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

合集下载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05年南京)

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 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
临床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
能不全,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
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1)常见病因:酗酒与CP关系密切;胆道系统疾病可 能是其病因之一。

⑥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CP的内镜治疗主要用于胰管减压,缓解胰性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有胰管结石者,可切开取石;并发胰
腺假性囊肿者可作内镜下的引流术或置入胰管支架。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适应证:假性囊肿出现并发症时,如感染、 破裂及出血。


80%。声像图表现主要有胰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狭窄或不
规则扩张及分支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影像诊断: (4) CT/MRI检查: CT显示胰腺增大或缩小、轮廓不规则、
胰腺钙化、胰管不规则扩张或胰周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
MRI对CP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对钙化和结石逊于CT。

(5) ERCP/MRCP检查:是诊断CP的重要依据。轻度:胰管 侧支扩张/阻塞(超过3个) ,主胰管正常;中度:主胰管狭窄 及扩张;重度CP:主胰管阻塞,狭窄,钙化,有假性囊肿形成。

②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并提供高蛋白饮食。

伴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 按糖尿病处理原则处理。

疼痛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戒酒、控制饮食。
②止痛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疼痛严重者可用麻醉镇痛药。
③抑制胰酶分泌:胰酶制剂替代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拮抗剂或质 子泵抑制剂。

胰腺炎轻中重度分类标准

胰腺炎轻中重度分类标准

胰腺炎轻中重度分类标准
一般来说,胰腺炎的分类,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胰腺炎、中度胰腺炎、重症胰腺炎三类,具体分析如下:
1.轻度胰腺炎:这个类型的胰腺炎病情较轻,患者可能会有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伴少许消化不良,食欲受影响。

2.中度胰腺炎:这个类型的胰腺炎症状更明显,患者会有腹部的剧烈疼痛,发作较为频繁,疼痛会扩散到腹部两侧和后背下部,同时可伴有非持续性的器官系统衰竭。

3.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将出现持续性如超过48小时的器官系统衰竭,并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这个类型的胰腺炎是很危险的。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

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本文将介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体重下降等。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常呈顽固性、持续性,并可放射至背部。

消化不良表现为脂肪泻、脂肪泻和腹胀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糖尿病等并发症。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胰腺的形态、结构和密度,发现胰腺的炎症、囊肿、钙化等病变。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结石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胰蛋白酶等指标。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慢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实验室检查还可以检测血糖、血清钙、血清镁等指标,帮助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

四、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内镜超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检查。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胰腺的病变,包括炎症、囊肿、钙化等,并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此外,内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治疗性操作,如引流、扩张等,缓解患者的症状。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结果,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的病变;3)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4)内镜检查显示胰腺的病变。

只有同时符合以上标准,才能确诊慢性胰腺炎。

六、结语。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结果。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课件ppt课件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课件ppt课件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背景
是中华胰腺最近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并 参照2005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及国际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由内 科、外科、内镜、内分泌、营养、病理 等多学科专家集体讨论并编制而成。
概念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 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
可加服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阻滞剂 等抑酸药物。3.糖尿病:采用强化的 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维持CP 患者最 佳的代谢状态。由于CP合并糖尿病患者 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 发生。 4.疼痛的治疗:①一般治疗: 轻症患者可经戒酒、控制饮食缓解。
②药物治疗:止痛药、胰酶制剂和生长 抑素及其类似物。③梗阻性疼痛可行内 镜治疗,非梗阻性疼痛可行CT、EUS引 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术。④上述方法无效 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由于我国很少有单位能开展胰腺外分泌 功能检测 ,并且早期的胰腺外分泌功 能不全往往无任何症状 ( 出现脂肪泻 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已降到正常值的 10% 以下) ,因此该指南并未强调胰 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在 CP 诊断中的价值。
小结
(1)增加了我国 CP 的流行病学数据慢性 胰腺炎而缺乏我国的数据。 多学科指 南引用了我国 1994—2004 年间对 22 家医院的 2008 例 CP 的调查研究结果, 我国 CP 患病率约为 13 /10 万。 据此 估算,我国 CP 人数超过 15 万。
(2)首次提出我国 CP 的临床表现分 期和分型方法 CP 的 分 类 系 统 繁 多, 史 上 曾 有 Marseille、历 Marseille-Rome、Combridge、 TIGER日 ABC、nchester 和 M-ANNHEIM 等
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约50%患者发生隐性

