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假期试卷教学文案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二、自我分析试卷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三、典型错题讲评(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五、选词填空.持续继续连续陆续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补充课外练习: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五、按要求写句子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2)说几句拟人句.2、例:树林里的鸟儿可真多,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把句子写具体)街上的人真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本句抓住“多”这个字.2、练习:商场里的货物真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园里的花真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用“似乎”写句子.)——————————————————————————————注:(1)、“似乎”在这里是联想.(2)、判断:太阳似乎一个大火球.六、阅读部分.第二篇第一小题和第三小题审题不清.(像这样在文章中找重点词句来完成题目的方法叫摘录法.以后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完成阅读题.)七、习作讲评1、分析习作的要求我的------2、指出要求“写你身边最熟悉的一个人,题目自补,把你熟悉的这个人的特点写出来,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写丰满、写具体,句子写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分析本次作文的不足:有些同学选材不够突出,选择的事情太普通;有些同学写事不够具体,没有细致的描写,好似无味的白开水;有些同学写的事情太多,没有详略之分;还有部分同学事情是写具体了,但语言太通俗了,好词好句用的极少.4、怎样把一件事例想具体呢?首先,你应该把围绕你熟悉的这个人的特点选取材料,具体的事例想完整.然后,再围绕事情的发展过程,回忆当时有趣的生活细节,如人物的动作、语言,你当时的心里想法、表情等,写得越具体就越好.5、选此次考试中作文优秀者的作文读给全班学生听.八、通过这节课的试卷分析说说你的收获吧!。
语文试卷讲评教学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教学教案作为一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语文试卷讲评教学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文试卷讲评教学教案篇1一、整体情形分析本次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印刷清楚,卷面整洁,内容覆盖面较广。
从整体看凸显了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
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显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爱好,充满了吸引力。
题型结构公道,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控的情形,又能拉开分数。
二、基础知识部分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全”“词语连线”“的、得、地的用法”“反问句改陈说句”“连词成句”“展现台”等。
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核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存、知道、运用的情形,又检测了学生浏览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浏览部分这次的浏览知道内容是课外的选段《牛顿的故事》,所以相对,课内的浏览学生感觉难一些。
特别是第三个小题短文被分成三部分,第二部分写了什么,本题相当于是把短文分段,然后写出段意。
这种分析短文的方法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没有触及到。
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对。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知道词意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当中应当教给学生感悟、知道词语意思的方法,要多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词语的意思。
四、习作部分本次习作是写春天的花,半年来我们教科书上没有触及到本类型文体,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练习的较少,所以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感觉比较困难,找不到入手点。
习作题有很大部分同学失分较多。
语文试卷讲评教学教案篇2一、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挑选题)和第Ⅱ卷(非挑选题)两部分,其中挑选题25个,50分,非挑选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根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情势、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核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核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控情形;试卷的编排遵守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根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

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供大家参考!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1一、答卷情况。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得分率90%以上。
错误多出现在“似”字上面,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似的中读卷舌音,在似乎,相似好似等中读平舌音,这个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因为这些词在我们的课文中不是很常见,所以,学生在选择中出现的失误也较多。
(二)看拼音写词语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
得分率在96%以上。
错误多出“缅怀”“屏幕”“黎明”等词这些词。
还应加强训练(三)选词填空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一些较为相近词的区别,第三小题失分较多。
(四)修改病句。
这道题同学们失分很多,原因分别是,第一小题,会改,但是“珍惜”一词不会写。
而第三小题学生忽略了语言的先后顺序,所以改正时很吃力。
(五)判断题这道题失分较少,我想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教的全面,学生记得也很扎实,这个优良的传统我们还应该继续发扬。
(六)阅读理解1、给短文加题目,这道小题得分率较高,学生只要读明白了短文就能够写出题目。
2、3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并准确地表述。
失分率较高,在20%左右。
第二篇文章第一、二题学生掌握较好。
得分率在95%左右。
四题失分率较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
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忽略了第三题,有些学生不太理解什么是打比方的句子。
有些学生不能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欢这个句子的原因。
得分率在90%左右。
(七)习作这道题对于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孩子们来说,有一些难度。
作文要求用给定的词语写出一篇小童话。
第一,学生不明白题意,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更好的我这几个词语恰当的运用。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本次语文考试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试卷总体分析:对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题目类型、分值分布等进行详细讲解。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字形、字音、词义、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的错误。
3. 典型题目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答案和解题方法。
4. 提高答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传授相应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考试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讲评环节。
2. 试卷总体分析:教师讲解试卷难度、题目类型、分值分布等内容。
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教师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4. 典型题目讲解: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5. 提高答题技巧:教师针对不同题型,传授相应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6. 学生总结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讲评课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把握程度:通过试卷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典型题目的理解程度:通过讲解典型题目,判断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学生的答题技巧掌握情况:通过传授答题技巧,观察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 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反思,评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试卷:本次考试的语文试卷。
2. PPT:教师制作的PPT,包含试卷分析、典型题目讲解等内容。
3. 笔记本:学生用于记录讲解内容和总结反思。
4. 教学视频或音频:如有需要,可使用相关教学资源辅助讲解。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次试卷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评试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试卷中的基础知识,如字词、句子等。
2. 分析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写作等题型,指导解题方法。
3. 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改正。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试卷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回顾测试过程中的表现。
2. 讲解试卷:按照试卷的题型顺序,逐一讲解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
3.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试卷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提问质量: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试卷:本次考试的语文试卷。
2. 课件:根据试卷内容制作的课件。
3. 教学参考书:用于查阅相关知识点。
4. 笔记本、文具:供学生记录重点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试卷中的常见错误类型,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试卷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试卷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应答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八、教学步骤1. 试卷分析:教师对试卷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 讲解错误:针对试卷中的错误,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答题。
