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大革命的失败
陈独秀、共产国际与大革命的失败

陈独秀、共产国际与大革命的失败卢.毅【摘 要】关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责任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不可否认,陈独秀确实犯了右倾错误,向国民党做出一系列妥协。
但深入分析,这些错误又是诸多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与共产国际的指挥有关。
在所谓“三次大让步”和大革命后期右倾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共产国际与联共(布)的身影。
陈独秀对此曾有过抗争,但皆以失败告终。
而从当时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控制来看,后者根本无法独立自主地确定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
因此,将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完全或主要推到陈独秀和以其为首的中共中央身上,显然是不客观和不公正的。
【关键词】陈独秀;中共中央;共产国际;联共(布);大革命;右倾原因【中图分类号】K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70-(2018)03-0011-101927年,由于蒋介石“四一二”清党和汪精卫“七一五”分共,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大革命失败了。
这是中共在领导革命过程中遭遇的第一次严重挫折。
关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责任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前夕,斯大林就开始指责陈独秀和中共中央未能执行莫斯科的“正确指示”,“因为它不理解这些指示,或者是不想执行这些指示并欺骗共产国际执委会,或者是不善于执行这些指示”,而“我们的政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唯一正确的政策”①。
与此同时,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也在《真理报》发表文章指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内“机会主义倾向最严重的领袖”,中国革命遇到严重挫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未能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行事,未能经受住“火的洗礼”②。
斯大林、布哈林的这些论断为追究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定了调子,从而将陈独秀及其领导的中共中央推上了被告席。
但近年来随着共产国际与联共(布)档案资料的解密,这种说法明显暴露出许多漏洞。
本文拟着重围绕几个具体问题加以梳理,并运用相关史料作一番剖析。
一、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成因不可否认,陈独秀作为当时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者,确实犯了右倾错误,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国民党妥协退让。
十年来大革命失败原因研究述评

十年来大革命失败原因研究述评/郑国瑞《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数十年来已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
20世纪末有人就此问题进行过研究综述。
(参见房晓军:《大革命失败原因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从那以后,由于新的历史文献不断挖掘,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不断开拓,又逐渐形成不少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以前的观点和结论有印证,也有补充丰富,更有不少调整和修正。
本文即是对这些重要成果的梳理,以期对十余年来关于大革命失败原因研究的面貌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展现。
一、关于共产国际与大革命失败1.关于共产国际指导思想中的苏联利益导向。
刘海霞、慕向斌指出,苏联利益导向下的共产国际政策和策略对中国大革命造成极大的危害。
(参见刘海霞、慕向斌:《苏联利益: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中的隐形指挥棒》,《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张希宁指出,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把“保卫苏联”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而错误地分析了国民党的革命性,致使蒋介石、汪精卫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
(参见张希宁:《1924-1927年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政策和策略失误的基本原因探析》,《东岳论丛》2001年第3期。
