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皱褶领的纸样处理
服装打板教程之褶裥打板的实例分析182

服装打板教程之褶裥打板的实例分析182褶裥同省道、分割一样也是女装衣身常用的一种结构造型处理方法,不仅利用余缺量作褶裥,且可增加装饰褶裥量进行设计,其变化更活跃、更具立体感。
它包括自然的缩褶(抽褶)、规律的顺褶、反方向的对褶肩育克抽缩款式分析:前衣身肩部横向分割,下衣身片抽缩。
1、根据款式设分割辅助线。
2、胸省全部合并,微信公众号czzx128微信975851096将余量转移至上部为抽缩量。
02前上襟抽缩款式分析:前衣身上襟纵横向分割并抽缩。
1、根据款式设分割辅助线。
2、胸省全部合并,将余量转移至上部为抽缩量,前中上部接缝,下部为折边(左右相连)。
03省道转移操作1、胸省转移操作BP点为基点,胸省转移。
①胸省转为腰省②胸省转为门襟省2、胸省分散转移操作注:在上衣、外套等服装的样板时,要将胸省部分分散在领围、袖窿的松量,再作相应的样板。
BP点为基点,胸省分散转移。
①胸省转为肩省与领围、袖窿松量②胸省转为腰省与领围、袖窿松量3、后肩省转移操作肩省通常转移为袖窿省、领省或分散袖窿、肩的缩缝量作相应样板。
省尖为基点,后肩省转移。
①肩省转为领省②肩省转为袖窿省③肩省转为肩、袖窿的缩缝量注:后肩省只能180度转移。
④肩省转为肩、领围的缩缝量⑤肩省转为领围、袖窿的缩缝量4、后肩省订正5、腰省操作紧身款式服装,侧腰省闭合,不作为省。
①省尖B点为基点,后侧腰省闭合,C点展为袖窿松量。
②省尖B点为基点,前侧腰省闭合。
04实际省尖的设定1、实际省尖应与BP点保持一定距离,一般BP点左右为3cm,BP点以下2~3cm, BP点以上4~5cm。
2、胸省的长度由省尖与BP点的距离决定,不同省位的省长不一样;3、胸省的大小根据服装款式需要而决定。
05胸省转移例一:腋下省(横省)与腰省①根据款式,腋下约5cm连接BP点,设腋下省位(横省);②根据款式需要,合并腋旁胸腰省;③合并袖窿省,将胸凸省转移至腋下的横省;④确定实际省尖点(距BP点2~3cm),重新修省。
褶裥与分割线在裙装结构中的纸样设计

褶裥与分割线在裙装结构中的纸样设计The pattern design of the tuck and cut line in the dress construction吴爱荣(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综述了褶裥、分割线在裙装中的设计应用,通过大量图解说明了褶裥、分割线在裙装结构中的纸样设计步骤,可以有助于我们在裙装生产打板实际变化中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
关键词:褶裥分割线裙装结构纸样设计通常,裙装有很多款式是即有分割线,又作褶裥的设计。
在作纸样设计时常采用三步法:基本分割图、结构处理图和结构分离图。
基本分割图:认真全面分析款式图,在裙装基础图上依据款式图所显示的表面结构线作分割,就会初步确定分割位臵;结构处理图:通过对基础裙作分割线中的余缺、打褶等结构处理,不断完善结构图;结构分离图:把基础纸样所设计完成的结构图分离出来制成样板。
1.分割线在裙装结构中的纸样设计分割裙是带有分割线的裙子,我们知道分割线主要分为两种:功能性分割线和装饰性分割线,在设计分割裙时首先要分析分割线是否带有功能性,即是否可以帮助塑造体型,如果是带有功能性的分割线一定要注意位臵的确定,如果是装饰性的分割线,则更要注意的是外观艺术造型的要求。
根据分割线的方向有竖向分割、横向分割和斜向分割。
裙装的分割与人体的形体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确把握分割裙的造型特点,分割裙设计要尽可能使造型表面平整,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分割线的视觉效果。
1.1竖线分割裙的纸样设计我们所说的多片裙通常是竖线分割裙,即四片裙、六片裙、八片裙等,竖线分割裙的分割线功能性比较强,即省道转移到分割线中,如所示的六片分割裙的轮廓属于A型裙,在裙子的腰部、臀部合体,臀围和腰围差量融入到竖直分割线中。
图1-1是利用原型设计六片分割裙的纸样图,也可以直接作图。
首先分析款式图,观察分割线的具体位臵,裙身造型等;其次结构处理方法:把前后臀围平分三份取靠近中线处作分割线,再移动一个基础省线到分割线上,把另一个省的一半分配到侧缝线上,另一半和基础省合并。
服装裁剪制作褶皱的平面制版及成型手法

服装裁剪制作褶皱的平面制版及成型手法以本款为例,此类褶皱,以前都是以立裁手法为主,效果直观,作为版师,立裁是需要掌握的。
