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一段时间内,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仍然互相对峙。
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
在此基础上,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
其后,国民党政府的军队继续北伐,于6月进驻北京、天津一带。
奉系首领张作霖在退回关外途中,被日本人预埋的炸药炸死。
其子张学良于同年12月29日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
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1927 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不过,国民党是一个复杂的政党。
它虽然被这个反动集团所控制、所领导,但有一部分领导人物不属于这个集团,而且受到这个集团的打击、排挤和歧视;它的不少党员、干部并不满意甚至反对这个集团的领导;在国民党及其统治的军政机关里,都有不少民主分子。
就是这个反动集团本身,也不是严密的统一体,而是派系林立,不断进行着明争暗斗,直到兵戎相见。
它的“统一”是表面的和不稳定的。
即使在蒋介石集团确立了在国民党内的主导地位之后,这个集团内部以及这个集团与其他集团尤其是与地方实力派之间,也仍然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由于国民党曾经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面旗帜和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一度对它作出过一两项表面上的让步(如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允诺取消领事裁判权),一时使人认为它仍在维护民族权利;由于它在形式上暂时地统一了中国;因此,这个政权曾经在一个时期之内,使一些人尤其是民族工商业者产生过幻想,以为中国可能由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历史背景及其努力,从而懂得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新道路对中国革命最终 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加深对中国革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战略的形成。 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思想和方法论 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思想原则的确立。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 方志敏建立闽浙 南京 赣革命根据地农 毛泽东朱德建 上海 武汉 武 杭州 立赣南闽西根 贺龙等建立湘 南昌 据地发展成为 装 鄂边革命根据 长沙 中央革命根据 地 割 ▲ 地,首府瑞金 据 广州 示 意 彭德怀等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 图
徐州
徐向前等建 立鄂豫皖革 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 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 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依托,否则武 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土地革命就无 法展开。
红色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
成 “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 思 想 的 形 实践
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创建
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广泛建立
武装斗争
(手段)
根据地建设 (基地) 土地革命 (中心内容)
参加起义的部分人员在延安的合影
Q2
毛泽东
金坪 东门市 长 沙 醴陵
修水 铜鼓
文家市
安源 三湾 井冈山
J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远离中心城市,敌人 统治力量薄弱;革命 基础雄厚;便于筹集 粮食。
三湾改编
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一)“城市中心论”及其教训
(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 [材料四] 我们参加民族运动,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且为了无 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决不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若是忘了无 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之准备,而沈(沉)溺在资产阶级 性的民族德漠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 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二,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和目的如何? • (2)材料三中有哪些结论是不正确的?结合材料四有关史实加 • 以说明。 • (3)据材料三、四,国共合作实现后是否消除了政治分歧?为 • 什么? • (4)综合上述材料,国共合作体现了两党怎样的合作精神和合 • 作态度?
• (二)阅读分析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 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 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 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 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 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此必要,遵行此仪决。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 [材料二]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 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 外力及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党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 摘自中共“三大”宣言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之加入本党……在于知中国今日军阀与帝国主 义勾结之现状,并非国民革命无由打破;而国民革命,惟本党负 有历史的使命,并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 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其原有之共产主义, 固不因之抛弃,而鉴于时势之关系,初不遽求其现实,故与本党 主义亦无所冲突。 摘自国民党中央训令(1924年8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原 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威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 北伐军进军江浙,英、美、日帝国主义国家派 军舰到上海,扬言武装干涉。 北伐军攻占南京,英美军舰制造“南京惨案”。 英美等国向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 机会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 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 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王明(1904--1974) 1926年入党,1931年取 得党中央领导 权,推行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严重失利,给 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 损失。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 民革命失败
标志:
汪
限 制 工 农 运 动 的 训 令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纵容 许 夏 克 斗 祥 寅 叛 叛 变 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 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决定 与共产党决裂,提出“宁可枉 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 口号,开始了血腥大屠杀。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1. 1936.10 2.哪三大主力会师? 3.意义是什么?