)宁小银补充指出,共产国际从苏联利益出发指导中国革命,造成苏联顾问对蒋介石的错误认识,这是造成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参见宁小银:《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蒋介石的错误认识及策略产生的原因》,《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姚金果认为,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基于苏联利益对中共的集权式领导严重弱化了中共的独立性,影响到党的正确决策的形成,从而导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参见姚金果:《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三者之间的组织关系》,《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
)2.关于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缺陷。
姚金果认为,大革命失败的理论根源在于共产国际东方战略。
大革命失败的主因和陈独秀的责任

港罢 工委 员会 ,收缴 工人纠 察 队的枪 械 ,逮 捕李 之龙 ,同时包 围
了 汪精卫 的住宅 。事发 时 ,以布勃诺 夫为 团长 的苏联 顾 问代 表 团
很 紧张 ,怕 由此 与 国民党关 系破 裂 。他们小 心翼翼 向蒋 试探 ,当
蒋表 示行 动不是 针对 苏联 的 ,他 们方 如释重 负 ,立 即同意蒋诡 称 的误 会 ,按照蒋 的 意图把 为蒋讨 厌 的季 山嘉 等顾 问遣返 回国 ,逼
的大革 命失败 。
大 革 命 失败 不 是 败 于北 洋 军 阀 ,而 是败 于 窃据 革 命 领 导 大 权 、手握 重兵 的蒋 介石 。他为 了维 护 自己代表 阶级 的利益 和个 人
权 势 ,突然发 动反 革命政 变 ,向在北 伐 战争与革 命运 动 中功勋卓 著 的共产 党人 和革命 群众 举起 了屠 刀 。 过 去的历史 记 载 ,都 说这是 陈 独秀推 行右倾 机会 主义路 线 向
始 同意4 。他们 还 强行 安 排 陈独 秀 会 见 国 民党 右 派代 表 ,向他 名 们释放 善 意 ,做 出中共不 争 国 民党 中央执 委名 额 的承 诺 。这 次会
议 由于苏 共 中央和共 产 国际的强 力 于预 ,戴 季 陶等 右派 不仅 未 受 到应 有 的批 判 ,而且 当选 了中执 委 。蒋介 石 也 当选 中执 委常 务委 员 、军 队总监 ,地位 显 著提 高 。在 选 出 (6 名 中执 委 和候 补 中执 /0 9
大革 命失败 的主 因
和陈独秀 的责任
陈德 辉
安徽 省政 协原 副秘 书 长 、文 史资料 委 员会原 主任
12 年 4 1 9 7 月 2日,一 个 沉 重 的 日子 。 白此 以后 腥 风 血雨 笼 罩 了 中国上空 ,3 万 共产 党员 和革命 群众倒 在血 泊之 中 。轰 轰 烈烈 l
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的重新认识

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的重新认识长沙市田家炳中学(东校) 胡献关于1923至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大革命,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有一个定论:中国共产党由于在革命中推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最后半年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而斯大林、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的路线则“完全正确”。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目前解密的有关资料看,陈独秀为首的中共领导不仅没有犯右倾错误,而且还存在着激进的“左”倾思想,为中共早期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指导政策失误。
一、莫斯科指导中国革命苏联指导中国革命是从1920年4月维金斯基来华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始的。
其目的首先是“我们在远东的总政策是立足于日美中三国利益冲突,要采取一切手段来加剧这种冲突”,其次才是支援中国革命,也就是说其指导中国革命的基点是苏联国家利益,那么当时苏联对华政策追求的国家利益是什么呢?是追求苏联远东边界线上的安全,在中国寻找一个与苏联“结盟”的政府,加剧日美中的冲突。
因为当时的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被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派包围、封锁,处境十分孤立和困难。
本来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点是国家利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不能容忍的是苏联名义上是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发展革命,而实际上只是把中共作为其与愿意跟它合作的中国政府或党派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而已。
他们蔑视中国共产党的独立党格,甚至为了追求苏联外交利益而损害中共和中国革命的利益直接导致大革命失败,而且还要嫁祸于人。
苏联为实现远东边界线上的安全,必须寻找一个可靠的与苏联“结盟”的政府。
1920--1923年期间苏联一直是一面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一面积极寻找盟友。
开始时直接做北京政府的工作,又一度想争取直系军阀吴佩孚,同时又对多年来一直要推翻北京政府而对苏联友好的孙中山寄予厚望。
直到1923年才全力以赴支持孙中山,后来又对在北方有实力威胁北京政府的冯玉祥和以后有实力北伐的蒋介石更是大力援助。
陈独秀的客观评价介绍

