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6.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C13.长期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8.产权制度: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力。
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8.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D7.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5、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6、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7、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8、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9、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预算约束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的线。
10、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2、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13、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4、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最佳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道的信息。
(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3.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6.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
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1.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8。
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
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
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绝对优势:一国生产一种产品比另一个国生产这种产品技术更先进或成本更低,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该产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生产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3.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的产品。
4.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需手工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品。
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商品生产不仅需要劳动,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
(看书了解)6.规模经济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时,一国不生产所有商品,而生产一部分,以扩大规模,得到规模效应的效益。
7.最惠国待遇:一国对待所有缔国的待遇必须都想同8.国民待遇:一国给缔约国的企业和人民与本国公民、企业形同的经济待遇。
9.金本位制:各国泉币都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泉币体系。
10.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当局通过补贴、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
11.汇率:也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分为间接标价和直接标价两种标价方法。
12.倾销:在国外出售一种商品的价格比海内出售的价格低,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都构成倾销。
13.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XXX允许本国货币的买卖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干预。
14.浮动汇率制:一国XXX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
15.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内。
16.法定贬值: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由官方行为二升高时,本币产生的贬值。
17.管理浮动:XXX干预外汇买卖,试图影响汇率。
18.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体系记录一国与其他国家一切经济交易、收支状况的报表。
采用复式计帐法,分为常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19.净投资收入:本国在外国货的的资产的利息利润减去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利息利润。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的反应程度。
第三章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收入所能够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
4、重置投资:用来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5、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 和实际GDP 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铬平均变化幅度。
6、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
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 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8、乘数效应: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量之间的比率。
9、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10、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出,指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具有抑制作用。
11、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12、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利率就会缩小,这个不断缩小的利率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
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13、IS 曲线:又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反映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14、LM 曲线:即为满足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与利率之间正相关关系的曲线。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息:息的充分和息的对称。
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内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阐发:按照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阐发方法。
他考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彼此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况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西方经济学词汇表AAbility-to-pay principle(of taxation)(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
纳税人支付能力依据其收入或财富来衡量。
这一原则并不说明某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到底该比别人多负担多少。
Absolute advantage(in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A国所具有的比B国能更加有效地(即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比较高等)生产某种商品的能力。
这种优势并不意味着A国必然能将该商品成功地出口到B国。
因为B国还可能有一种我们所说的比较优势或曰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Accelerator principle 加速原理解释产出率变动同方向地引致投资需求变动的理论。
Actual,cyclical,and structural budget 实际预算、周期预算和结构预算实际预算的赤字或盈余指的是某年份实际记录的赤字或盈余。
实际预算可划分成结构预算和周期预算。
结构预算假定经济在潜在产出水平上运行,并据此测算该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税人、支出和赤字等指标。
