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霸王别姬》的观后感800字_作文
京剧《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5篇

京剧《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5篇霸王别姬的时代背景的复杂是我看过的影片之最,它的故事横跨数十年,又涉及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最快的时期,而两位主角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落落。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霸王别姬观后感1000字《霸王别姬》展现的是中国一个个真实的年代,讲述了从民国初期,横跨了民国时期,抗战,解放,等一系列历史,包括人们生活状态,京剧文化,这对中国的那些年代是一个很好的复现。
在不到三小时的影片里,观众感受到这段期间内政权交替的频繁。
片中程蝶衣和段小楼二人也渡过了风风雨雨。
此片借助人物的命运,以小见大,窥视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影片中存在日本侵略我中华那一段时期的剧情,而且日本都邀请了戏中的主角去给他们唱戏,可见日本人也喜欢我国的京剧艺术。
但剧中,程蝶衣去为日本人唱了留下了骂名。
《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是个悲剧人物,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理解他对这种艺术的痴迷程度,他给日本人唱戏不是为了献媚,而是希望通过外族人将这种京剧艺术传播出去,并且不希望这种艺术衰落,这方面,他和《梅兰芳》中的邱如白又有相似之处。
在他们的眼里,唱戏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名气,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爱好兴趣,从而上升到痴迷,为之献身。
也许就因为这些人,京剧文化艺术,在当时那动荡年代也能如此盛行。
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京戏,实际上是献身于京戏《霸王别姬》所代表的永恒的中国文化精神。
这部电影把我们的人生宏观融入到时代的大变迁上,又微细到一个演员的爱恨情仇中,从而敲击我们对社会对爱情对人生对一切真实与虚假的的思考。
剧中程蝶衣的形象所表达的精神在今天也仍有意义,这其实就是一种坚韧的无私奉献精神,无论是奉献给学术,奉献给艺术,还是奉献给人民,这都需要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也始终坚持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两手抓,而且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
中国在努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正在进行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这是一场以上层为主导进行的改革。
霸王别姬观后感作文范文

霸王别姬观后感作文范文霸王别姬观后感作文1人间,只不过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电影中的人物全都有血有肉,独具代表性。
他们有的性格耿直、刚烈、用情专一;有的通世故、有同情心,却又不失原则;还有的出身卑微,敏感倔强。
他们在面对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时,所体现的内心仿徨与挣扎,以及在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怀疑与纠结中全面地再现了真实的人性。
人最难得的,便是活得清清楚楚。
这是我最大的感触。
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到“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成为这部影片的最大转折点。
为什么小豆子不断地唱错这句词?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的确确是男儿郎,可当他唱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意味着他不清楚吗?不!并不是!他记得师傅说的从一而终,他记得自己的使命,他记得要唱一辈子。
而段小楼不记得,他怕错,于是他糊涂地活着,顺着时代的发展而活着。
他娶妓女为妻为的是脸面,他与蝶衣分道扬镳为的是脸面,他让小四代替蝶衣的位子演虞姬为的还是脸面。
在影片的结尾他再次提醒蝶衣:“错了!又错了”!他只知道错,怕错,怕与时代背离。
