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科学教育课堂应用教育技术手段的几点原则

1C p t lN r a n v r i y B i i g C i a 1 0 4 a i a o m l U i e s t , e J n , h n 0 0 8
2 N r h C i a U i e s t f T c n l g , B i i g C i a 1 0 4 ot hn nv r iyo eh oo y ej n , h n O 14
Z hao un, Fu k Xi f g ng en A tr t bs ac Ap l n t e mo em e c i n t c n o i t ac ng a p o p yi g h d du at o al e h ol gy n e hi c n r mot t i e es ng n t y e he nt r ti o s ud o t e t e tS i r ve f h s ud n , mp o th re u1 i t e e s t n h Cl s as of ea hi g I t Cl ss f Ci n e d a on we t c n . n he a o S e c e uc ti , s ou d pa t nti t t l ar ng h ] y at e on o he e ni ps c ol g o t e n an an t e y h o y f h e f t d h ot er , I re ll c i pr ve h s t a y an m o t ef e s he f ct of pp yi g h de n d c a l n t e mo r e u ati nal e hn o y n h c as of ci n e uc ti n o t c ol g i t e l s s e ce d a o . K w d S e c e uc ti n: i t e l s f ea hi g: e u ti al e hn o y ey or s Ci n e d a o n h c as o t c n d ca on t c ol g A th r’ S u o ad es dr s
现代教学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学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那么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内涵只有先了解现代教学技术,才能更好地运用它。
据我了解,现代教育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第一人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网”的站长闫平老师,他引领我们开启了教学新领域。
通过参加学校的各项相关学习,和自我钻研,我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
而传统教学方式则依靠文字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课,强调教学过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对于信息教学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能很好地将它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法相结合,真是受益匪浅!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兴趣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学好小学科学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动优美的图片或有声的视频做为一堂课的起始点,就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一)利用优美的图片导入新课在我和学生共同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时,我先引领学生欣赏祖国的大江山河,当同学们看到我精心搜索到的,色彩鲜艳的图片时,感觉自己好像身临其境,如同和老师一起在旅游一般;一下子抓住他们的心,调动他们的思维,同时也对本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让科学课堂灵动

现代教育技术让科学课堂灵动摘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和求知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身临其境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小到细胞,大到星球;远到上古时代,近到现当代,甚至还要展望未来,更有一些涉及到力量、能量、结构等等。
这些都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更无法通过实验、模型来解释。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作为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开放性学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
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现代教育技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一切都在运动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课件:①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判断其是否运动?②加上两排树,判断汽车是否运动?③只有一条鱼,判断其是否运动?④加上几根水草,判断鱼是否运动?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能碰到的“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问题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了“参照物”这一概念。
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依托信息化技术,使传统课堂转变为智慧型课堂。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科学实验兴趣,提高其对科学实验的认知与了解。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优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学生构建生动、趣味的实验课堂,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引言小学阶段构建科学的实验过程可以助力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实验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综合性学习能力。
鉴于此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教学,结合教材设计实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与探究知识的欲望。
并促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就知识产生思考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实验假设、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掌握科学知识。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概述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必须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实验制度。
在过去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科学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结合,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重要,而科学知识的传授也会影响到科学的教学。
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学生探索欲望强烈,同时具备较高的自我展现欲望。
小学阶段科学教学时,教师则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构建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在探究中产生科学学习兴趣。
同时科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不断尝试创新。
(二)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科学科目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尤其在实验课中,很多学生愿意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学生与课堂的联系。
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更多内容,能使学生巩固与深化课内知识,使学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做中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信息化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信息化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信息化教学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智能化、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信息化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科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程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信息化教学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知识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可以拓展教学资源。
通过互联网资源等渠道,教师可以找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信息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小学科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有许多种形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形式。
网络资源开发。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的科学知识、实验视频、科普文章等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虚拟实验模拟。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
通过虚拟实验模拟软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案例和实验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尽管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有着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及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及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而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其中融入技术教育因素,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及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技术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技术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及教学策略,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及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技术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有效地整合技术教育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和案例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