爬雪山
会宁 会师
原因:
时间:
“左”倾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 )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接原因)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5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
在秋收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毛泽
东在文家市决定及时将起义目标从进攻
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
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
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 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何长工回忆:在井
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 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 第一枪。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并创建革命军队。 南昌起义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 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授衔的十大元帅中, 有六位参加过南昌起义 朱德 林彪 贺 龙 陈毅 刘伯承 聂荣臻
2、 发动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借鉴 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 式。中央和各地党组织相继在一些中心城 市发动了武装起义,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使革命力量受到了严重损失。
南昌起义选择了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再
举北伐的道路
周 恩 来 为 中 共 前 敌 委 员 会 书 记
还碰到一个问题,就是 这个地区有王佐、袁文 才两支农民武装,是标 准的“绿林” 。当时不
少人主张消灭他们,毛
泽东同志不同意,他主
井冈山
张文攻。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
后,就在湘赣边界发动群众进行了打土豪分
浮财的游击暴动。经过1928年4月至7
月的群众土地斗争,湘赣边界各县的土地革
命基本完成。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使农民
因
4. 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和汪精卫的武汉政府相继
提干大纲之基本常识考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提干大纲之基本常识考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冯玉祥北京政变1924年囚曹锟,推翻直系——进步兵变;军队改为中华民国国民军。
二、五卅运动1925年反帝爱国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群众基础。
直接起因:五卅惨案。
性质:中共领导、工人为主力反帝爱国运动。
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检验了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
影响最大——省港大罢工。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北伐奠定基础主要消灭陈炯明势力。
北伐军胜利进军(一)背景:1.可能性:(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政治基础;(2)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建立—军事基础;(3)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基地;(4)五卅运动兴起—群众基础。
士兵提干,张为臻博客。
2.必要性:直奉军阀联合,进攻革命(直接原因:帝国主义支持;根本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打击)(二)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三)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四)经过:两湖战场——吴佩孚江西战场——孙传芳(另有福建、浙江战场)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五)胜利进军原因:1.国共合作,方针正确;2.工农群众大力支持;3.北伐军将士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一)工人运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领导人:陈独秀、周恩来。
(二)农民运动:湖南最为迅猛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北伐期间,帝国主义制造的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进制。
目的:维护利益人民反帝斗争。
最大成果是: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一、原因:(一)客观:1.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镇压中国革命;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帝、江浙财阀、上海流氓头子支持加蒋掌握实权);(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上海——南京国民政府(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革命局部失败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武汉——大革命完全失败。
201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阶
级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 大资产阶级 阶级
表现
始终参加 被迫退出 破坏革命
革命性 和帝国主 软弱性 义利益一 致
压迫最深 原因 革命性最 彻底
全国被压迫的民众!外国帝国主义压 迫我国横行无忌,……最近的残暴行为, 更日甚一日。……我们上海全体工人, ……现在忍无可忍了!我们于六月二日起, 宣布意同盟罢工!我们齐心奋斗坚持到底! …… ——引自《上海总工会宣言》
国 民 革 命 的 兴 起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 • • • • • 考纲点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小结提升 重、难点突破 知识深化、拓展
考纲展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运动的兴起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考情分析
• 1.(2011· 广东文综· 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 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 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只有民主革命 的纲领,只局 限于发展资本 主义
两党的阶级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纲领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方法、手段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五卅运动中,工人阶级、民
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反 帝斗争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阶
级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 大资产阶级 阶级
பைடு நூலகம்
表现
原因
失败原因及教训:
知识深化、扩展
比较国民革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辛亥革命 背景 国民大革命
领导
成果
群众基础
同: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客观 条件 红色政权 存在发展 的条件 主观 条件
2.良好的群众基础 3.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
工农武装割据
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 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 主要形式
革命根据地 战略阵地
2、中国革命的复 兴
中国工农红军 以革命根据地 为依托,反击 了国民政府的 四次围剿,取 得胜利,使工 农红军力量进 一步壮大。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1927年,老蒋够厉害了, 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 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 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 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 市,可以保存力量,四周都是产粮区,很 利于军需。而且可以继续发展革命力量 以便形成用农村包围城市,达到最后夺 取城市的目的。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 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最早提出要进行农村武装斗争 3.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4.领导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5.明确提出以农村为中心思想 6.最早提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探索革命新道路 1928年10月—1930年5月: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这是朱德在起义 时用的驳壳枪
2、八七会议
八七会 议使中国共 产党在政治 上大大前进 了一步,开 始了从大革 命失败到土 地革命战争 兴起的转折。
这是邓小平作的 八七会议的记录
以后要非常注意 军事,须知政权 是由枪杆子中取 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一、考点透析 1、本章主要考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北伐战争 ( “三 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 的破裂及其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条件和 胜利进军及其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二、历年真题展示 真题 考点 分数 11 年 12 年 —— —— 13 年 —— —— 14 年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考点 5-1-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原因——①“打到军阀,除列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原因) ②中共“二七”惨案以及国民党力量有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工运动的失败) ③共产国际的支持 2、合作条件:党内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三大 (1)时间:1923 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缺点:共产党没有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例 5-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A.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答案】C第 1页 共 7 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寻求国共合作的理解能力。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 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