我们活在世俗中,一生所求的不过是一个世人同意的“人生赢家”,生怕行差踏错,一时一刻的时光也不愿去尝试“输”,你追我赶,到头来,茫茫一生,不知所为何。
我们不是没有理想,我们的理想对我们来说是正确的事物,而世俗评判的却是什么是正确的。
影片中,程蝶衣因给日本人唱戏而被抓后,本有机会逃离死刑,可他没有选择欺骗,他选择清清楚楚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忘初心。
时期,段小楼将程蝶衣的一切都一一供出来,蝶衣的一句:“骗我,你们都骗我!”透出那个时代的无助与失望,殊不知,这只是无力的呻吟。
菊仙的自尽更是讽刺!所谓的承诺在那个时代竟如此可笑。
那么,承诺在我们这个时代可靠吗?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中,个个都是戴着面具相处。
研究表明,人一天至少要撒15次谎,这些谎话,都是为了迎合时代。
时代如何发展,我们便如何适应。
清清楚楚还是糊糊涂涂显得异常重要,没有人愿意糊糊涂涂地活在世上,可世间却拥有太多物是人非,愿我们都能清清楚楚,抹去脸上的脂粉。
《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5篇

《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5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5篇(一)《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台上只一人入了角色之中戏台演了半生千秋,程蝶衣一人入戏痴魔成了疯。
奈何这台上台下,历史变换全都通透,真正的戏中人,唯程一人耳。
幼时学戏看那角儿戏场内外光鲜亮丽,正是清王朝糜烂纷奢的光景,演员扮相华贵,场下人声鼎沸,雍容的盛世似还能长存,实则也如戏角新老代代交换一般,是王朝覆灭前仅存的荣光。
所谓戏台,演的是悲欢离合,映的是时代变革。
从程第一次以名角的身份登场起,来来回回,在那戏台子上演了许多回。
初时大清仍辉煌。
京戏在市民文化消遣中的巨大消费力无可取代。
人民有需求,戏场内外人山人海,翘首盼着见一眼角儿的曼妙身段情态,张望急着听一嗓子西皮二黄。
大清尚在经历黑暗前最后一缕微光。
而后日军进城,戏场子也因日军将领的现身而静肃三分。
堂会一曲《牡丹亭》,不论日军作为听众是否真心喜爱这中国戏曲,他们报之以的尊重和欣赏,在影片的后半程都再难寻。
当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热闹的戏台上时,戏台之下,不同观众的不同情状,更是当时时代人格的真实写照。
暂不提后事如何,这一张日军官兵庄重静坐赏京戏的剪影,实打实的凸显了日本整体的文化素质。
再将戏台子的故事后拉。
从军阀将领们聚众听戏,却听不出程因吸食大烟吸坏了嗓,甚至齐声叫好开始,京戏便一步一步走向无可挽回的死局,它被摧残,被摆弄,被改头换面。
观霸王别姬后心得感受5篇

观霸王别姬后心得感受5篇昨天朋友推荐《霸王别姬》让我看,160分钟通宵看完。
好困,粗略的写下观后感:人生如戏,既有入戏,也能出戏,戏终人散。
程蝶衣是入戏,到了人戏合一的境界,并且能从一而终,但不能出戏。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戏曲《霸王别姬》心得体会1观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后感作为一部电影他是很冷门的,全天全上海排片九场,当晚我看的场次只有6名观众。
甚是凄凉。
整部电影约一个半小时,讲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如果作为国产京剧电影的试水,我觉得有几点做得很不错。
一是开头有故事简介,能让我这种对历史知识不熟悉的人有个背景了解,不过开头字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还是惊着我了,这么大的排场。
二是京剧的特色可谓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从布景到走台,从人物形象到声音唱腔,几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值得称赞。
不过可能碍于京剧本身形式的局限性,整个故事镜头几乎用的都是正对着主人公的构图让人看多了有点别扭,部分戏码的面部大特写也难以与整体镜头切换连通,倒是十面埋伏时候台上约莫十来个人的打戏拍的觉得十分流畅,一气呵成,效果远远好于给脸谱角色的单独特写。
加上京剧表演的色彩本来就浓重,红是红白是白,如此饱和度高的色彩在电影荧幕上更是鲜艳。
虞姬和霸王的行头不用多说,隔着荧幕都能感受到做工精巧,令我捻捻不忘的是虞姬后半段穿的一件斗篷,外头黄色,里头青绿,外头绣花,里头好像绣的事梅花,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不得不感叹戏曲服饰与如今时装的不同。
就像所有老物件一样,京剧用的是一种缓慢的节奏,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