陈独秀的客观评价介绍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后来在大革命中陈独秀被批为右倾主义,最后被开除党籍,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对陈独秀的客观评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陈独秀的客观评价介绍曾经人们因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而否定了他的一生,但是时间和真相告诉了我们陈独秀是被右倾的,真正犯错的是当时苏联引导的共产国际。
陈独秀的一生都在反对,最早的时候和胡适之间的书信往来就是胡适对他的评价,所以两位虽然道路不通,但却是终生的知己。
从研究陈独秀的学者书中我们看到了陈独秀是那代知识分子救国的缩影,为了国家和民族他们又献身的精神,这是人格的高度,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陈独秀的一生奉献了两个儿子的生命,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革命,他在世的时候入狱四次,晚年生活贫困,最后在疾病中去世,活着的时候没有鲜花与掌声,而且成为自己同志的打击对象。
众矢之的,所以他很冤屈,大革命的失败他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但是事实上错误在苏联。
陈独秀的一生其实对中国的贡献是功大于过的,但是他遭受的打击却非常惨重。
陈独秀是中国真正的英雄人物,陈独秀贡献一有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二是领导了五四运动,三是创建了共产党。
但他的过错在与不得不执行共产国际的政策向国民党的让步,最后不能忍罪名而被开除党籍。
陈独秀的一生是爱国的,而且宁折不屈,为真理而奉献一切,对陈独秀的评价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是负面,但是小编相信总会有一天,陈独秀头上那顶“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也会脱掉的,中国总会给与陈独秀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
陈独秀嫖娼案是真的吗陈独秀在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时候曾有一起嫖娼案,陈独秀好友胡适曾指责当时小报的报道和人们的传言都是无稽之谈,部分文界学者竟视之为真,真是奇怪。
嫖娼是陈独秀和夏元瑮都做的事情,但是将挖伤某妓之下体是人们借着私人行为对陈独秀的公然攻击。
陈独秀嫖娼是真的,但是挖伤妓女下体是假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与陈独秀的责任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与陈独秀的责任(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陈独秀,第二次北伐,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大革命失败,大革命时期,右倾机会主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
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主动的还是被迫违心的,都逃脱不了应承担的领导责任,他因此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离开了连任五届中共最高领导岗位。
由于种种原因,“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个政治结论无人问津,延续至今已有70余年。
近几年来,随着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学者们发现过去所能见到的有关大革命的历史资料,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真实的全景画面,进而意识到在总结陈独秀右倾错误教训的同时,不能不深究共产国际对大革命失败的责任。
一个不愉快的开局建党初始,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
因为马林是按照共产国际的集中领导体制来指导中共工作的,经常指手划脚,所以陈独秀对马林的装腔作势态度很反感,他说:“苏俄党是苏俄党,中国党是中国党,各有各的国情、风尚。
我们犯不着去做共产国际的支部”。
可是,中共二大还是加入了共产国际,成为国际的一个支部,党的经费主要靠国际的资助。
这样一来,中共必须向共产国际定期交送工作计划和预算,领导机关的会议也要有马林参加。
其实,陈独秀不同意这样做,不愿意有这种监护关系,他曾对包惠僧说:“革命是我们自己的事,有人帮助固然好,没有人帮助我们还是要干,靠别人拿钱来革命是要不得的。
”这表明陈独秀是一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马林来华不久,即向中国共产党提议,改变过去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起初,中共党内自上而下一致表示反对这一主张,1922年4月6日陈独秀致信共产国际东方部远东局局长维经斯基,申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决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已无加入之可能”等六项反对的理由。
大革命的失败与陈独秀封建家长制思想

时不但 全 民 政 治是无 用 的 高 论 治也 是痴 想 手
, ,
就是 多数 政
着 封 建家 长制 思 想 的 因 素 的 来 视
, , ,
但是 长 期 以
。
”
。
④可 见
,
这位 反 封 建 的 旗
,
这个 因 素 却似 乎 没 有引起 人们 足 够 的重 这是 值 得引 以 为戒 一
、 。
中国共产 党 的首倡 者
,
而直接 影 响着 陈 独秀右 倾机会 主 义 路线的形 成 线 接着 是 陈 独 秀 以 同 样 的 作 风
, ,
党 的意 志
这 十 足 地 表现 了
。
’ , .
