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读后感

合集下载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影响了中国,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并且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影响深远的书,恐怕也仅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每个星期的星期五午时,最终两节课是信息和《论语》阅读课,我觉得算是最放松的课了吧。

信息课上完后,《论语》阅读课并不会让我感到有压力,教师带着我们读论语,释论语,析论语,并且结合日常生活。

论语中大多都十分贴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适用至今。

李荣浩的一首歌《年少有为》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

”是啊!假如我年少有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关于这句话都有自我深刻的感受吧。

在这硕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顽强。

《论语》中有一则是孔子对自我人生的规划,“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我的规划,可我们一介凡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

但我们在风华正茂的年代应当根据自身情景确立自我的梦想,平凡中亦可活出伟大。

未来好像十分遥远,但作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们每一天不得不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样,他们每一天也像我们一样。

只是他们是拜孔子为师,主动向学;而我们此刻大多是被动学习,疲于奔命。

孔子有很多弟子都十分的勤奋,而颜回是最勤奋的那个,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读完《孔孟》这本书,我对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孟子的仁政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两位古代的智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指南和社会的理想模型。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强调的是“仁爱”与“礼制”。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以仁爱为基础,而社会的秩序则需要靠礼制来维护。

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应当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对待他人要友善、宽容。

而在社会治理方面,合理的制度设计和道德约束同样重要,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加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种本性可能会被遮蔽或扭曲。

因此,孟子提倡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恢复和发扬人的善良本性。

这种思想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当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努力去除那些不善的念头和习惯,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善良。

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强调君王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实行仁政。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府应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谋福利、保平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以下是孔孟经典语句的解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孔子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越来越多而感到危险。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孔子主张在人际关系中要秉持“仁爱”原则,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种尊重他人、平等互惠的观念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读:孔子认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知之、好之和乐之。

仅仅知道它不够,还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喜欢它还不够,更要从中感受到快乐。

孔孟的思想及读后感

孔孟的思想及读后感

孔孟的思想及读后感
孔孟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孔孟思想强调了人伦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主张以道德规范来管理社会关系和个人行为。

孔孟思想主张,人应积极地追求个人的德行修养,尤其注重孝道。

他们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生的首要责任,只有恪守孝道,才能获得大德和仁爱的美德。

此外,孔孟还非常注重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

读完孔孟的思想,我深受启发。

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个人利益,个人主义盛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孔孟思想提醒我们,要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秉持仁爱之心,以和谐与善良的方式来管理人际关系。

同时,孔孟思想中对教育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是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智慧的关键手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肩负社会责任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孔孟的思想通过强调人伦道德、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的理念。

他们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管理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子语录》是一本关于孔子和孟子的语录集,其中包含了他们的思想和智慧。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都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

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有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们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

其次,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
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提出了“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也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
兴衰和民众的幸福与否,都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提出了“仁政”、“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强调了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通过阅读《孔子语录》,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
人的品德和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治国理政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我会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注重自己的教育和培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现在请欣赏店铺为你带来的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

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

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

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

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

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

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

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

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不理想。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

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

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大量内容,其中十则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分别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十则语录,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在读完《论语》十则后,深刻地感受到其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与丰富性,也深深地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规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使自己更加自信、更加快乐。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交友需要广纳天下英才,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朋友不仅仅是陪伴我们一起走过人生的伴侣,更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知己、支持者和帮助者。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善于交际、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友情。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正义之心,应该为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思考,而思考也需要学习。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到学问的精髓。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求别人,先从自己做起。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孔孟读后感(一)读黄仁宇《赫逊河畔谈外国汗青》之孔孟有感:邪如文外所说,孔子糊口正在一个安适的时期,贱族式的和平、骑士般的精力,至古让咱们有些人遥想没有未,而孔子自身也是贱族,只管曾经衰败,但猜念正在彼时的年夜环境高,念必也比孟妇子孬失多,因此孔子更为关怀的是“礼”,是一种统乱次序的维持,是“小资”的口态,因此他能力怡然自得天“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回”,他没有会也不克不及过量天关怀社会的底层,那点彷佛取东方的贱族同样,顶多只是居下临高的施舍,当您一铺身姿要取他仄分财富争取职位地方之时,彼时的仁慈取异情也便消散天一尘不染!而孟子呢?却齐然差别,兽性的贪心取倾轧让他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安齐没有不变的时期。

正在那种状况高,做为一个有社会义务感的年青人他能出事进来旅游集口对着饭菜挑三拣四混进小资吗?他为何倡导“反动性”?这是他的这个社会曾经接近解体曾经出有出路,这是果为他持久混迹于底层(孟子衰败贱族,此时照孔子的说法曾经完全“礼崩乐坏”了,不少圆里否能享用没有了孔子这个待逢),曾经睹识了太多的罪过取苍凉。

他为何主弛“性擅”,这是果为正在这个年夜环境年夜配景之高,惟有“性原擅”可以给其时的群众,其时的有志青年一丝愿望战曙光!尔念,孟子正在那圆里兴许取人民币穆师长教师撰写《外国历代政乱失得》的目标正常。

他为何倡导“低程度仄等思维”,那当然取他其时的望界局限无关,也取其对人熟的末极意思的思索无关。

那些兴许取黄仁宇师长教师以“经济的角度”去不雅察外国年夜汗青扞格难入,但他们独特孕育发生的一个话习题便是:人,在世的意思究竟是甚么?所逃供的究竟是甚么?是哲教天对待人的存正在抑或其余?尔念那才是孟子思维的来源天之一,也是人类不能不摸索战穷究的重点!钻研汗青,邪如黄仁宇师长教师所说,“必然要讲究他们的汗青配景”,然而仍有一点黄仁宇师长教师出有提没的便是讲究他们的位置!粗鄙的咱们常说“屁股(位置)决议脑筋”,莫没有是云云?!孔孟读后感(两)孔孟以为,逃供学识尾先正在于爱教、乐教,那是要害。

论语名句读后感(通用16篇)

论语名句读后感(通用16篇)

论语名句读后感论语名句读后感(通用16篇)《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论语名句读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名句读后感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名句读后感篇2《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

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

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

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

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

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

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

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

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

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

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
不理想。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

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

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

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

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

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孔孟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
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
长了。

)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
11、【孟子语录】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

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

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12、【孟子语录】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3、【孟子语录】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4、【孟子语录】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5、【孟子语录】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6、【孟子语录】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7、【孟子语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18、【孟子语录】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9、【孟子语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20、【孟子语录】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