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觑,一根杆,就演出一匹马,两面旗,就化成一座山,再那个年代,如此美好的色彩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想象力,好似儿童用木杆玩起的游戏,玩的人沉浸其中,国粹有国粹的魅力,我看过无数遍张国荣演的虞姬,我以为因为是他演的虞姬,所以才那么美,今天发现,原来无论哪一出的虞姬,都是美的。
在我心里,虞姬不是因爱而死的,已经感知到前路不详的虞姬,是做好了准备与霸王一起赴死的,可是霸王缺一句奈何兮一句奈何兮,对着眼含泪光的虞姬说,你说我该把你怎么办,难道是为了逃命要丢盔弃甲么,难道是没了虞姬就能突出重围么,难道是嫌她走的慢要抛弃他么。
《霸王别姬》观后感

《霸王别姬》观后感程蝶衣的一生,像是一出华丽又凄凉的京剧,唱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
看完《霸王别姬》,心里沉甸甸的,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像是被一根细细的丝线缠绕着,隐隐作痛。
这部电影,陈凯歌导演的,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讲的是两个京剧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从民国一直到文革时期的人生故事。
说起来,这电影的背景跨度很大,从动荡的乱世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文化大革命,每个时期都给这两个人物带来了不同的命运转折。
程蝶衣,打小就被送进戏班子,学的是旦角。
他入戏太深,戏里戏外分不清,一辈子都活在“虞姬”的世界里。
张国荣演的,真是绝了!眼神、身段,一颦一笑,都把程蝶衣的痴迷和脆弱演绎得淋漓尽致。
段小楼,性格比较粗犷,重情重义,但也有点世故。
他演的是霸王,在戏台上威风凛凛,在生活中却少了点程蝶衣的那份执着。
剧情我就不细说了,怕剧透。
电影里的一些场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程蝶衣在台上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的时候,那种绝望和挣扎,看得我心都揪起来了。
还有文革时期,两个人被批斗,互相揭发,那段看得我真是五味杂陈。
这电影的主题,我觉得是关于身份认同、爱情和命运的。
程蝶衣对“虞姬”这个身份的认同,已经超越了舞台,渗透到了他的生活中。
他对段小楼的感情,也超越了兄弟情,更像是一种执念。
而他们的命运,又和时代的变迁紧紧联系在一起,身不由己。
说起来,这电影的画面、音乐、剪辑都非常出色。
画面唯美,音乐凄婉,剪辑流畅,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有些地方节奏有点慢,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有点闷。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想,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程蝶衣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他自身性格的悲剧。
他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被困在了时代的牢笼里,最终走向了毁灭。
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经典电影。
它不仅展现了京剧的魅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人性的复杂。
如果你喜欢历史题材的电影,或者对人性和命运感兴趣,那这部电影绝对不容错过!。
霸王别姬观后感

霸王别姬观后感霸王别姬观后感篇1早听说张国荣版的《霸王别姬》很好看,分两次看完,到最后谢幕才感觉自己没看懂。
是从头到尾彻彻底底的没看懂。
于是又上网去翻网友们的影评,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剧情有这么深刻的内涵啊!这种感觉让我哭笑不得,我竟不懂电影到这种地步了吗?后来又仔细翻看了不同网友的影评,觉得他们都有很深厚的文化修养,这么一对比下来让我吓了一跳,别人都看懂了,就我没看懂,岂不说明我的文化修养很低?仔细回忆一下,我是从来不看文艺类电影的,就算去年李安的《少年派》炒得沸沸扬扬我也没看,不是没时间,我知道就算看了我也看不懂。
至于文字方面的东西,散文和诗歌我都是不碰的,高中的时候曾经买过一本《余秋雨散文集》,看了几篇也没看了,说实话兴趣真的不大。
但是我对思想类的作品很感兴趣,尤其是古文。
韩愈文集、道德经、论语什么的被我背的滚瓜烂熟,而且还不是有意去背自然熟的那种。
我觉得这种微言大义的东西才叫有意思。