但是有时候,立裁的效率是个问题。
所以,我们尝试着用平面制版技术,来达到立裁造型的效果。
这也是以后的制版发展的方向:立裁与平面结合的制版方法。
当然,不一定是一半立裁一半平面,而是指平面制版为主,借鉴立裁的理念,方法,手法达到立裁的效果。
提高平面制版的精度和效率。
制版第一步,无论是平面还是立裁,都是审图及款式分析。
本款是正常圆形无领,半袖,圆台裙,上下结构的断开连衣裙。
可以说,除了褶,都是平面制版方法可以达到效果的。
没有什么难点。
所以,过程忽略,主要讲褶。
首先,准备好上衣刀背分割纸样。
并审视褶型特点:左半身部分是前中和前侧连成一片,右侧刀背单独成片。
顺左半身褶延长到下摆呈波浪型。
那么我们主要解决的,就是上身褶及褶摆波浪的造型问题。
在做之前,我们首先腰明确一个概念:褶的成型要素:必须两点受力,中间因拉力形成褶。
也就是说,褶,必须有受力才能成型。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纸样没做好,而是忽略了工艺过程中的手法,导致褶皱中间太松,褶自然就垮掉了,不成型,没精神,比如这个图中间太松,两头不受力,垮掉了。
做好受力点,整理一下,照样能出漂亮的效果。
比如这个图很多我们看到的漂亮褶型,都是受力做的好,效果才出来。
上面两款,都是受力才能成型,这个概念首先要明确。
然后我们继续制版过程。
刀背与前中合并,胸省转移到腰省,我们得到了左片前中和前侧连成一片的纸样。
并且,这个纸样是合体的,有曲面的。
因为胸省和腰省都有。
我们根据褶皱的走向和形态,做出褶型线。
见上图。
转移胸省,得到靠上面的两个褶量,如上图。
但是下面两个褶已经无量可借,我们直接拉开,得到上图的结果。
本款的难点在于,褶延长到下摆波浪的平面制版方法。
以及褶与腰部拼接处理方法。
解决了这两点,本款褶型将会没有任何难度了。
初步思路是:腰底拼接褶,须单独放出折双量,形成一个褶,如下图:纸样处理过程如下:简单说,就是加两个量,成一个褶,掩盖腰节拼接线。
褶皱领的裁剪方法

褶皱领的裁剪方法嘿,你问褶皱领的裁剪方法啊?那咱就来聊聊。
这褶皱领裁剪呢,可得仔细点。
首先呢,你得准备好布料。
挑一块你喜欢的布,最好是有点弹性的,这样做出来的褶皱领才好看。
布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了没型,太厚了不好弄褶皱。
然后呢,量好尺寸。
你要知道自己要做多大的褶皱领,脖子围是多少啦,领口要多宽啦。
用尺子好好量一量,可别马虎。
要是尺寸不对,做出来的领子可能就不合适。
接着,在布上画出领子的形状。
可以找个旧衣服的领子当样板,或者在纸上画好形状再剪下来放在布上描。
画的时候要画得稍微大一点,因为等下要做褶皱,会缩小一点。
画好形状后,就可以开始裁剪了。
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小心地剪下来。
剪的时候要剪得整齐一点,不能歪歪扭扭的。
要是剪得不好看,做出来的领子也会很难看。
裁剪好后,就开始做褶皱啦。
把领子的两边往中间折一点,然后用针线或者缝纫机在中间缝一道线。
缝的时候不要缝得太紧,要留一点空间给褶皱。
然后把线拉紧,就会出现褶皱了。
拉的时候要均匀一点,不能一边多一边少。
接着,把褶皱领的边缘整理一下。
可以用剪刀修剪一下多余的线头,或者用熨斗熨一熨,让它更平整。
要是有毛边的话,可以用打火机烧一下,或者用锁边液涂一下,这样就不会散开了。
这样,一个漂亮的褶皱领就做好啦。
你可以把它缝在衣服上,或者用别针别在衣服上,都很好看。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她特别喜欢自己做衣服。
有一次她想做一个有褶皱领的裙子,就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了一个褶皱领。
她做得可仔细了,每一步都很认真。
最后做出来的裙子可漂亮了,那个褶皱领特别有立体感,显得很时尚。
她穿着那条裙子出去,好多人都夸她呢。
总之呢,褶皱领的裁剪方法就是准备布料,量好尺寸,画形状,裁剪,做褶皱,整理边缘。
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做出漂亮的褶皱领。
让我们一起动手,给自己的衣服加上一个漂亮的褶皱领吧。
论文(陈秋波)

浅谈女衬衫领型纸样打版与工艺制作宁波市红帮服装职业培训学校陈秋波摘要:衣领是上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处于在人们视觉范围最敏感的部位,往往会受到人们的特别注意。
一个衣领的外形是否美观,结构和工艺是否到位,一丝一豪都逃不过人们的眼睛。