消化科常用诊疗指南

消化科常用诊疗指南

消化科诊疗指南(胃肠、胰腺)
目录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2012年)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共识意见(2007年)
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2009年)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年)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006年)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识(2007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2012年)
胰腺癌诊治指南(2007年)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2011年)
老年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年)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05年)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一)(2011年)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13年)。

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首先,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1.疾病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疾病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

例如,消化道溃疡可以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而胃溃疡又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

2.临床表现:详细描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主要症状和体征。

例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大便带血等。

3.辅助检查:列出诊断其中一种疾病所需的辅助检查方法和标准。

例如,诊断急性胆囊炎需要进行腹部B超或CT检查,有时还需行胆囊造影。

4.诊断标准:提供诊断其中一种疾病的标准和标准化的诊断流程。

例如,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符合解剖病理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的标准。

5.治疗原则:明确治疗其中一种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治疗急性肠炎应以补液、抗菌药物和对症治疗为主。

6.药物治疗:推荐适用于其中一种疾病的常用药物和给药方法。

例如,胃溃疡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

7.手术治疗:详细描述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

8.随访和复查:给出患者术后随访和复查的时间和方法。

例如,患者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9.并发症和预后:列出其中一种疾病可能的并发症和治疗后的预后。

例如,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有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等。

10.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提醒医生特定疾病或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导致溃疡的复发和出血。

其次,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制定应依据以下原则:1.循证医学:依据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和大规模研究的证据,来支持制定指南和规范的建议和推荐。

2.多学科参与:需要各专业医生和相关专家共同参与,形成共识,并综合专业知识制定指南和规范。

3.定期更新:指南和规范需要根据新的研究结果和医学进展进行定期更新,并及时将更新的内容传达给医生。

慢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最全版)

慢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最全版)

慢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最全版)一、慢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胰腺炎(ICD-10:K86.10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2016年欧洲胃肠病学联合会慢性胰腺炎循证指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患者有典型上腹部疼痛,或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腹痛,伴或不伴体重减轻2. 血清或尿胰酶水平异常;3. 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4. 一种及一种以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胰腺炎特征性形态改变;5.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胰腺炎特征性改变;4或5任何一项典型表现,或者4或5疑似表现加1、2、3中任何两项可以确诊(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胰腺炎疾病编码(K86.1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7-10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钙、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3)肿瘤标志物筛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标志物测定(ANA、ENA、IgG、IgG4);血清胰岛素、C肽(2)腹部CT、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I/M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胰管内超声(IDUS)(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4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病学分册)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电子文本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病学分册)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电子文本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病学分册)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电子文本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等多种疾病,涉及较广泛的临床情况和治疗方法。

胃肠道疾病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病变,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时应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指消化道黏膜的溃疡形成,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饭后酸痛等。

治疗时应综合考虑病因和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等措施。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

治疗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根据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肝胆疾病肝炎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病变,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等。

治疗时应根据病因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并注意肝保护。

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病变,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时应考虑胆囊切除手术,并进行抗生素治疗。

胰腺疾病肥胖胰腺炎肥胖胰腺炎是指由长期饮食过量引起的胰腺炎,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时应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并进行症状缓解治疗。

胰腺癌胰腺癌是指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等。

治疗时应考虑手术切除、化疗等方法,具体方案应根据病情综合决定。

结论本文档简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指南,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临床医务人员可参考本文档提供的指南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疾病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
一.疾病相关情况
慢性胰腺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有引起慢性胰腺炎的原因或反复发作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临床表现及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的患者,可拟诊慢性胰腺炎。

如出现下面两点之一可确诊慢性胰腺炎,(1)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扩张;(2)病理学检查提示慢性胰腺炎改变。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营养不良或胰腺癌,生活质量及预后较差,应注意随访。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诊断明确的慢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稳定患者的门诊随访。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诊治疑难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明确,仅需要一段时间的营养支持,不需要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者。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治困难、需要内镜检查、治疗或外科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