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观看京剧白蛇传有感
白蛇传戏剧观后感

白蛇传戏剧观后感白蛇传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传统戏剧之一,它通过精妙的剧情、细腻的表演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白蛇传的戏剧演出,深受其感动和启发。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并探讨这部戏剧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演出开始时,舞台布景的细腻和精美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
巧妙的灯光设计使得舞台上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神秘的氛围。
从舞台上冉冉升起的烟雾中,白蛇和小青的形象悄然出现。
两位演员以精湛的技巧和优美的动作,将白蛇和小青这两个角色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白蛇穿着纯白的华贵长裙,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深情和坚定使人心生敬意。
而小青则身穿青衣,眉目间透露出天真无邪的灵动。
他们的表演让我不禁陷入故事情节之中,感受到了白蛇和小青深深的爱情。
剧中,白蛇为了拯救萧化的性命,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法力。
这一举动使观众对她的勇气和奉献精神感到钦佩。
白蛇的表演充满了智慧和情感,她的爱无条件而坚定,愿意为所爱之人去付出一切。
与此同时,小青的爱也是无私的。
他对白蛇的深情厚意和对她的提携让人动容。
白蛇和小青的爱情是跨越人与妖两界的,他们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了共同的幸福。
白蛇传戏剧所传达的主题之一是爱情的力量。
白蛇对小青的深情和牺牲精神,令人感到爱情的伟大和无私。
他们不得不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的爱情最终战胜了一切。
这让我思考了爱情的真正含义,它是一种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使人变得更加勇敢坚定。
另一个我从白蛇传戏剧中获得的启示是宽容和接纳不同的力量。
在剧中,白蛇和小青代表了人与妖两个不同的世界。
他们之间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和身份的界限,展现了一种超越界限的美好。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界限和偏见。
我们经常会将自己局限在某个群体或身份中,而忽略了其他人和事物的好处和价值。
白蛇传教会我们要更加开放宽容,接纳不同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白蛇传戏剧通过精妙的剧情和细腻的表演,引发了我的深思。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名剧,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京剧《白蛇传》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白蛇传》观后感(一)《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
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
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白蛇传》观后感(二)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第一次用整整两个小时去欣赏一出京剧,也第一次知道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国粹京剧。
一出《白蛇传》仿佛引我们走进了另一世界,一个我们从前不愿去真正了解的世界。
正像这次《白蛇传》的成功之后众多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很多青年观众正是通过这出戏走进京剧的艺术殿堂的。
在上一次丁晓君和王佩瑜老师的讲座上我们就针对京剧和现代青年之间的距离有过一些讨论,两位都表示会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一种最好的平衡,让更多的青年观众能够进入戏院去观看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京剧。
我想,这部《白蛇传》胜过了千言万语,两个小时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这两个小时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京剧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让我们知道京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所谓国粹,而是非常有舞台感染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虽然没有传统戏院的古朴之感,充满现代气息的暗红色调的布置与灯光的调和却也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艺术氛围,让人不由得期待帷幕之后的精彩。
早在去看这场演出之前老师便预告给我们这次丁晓君老师的亮相将会非常惊艳,在讲座的现场也听到丁老师自己坦言对服装和装饰的要求都很高,于是对这个开场更加有了一份期待,期待那个帷幕拉开之后的白素贞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形象博得满场的喝彩。
网上的很多评论写的很贴切,说道她不仅精通京剧,熟悉《白蛇传》的戏迷票友更是力捧她扮相清丽、嗓音纯美、功夫出色,就连对京剧缺乏了解的青年学生,也认为她凄婉中不失坚毅,加之难得的脱俗之美,是当代京剧白素贞的不二人选。
讲座当天她一席古朴的装扮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平素说话的略显柔弱的嗓音和信口而来的京剧唱段的极强的穿透力的鲜明对比。
她不善言谈,所以用唱来向我们表达她对京剧的深深地热爱,不论是她说话时腼腆的表情抑或是唱起京剧的一板一眼,都让我们深受感动,这样一个热爱京剧,热爱她的事业的美丽的女子,很让人羡慕。
在大幕拉开之前我的脑海中一直在回想这些讲座当天的片段。
终于,当现场的灯光聚焦于舞台,帷幕拉开之后,的确,我们都为这个当代的白素贞所折服了。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名剧,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那么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京剧《白蛇传》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白蛇传》观后感《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
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
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白蛇传》观后感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白蛇传戏曲观后感