本研究旨在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备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2. 正文2.1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包括多方面内容。
学生在科学课程中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各种技术设备进行实验和观察,比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等。
这些技术设备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还包括学生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科学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科学课程中的技术教育也涉及到信息技术的运用。
浅淡科学课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习环境 , 引领他们 到校 园 、 家庭 、 会 、 自然 中去 社 大
学 科学用 科学 , 形成科 学意识 , 学会终 身学 习 。作
为教 师如 何引领 非常重 要 !我 们要把 校 园、 家庭 、 社会 、 自然 中的科学 现象带 到教室 里, 大 利用 现代
教育 技术展示 到学 生 面前 , 以激发 学 生 的学 习 借
学效 果 。 2 现 代教 育技术运 用在课 中 。 注意帮助 学 生形 应
成 正 确 的 科 学 概 念
值 得思考 的问题 。下 面谈谈在 科学课 的长期 实践
中运用现代 教育技 术 的几点体 会 , 以抛砖 引玉 。 借
1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运 用 在 课 前 。 注 意 激 发 学 生 的 应 学 习兴 趣
地扩 大教学 范 围和 延 伸教 师 功能 , 妙地 使 教 学 巧
中无 法用其 他媒 体 解 决 的教 学重 点 、 点得 以突 难 破 。小学科 学学科 是对 学生进行 科学 教育 的一 门
‘
5 。 2
E u ain l q ime t d E p r n o .4,N . ,2 0 d c t a E up n x ei tV 12 o An me o1 1 08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 , 代教 育 技术 已 现 在小学 科学上 广泛应 用 。现代 教育 技术 能进一 步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针 对学 生 学 习能 力 的, 师录 一 教
制 了这样 一个 问题 情 景作 为 导 入 : 两个 朋 友 正在
育技 术 , 学直 观形象 地展示教 学 内容 , 科 最大 限度
作为科 学课 程 学 习 主体 的小 学 生 , 面对 纷 在
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学科是使小学生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学科,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进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素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易扩大学生学习空间科学学科要告诉学生很多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知识,如宇宙星座、太阳和月亮的奥秘等。
而这些知识学生又无法亲自去感知,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比较抽象。
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和启发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帮助学生清楚地看到并理解那些神奇的自然现象。
如在教学《探索月亮的秘密》一课时,学生要完全弄清楚月亮的变化规律,就要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亲自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不便。
运用多媒体电脑播放月亮变化的教学软件,利用动感画面,把月亮一个月的变化规律演示出来,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记忆月亮阴晴阳缺变化。
此时学生对月球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月球,于是就打开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并且提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课后同学们像刚从月球上遨游回来似的,有的学生还要求要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我给了几个网址让他们自学,网络内丰富多彩的资料给教学以巨大的帮助,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易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光、图像、动画、文字等形式,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直观,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如教学《水力的利用》一课,当讲到我国的水力资源时,播放了一段录像,只见黄果树大瀑布从天边奔腾而下发出虎啸龙呤的声响,再配以深情的旁白解说,使学生对黄果树大瀑布的宏伟壮美赞不绝口,纷纷表示长大了一定要去考察大自然亲身领略一下瀑布的动人风光,同学虽然不能身往,但都已经神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盈中心学校毛东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进入到学校科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它使我们每个教师都体会到了其中的优越性,它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特别是对我们不发达地区小学来说,教育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有效的提高了科学课的课堂效率。
因此,我认为运用教育技术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好的手段和方法,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关键还在于如何去合理有效地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仪器设备不足、实验操作困难一些难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我能把用于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把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操作,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食物链》一课时,由于到了环境,生物生存条件的限制,学生动植物的食物关系无法理解,并且也很难理解这些动、植物之间存在怎样的食物联系,对生产者、消费者不能正确的理解。
这时就可以利用教育技术,把网络上搜集一些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图片组合起来、通过搜集到的
老鹰与蛇、青蛙与虫子、狗尾草与小虫子的视频等资料,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图片、视频资料,再加上教师的整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而优化了学生的观察,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食物链》一课的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主题,多年来,在科学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再加上鲜艳的色彩引起学生注意,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枯燥而又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科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在教学《天气》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时,我首先出示了一段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的视频资料,然后让学生试着到讲台上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一场热烈,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教学。
同样,科学课的教学也是如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抓住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然而在科学教学中,对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和宏观世界的自然规律等知识,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也学得一片迷茫。
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的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例如在教学《微小的世界》这一单元时,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对学生来说,微生物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即使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电脑在网络上收集一些微生物(如草履虫、喇叭虫、眼虫等)的图片进行放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微生物的特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进行逼真的模拟,将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太阳、地球、月亮由于位置的变化而引起了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既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更能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提供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云的观测》一课时,要求学生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不同的云层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收集
的资料。
学生一听说可以自己上网找资料,还可以当老师,都来了精神,瞪大眼睛,生怕自己落下一步。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云层图片的网址都出示在黑板上,告诉他们如何上网。
然后分小组上网找资料,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最好,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给现成的资料,让他们读一读,看一看。
)放手让孩子们自己上网收索,孩子们找到的资料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本节课中不光是学会了有关云层的知识,还学会了本课以外的相关知识。
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搜集资料,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服务于课堂教学。
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的工具,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展示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