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4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

绝密★启用前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漱玉词》的作者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3、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4、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A、无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古诗D、杂言诗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6、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D、渴望招贤纳才,建功立业7、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9、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飞鸟相与还B、结庐在人境C、悠然见南山D、心远地自偏10、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矛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日出》11、“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凤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12、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13、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美国作家欧∙亨特B、俄国作家契科夫C、苏联作家高尔基D、法国作家莫泊桑14、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15、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长亭送别》一折选自元杂剧《西厢记》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16、“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拟人B、比喻、用典、夸张C、夸张、拟人、比喻D、用典、拟人、比喻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皖西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纲要2014

皖西学院2014年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研究中心编著《大学语文》责任编辑:李梅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013年第5次印刷一复习提纲:(一)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语言文字运用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重点篇目:《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江淹《别赋》、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前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宗臣《报刘一丈书》、张岱《西湖七月半》、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诗经·蒹葭》、《陌上桑》(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望天门山》、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相》、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李商隐《锦瑟》、孟郊《游子吟》、杜牧《江南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睢景臣《高祖还乡》。
14年真题

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知识(本大同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省.亲、省.吃俭用绰.约、绰.绰有余阻塞.、敷衍塞.责B、熨.平、心情熨.帖估量.、量.体裁衣脉.络、一脉.相承C、慰藉.、声名狼藉.揣度.、置之度.外记载.、载歌载.舞D、楷模.、模.棱两可的.确、众矢之的.攒.钱、人头攒.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是________,而是一次伟大的实践,但圆梦之途绝不轻松,既需要_________、尽力而为,也需要克勤克俭、辛勤劳动。
每一代中国人都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而________,努力奋斗。
A、空中阁楼循序渐进呕心沥血B、海市蜃楼步步为营鞠躬尽瘁C、海市蜃楼步步为营鞠躬尽瘁D、空中阁楼循序渐进呕心沥血3、下列名句出自《老子》一书的是()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4、下列各句中,描写重阳节景象的是()A、总把新桃换旧符B、长安水边多丽人C、遍插茱萸少一人D、最是橙黄橘绿时5、下列宋词名句与作者顺序相匹配的一组是()(1)昨晚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A、欧阳修柳永辛弃疾B、欧阳修秦观李清照C、晏殊秦观李清照D、晏殊柳永辛弃疾6、下列元人杂剧中,作者为关汉卿的是()A、《救风尘》B、《梧桐雨》C、《西厢记》D、《汉宫秋》7、下列《水浒传》人物中属于“一百单八将”的是()A、托塔天王晁盖B、没遮拦穆弘C、白衣修士王伦D、蒋门神蒋忠8、下列关于语词工具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形体,探讨字源的字典。
B、《康熙字典》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字书,收集大量常用字、冷僻字和古文字。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漱玉词》的作者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A B C D2.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A B C D3. 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A B C D4.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A.五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古诗D.杂言诗A B C D5. 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A B C D6. 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A B C D7. 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A B C D8.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A B C D9. 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飞鸟相与还B.结庐在人境C.悠然见南山D.心远地自偏A B C D10.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茅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日出》A B C D11. “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A B C D12. 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A B C D13. 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美国作家欧·亨利B.俄国作家契诃夫C.苏联作家高尔基D.法国作家莫泊桑A B C D14. 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A B C D15. 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长亭送别》一折选白元杂剧《西厢记》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A B C D16. “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泪添九曲黄河溢”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拟人B.比喻、用典、夸张C.夸张、拟人、比喻D.用典、拟人、比喻A B C D17.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4年(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______(分数:1.00)A.民为贵B.隆礼重法C.性善论D.仁与礼√解析:[解析] 孔子讲究以“仁”治天下,以“礼”规范社会秩序。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
2.《庄子》散文的特点是______(分数:1.00)A.汪洋恣肆,纵横捭阖√B.雄辩滔滔,说服力强C.含蓄隽永D.博大精深解析:[解析] 庄子散文的特点是想象奇特,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多用寓言,有浪漫主义特色。
3.“春秋笔法”的含义是______(分数:1.00)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解析:[解析] 孔子编定的《春秋》中,许多事件的叙述话语虽然不多,但含义却很丰富,所以称为“微言大义”,又称“皮里阳秋”,这种笔法即“春秋笔法”,即在看似简洁平静的表述之下,隐含着作者强烈的褒贬态度,前人概括为“一言寓褒贬”。
4.《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______(分数:1.00)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解析:[解析] “赋”是《诗经》基本创作手法之一,就是铺陈直叙的描写。
在《氓》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兼用。
本题四个选项中,C为赋,其他均为比兴。
5.下列哪篇作品是贾谊的______(分数:1.00)A.《过秦论》√B.《七发》C.《谏逐客书》D.《教战守策》解析:[解析] 《过秦论》是贾谊的著名政论文章。
6.《史记》的史学价值在于首创了______(分数:1.00)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语录体D.解析:[解析] 《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
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山水诗人是______(分数:1.00)A.谢灵运√B.陶渊明C.孟浩然D.杨万里解析:[解析] 谢灵运是第一位专心致力于山水诗创作的诗人。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大纲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大纲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 , , , , 。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 .③②⑤④①⑥ B .③⑥⑤①②④ C .⑤①④③⑥② D .⑤④③②①⑥试卷第2页,共9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 .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学科网C .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 .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 B .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 .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 D .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 .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学科网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浙江专升本】2014年浙江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 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 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 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 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 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倩:请。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凭依。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注、酌,劝酒。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能顺木之天.
天:天性。这里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第 1 页 共 16 页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5.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 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4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限 10 个字)(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1-43 题。(共 11 分)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 的醒来。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 晃动。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 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 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 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 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 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 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 握住的暖暖的手。
2014年浙江普通专升本考试所有考试考纲大集锦--浙江专升本考生必备(学研教育)