单是这样的话,仅仅只能说明我个人口味有倾向性,但不止于此,就电影来说我肯定不是什么电影都不看,当然,是有被动性的,如果哪部电影不是宣传的人尽皆知,我也很少有闲情去观摩观摩,所以你看,什么样的电影会宣传的人尽皆知,都是些大制作啊,像《战国》、《夜宴》、《无极》、《新四大名捕》等等,那画面多恢宏啊,打斗多刺激啊,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巧的是每次等我看完没多久网上就好多影评说这些都是烂片。
大家可能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一个平时只看商业烂片的人,怎么可能看得懂真正的好电影。
这个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尤其是看完《霸王别姬》之后,我不认为程蝶衣是因为沉醉于艺术而分不清男女,我只看到整部电影就是在讲两个好基友的故事,我也不认为小楼和蝶衣有多么高尚的节操,只看到他们的矛盾从没消停过,更加没觉得程蝶衣的扮相有多貌美,甚至没觉得哥哥的演技好在哪里(仅指本片)。
这么好的电影就被我糟蹋了,这就是只看商业烂片的结果。
作为普通网民我们不可能有专业电影人那么执著的审美观,往往别人搞一下宣传,强调一下卖点,我们就被吸引过去了,尤其是透漏一下里面有哪些美女帅哥,我们这些纯情青年哪忍得住好奇心。
霸王别姬京剧读后感

霸王别姬京剧读后感《霸王别姬京剧读后感》篇一京剧《霸王别姬》,那可真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超级盛宴啊。
我之前对京剧的了解就像那浅浅的一洼水,看了这出戏后,感觉像是突然被丢进了京剧知识的大海里,晕乎乎但又兴奋得不行。
戏一开场,那舞台布置就把我给震住了。
简单的几样道具,可在灯光和演员的演绎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超级有氛围。
霸王一亮相,嚯,那气场就像一头威风凛凛的大狮子,谁见了都得抖三抖。
他那唱腔,雄厚得就像打雷一样,轰隆隆地钻进你的耳朵里。
我就想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呢。
再看虞姬,那简直就是一朵盛开在战火中的娇花啊。
她的扮相美极了,水袖一甩,就像天边的云彩在飘动。
她的唱腔呢,又柔又脆,就像春天里的黄鹂鸟在唱歌。
虞姬和霸王之间的互动,那可真是满满的爱意啊。
看着他们,我就想起了我自己曾经暗恋过的一个女孩。
我那时候也是像霸王护着虞姬一样,在心里默默地守护着她,虽然最后啥也没成,哈哈。
不过呢,这出戏可不仅仅是讲爱情的。
霸王的那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感,真的是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他那么强大,最后却被逼得走投无路。
这让我不禁想,人再强大又能怎么样呢?也许命运就像一个调皮的小鬼,总是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来个大反转。
霸王的那种无奈,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
还有虞姬的自刎那一段,哎呀,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她那么决绝,就像一片树叶从枝头飘落,毫不犹豫地投入大地的怀抱。
我就在想,她这是得有多爱霸王,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她的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爱情,也许也是为了霸王最后的尊严。
这让我对爱情又有了新的认识。
爱情可不只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有时候也需要像虞姬这样的牺牲和奉献。
这出京剧啊,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很多东西。
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爱情的细腻感。
我觉得我以后得多多去看京剧了,说不定还能从里面挖出更多的人生哲理呢。
不过京剧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懂的,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挖掘。
这《霸王别姬》只是个开始,我想我已经踏上了探索京剧这个神秘世界的道路了。
戏曲霸王别姬观后感(精选多篇)

戏曲霸王别姬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霸王别姬》还是高中的时候看过《霸王别姬》,那时候总觉得没怎么看懂,后来又简单的看了一遍。
程蝶衣,少时,他的母亲为了把六指的他送去梨园,不惜切去了他的手指。
这与小豆子在一举一动中所表现出的对母亲的迷恋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不合群的他在一直在寻求那一束温暖自己的光。
终于,在师哥那得到了,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