尤其是女式衬衫的领型,最能突出表现人的面部。
即使同样形态的领,改变其大小或装领位置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要使达到衣人合一目的,就要从领型板样与工艺采取合理的措施。
关键词:女衬衫小方领打版工艺随着流行趋势的发展,衬衫应用的范围会更加广泛,既可作为生活便装,也可作为礼服出现在正式场合。
衬衫一般由衣身、衣袖、领子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款式变化非常丰富。
衣领的变化,主要有无领、坦领、立领、翻驳领等,而领型的具体式样,领角的长短宽窄、方圆尖曲等,随流行趋势而定。
小方领是女衬衫最基本的领型款式,它的特点是适身合体、简洁大方,对中老年女性尤为适宜。
人们在着装中,同样形态的领型,改变其大小或装领位置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这些要素绝大多数难以进行量化的分析,主要依靠实践经验进行形象的分析和处理。
装领是女衬衫缝制工艺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想达到衣人合一的目的,就要从领型板样与工艺采取合理的措施。
一、小方领的纸样打版1、领口是领子装于衣身的基础,由项根的第七颈椎棘突弯向两颈侧肩点,再绕向前侧颈窝而连成的周圈。
领口在结构制图中呈后高前低的三角形(见图1)。
图1要注意后横开领要比前横开领略大,这是由人体颈部的形状所决定的,由于颈部斜截面近似桃形,前领口处平而后领口有弓凸面弧形,因而形成了衣领的前窄后宽,因此后横开领应比前横开领略大至少一样大。
2、领片的框架结构制图1)标准领口圆设领脚高为ho,取0.8ho,由领肩点量进,取前横开领大减0.8ho为半径作圆。
2)驳口线由叠门线与领圈弧线的交点(即驳口点)与标准领口圆作切线。
3)领驳平直线按0.9ho作驳口线的平行线。
4)衣领松斜度定位见图2所示。
图23、领片结构制图1)后领圈弧长:在领底斜线上,以领肩同位为起点,取后领圈弧长。
荷叶领的剪裁方法

荷叶领的剪裁方法
荷叶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衣领风格,它的特点是宽大而圆润,仿佛荷叶翻卷的样子。
以下是荷叶领的剪裁方法:
1. 准备纸样:首先制作一个基础纸样,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纸样的尺寸和形状。
2. 将纸样放在布料上:将纸样放在布料上,并用针固定好。
注意纸样的中心要与布料的中心对齐。
3. 标记剪裁线:用针在布料上标记出剪裁线。
荷叶领的剪裁线应该是在纸样边缘的1-2cm内,这样可以保证剪裁出的布料有足够的宽度。
4. 剪裁布料:按照标记的剪裁线将布料剪裁出来。
剪裁时要注意保持剪刀在水平的状态,以保证剪裁出来的布料边缘平整。
5. 修整边缘:用缝纫针将荷叶领的边缘修整成光滑的弧形。
可以在边缘处缝上一圈细褶皱,以增加荷叶领的立体感。
6. 完成:完成剪裁后,将荷叶领缝制在衣物的领口处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荷叶领的剪裁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
增加或减少宽度,改变弧度等,以使得最终的效果更符合个人的风格和喜好。
浅析皱褶领的纸样处理

浅析皱褶领的纸样处理作者:陈思雅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2期摘要衣领是服装部件中最引人注目造型多变的部件。
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领子的设计和处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从服装结构的角度考虑,剖析皱褶领裁剪平面和立体裁剪的结构处理技巧。
关键词皱褶领平面裁剪立体裁剪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褶皱领是一种特殊的领型,以其独有的特殊性在设计领型中占据一定地位。
从服装结构的角度出发,褶皱领的领型与立领密切相关,但由于“皱褶”的特殊性,和立领密切相关性,就必须在立领结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特殊处理。
怎么通过简单、直观的方法完成褶皱立领的结构设计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