周期预算基于所预测的商业周期(及其经济波动)对预算的影响。
Adaptive expectations 适应性预期见预期(expectations)。
Adjustable peg 可调整钉住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在该制度下,各国货币对其他货币保持一种固定的或曰“钉住的”汇率。
当某些基本因素发生变动、原先汇率失去合理依据的时候,这种汇率便不时地趋于调整。
在1944—1971年期间,世界各主要货币都普遍实行这种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dministered(or inflexible)prices 管理(或非浮动)价格特指某类价格的术语。
按照有关规定,这类价格在某一段时间内、在若干种交易中能够维持不变。
(见价格浮动,price flexibility)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一种市场不灵。
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那些遭遇风险机会最多的人,最容易决定购买保险。
推而广之,逆向选择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就某产品而言,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同。
比如旧车市场。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某一时期一个经济所计划或所需要开支的总数。
它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国内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消费水平和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Aggregate demand(AD)Curve 总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现一个经济中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与该经济的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同其他需求曲线一样,总需求曲线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变量,如政府开支、出口和货币供应,等等。
Aggregate supply 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
总供给是可供利用的资源、技术和价格水平的函数。
Aggregate supply(AS)Curve 总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现各企业所愿意提供的总产出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在很长时期内,在潜在产出水平上,倾向于相对地陡峭和垂直;而从短期看,则显得比较平缓。
Allocative efficiency 配置效率一种经济境况。
一个经济到达该境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组或贸易等手段,既提高某一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而又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竞争可以导致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Antitrust legislation 反托拉斯法取缔垄断行径、贸易限制和那些旨在抬高价格或取消竞争的厂商勾结行为的各种法律。
Appreciation(of a currency) (通货)升值见(通货)贬值(depreciation)。
Appropriable 可分拨对某些资源属性的一种描述。
有此属性资源的所有者可以获得该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
在运行良好的市场竞争中,可分拨资源往往能得到合理的定价和有效的配置。
见“不可分拨”(inappropriable)。
Arbitrage 套利在一个市场上即期买进某种商品或资产,而在另一市场卖出该商品或资产,以期在价差中赚取利润的经济行为。
套利是消除价差的重要力量,它可使市场功能更有效地发挥。
Asset 资产实物财产或具有经济价值的非实物性的权利。
例如工厂、设备、土地、专利、版权,以及货币、债券等金融票据。
Asset demand for money 货币的资产需求见货币需求(demand for money)。
Automatic(or built-in)stabilizers 自动(或内在)稳定器政府税收和开支体系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可以缓冲私人部门收入变动的作用。
例如失业津贴和累进所得税等都有助于稳定经济。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见平均成本(cost,average)。
Average cost curve,long-run (LRAC或LA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但生产者可自由选择企业最优规模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Average cost curve,short-run (SRAC或SA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且企业规模为既定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见平均固定成本(cost,average fixed)。
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量总产量或总产出除以一种投入品的数量所得的值。
由此,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
其他投入品的平均产量以此类推。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见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总销售量,即单位收益。
平均收益一般与价格相等。
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见平均可变成本(cost,average variable)。
B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国际收支平衡表某时期一国同外部世界的交易状况的报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买卖、馈赠、政府交易和资本流动。
Balance of trade 贸易余额国际收支中有关商品(或有形物品)进出口的部分。
包括食品、资本品和汽车。
如果包括服务和其他经常项目,则称为经常项目余额。
Balance of current account 经常项目余额见贸易余额(balance of trade)。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某时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报表。
其中资产列为一栏,负债加净资产在另一栏。
每一项都以其实际的或估计的货币价值列出。
由于净资产由资产减负债来定义,因此两栏的合计必须平衡。
Balanced budget 平衡预算见平衡预算(budget,balanced)。
Bank,commercial 商业银行一种金融中介。
到目前为止,其突出的特点是允许客户对其所存人的款项随时随地签发支票来进行付款和提款。
所有接受储蓄和支票存款的金融机构统称为储蓄机构。
Bank money 银行货币由银行创造的货币,特别是指银行依据其准备金而成倍地扩大其支票帐户(M1的组成部分。
) Bank reserves 银行准备金见银行准备金(reserves,bank)Barriers to entry 进入壁垒能够阻碍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减弱或者行业内厂商数量减少的那些因素。
例如法律规定、管制和产品差异等。
Barter 易货贸易商品直接交换,而不需要使用任何物品充当货币或交易媒介。
Benefit principle(of taxation) (税收的)受益原则认为税收与人们从政府活动中的受益应当成比例的原则。
Bond 债券由政府或企业发行的有息证券,保证在未来特定日期还本付息。
Break-even point(in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收支相抵点个人、家庭或社会团体的一种收入境况或收入水平。
在该境况,所有的收入正好被用来消费(既没有正储蓄也没有负储蓄)。
只有在更高的收入水平上才会有正储蓄。
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见可调整钉住(adjustable peg)。
Broad money 广义货币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也称M2,包括交易货币(M1)、银行储蓄帐户,还有其他类似交易货币的替代性资产。
Budget 预算计划支出与预期收入的帐户,通常以一年为期。
对政府而言,其收入应为税收。
Budget,balanced 平衡预算总支出和总收入(不包括借款收入)正好持平的预算。
Budget constraint 预算约束见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deficit 预算赤字政府总支出超出总收入(不包括借款收入)的部分。
这差额(赤字)通常靠借款弥补。
Budget,government 政府预算政府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中所计划的支出和收入的报告书。
Budget line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有时称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
Budget surplus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与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相对应。
Built-in stabilizers 内在稳定器见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Business cycles 商业周期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息就业的波动。
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商业周期发生在实际GDP 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