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十大宗教

合集下载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

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

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

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

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

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

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

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

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

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

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

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

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

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

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十大宗教的起源

十大宗教的起源

世界十大宗教的起源一、犹太教: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

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文《圣经》及口传律法汇编《塔木德》。

犹太教律法有种种戒规,如: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

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

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二、伊斯兰教:七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

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

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

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编成。

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

三、神道教(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只,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公元五至八世纪吸收中国儒、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成为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二战日本投降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

日本占人口的80%信仰神道。

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的是《古事记》与《日本书记》两部古书。

四、儒教在先秦,儒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

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多少种不同的信仰和宗教?

有多少种不同的信仰和宗教?

有多少种不同的信仰和宗教?在世界上,有着许多不同的信仰和宗教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受到不同文化、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仰和宗教。

一、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在全球有着超过20亿的信徒。

基督教源于犹太教神话和哲学体系,在公元一世纪时刻出现于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主张是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人类的救主。

这一信仰主要分为天主教和新教两个派别,分别在世界各地有着众多的信徒。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一种单神教,相信真主阿拉是世界上唯一的神。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这一教派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超过十亿的信徒。

伊斯兰教的信徒一般会遵循《古兰经》这本神圣书籍的教导和教义。

三、佛教佛教源自印度,相信佛陀是世界上的救主,是可以带领人们逃离生死轮回的存在。

佛教的信仰主张依托于四大真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教在中国、日本等地得到广泛传播,拥有数千万的信徒。

四、印度教印度教是一种多神教,拥有众多的神明。

印度教的教义主张人们需要通过内在的提升,才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

印度教的信徒在世界各地都有,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较为广泛的宗教。

五、道教道教源于中国,相信道是世界的本源和核心。

道教强调个体的内在修炼和达到心灵上的升华。

道教在中国内地、台湾等地都有影响力,也在世界各地有着众多的信徒。

以上几种信仰和宗教形式,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形式。

这些信仰和宗教形式,为众多的信徒带来了希望、启示和安慰。

在现代社会,有多元的信仰可以供选择,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种信仰和宗教,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多元化的信仰世界。

世界十大宗教

世界十大宗教
世界十大宗教的创始人及经典
宗教名称 创始人 经典名著
1.儒教——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诗经》《春秋》《尚书》《易经》《礼记》
2.道教—— 张道陵,张角——《道德经》《太平经》《玉皇经》《黄庭经》
10.新教——耶酥——《圣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
目前纯佛教国家有:泰国、缅甸等。印度为印度教国家,而非佛教国家。
3.佛教——释迦牟尼——《法华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心经》
4.印度教——商羯罗——《吠陀经》
5.神道教—— 未详——《古事记》〈日本书纪》
6.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古兰经》
7.犹太教—— 未详——《圣经》《塔耳慕得》
8.东正教——耶酥——《圣经》
9.罗马天主教—— 耶酥——《圣经》

世界各大宗教的信仰与教义

世界各大宗教的信仰与教义

世界各大宗教的信仰与教义宗教作为人类共同的信仰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宗教,其中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道教等。

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和教义,下面将逐一介绍世界各大宗教的特点。

1.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

基督教强调爱和宽恕,并以《圣经》为信仰的依据。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包括三位一体、原罪、救恩和末日审判等内容。

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人类通过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就可以得到永生。

2.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奉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

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是“只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伊斯兰教有“五柱”教义,包括信仰、礼拜、斋戒、天课和朝觐。

伊斯兰教强调信仰与行为的统一,鼓励穆斯林用爱心和善行对待他人。

3. 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弥勒佛和释迦牟尼是佛教的重要创始人。

佛教强调“四谛八正道”,其中“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而“八正道”则强调正确看法、意念、语言、行为、职业、努力、冥想和专注。

佛教主张通过内心的觉醒和修行来消除人类的痛苦和迷惑,追求解脱与智慧。

4. 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宗教,以复杂的信仰体系和丰富的神灵信仰而闻名。

印度教包括多神教、种姓制度和轮回转世等特点。

印度教教义认为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照顾者,人们可以通过奉献、礼拜和修行来与神相连。