白蛇传戏曲观后感
《白蛇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都有着精彩的演绎。
戏曲版的《白蛇传》也是其中的佳作,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独特的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白娘子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首先,本剧的演员们非常出色,他们在表演中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非常生动。
白娘子被演员刻画得非常美丽、高贵而神秘,让人不禁为她倾倒;许仙则被演员刻画得憨厚、善良而可爱,使人对他产生深深的同情。
此外,其他角色如法海、小青等也都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本剧的音乐也非常出色,它既体现了南方民族音乐的特点,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使得整个剧目更加具有现代感。
同时,音乐也很好地配合了演员们的表演,给人以视听上的双重享受。
总之,这场戏曲表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还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关于生死、轮回等深刻哲学思想。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精彩的戏曲表演,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白蛇的读后感范文

白蛇的读后感范文白蛇的读后感范文白蛇的读后感篇一:观《白蛇传》有感看完了白蛇传,留下无尽的震撼,情感天地,而天地无情。
情满人间,而世人迷惑,最终爱情的真谛被葬在了雷锋塔。
爱情结局又该如何? 雷锋塔究竟困住了白娘子,还是困住了我们?那些向往着纯美爱情的痴人。
痴人的爱情也怕辜负,我们终究不是许仙,碰不到那白娘子。
徒留伤感罢了。
有人说,我们现代人都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少了人世间的那一份期待,也就少了生命中的那样一份美丽。
你救我一命,我还你一生!只是一生不够长,不够对你的爱。
也不够远,始终在心里缭绕。
不要你还,只要你爱,此生余愿足矣。
就是这样的一份爱情。
在我20年的生命里就看过2场京剧,一场是讲忠义的《截江救斗》,另一场就是讲述爱情的《白蛇传》,我知道这是一幕悲剧,我同时也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对于这样一份日渐凋零艺术,即使我不能亲自去传承,也应该进我说能的去支持、去眷顾、去保护。
而不是漠视它的存在,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我认认真真地欣赏着这最美的艺术,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不停地跟着观众叫好。
那一刻,我知道那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呐喊,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喜欢。
喜欢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喜欢那唯美的爱情故事,喜欢那天籁之音,喜欢那漂亮的衣裳,那恍如仙境的舞台? 我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白素贞,千年的蛇妖,有最简单的目的,修炼成仙,那时,成仙是每个妖的“正果”。
只是,在半步多碰见了许仙,那个男人让她明白了爱。
她开始蜕变,不懂爱的白蛇,为爱放弃千年道行,为爱反那满天的神佛却势如破竹。
为爱甘愿走进雷峰塔。
那一刻,是神赢了,还是妖胜了?最终,是爱穿越了生死,穿透了法术,穿透了那高高在上的佛,爱之永恒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妖的大道不是成仙,而是沉爱。
“你救了我一命,我还你一生!”此时,白素贞已不是妖。
雷峰塔见证了惊天动地的爱恋。
许仙,一个书生。
无意闯入半步多,那刻,命运因一个女子彻底的改变,因为他爱上了那个女子,绝美的容颜,姣好的个性,她的一切,都使他目光流连。
京剧白蛇传断桥观后感

