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29

合集下载

技能认证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习题卷7)

技能认证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习题卷7)

技能认证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习题卷7)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弹条IV型扣件轨距调整量:( )mm,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的绝缘轨距块实现轨距和轨向的调整。

A)-8~+8B)-8~+4C)-2~+2D)-4~+4答案:B解析:2.[单选题]高速道岔按侧向通过速度可分为时速80km、( )、220km三种类型。

A)140kmB)160kmC)170kmD)180km答案:B解析:3.[单选题]换装或者搬运钢轨、混凝土枕、辙叉等笨重轨料,应有( ),尽量选择在平整的地面上行走;必须在坑洼不平或线路上行走时,应注意踏稳踩牢。

A)专人指挥B)多人指挥C)防护员指挥D)轮流指挥答案:A解析:4.[单选题]禁止在铁路桥梁跨越处河道上下游跨河桥长500米以上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 ),下游3000米采砂、淘金。

A)100米B)200米C)300米D)500米答案:D解析:5.[单选题]地面固定信号及标志牌包括高柱色灯信号机、矮型色灯信号机及( )。

A)曲线标志牌B)坡度标志牌C)警示标志牌D)信号标志牌答案:D解析:D)Ⅲ型弹条答案:A解析:7.[单选题]高速铁路减速信号:施工及其限速区段,在减速信号牌外方增设的特殊减速信号牌为表面有反光材料的黄底黑“( )”字圆牌。

A)KB)TC)DD)G答案:B解析:8.[单选题]起道作业两股钢轨同时起道时,一次作业起道量不得超过()mm,且两股钢轨起道量相差不得超过7mm,否则应通知供电部门调查确认接触网设备调整工作量并配合作业。

A)10B)20C)30D)40答案:C解析:9.[单选题]钢轨伸缩调节器必须( )、基本轨伸缩。

A)尖轨伸缩B)尖轨锁定C)尖轨横移D)尖轨位移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对综合检测列车发现的Ⅲ级及以上偏差处所,应及时安排( )。

A)周期检修B)经常保养C)临时补修D)综合维修答案:C解析:11.[单选题]高铁无砟轨道全线应采用( )CPⅢ标志和棱镜组件。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1年10月前言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保证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保持无砟轨道耐久性,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江成、刘丙强、姚冬、王邦胜、黎国清、肖俊恒、田新宇、万坚、谢永江、段剑峰、王树国、杨桉、邹定强、张银花、蒋金洲、王长进、周清跃、易忠来、李力、黎连修、王继军、姜子清、吴绍利、毛昆朋、李化建、朱长华、田常海。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卢祖文、曾树谷、范俊杰、高亮、李传勇、李振廷、吕关仁、张军政、田斌、梁春方、刘科、闫红亮、许有全、张金龙。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3)第一节工作分类 (3)第二节工作内容 (3)第三节管理组织 (5)第四节工作计划 (5)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7)第一节线路平面 (7)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9)第三节无砟道床 (10)第四节钢轨 (17)第五节扣件 (22)第六节道岔及调节器 (27)第七节无缝线路 (31)第八节标志标识 (34)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36)第一节一般要求 (36)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36)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37)第四节钢轨检查 (40)第五节量具检查 (43)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45)第一节一般要求 (45)第二节钢轨修理 (45)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53)第四节无砟道床维修作业 (55)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维修作业 (61)第六节无缝线路维修作业 (63)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65)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65)第二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71)第三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75)第四节作业验收办法 (75)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 (76)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 (76)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 (77)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 (84)第一节一般要求 (84)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85)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 (88)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90)附录一无砟道床伤损检查记录 (92)附录二道岔检查方法及工具 (98)附录三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主要内容及特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是一份全面规定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的标准文件。

该规则对于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提高线路硬件设施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维修组织与管理、线路维修标准、线路维修设备、线路维修过程等方面。

其中,维修组织与管理方面重点规定了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职责,并明确了维修管理的机构和职责。

在线路维修标准方面,本规则对于不同等级线路的维修标准进行详细规定,包括了无缺失轨床的磨修标准和带有缺失轨床的维修标准。

针对不同维修情况,规则还制定了不同的标准措施,确保线路在维修前后能够保持正常的使用状态。

在线路维修设备方面,本规则重点考虑了维修设备的规格和功能,保证维修设备能够满足维修要求。

同时,文中也规定了对于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和安全控制要求,以确保维修实施的安全和有效性。

最后,在线路维修过程方面,本规则规定了维修过程中的详细标准,包括维修程序、使用维修设备的技巧和对线路维修工作环境的要求。

针对常见的维修需求,规则描述了不同维修类型所需要的不同技巧和维修处理方法。

整个规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规则制定基本依据于行业标准,保证了规则的可靠性和使用过程中的行业共识。