于是,他把自己的迷恋,渐渐转到师哥身上。
逃跑前不忘提醒师哥取那几个铜板,重情义而又天真。
他在唱戏时,坚决说:“我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
”这是他对他自己性别的忠贞,绝不背叛。
这或许有些偏执,却也率真。
段小楼他少年时侠肝义胆,是个很仗义的人。
可是在现实的车轮下,渐渐的化为了平淡。
他的角色是西楚霸王,何等骁勇?可是他说是和师弟唱一辈子戏,却娶了青楼妓女菊仙。
说是爱国,却是在蝶衣给日本人唱戏把他救出来后鄙视蝶衣。
他背叛了自己,背叛了自己的戏剧理想,说是:“演戏得疯魔,没错。
但如果活着也疯魔,咱在这凡人堆里怎么活?”可是,不疯魔,不成活啊!若是心里没有一点执念,若是没有一点底线,一昧的虚假,奉承,背叛,人生的意义何在?段小楼是个看起来坚强的人,远比程蝶衣健壮的多,可靠得多。
他在文革的牛鬼蛇神中,却是比谁都懦弱。
问:那你爱不爱菊仙?答:不爱!这是对妻子的背叛。
之后的对程蝶衣的揭发,那句“汉奸”更是对师弟的背叛。
为了自己的苟活,迎合。
他的“霸王”气概难道只是在“拍砖”这种自残行为中才能体现么?是的,他是假霸王,蝶衣才是真虞姬。
他只是个懦夫。
这部电影是大气的,悲凉的,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是一种文化的沉淀,思维的结晶。
纯净的美,不带世俗气息的浮华。
是一部戏,也是一个人生。
人生中也是充满了迷恋与背叛的。
忠诚难寻,真相隐匿。
表面上道貌岸然,背(更多请搜索:)地里却做着偷鸡摸狗的猥琐的事。
只能带着怀疑,于是,“相信”这个词也只会在梦里浮现了。
其实,背叛最可怕的是,最后背叛了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霸王别姬》的观后感800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个人倾尽一生只为一出戏而活。
活在戏中的他,用生命去演绎一出悲情戏,这既是人生的悲哀,也是戏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
《霸王别姬》讲述的是段小楼、程蝶衣为主人公的故事,故事以时间为轴,描述了两人由小经师傅的锤炼而名成艺坛,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两人演出路途发生的矛盾情节,展现了在这个时代中的浮沉人生。
首先,该影片之所以给予我深刻印象,一部分在于故事氛围营造可以说很成功,人物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满是那个年代的风情;另一部分在于故事的情节让人意想不到,刚开始的演出,本以为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者到后来会有美好圆满的结局,没想到结局竟是三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互相残杀,把旧日的承诺及恩情抛之九霄云外,该情节令我十分震惊。
再接,影片中令我最有感触的人物是程蝶衣,他可以说是影片的核心。
他身为一个男儿郎却遭受到了三次不同程度的阉割。
第一次,程蝶衣的母亲为了让他能够进入戏班学艺,用刀子将其一根手指切断,使他失去了原来完整的手,这一次对程蝶衣来说是肉体上的阉割;第二次,师傅教程蝶衣唱戏,程蝶衣一直把自己念成男儿郎,而不是女娇娥,可见他对自己是男儿郎的本性充满坚定,但在师傅和大师兄的指责与逼迫下,程蝶衣不得不把自己念成女娇娥,一次本性的改变,使其后来的演出带有一定的女郎色彩,这一次是对程蝶衣本性上的阉割;第三次是在文革期间,
这一次令程蝶衣最值得相信和依靠的师兄段小楼在众人逼迫下,为明哲保身而出卖了程蝶衣,于是两人互相供出对方的罪行,这一次对程蝶衣来说是精神上的阉割。
三次不同程度的阉割是使程蝶衣趋向更坏的本性及走向没落境地的驱动力。
最后,说说段小楼。
段小楼可以说是影片中最正常的一位人物。
他的正常较为符合于普通人,他懂得享受、贪恋美色,对生存有着渴望,能够适应社会,懂得变通。
故事开始段小楼维护和帮助师兄程蝶衣的故事,觉得他是一位是非分明、讲义气的正人君子,但是在影片结局,他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对自己真心真爱的妻子菊仙进行口头上的“谗言”并诬陷自己的师弟程蝶衣,从这情节打破了我对段小楼的好感。
我们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堂堂的霸王会落得此下场呢?他何以至沦落到出卖自己最爱的菊仙和蝶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在于利益,或许在于他对自己是霸王的底气不足……
《霸王别姬》是戏剧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亦是时代的悲剧。
它将社会的真实状态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反映得淋漓尽致,值得观看!
文|李林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