京剧白蛇传断桥观后感
一开场,舞台上的布置就把我带入了那个许仙和白娘子爱情纠葛的情境里。
那西湖的景儿啊,虽然是靠简单的道具和演员的身段表现出来的,但就感觉真有那么个湖在眼前似的。
白娘子一亮相,我的天呐,那扮相简直绝了。
那一身白衣,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一样。
她的眼神里全是戏,透着哀怨、深情还有点儿小倔强。
唱起来的时候,那嗓音婉转悠扬,就像一条丝线,把我的心都给缠住了。
一句“青妹慢举龙泉宝剑”,声音里带着的那种悲切,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她在断桥这儿,想起和许仙的过往,爱恨交织的情感被演员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就想啊,这白娘子是有多爱许仙啊,被他伤成这样还念念不忘。
许仙呢,这个“渣男”(哈哈,这么说有点过分,但当时真有点这感觉),他一出来,畏畏缩缩的样子。
不过呢,演员把他那种矛盾的心理演得特别好。
他对娘子又爱又怕,怕娘子是妖怪,又放不下这份感情。
他那哆哆嗦嗦的身段,还有那欲言又止的表情,看得我是又好气又好笑。
小青就特别可爱又泼辣。
她手持宝剑,一心想为姐姐报仇,对许仙那是横眉冷对。
“许仙,你这负心之人!”这一嗓子喊出来,那叫一个霸气。
她的动作特别干脆利落,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对许仙的愤怒。
小青和白娘子的互动也很有趣,一个要杀许仙,一个护着许仙,姐妹俩的感情在这矛盾中更加凸显出来。
整个戏的节奏把握得特别好。
有那种悲伤的慢板唱段,让你沉浸在白娘子的痛苦之中;也有紧张的冲突场面,像小青追着许仙要砍他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而且京剧的那些程式化动作,什么圆场啊,台步啊,在这个戏里就特别和谐,一点都不生硬。
白蛇传京剧观后感 -回复

白蛇传京剧观后感 -回复《白蛇传》京剧观后感作为一部经典的京剧作品,《白蛇传》深受观众喜爱。
近期有幸观看了这部京剧,不禁让我对京剧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此,我想就这次观剧经历,展开一次观后感的回复。
首先,我要说的是对于这部京剧的舞美布景方面。
观看《白蛇传》京剧并不需要太过注重细节,因为京剧更注重的是艺术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舞美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仍然延续了京剧传统的风格。
简约的舞台布景和精致的道具都展现了京剧的特色,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虽然没有多样化的景物切换和特效,但通过剧中角色的表演以及他们与舞台的互动,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舞台氛围。
观众会发现,京剧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所展现的舞台美学仅凭简单的布景和道具就能表达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其次,我想说的是对于京剧表演艺术的欣赏。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自然有其独特的表演技巧和风格。
在《白蛇传》京剧中,演员的表演功底非常高超,无论是唱腔、唱工、唱腔的节奏感,都展现了京剧表演的巅峰之作。
整个演出过程中,演员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精神面貌将角色塑造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形体、音律还是表情,都表达了角色的性格,使得观众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达。
而且,精致而独特的妆容服饰更是给整个演出注入了一种戏剧性和视觉的冲击力。
这种表演形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于京剧传统艺术表达的一种认同和欣赏。
另外,京剧《白蛇传》作为一部经典剧目,在剧情发展和表现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这是一部表现爱情、舞蹈、武打等要素相结合的戏剧,故事情节紧凑,表演技巧独特,更加凸显了京剧的艺术魅力。
整个故事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节的发展,传达出了一种爱情的力量和挑战。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被情节的扣人心弦以及角色间的纷争所吸引,不禁产生了对于京剧剧情演绎的深入思考。
京剧通过抽象、夸张、夸张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极富艺术感。
观众可以感受到演员身体上力量的流动和呼吸,非常有观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观看京剧白蛇传有感
过去的我并不喜欢京剧,但是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具体的理由却说不上来,或许是因为江南,或许是因为戏曲,又或许是因为《白蛇传》。
许仙也许可以算作是白素贞悲剧的一个重要缔造者,他是一个人,但是他却并不真正懂得人的高贵,更加没有一颗包容万物,接纳众生的心。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在许仙身上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真义,书生的无用就在于他们的迂腐、保守和天真。
而且,《白蛇传》中白素贞的执著与许仙的软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表现了积极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封建社会的男权意识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这也是《白蛇传》的现代性表现之一。
《白蛇传》之所以能够被大多数民众所喜爱,正是因为它不仅昭示了人之为人的高贵,而且揭示了人的高贵就在于人间有爱长存,《白蛇传》是戏曲界的一朵艺术奇葩,我很庆幸的是我一睹了它的全貌。
西湖见证了一段千古奇恋,只有体会了这段情,才能更好的体会西湖之美。
一阵阴雨,一面湖水,一段断桥,一池荷花,一叶扁舟,一柄破伞,一介书生,一袭白影,一场感人至深的情,也创写了一段很好的京剧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