第二,规则从实际需求出发,着重考虑了维修过程中的整体可行性和操作规范性,从而保证了维修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规则完整明确的维修过程和维修标准,为维修人员提供了详细指导和详细程序,有效减少了操作失误和工程质量问题。

第四,规则强化了维修设备的相对规格和质量要求,规定了使用设备的技能要求和安全控制要求,从而保证了安全实施,并提高了维修效率。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重点介绍了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的标准和流程,通过行业协作,不断完善规则,确保相关领域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并提高了整个维修行业的专业标准。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管理规则(试行)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管理规则(试行)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管理规则(试行)
一、总则
1. 本规则旨在规范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二、定义
2. 在本规则中,以下术语具有如下含义:
- 高速铁路:指设计速度大于350公里/小时的铁路线路。

- 无砟轨道:指使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和无砟轨道板的轨道线路。

三、管理机构
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管理机构为国家铁路管理局及其下属的相关部门。

四、建设与维护
4.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安全管理
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轨道检测:定期进行轨道几何和弯曲检测,确保轨道线路的准确度和平整度。

- 轨道巡查:定期巡查轨道线路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 紧急事件处理:建立应急预案,对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旅客和列车的安全。

六、运营管理
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运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时刻表管理:制定和执行高速铁路列车的时刻表,确保运营计划的准确性。

- 车辆调度:进行列车的调度和运行控制,确保运行的平稳和安全。

- 运行监控:对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处理运行中的问题。

七、执法与纪律
7. 对于违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管理规则的行为,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确保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八、附则
8. 本管理规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待经验总结和修订后正式施行。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高级考试(习题卷11)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高级考试(习题卷11)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高级考试(习题卷1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允许速度 Vmax>160km/h 的正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4,-2mm,水平为 5mm,高低为 5mm,轨向为( )。

A)(直线)2mm、(支距)1mmB)(直线)2mm、(支距)3mmC)(直线)4mm、(支距)3mmD)4mm答案:C解析:2.[单选题]使用液压直轨器时,活塞行程不宜大于(),以防止发生故障。

A)60mmB)65mmC)70mmD)75mm答案:B解析:3.[单选题]设以为接头轨枕间距,易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B)b>c>aC)c>b>aD)a>c>b答案:B解析:4.[单选题]高速铁路防护栅栏、防护栅栏门及救援疏散通道、公跨铁立交桥护栏及防护(抛)网、公铁并行防护桩(墙)、限高防护架等安全防护设施和声屏障(包括风屏障,下同)应设置规范、标准、齐全、安装牢固,安全警示标志应( )。

A)规范B)标准C)牢固D)醒目答案:D解析:5.[单选题]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棱镜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气改正数,( )所测角值。

A)影响B)不影响C)水平角影响,竖直角不影响D)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影响答案:B矢连续差为( )。

A)4mmB)6mmC)10mmD)15mm答案:C解析:7.[单选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由于生理等原因不适宜从事某些危险性较大或者劳动强度较大的劳动。

未成年工指的是( )。

A)年满 12 周岁未满 16 周岁B)未满 17 周岁C)未满 18 周岁D)未满 16 周岁答案:D解析:8.[单选题]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含后浇带部位)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侧向挡块与底座板不得粘连。

【精品】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0808(最终稿)

【精品】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0808(最终稿)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808(最终稿)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1年11月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本规则编制单位:本规则主要起草人: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

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3)第一节工作分类 (3)第二节工作内容 (3)第三节管理组织 (5)第四节工作计划 (5)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7)第一节线路平面 (7)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9)第三节道床 (10)第四节轨枕 (11)第五节钢轨 (12)第六节扣件 (15)第七节道岔及调节器 (18)第八节无缝线路 (22)第九节标志标识 (26)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27)第一节一般要求 (27)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27)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28)第四节钢轨检查 (31)第五节量具检查 (34)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35)第一节一般要求 (35)第二节钢轨修理 (35)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41)第四节轨枕修理作业 (43)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 (43)第六节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 (46)第七节无缝线路作业 (47)第八节冻害整治作业 (50)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2)第一节线路设备维修周期 (52)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标准 (52)第三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56)第四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59)第五节作业验收办法 (59)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 (61)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 (61)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 (62)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 (69)第一节一般要求 (69)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69)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 (73)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6)附录一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 (78)附录二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 (83)附录三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 (84)附录四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 (85)附录五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 (89)附录六伤损钢轨月报 (90)附录七轨距调整配置表 (92)附录八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 (94)附录九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 (95)附录十有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 (96)附录十一有砟轨道常备材料 (99)附录十二本规则用词说明 (10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有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国家铁路局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铁路局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铁路局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征求意
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
•【公布日期】2022.12.26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
见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高速铁路线路设备运量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家铁路局按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关要求,组织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2〕83号)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3〕29号)进行修订,合并形成《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征求意见稿)及修订情况说明(附后),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提出反馈意见:
1.将意见发送至************.cn。

