位需求,而多波束系统需要另外的VTG、ZDA和1 PPS。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RTK接收机拥有2个以上的信号输出端口。

如Trimble R8系列,Leica GX1200系列等。

然而这些接收机均缺少PPS输出端口。

但是,作为GP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授时,在接收机主板上一直保留有PPS 输出端口,故只需在接收机外壳上重新设置一个PPS输出端口即可。

除对RTK接收机外壳进行改造外,还需自制Y型电缆,以连接RTK接收机与SIM、数据采集软件。

RTK接收机输出端口多种多样,如Leica的lemo接口,Trimble的RS232串口等。

按照工业接口标准,在Y型电缆输入端,根据接收机不同选择不同接口,分别制作Port A、Port B和PPS接口。

在Y型电缆输出端,制作输出端口Port A(RS232串口)、Port B1(RS232串口)、Port B2(RS232串口)和PPS输出口(BNC接口)。

输入端Port B一分为二,分别接入Port B1 和Port B2;输入端的PPS接口电缆一分为二,一部分接入Port B1第9针,一部
分作为PPS输出口。

这样就保证GGA、VTG、ZDA和1 PPS输入到数据采集软件,ZDA和1 PPS分别输入到SIM上GPS和PPS端口。

SIM接口如下图,GPS和PPS端口在左侧。

在测量开始时,设置RTK接收机Port A输出GGA、VTG语句,Port A输出ZDA,PPS端口输出1 PPS。

将自制Y型电缆按照对应接口分别与RTK接收机、数据采集软件、SIM连接。

这样多波束就可以得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坐标数据。

5 结论
改造RTK接收机外壳使之能输出PPS信号,自制Y型电缆使之可输出GGA、VTG、ZDA语句,可使RTK应用于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能大幅提高多波束测量精度,而且无需验潮。

但在应用过程中,测区应在RTK参考站信号和精度覆盖范围内[2](一般不超过30km),而且RTK拟合高程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冯林刚,赵永贵?星基差分GPS——StarFire系统[J]?测绘通报,2006(11):6~8.
[2] 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