1立领的结构原理立领的构成包括领窝部分和领座部分两大部分。
领窝是前后衣身领口所处的位置,又称“领圈”、“领口”,领窝的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体颈部形态为依据,同时也必须考虑领子自身的造型。
人体颈部是一个上细下粗的不规则圆台体,若包围在其外的立领较少考虑或不考虑立领上下口与人体颈部对应位置的松度,让它形成一个与颈部形态一致的上小下大的圆台体,则立领展开图为一向上翘的扇面形态,成型后的立领向内倾斜,这便是立领的锐角结构,又称为锐角立领、内倾斜立领。
款式如图1所示,因为立领部位有皱褶,故把立领部份的量展开。
可以用平面手段进行纸样设计,首先将立领展开线确定,再展开,从而获得充足的量以供褶皱处堆褶。
2皱褶领的平面裁剪平面裁剪的操作方法,在原型的基础上,画好腰省和腋下省,在领处重新定义两条省线并指向BP点,把胸省的省量转移到新定义的领省去;为前中急褶皱量折到立领中去,因此把前中部份加高两倍立领高度,然后重新定义展开线,分别展开领线,最后把展开的领子弧线画圆顺,布纹方向取45o。
CAD处理图如图2所示:然后把前中线与地面垂直,翻转复制出另一边衣片,最后整个裁片如图3所示。
3皱褶领的立体裁剪考虑到款式的悬垂性效果更佳,因此面料选取斜纹(即45o)作为布纹线。
领型结构原理与纸样分析

领型结构原理与纸样分析在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衣领纸样在服装制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衣领与衣身领口的弧线相缝合,要依据颈部结构来进行纸样设计,使缝制后的服装舒适、美观,所以,配领技术是否合理、科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领子纸样结构中起翘量设量多少的问题、领窝与领子的缝制精度问题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行探讨完善的地方,怎样解决领型结构设计变化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服装结构设计人员。
本文主要试图通过实验来分析衣领与颈部形态关系、衣领与衣身领窝结合的关系、领型的结构原理、不同领型的纸样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衣领处在人体头部的下方,是上装的重点部位,是人们美化仪表的显要部位,它对服装的整体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衣身领口的弧线相缝合,应依据颈部结构进行设计,使缝制后的服装舒适、美观。
一、颈部形态特点“画领先画颈”,绘制衣领时离不开对人体颈部的了解,下面我们通过立裁模型及剖视图来观察和分析一下领的形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颈部具有颈体前倾、后高、前低、根粗、上细、后颈平缓、前颈短等形体特点,而决定了领子的基本造型是上领口和下领口的关系。
二、领子纸样结构中领圈的取值问题领子的造型设计是以领圈为依据的,领圈又称领口,领口弧线是顺沿颈根围线形成的圆顺曲线,是根据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结合服装的造型特点形成的弧形结构线。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领圈的取值有多种方法,但哪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最准确还在讨论中,领圈取值问题也是会说纷纭。
本人在通过学习日本文化女子大学的一些研究后认为,领圈的取值很重要,我们常用的一种是定数法,但不是很精确,笔者认为将日本的短寸式原型法和文化大学的统计法结合使用较好。
日本的短寸式原型的方法,即用图形学的考虑方法取得背宽、后肩宽、后长、胸肩宽、前肩宽和前长等尺寸,在累积一定的人数后从图形中获得数据,形成通用原型的领宽和领深。