此外,印度教也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

5. 道教道教起源于中国,弥勒佛和释迦牟尼是佛教的重要创始人。

遵循道教的信徒追求道的境界和内心的平静。

道教教义主张顺应自然、保持谦逊和内心的宁静。

道教重视炼丹术和修行,追求长寿和永恒的精神存在。

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和教义,通过这些信仰和教义,人们找到对生活和宇宙的解释,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指导。

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和宗教包容性。

尊重和理解各个宗教的信仰与教义,有助于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

世界著名的十大教堂

世界著名的十大教堂

世界著名的十大教堂教堂是基督教等教的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原意是为上帝的居所,以此来赞美上帝,早期的基督教会曾利用犹太教会堂或家庭式进门宗教聚会。

教堂是基督教等教的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原意是为上帝的居所,以此来赞美上帝,祈求赐福给天下众生.人们在这儿进行弥撒礼仪和祈祷。

以求天下太平,众生平安。

早期的基督教会曾利用犹太教会堂或家庭式进门宗教聚会.4世纪初基督教成为国教化,从此,教堂开始大规模建设.可以说,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的建筑就是一部教堂建筑.它集中体现了欧州的先进技术和建筑理念,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空前的,教堂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练功场。

在欧美,在世界有数不清的各式教堂,而且是最美的建筑,是人类奉献给上帝享受的人间天堂。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结束强盛时代,当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后来称为拜占庭帝国.由于拜占庭帝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聚敛财富,形成一个强盛国家.拜占庭从西罗马帝国学来了很先进的混凝土技木,又从东方的波斯帝国等地学来穹顶技木,创造了一科全新的穹顶形式建筑,还从印度等地学来镂刻和彩色大理石加工技术进行精细装饰,经过不断锤炼,拜占庭建立了圣索菲大教堂.这是当时世界建筑的精品.可惜的是这世界珍品在第一世纪末的一次地震被破坏,现在的仿制品,比原创略小,但其技术含量和精美装饰也是与其前身相媲美的。

图1:座落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二圣路易大教堂位于美国新奥尔良法区的杰克逊广场.它的建造经历多受磨难:1718年建造,1723年遭飓风破坏,重建后又于1788年被烧毁,以后又重建,19世纪40年代进行加固,其间中厅又突然倒塌,直至1851年才竣工.100多年的反复修造,使该教堂经受考验.该堂为混凝土结构,塔楼座落在教堂主建筑之上,配楼呈两边。

精加工的大理石圆柱和地面材料,以及各种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组成的成穹顶形的建筑,显得富丽堂皇,是美国最美、最谐调的建筑之一。

西方三大宗教(DOC)

西方三大宗教(DOC)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

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

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

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

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

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

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

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

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

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

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

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

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

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

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正确看待宗教和宗教问题

正确看待宗教和宗教问题

对经济:
宗教文化对经济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西班牙 和摩洛哥两地宗教对牲畜的养殖产生重要影响。 以罗马天主教为主的西班牙,猪的养殖极为普遍, 但是在非洲这一边的伊斯兰教流行的摩洛哥,就 不以为然,由于伊斯兰教是禁食猪肉的。 罗马天 主教促进渔业的生产是由于天主教徒在周五禁食 肉类。在天主教的国家里由于教义对渔夫的崇拜, 大大促进了捕鱼业发展和鱼类的航业运输。相反, 在印度人们常常缺乏食物,但印度教的信奉者是 不吃鱼的,尽管其沿岸地区的鱼类极多,但并不 可以促进印度捕鱼业的发展。
尤其是在中世纪,科学倍受宗教的摧残, 科学家被送上火刑柱,他们的著作遭到查 封和禁止,使整个中世纪的科学几乎成为 一片空白。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 绝对的,科学与宗教也有相互渗透、相互 利用之处,佛教和中国的道教就包含了丰 富的医学、生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宗教对于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 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宗教作为人 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人类社 会长期发展中的产物,它和社会政治存在 必然的联系。尤其是阶级和国家出现后, 因追求阶级利益的需要,维持宗教自身存 在和发展,促使宗教和社会政治联在一起, 逐渐成为阶级统治的一部分。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地区冲突还是局部战 争中都可以看到宗教因素在发挥重要的作 用。
在中东,伊斯兰教的两大教派——逊尼派 掌权的伊拉克与什叶派掌权的伊朗展开了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死伤惨重。两 伊战争的原因主要是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 纠纷,但在教派问题上的矛盾,也是战争 的原因之一。
美国因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球发 动了“反恐战争”,出兵阿富汗,推 翻支持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 又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由, 对另一伊斯兰教国家——伊拉克发动 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十大宗教
这是橄榄山的主哭耶京堂,也是耶稣从这里最后走向耶路撒冷的道路
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哭墙祈祷
一、犹太教
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