2.函寄至以下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号院国家铁路局设备监督管理司(邮编:100891)。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26日。

附件:
1.《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征求意见稿)
2.关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修订情况说明
国家铁路局
2022年12月26日。

高速铁路标识设置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标识设置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标识设置实施细则为树立高铁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高铁线路设备管理水平,增强高铁线路设备标志、标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意识,特制订本细则,请遵照执行。

一、设置依据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2)83号)。

2、《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3)29号)3、《铁路局关于印发<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办法>》(西铁工〔2015〕73号)。

二、适用围本细则适用于高速铁路、高速铁路相关联络线、动车走行线、站线等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未尽事宜执行总公司、铁路局相关规定。

三、标识设置标准及原则(一)无砟轨道(道岔)位移观测标尺注:尺寸:70mm*10mm 材质:铝板(厚度1mm)制造工艺:铝板腐蚀、自带高强度背胶设置位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位移观测标尺应设置在钢轨轨底(距离轨底边缘2-3mm),“零”线与“轨枕与道床板相交线”垂直对齐,标尺安装在每大里程一侧,选择钢轨背光面粘贴,同时应记录原始位移量,钢轨轨底必须进行除锈。

观测法:使用拐尺测量,拐尺底部与道床板密贴,侧面紧靠钢轨轨底,拐尺顶点紧靠“轨枕与道床板相交线”。

(二)有砟轨道(道岔)位移观测1. 路基地段标尺注:尺寸:70mm*10mm 材质:铝板(厚度1mm)制造工艺:铝板腐蚀、自带高强度背胶观测桩注: 比照CP3桩模式进行设置。

PVC管径150mm,混凝土底座顶面300mm*300mm、埋深400mm,PVC管管灌注水泥砂浆,管桩顶面与轨面平齐,在管桩顶部圆心处安装带十字丝的不锈钢观测标,露出管桩顶面10mm。

设置位置:标尺粘贴于钢轨轨头非工作边。

观测法:使用弦线进行观测。

2. 隧道、站台、防撞墙地段标尺注:尺寸:70mm*10mm 材质:铝板(厚度1mm)制造工艺:铝板腐蚀、自带高强度背胶观测桩设置位置:标尺粘贴于钢轨轨头非工作边;观测桩植于隧道、站台、防撞墙边墙,植入深入不小于30mm,高度与轨面平齐(双线及以上地段,比照路基段在线间埋设观测桩,线路旁有固定设备的,如接触网立柱等,可直接利用,不埋设观测桩,在固定设备上粘贴观测桩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G/GW116-201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年2月前言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刘丙强、江成、黎国清、姜子清、田新宇、段剑峰、万坚、张银花、王长进、邹定强、杨桉、吕关仁、吴仕凤、李传勇、肖卫军、马德东、蒋金洲、王树国、周清跃、李力、黎连修、田常海、高睿、宋贲。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张军政、侯文英、沈榕、杨忠吉、许有全、刘建基、田斌、郭良浩、寇东华、梁春方、张冠军、乔连军、张金龙、谭敦枝、胡永乐、杨厚昌。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7)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9)第一节工作分类 (9)第二节工作内容 (9)第三节管理组织 (11)第四节工作计划 (11)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13)第一节线路平面 (13)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15)第三节道床 (16)第四节轨枕 (17)第五节钢轨 (17)第六节扣件 (21)第七节道岔及调节器 (24)第八节无缝线路 (28)第九节标志标识 (31)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33)第一节一般要求 (33)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33)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34)第四节钢轨检查 (36)第五节量具检查 (39)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41)第一节一般要求 (41)第二节钢轨修理 (41)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46)第四节轨枕修理作业 (49)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 (49)第六节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 (51)第七节无缝线路作业 (52)第八节冻害整治作业 (55)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7)第一节线路设备维修周期 (57)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标准 (57)第三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61)第四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63)第五节作业验收办法 (63)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 (65)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 (65)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 (65)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 (72)第一节一般要求 (72)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72)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 (75)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8)附录一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 (79)附录二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 (83)附录三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 (84)附录四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 (85)附录五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 (88)附录六伤损钢轨月报 (89)附录七轨距调整配置表 (90)附录八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 (92)附录九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 (93)附录十有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 (94)附录十一有砟轨道常备材料 (97)附录十二本规则用词说明 (99)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有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状态完好,保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1.0.3条线路维修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根据线路状态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养护与维修,做到精确检测、全面分析、精细修理,以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