文化大学的统计法,即首先利用立体裁剪和试穿修正或其它的方法,获得适合人体体表的合身型原型,在平面展开图上测量领口的宽度和深度,在得到一定的数据后,利用统计的方法分析领口宽度、深度与胸围和颈根围的关系,并形成回归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周丽宏,立领造型与结构设计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09). [2] 张文斌,服装立体裁剪[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3] 刘咏梅,服装立体裁剪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上接第 267 页)
1.芯轴 2.锥套 3.定位销 4.弹性套筒 5.锁紧螺母 6.工件 图 3:车床夹具装配图
总之,在实际制作中采用哪种方法为佳要按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看哪一种方法最方便、最有效,以及最能达到设计效 果就用哪一种方法。我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平面裁剪和 立体裁剪的作用是并举的,就像人的两只手在生活中不能偏 废一样,有时平面裁剪为佳,有时以立体裁剪为佳,而常常是 在同一作品中两种方法交替并生,相得益彰。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褶皱领是一种特殊的领型,以其独有的特殊性在设计领 型中占据一定地位。从服装结构的角度出发,褶皱领的领型 与立领密切相关,但由于“皱褶”的特殊性,和立领密切相关性, 就必须在立领结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特殊处理。怎么通过简 单、直观的方法完成褶皱立领的结构设计是本文研究的一个 重点。
理|论|广|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析皱褶领的纸样处理
陈思雅
(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阳春 529600)
摘 要 衣领是服装部件中最引人注目造型多变的部件。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领子的设计和处理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从服装结构的角度考虑,剖析皱褶领裁剪平面和立体裁剪的结构处理技巧。
关键词 皱褶领 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
4 对比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间的优劣 平面裁剪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长久以来最常用的一种制版 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易学性、便捷性、规范性的特点, 适用于一些传统的、基础的服装款式。而立体裁剪作为欧美 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三维的裁剪方式,具有直观性、造型感强、 操作技法灵活等特点,更适用于结构设计复杂或面料特性较强 的服装。 从效果图可以看出褶皱领是由许多褶皱折叠而成的,象 这样的款式,用立体裁剪做的效果往往要比平面裁剪要好,为 什么呢?因在做立裁裁剪时,布料要堆砌褶皱才能完成的造 型,而平面裁剪,即使同时这样做了褶皱放出量,但胸部难免 还会产生多余的量,这时就需要在人台上进行方便的抽缩处
外的立领较少考虑或不考虑立领上下口与人体颈部对应位置
的松度,让它形成一个与颈部形态一致的上小下大的圆台体,
图3
则立领展开图为一向上翘的扇面形态,成型后的立领向内倾
斜,这便是立领的锐角结构,又称为锐角立领、内倾斜立领。
款式如图 1 所示,因为立领部位有皱褶,故把立领部份的
量展开。可以用平面手段进行纸样设计,首先将立领展开线
确定,再展开,从而获得充足的量以供褶皱处堆褶。
2 皱褶领的平面裁剪
平面裁剪的操作方法,在原型的基础上,画好腰省和腋下
省,在领处重新定义两条省线并指向 BP 点,把胸省的省量转
移到新定义的领省去;为前中急褶皱量折到立领中去,因此把
前中部份加高两倍立领高度,然后重新定义展开线,分别展开
领线,最后把展开的领子弧线画圆顺,布纹方向取 45o。CAD
图 4:芯轴静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银玉,吴敬.簿壁壳体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J].机床与液压, 2015(8): 44-45.