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文《圣经》及口传律法汇编《塔木德》。

犹太教律法有种种戒规,如: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

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

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二、伊斯兰教
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

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

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
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

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编成。

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

日本神道教神社的宫司和巫女
三、神道教
神道教简称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只,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公元五至八世纪吸收中国儒家与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只处于依附地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二次大战日本战败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虽然如此,神道教至今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占人口的80%。

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的是《古事记》与《日本书记》两部古书。

孔子杏坛讲学
四、儒教
在先秦,儒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

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

儒家学派又称“孔教”。

儒家学派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基本特点:①宗师孔子,视其言行如最高准则。

②以《诗》、《书》、《乐》、《礼》、《易》、《春秋》为经典。

③提倡仁义,以为行为准则。

④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五、道教
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宗教。

道教从东汉中叶开始形成。

最初形成的教团组织,主要有沛人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巨鹿人张角创立的太平道。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道教改革活动,代表人物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

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

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

北宋真宗、徽宗尊奉道
教神赵玄朗为王室始祖,屡次加封玉皇大帝尊号,建立宫观供奉。

元朝统一之后,南北各道派重新组合,形成以内丹为主的全真道和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两大派系,流传至今。

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道教劝善书有《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等。

六、佛教
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

就其传播的路线而言,它可以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就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形成的教理和仪轨、强调重心和特征而言,可以分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

佛教在传播至亚洲各地之后,很快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其世界性大宗教的同一特性又不失各民族自身差异性的宗教文化体系。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本名是悉达多??乔答摩,通常又被称为世尊。

乔答摩29岁时放弃王子的优裕生活,弃家求道,经历了6年的艰苦探索,在35岁时才获得正觉,并在之后的45年间跋涉于恒河中下游,宣说他的教义。

佛教的经典统称三藏。

藏,本意为筐箧等容纳物件的用具。

三藏,指佛经中的经、律、论三个部分。

经是佛陀本人的言教;律是佛陀针对僧团集体因时因地所作的纪律规定;论则是就经、律中要点进行的阐释解说。

七、印度教
广义的印度教包括吠陀宗教、婆罗门教及新婆罗门教诸历史阶段。

此处仅指新婆罗门教,即从中世纪初复兴后发展延续至今的印度教。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存宗教,除主要分布在印度外,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尼、斐济、非洲和欧美都有较小的印度教徒社团。

印度教的法典有《摩奴法典》、《耶阇纳瓦尔基耶法典》及《那罗陀法典》。

印度教三大神祗为梦天、湿婆和毗湿奴。

八、罗马天主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力特教,意译公教。

因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

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帝国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渐分成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派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语派,至1054年正式分裂。

东派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西派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

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纪曾深入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成为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

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中又分裂出与罗马教廷脱离关系的新教(抗罗宗)各派。

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

天主教修会由信徒组成,修士须发安贫、
守贞、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

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

1983年,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克林姆林宫内,东正教教堂外景。

九、东正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因强调自身的正统性,又称正教,在仪式中以希腊语为主,又称希腊正教。

东正教自主教会有15个,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它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

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辅祭。

在信仰教义上,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玛丽亚的崇拜,强调得救不仅依靠天主,而且依靠自身的善行。

十、新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分化出来而不再属于天主教的各宗派之统称,又称抗罗宗或更正宗。

源于1529年拥护宗教改革的诸侯在德国帝国议会上抗议支持罗马教廷的决议,中国人则称之为基督教或耶稣教,新教一词通用于学术界。

据1990年统计,在全世界2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3.7亿信徒。

新教从16世纪出现至今,一直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有许多小派别在不断出现。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十大宗教(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