3. 方法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文案

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文案教学过程设计这一环节。
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的环节。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最新文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试卷评讲教案最新文案1【教学设想】会认本课“淌、秘”等6个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通过朗读,了解宇宙的另一边有些什么秘密。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宇宙的另一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飞到宇宙的另一边,看看那里有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出示文中的生词。
流淌秘密一栋楼梯电铃乘法思绪一篇飞越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翘舌音:“乘”;3、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宇宙的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呢?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①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②宇宙的另一边有个和宇宙这边一样的“我”,正在做着和宇宙这边的“我”相反的事情。
③宇宙那一边雪是夏天下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
④宇宙的另一边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像花儿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
⑤当现在的我正在上语文课时,宇宙另一边的“我”正在上数学课,加法和乘法的算法是很特别的。
四、指导识字、写字。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小学三下语文试卷讲解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试卷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对试卷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2. 培养学生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试卷中一些较难的问题理解不透彻。
2. 学生答题时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试卷的题型和分值,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2. 提问: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对哪些题目感到困惑?二、讲解重点难点1. 对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题型进行讲解。
a. 阅读理解:讲解如何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等。
b. 写作:讲解如何审题、选材、构思、写作技巧等。
c. 口语交际:讲解如何组织语言、表达观点、倾听他人等。
2. 对试卷中的填空、选择题、判断题等进行讲解。
a. 填空题:讲解如何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写正确的词语。
b. 选择题:讲解如何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c. 判断题:讲解如何判断正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三、答题技巧培训1. 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
2. 细心答题:讲解如何检查答案,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3. 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失分。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与试卷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讲解的重点难点,强调答题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题心得,互相学习。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态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讲解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月考试卷教案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试卷中的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答题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2. 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3. 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 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3. 提高解题速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 提醒学生本次月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试卷讲解1. 讲解选择题- 阐述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强调仔细审题、排除法等技巧。
- 以试卷中的选择题为例,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填空题- 分析填空题的常见类型,如词语填空、句子填空等。
- 阐述解题思路,如根据上下文、词语搭配等。
- 以试卷中的填空题为例,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 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3. 讲解阅读题- 分析阅读题的常见类型,如信息提取、理解与分析、推理与判断等。
- 阐述解题思路,如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心理等。
- 以试卷中的阅读题为例,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 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讲解作文题- 分析作文题的要求,如题材、字数、写作技巧等。
- 阐述写作思路,如审题、选材、构思等。
- 以试卷中的作文题为例,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
- 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三)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次月考试卷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2. 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
3. 强调复习和备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备考。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3. 针对作文题进行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假期试卷
一、课文内容回顾。
1、_______,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_________________,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_______________,把学校打扮得____________,同学们向在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______________,为了弄清楚道理,_________________。
”
4、啊!多么_______________。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是还能看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__,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穿着一双______________,你瞧,这多像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秋天进金黄的叶丛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天的雨,是______________,它有一盒_______________,还藏着_______________。
它带给大地的是一首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____。
7、秋天的雨把_______给了_________,黄黄的叶子__________,扇那扇那,扇走了_____________。
把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是给田野的,看,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_______是给果树的,__________、________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________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二、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句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里吹着口笛。
句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1)这两句都运用了()的手法。
(2)仿照例句,在横线上补充表示动作、神态的短语,让句子更有情趣。
1、夜空中的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1)秋的声音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
(用课
文原句回答)说明了秋停留的时间______(长短)
(2)按要求做题
1、我还能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声音的词来形容秋的声音。
2、仿写句式,写一写你知道的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金桂()香天高云()层林()染果()累累五谷()登秋高气()
1、秋天到了,果园里___________,一派丰收的景象。
2、秋天的香山,漫山红遍,___________,好似烈火在燃烧一般。
3、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_________的好年景。
三、照样子,写词语。
1、春光明媚(描写春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银装素裹(描写冬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烈日炎炎(描写夏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亮晶晶(AB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
(改为“被”字句)
2、
3、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仿写比喻句)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萧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最是____________。
4、
5、
6、“远上寒山_______,白云_________。
停车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诗中是____代诗人_______写的。
其中,“坐”的意思是______,“径”是_____,“于”是_____。
8、赠刘景文
荷尽______________,菊残_______________。
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补充诗句。
(5)
(6)
(7)
(8)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
(10)
(12)
(13)把下面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犹:_______ 擎雨盖:__________
(5)
(6)
(8)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中可以看出。
(10)
(11)牧童_________,_______振林越。
意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3)想一想,一粒种子最后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种子------()-----()-----()-------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