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注释(全)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9课,讲述了三首古诗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呈现原文并提供相关的解读与学习要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一朵红花开在墙,墙下开一只紫罗鸟。

鸟儿说:“花儿呀,你真好!”花儿说:“鸟儿呀,你真聪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明月光如水,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垂钓者的垂钓,钓的是清澈的河水。

瞥一眼,眼前美丽的景色;再一瞥,眼前美呆的鱼儿。

渔翁笑着摇摇头说:“再等等,再等等。

”知识点一:诗歌形式与特点古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诗歌形式和特点。

首先,古诗通常由若干个句子组成,并由五言或七言的古文组成,形式简洁有力。

其次,古诗追求形象、含蓄和意境的艺术表达,常常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来传达思想和感受。

在《古诗三首》中,每首诗都有着不同的体裁与形式,如第一首是对话体,第二首是绝句,第三首则是词。

通过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学生可以对不同的古诗形式与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知识点二:理解诗中意境古诗通常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因此理解诗中的意境对于读懂古诗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首诗中,红花和紫罗鸟之间的对话体现了彼此的欣赏与赞美,传达出美好友谊的意境。

第二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月亮,抒发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情的意境。

第三首诗描绘了垂钓者对美丽景色和鱼儿的赞美,呈现了治愈和宁静的意境。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可以培养对意境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提高对古诗艺术的欣赏与品味水平。

知识点三:准确理解诗中表达古诗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来传达思想和感受,准确理解诗中的表达对于深入领会古诗的内涵至关重要。

在第一首诗中,红花和紫罗鸟互相赞美,展现出友善与聪明的品质。

第二首诗描绘了黄鹂、白鹭和明月,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故乡的思念。

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下册古诗文总结

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下册古诗文总结

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浪淘沙(其七)【刘禹锡】八月涛(tāo)声吼地来,头高数丈(zhàng)触山回。

须臾(yú)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鹿柴(zhài)【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fǎn)景入深林,复照青苔(tái)上。

暮(mù)江吟①【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sè)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珍珠。

题①西林②壁【宋】苏轼(sh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③(yuán)身在此山中。

注释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③〔缘〕因为。

雪梅①【宋】卢钺(lú yuè)梅雪争春未肯降②(xiáng),骚(sāo)人③阁④笔费评章⑤。

梅须逊⑥(xùn)雪三分白,雪却输(shū)梅一段香。

注释①《雪梅》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降〕服输。

③〔骚人〕诗人。

④〔阁〕同“搁”,放下。

这里读gē。

⑤〔评章〕评议。

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⑥〔逊〕不及;比不上。

嫦娥(cháng é)【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塞①(sài)【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zhēng)人未还(huán)。

但使②龙城③飞将④在,不教⑤胡马⑥度阴山⑦。

注释①《出塞》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但使〕只要。

③〔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④〔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⑤〔教〕令,使。

⑥〔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完美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完美版

再见
出塞
秦:秦朝
【唐】王昌龄 汉:汉朝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关:边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使:只 要,要是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未还:没有回家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 入侵的骑兵
度:越过
诗句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感知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注释,将 古诗读通,读顺,了解古诗大意,画 出不理解的词语。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会有节 奏地朗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重点词语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古代的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战在外,不得回乡, 面对这样的境况,你会说点什么?看看诗人王昌龄发出的慨叹吧!
出 塞
王 昌 龄
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塞。出塞,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资料宝库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 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 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 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 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被人们称为 “唐朝七绝之首”。
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 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 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 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 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 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 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歌不是⽆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产⽣共鸣,从⽽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境。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谈话导⼊,介绍诗⼈。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诗《草》,记得吗? (师⽣齐背《草》) 这⾸诗的诗⼈是谁?(⽩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居易的另⼀⾸脍炙⼈⼝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2)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出⽰课件——⽩居易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不及;比不上。
诗意: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 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读,品诗味,体诗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服输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 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 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 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现出 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 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可爱。
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 莹剔透,而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 精巧的弯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 比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真珠 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 一句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 描写,创造出秋夜和谐宁静的意境。
左右结构
吟侧 峰缘 降须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
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 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也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题材广 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 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 之中。这两句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分析 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 出正确的结论。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诗句解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 痛、最决绝的一句。
诗意: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不要笑话我,从 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诗句解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来征战几人回?运用了什么修辞?
“古来征战几人回”运用夸张的手 法,写战士们征战沙场,少有人回, 表现了战争的激烈、残酷,深化了古 诗的主题。
诗句解析
出塞
题解:乐府旧题。 唐代诗人写边塞生 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诗句解析
边关、关塞。
人没回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 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 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诗句解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叫, 不让。
指越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要是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 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度 过阴山。
课外链接
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著名军事 将领。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担任将 军。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他射得一手 好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 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
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 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 《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诗句解析
全诗朗读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诗句解析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思】怀念。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天 下,失败自杀。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 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1、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注释】1、暮(mù)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2、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3、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4、瑟瑟(Sè):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5、可怜:可爱。

6、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7、真珠:这里指珍珠。

8、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鄰,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弯的月亮像弓一样挂在空中。

2、题西林壁(宋)苏轼(S h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题:书写,题写。

3、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4、缘(yuán):因为。

5、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横看是从东面西面看。

6、侧:侧面。

7、各不同:各不相同。

8、不识:不能认识,不能辨别。

9、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在庐山之中。

3、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ɡ),骚(sāo)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xùn)雪三分白,雪却输(shū)梅一段香。

【作者简介】卢(lú)钺(yuè),号梅坡,南宋诗人,字威节,闽县人,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尤其是梅花。

留下两首《雪梅》诗。

【注释】1、降:服输。

2、骚人:诗人。

3、阁:同“搁”,放下。

这里读ɡē。

4、评章:评议。

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5、逊:不及,比不上。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雪却输给梅所带的一4、出塞(sài)(唐)王昌龄秦(qín)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jiànɡ)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擅长七言绝句,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3、教:令,使。

4、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5、度:越过。

6、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5、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简介】王翰,字子羽,与王昌龄属于同时期诗人,是唐朝边塞诗人,在文坛受到后辈的尊重。

绝句是他最擅长的,一首《凉州词》即把他推向了唐诗坛的高峰。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注释】1、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2、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3、沙场:战场。

4、君:你。

5、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6、催:催人出征。

7、欲:将要。

8、征战:打仗。

【译文】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美酒。

正要开怀畅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醉倒卧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将士又有几人是活着回来的呢?6、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オ女”之称。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4、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7、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一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在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

【注释】1、长河:银河。

2、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3、夜夜心:指嫦娥每晩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8、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字达夫,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高适为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注释】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4、莫愁:请不要忧愁5、知己:知心的好朋友。

6、谁人:哪个人。

7、识:认识。

8、君:你,这里指董庭兰。

【译文】天空万里乌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雪纷飞。

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9、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

王维多才多艺,除作诗外,又精通绘画、音乐、书法。

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

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2、但:只。

3、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0、良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注释】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