家 之长
的
不 顾 广大
嘴
咄 咄 逼 尺的 气势
党员的 反对
,
强 制推行 右倾 机会 主 义 的 路
一 九二 六 年三 月 和 五 月 夺 大 革命的领 导权
, ,
在这 一 原 则 问 题
,
使人 民 草命力 量 不 断 的 遭 到 洗劫
,
一
以致
尽管 陈 业 秀 坚 持 了 右倾 机 会 主 义 的 立 有 其 不 可推 卸的 贵任
”
, ,
随着 革命形 势的 不 断 恶 化 明 顶 感到任 其 『 去 的祸 患
的形 成
, , , ,
绝 大 多数 同 志明
但 是 勿容 否认
“
,
将 为中 国革命 引 出 无 穷 束手无策
。
由 于 鲍 罗 廷 己圣 同蒋 介石有 了 一 个所 谓
秀 在 中 国 革命 一 系 列 根本 问题 上就 不 能 不 表
由 于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的入 侵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近代史上著名的国民革命运动,是指从1924年到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漫长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大革命最终失败了,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希望对你有用!近代史上著名的国民革命运动,是指从1924年到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漫长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与北伐战争并进,成为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近代中国告别了旧军阀执政的北洋政府时代,迎来了以“三民主义”为主导思想的国民政府时代,从此,中国的政治制度及文化思潮都产生了根本性转变。
那后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七一五政变。
七一五政变因何成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占国家执政党地位的国民党一直视共产党为心腹大患,缺乏信任,从而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被瓦解。
1927年7月15日,北伐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此期间,国民党内原先采取的“联俄容共”方针发生动摇,国民政府内部就是否继续容纳共产党的问题产生意见分歧,随后,国民政府内部由于难以形成统一意见而分裂,形成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及汪精卫领导的武汉两政府。
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一贯坚持反共立场。
而武汉方面,虽然最初仍主张容共政策,然而不久之后即与共产党发生磨擦,加之西北军最高统帅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人士提出“分共”的要求,汪精卫考虑再三后,终于在7月15日当天,在武汉召开会议,公开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这就是七一五政变的前因后果,亦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匆匆落下了帷幕。
怎样认识中共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国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确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的。
①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
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陈独秀
在大革命中的
作用
大革命时期, 陈独秀在推动国共合作、领导“五卅” 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新老 右派的斗争, 以及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方 面,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从中共一大到五 大, 陈独秀一直是党的最高领导者, 中共二大民 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共三大国共合作方针的最 终确立, 中共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 导权问题的提出, 等等, 他都起了无可替代的作 用。陈独秀在党内的地位和威望是同时代其他人 无法比拟的。直到党的五大他仍然当选为党的总 书记。可以说, 从建党直到大革命运动的前期,陈独 秀是有巨大功劳的。
Page 4
如何定性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确实犯了妥协退让的错误,但 当时党毕竟处于幼年时期, 陈独秀的错误是探索 中的错误, 其主观愿望是好的, 根本不具备投降 的动机。所以, 称其为“投降主义”或“右倾机 会主义”是不恰当的。把陈独秀所犯错误表述为 “右倾退让错误”比较适合。
Page
陈独秀与大革命
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陈独秀多次反对共 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 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 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 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 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 独秀等少数共产党人的异议外,其他大多数中共党员 (包括毛泽东)都没有对共产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 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员 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国民党做苦力的 政治局面。 1927年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 优秀干部(包括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在反革命屠杀中丧 失,19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 的影响力严重削弱.。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 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 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 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
Page 6
陈独秀犯错误的客观原因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所犯错误, 是源于时代 环境、革命阶段、实践基础等一系列历史局限,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 路这一认识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陈独秀所犯 错误同样是探索过程中的错误, 这与土地革命时 期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和李立三的“左” 倾冒险错误是相似的。
Page 7
综上所述
把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所犯错误表述为右倾退让 错误, 更为恰当一些。他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下, 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 缺乏对复杂多 变形势的明确判断, 不懂得掌握政权和武装的重要 性, 不善于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 幻想以妥协退让 维持同盟。结果, 当国民党右派彻底叛变之时, 措 手不及, 吃了大亏, 致使革命失败。
Page
2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1
如何定性陈的右倾机会主义 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陈独秀犯错误的客观原因
2
3
4
Page
3
正式提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概念的是 毛泽东。他在1936 年12 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的讲演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 争中, 除了犯过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李立三 ‘左’倾机会主义两个错误之外, 还犯过了下述 的两个错误。‛其后, 在谈到大革命失败原因的 时候, 就称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了, 但有时也简 称为‚陈独秀机会主义‛ (如1938 年出版的张闻 天编著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至于什么 时候变成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有据可查 的是1937 年11 月毛泽东在延安所《上 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 告, 第一次使用了‚1927 年陈独秀的投降主义‛ 说法。
Page
8
艺科1302
肖俊、小和、谢长林、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