1921 年桂林会唔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故选 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合作方式。
【考点演练】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在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 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考点 5-1-2:国民党一大和黄埔军校的建立 1、国名党一大——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也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 (1)时间:1924 年 (2)地点:广州 (3)任务: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4)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新旧三民主义最根本的不同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黄埔军校的建立 (1)全称呼:陆军军官学校 (2)时间:1924 年 5 月 (3)地点:广州黄埔 (4)特点: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5)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例 5-1-2】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C.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原因的理解能力。
A 项说“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这是错误的。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但 也有原则区别。
B项“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不准确,D项“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本 身是对的,但并不是因此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的分析、理解。
第 2页 共 7 页)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考点演练】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采取这 种方式主要是因为( )A.能被孙中山接受,有利于国民党改组 B.借助国民党的威望和地位壮大共产党的力量 C.便于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活动 D.打入内部,对国民党实行和平演变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考点 5-2-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冯玉祥北京政变 (2)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国民会议运动—标志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①时间:1925 年 ②性质:中共领导下以工人为主反帝爱国运动 ③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广东省 (4)广州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①广东革命政府以黄埔学生为主力,进行两次东征,在省港工人和东江农民的支持下,全歼陈 炯明叛军—统一广州、广西 2、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1)北伐 ①目的: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 年决定出使北伐 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1927 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① 湘鄂赣三省成立省农民协会 ②土地运动—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 做到一切权利归农民,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③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制造万县惨案、南京惨案,成果最大的是湖北和江西人民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第 3页 共 7 页(3)北伐胜利原因 ①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②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③北伐军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尤其共产党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例 5-2-1】北伐战争中,对中国社会矛盾的状况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的矛盾即将解决 C.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次要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中中国社会矛盾的理解能力。
随北伐战争的胜 利进军,北洋军阀的统治即将垮台,然而,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迅速上升并恶化、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 派矛盾加深,如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等。
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在中国近代史上始终是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战争社会矛盾的理解。
)B.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迅速上升并恶化 D.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矛盾加深【考点演练】3、对 1924-1927 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考点 5-2-2: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1927 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 月 18 日蒋介石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2)1927 年 7 月 15 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发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 面破裂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功绩 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失败原因 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等反右倾错误第 4页 共 7 页(3)影响 ①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②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③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 (4)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例 5-2-1】下述观点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B项“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表明中共放弃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 导权,这正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故选 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的理解。
)【考点演练】4、下列对国民大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上摧毁了军阀统治的基础 C.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B.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人民所接受 D.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高分冲刺】1、“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促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 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军阀两种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
”上述中国 共产党“三大”宣传内容不反映 中国共产党( ... A.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C.主张与国民党实现合并 )B.希望国民党进行改组 D.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2、1927 年周恩来给中央的意见书中说:“屠杀民众,捣毁党部,工会纯由蒋氏指挥„„政府遂下决心 讨伐,迅速出师,直捣南京。
”文中的“政府”指( A.广东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B.中华苏维埃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3、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
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 轰走了。
这主要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孙传芳为代表的军阀势力比较弱小第 5页 共 7 页)B.反帝反封建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革命战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4、1927 年 4 月 22 日,宋庆龄、毛泽东等 39 人联名通电,号召全国民众起来推翻“总理之叛徒、本党 之败类、民众之蟊贼”。
因为这个“叛徒、败类、蟊贼”不久前( A.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C.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B.提出了“整理党务案” D.在武汉宣布“清党”5、下图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 战线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①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动工农运动 ③掀起五卅运动,推动反帝斗争的高涨 A.②③④ B.①②③②陈独秀与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 ④参与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C.①②④ D.①③④第五章答案解析【考点解析】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合作历史必然性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是都有面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也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因而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 是指“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共同的政治目标。
故选B。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