[2] 张智森,许永强,陆海桃等.薄壁壳体零件加工夹具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 化加工技术, 2016(6):155-156.
理。如果用平面裁剪就很难处理好胸部的曲线问题,所以像 这种造型比较突出的款式需要还是用立裁比较好。当然,象 这样款式我们也可以用平面裁剪来做比立体裁剪更简单。为 什么呢?因为用平面裁剪法只要根据公式或原型就可以直接 在布料进行裁剪,用日本文化式原型就可以在衣身原型的基 础上,把领子往外处理一下可以裁出褶皱领了,而用立体裁剪 就会很麻烦首先要用胚布在人台上做出样版,然后才能在布 料上裁剪。
(2)夹紧力的计算。
式中 K——安全系数 代入数值,得到 N=3,010N。 弹性套筒的最大夹紧力 Nf=8,355N,此时 Nf已大于 3,000N 的夹紧力,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 3.3 夹具芯轴的有限元分析 本夹具主要利用套筒的外圆和芯轴端面进行定位,其中芯 轴是主要承担传递载荷的关键定位元件,材料选用 45 钢,其屈 服应力为 355MPa。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芯轴的三维模 型,并在应用程序中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果如图 4 所示。 其中,芯轴最下端为外螺纹,紫色的部分表示其受力在 2.931×10-2 ~ 29.26MPa,紫色和浅黄色都有的部分受力最复 杂,也是最危险的部位,受力在 2.931×10-2 ~ 233.9MPa,紫色 和蓝色的部分受力也在 2.931×10-2 ~ 58.49MPa,均低于其屈 服应力 355MPa,故该芯轴满足强度要求,可以安全的使用。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确保了夹具可以 安全的工作,极大地保证零件加工效果,解决了此类模具零件 车削加工的装夹问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对类似加工夹具 设计提供了参考。
图4
3 皱褶领的立体裁剪
图2
考虑到款式的悬垂性效果更佳,因此面料选取斜纹(即
—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 年第 22 期/8 月(上)—
285
理|论|广|角
45o)作为布纹线。首先在前中领处堆积褶皱并反折入领里固 定,领口线按合体立住弧线裁剪;其次与立领平行展开取量, 并垂直褶皱褶;再者把胸腰省转移到前中褶皱处。最后把立 体裁剪的裁片,熨烫平整变成平面衣片,通过数字化仪输入到 电脑,调整好各部位的衔接尺寸和下摆弧线,以及布纹线,并 打好对位剪口。步骤如图 4 所示。
1 立领的结构原理 立领的构成包括领窝部分和领座部分两大部分。领窝是 前后衣身领口所处的位置,又称“领圈”、“领口”,领窝的造型 设计必须以人体颈部形态为依据,同时也必须考虑领子自身 的造型。
处理图如图 2 所示: 然后把前中线与地面垂直,翻转复制出另一边衣片,最后
整个裁片如图 3 所示。
图1
人体颈部是一个上细下粗的不规则圆台体,若包围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