2014年浙江普通专升本考试所有考试考纲大集锦--浙江专升本考生迎考必备2013年浙江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核总目标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大学语文》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具体分为基础知识(语言知识、文学及实用文知识)和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两大方面。
二、考核内容(一)基础知识1.语言知识(1)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作品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字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今译。
(2)能够准确地使用汉字,识记和解释现代作品中的疑难词语(不含科技术语),了解汉语语法规范,掌握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法。
(3)掌握文言文、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文学知识(1)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
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详见背诵篇目)3. 实用文知识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及规范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十三种公务文书及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
(二)基础能力1.阅读能力(1)了解作品的题材,正确划分作品的段落层次,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2)能准确地分析一篇作品(文学及实用文)的材料、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说明常见辞格的修辞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2.写作能力(1)文学写作基本要求: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大纲
一、总则
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和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测试内容
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测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蒹葭》
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
1、《楚辞》和《诗经》在文学形式和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和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
1、汉代文学:
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
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
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
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
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七)《将进酒》
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时世造就的积极入世和怀才不遇以至消极悲观两者结合的诗人人格)。
3、李白诗歌的风格:以气驭诗、雄奇飘逸。
A、手法:夸张、想象。
B、诗歌形式:以乐府为主的诗体。
C、情感:强烈的自我意识,情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D、语言:清新自然。
4、《将进酒》一诗如何体现李白诗歌风格?
(八)《登高》
1、关于杜甫和他的诗:“诗圣”和“诗史”的由来。
2、《登高》赏析:古今七律第一。
体会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九)《锦瑟》
1、李商隐诗歌的特色。
2、《锦瑟》中典故的运用。
(十)《山园小梅》
1、林逋之“梅妻鹤子”。
2、赏析《山园小梅》。
(十一)《浪淘沙》
1、掌握宋词概貌。
2、李煜前后期词风及其变化。
3、赏析本词(白描手法、对比手法)。
(十二)《浣溪纱》
1、理解这首词“情中有思”的艺术特色。
2、领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妙处。
(十三)《苏幕遮》
1、苦难的生活经历对范仲淹成长成才的影响。
2、本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的特色。
(十四)《江城子》
1、苏轼的人格:“不合时宜”、正直旷达。
2、《江城子》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3、比较《江城子》(苏轼)和《鹧鸪天》(贺铸)这两首悼亡词。
(十五)《醉花阴》
1、李清照前后期词词风。
2、领会这首词情感表达上“含蓄蕴籍”的特征。
3、具体分析本词的烘云托月手法。
(十六)《再别康桥》
1、理解徐志摩的“康桥理想”。
2、具体分析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十七)《孔孟语录》
1、了解孔子生平、掌握孔子思想(“仁”和“礼”)。
2、《论语》和《孟子》风格之比较。
3、试述《孔孟语录》的“当下性”特征。
(十八)《报刘一丈书》
1、本文中刻画的三种典型脸谱。
2、本篇散文的艺术手法(漫画、对比)。
3、理解这篇文章所描写现象的跨时代意义。
(十九)《乌篷船》
1、周作人人生经历的启示。
2、本文如何体现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特色。
(二十)《世说新语》
1、魏晋风度的内涵。
2、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和“志怪”小说。
3、《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及在本篇中的体现。
(二十一)《宝玉挨打》
1、《红楼梦》的悲剧性。
2、“宝玉挨打”的原因。
3、分析本选段围绕“宝玉挨打”事件所体现的贾政、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的性格。
(二十二)《伤逝》
1、鲁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2、分析《伤逝》中的人物形象。
3、分析悲剧原因。
(二十三)《受戒》
1、汪曾祺的作品。
2、分析《受戒》中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的描写和表现主题之间的关系。
(二十四)《苦恼》
1、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2、小说中“人和人”的关系和“人和马”的关系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3、具体分析小说中如何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四、指定教材
《大学语文》(王志林、修宏梅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五、样卷
《大学语文》专升本测试样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篇。
2、《漱玉词》的作者是(),《珠玉词》的作者则是()。
3、人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是(),()是他咏梅的代表作,有“千古绝唱”之称。
4、“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句中,“惩”字释义为()。
5、()被南朝文论家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
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来表达人间哀怨之情的()一诗便出于此。
6、《世说新语》为南朝刘义庆编著,它不仅是()体小说的代表作,而且是()的主要载体,对后世士大夫文化有深刻影响。
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8、“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句中,“阑珊”释义为()。
9、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10、“老东西”、“小东西”是小说()中的人物。
11、()是贯穿前后期“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
12、(),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论语》
2、子君
3、新月派”诗歌三美”
三、简答(每个7分,共14分)
1、简述李后主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2、徐志摩的“康桥理想”是什么?
四、分析题(共11分)
子曰:富和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和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1、解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分)
2、指出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分)
3、分析这段话的思想实质(3分),并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五、赏析(10分)
《锦瑟》
六、作文(30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请就这句话进行辨析,写成一篇议论文。
要求:字数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