第1.0.4条线路维修应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化和属地化管理。

应本着“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高速铁路线路维修管理机构。

第1.0.5条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

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于240min。

第1.0.6条应做好精密测量控制网(以下简称精测网)的管理,保证运营维护测量有稳定可靠的测量基准,并利用精测资料指导线路维修。

第1.0.7条应加强曲线(含竖曲线)、道岔(含调节器)、焊缝、过渡段的检查和养护维修,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检查和管理,保证线路质量均衡、稳定。

第1.0.8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作业组织,提高线路检修质量。

第1.0.9条为满足线路维修工作需要,铁路局可组织技术攻关对零配件进行技术改进,改进后的特殊零配件在上道试用前,应经铁路局组织技术审查。

第1.0.10条积极推行信息化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第1.0.11条应按规定为线路维修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设施和设备。

第1.0.12条应设置作业车辆停留线,以满足线路修理作业要求。

第1.0.13条按《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和《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建成的有砟轨道线路,其相关技术参数可按原设计标准保留。

第1.0.14条本规则适用于允许速度200~300km/h有砟轨道线路维修(既有线提速线路除外)。

京哈线秦沈段、胶济客运专线比照本规则执行。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维修办法应经铁道部批准。

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线路维修工作分为周期检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一、周期检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钢轨、道岔、扣件、道床、无缝线路及轨道几何形位等按相应周期进行的全面检查和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铁路局可根据线路设备状态、线路条件、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调整维修周期,并报铁道部核备。

二、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三、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备伤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

第二节工作内容第2.2.1条周期检修基本内容。

一、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

二、轨道几何尺寸静态检查。

三、扣件、轨枕、道床状态检查。

四、钢轨探伤。

五、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期观测和分析。

六、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

七、精测网检查、复测。

八、根据线路、道岔、调节器状态,对线路平面、纵断面进行测设和优化,全面起道、拨道、改道、捣固、稳定,调整几何形位,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坡,改善轨道弹性。

九、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十、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

十一、其他周期性检修的工作。

第2.2.2条经常保养基本内容。

一、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或成段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区段进行修理。

二、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

三、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

四、整修焊缝。

五、整修伤损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六、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

七、整治道床翻浆冒泥,补充道砟,整理道床。

八、疏通排水,清除道床杂草。

九、整治冻害。

十、精测网维护。

十一、修理、补充和刷新线路标志、标识。

十二、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

十三、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

第2.2.3条临时补修主要内容。

一、及时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二、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

三、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四、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等。

五、处理线路故障。

六、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第三节管理组织第2.3.1条依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和铁路公司与铁路局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铁路局负责受委托范围内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保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第2.3.2条线路车间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100km左右为宜,线路车间下设线路工区,工区应在车站设置,线路工区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30km左右为宜。

站间距较小的城际铁路、山区、高原及严寒地区车间和工区管辖线路长度可适当缩短。

在动车段(所)应单独设置线路车间或工区。

根据需要可设置其他车间和工区。

第2.3.3条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和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受委托承担利用综合检测列车(含轨道检查车,下同)、钢轨探伤车对线路进行周期性检测和钢轨周期性探伤。

第2.3.4条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或工务机械段等受委托承担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路的修理。

第2.3.5条工务段(含桥工段,下同)应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线路设备质量均衡、稳定。

第四节工作计划第2.4.1条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应编制线路年度分月动态检查计划,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2.4.2条铁路局应编制年度周期检修计划。

第2.4.3条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修计划。

第2.4.4条线路车间应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和各项技术指标,编制月度维修计划。

检查监控车间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月度检查计划。

第三章 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第一节 线路平面第3.1.1条 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线路允许速度进行计算并设置。

一、超高最大值一般不得超过150mm ,在困难条件下仅运行客车的线路不得超过170mm 。

二、未被平衡超高的一般要求:1. 欠超高一般不应大于40mm ,困难条件下不大于60mm 。

2. 仅运行客车的线路过超高不应大于70mm ;客货共线线路货物列车按80km/h 速度检算时,过超高不应大于50mm ;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列车按80km/h 速度检算时,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90mm 。

三、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以下检算要求(v 为旅客列车进出站通过曲线时的速度):1.当v ≤160km/h 时,过超高一般不大于90mm ,困难条件下不大于110mm 。

2.当160km/h <v ≤20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9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