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

合集下载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期中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课外古诗词诵读——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2、龟虽寿/曹操3、赠从弟(其二)/刘桢4、梁甫行/曹植1、《庭中有奇树》【原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作者】选自《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背景】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

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四首《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译文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四首《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译文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下课外古诗四首译文、背景、主旨、练习题及答案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译文: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背景:《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主旨:这首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2分)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6分)1、【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1分)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1分)2、【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分)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2分)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2分)龟虽寿曹操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解析:咱先看这诗啊。

开头就说院子里有棵很奇特的树,这树啊,绿叶繁茂,花朵盛开,“绿叶发华滋”,一下就把这棵树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给写出来了。

然后呢,诗里的主人公就忍不住啦,攀着树枝把花朵折下来,为啥呢?“将以遗所思”,原来是想送给自己思念的人啊。

这就很有趣,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和心里想念的那个人分享。

折下花之后呢,花香充满了衣袖,可是啊,路途太遥远了,根本没办法把这花送到思念之人的手里。

最后两句就很妙了,“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说这花有啥珍贵的呢?其实啊,只是因为分别的时间太久了,借这花来表达思念之情呢。

这就像咱们现在,有时候看到一个小物件,可能本身不值啥钱,但因为和某个人或者某个回忆有关,就变得特别有意义啦。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这首诗可太酷了。

一上来就说神龟虽然长寿,可也有死的时候,螣蛇能腾云驾雾的,最后还不是化为土灰。

这就像在告诉大家,不管多厉害的东西,都逃不过生死轮回呢。

但是呢,话锋一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看那老马虽然趴在马槽边,可心里还想着跑千里路呢;那些有壮志的人啊,就算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也不会消失。

这几句就特别鼓舞人,不管年纪多大,都要有梦想,不能因为老了就啥都不干了,就像现在好多老年人还在学习新东西,追逐自己的梦想呢。

后面又说寿命长短啊,不只是由天决定的,好好调养身心,也能长寿。

这曹操啊,不仅有远大的志向,还懂得养生的道理呢。

最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像是在说,我太高兴了,写首诗来表达我的志向。

整首诗既有对生命的思考,又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八上课外古诗原文

八上课外古诗原文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

簪樱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完整版)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龟虽寿》的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龟虽寿》的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诗词复习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翻译: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小题1:这首诗与《涉江采芙蓉》都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2分)小题2:“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3分)小题3: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3分)小题1:“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的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给远方的亲人。

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小题2:“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小题3: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龟虽寿

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龟虽寿

无可奈何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升华感情
自我安慰
点明主旨
卒章显志
主旨: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思
妇怀远)。
龟虽寿
【曹操】字孟德,三国 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诗今存二十首,都是乐 府歌辞。风格悲凉慷慨, 气韵沉雄,古直悲凉。四 言诗成就尤其突出,今有 《曹操集》问世。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
1.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 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
短的诗句是: “ 神龟虽寿 , 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 , 终为土灰 。”
2.《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 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
是:“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骏马,好马
终结,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里指死去
有气节有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马槽 壮志的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里指人寿 命的长短
指调养身 心,保持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长寿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心情愉快。
诗歌赏析
达观 尊重规律 积极进取
乐府诗四言古Leabharlann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生命有限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千古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当益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雄心壮志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身心健康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延年益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旨:表达了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
和豪迈气概。
默写: 1.“ 攀条折其荣 , 将以遗所思 ”写主 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 送给远方的亲人,寄托了她深深的思念 之情。 2.诗中起到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 情感的句子是 “ 此物何足贵 , 但感别经时 ”。

语文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

语文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

语文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一、解析。

1. 首联。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这两句就是在描述庭院里有一棵很奇特的树,它的绿叶非常茂盛,而且还开出了繁茂的花朵呢。

就像我们平常看到自家院子里突然有一棵长得特别好、花开得特别美的树一样,诗人一下就被吸引住了,然后就开始对这棵树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和想法。

2. 颔联。

-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里呢,诗人看到这么美的花,就忍不住伸手攀折树枝,摘下花朵。

他为啥要这么做呢?原来是想要把这美丽的花朵送给自己思念的人。

这就很像我们在路边看到漂亮的野花,就想摘下来送给自己喜欢或者想念的小伙伴一样的心理。

3. 颈联。

-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诗人把花折下来之后呢,花香就充满了他的衣袖。

可是呢,他突然意识到,思念的人在很远的地方,根本没办法把这花送到对方手里。

这就有点小沮丧了,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却发现没有办法送给你想送的人,那种感觉很无奈的。

4. 尾联。

-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时候诗人又想,这花本身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地方,但是呢,它却能让自己感觉到和思念的人分别已经很久了。

这就像是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个和朋友有关的小物件,这个小物件可能不值钱,但是它能让我们一下子就想起和朋友分开很久了,心里就会泛起思念的情绪。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解析。

1. 前四句。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诗人一上来就说,神龟虽然很长寿,但它也有生命结束的时候;腾蛇能在云雾中飞行,可最后还是会化为土灰。

这就像在告诉我们,不管你有多厉害,多神奇,也逃不过生死的规律。

就好比那些超级英雄,虽然很厉害,但是也不是永远都能存在的。

2. 中间四句。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原文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原文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原文《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一、衍生注释:“庭中有奇树”的“奇树”指佳美、珍贵的树。

“绿叶发华滋”中“华”通“花”,“滋”是繁盛的意思。

“攀条折其荣”的“荣”指花朵。

“路远莫致之”的“致”表示送达。

“但感别经时”的“但”是只、只是的意思,“别经时”即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一棵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女主人公攀折花枝,想要送给心中思念的人。

花朵的香气充满了衣袖,可是路途遥远无法送到。

最后又说这花本身并不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很久了。

诗中先写树的美好,引出女主人公折花赠人的举动,由物及人,写尽了思念之情。

从满心欢喜的折花到因路远无法送达的失落,情感的转折细腻而动人,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满心期待去做一件事,最后却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达成,那种失落感是很深刻的。

三、作者介绍: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为东汉末年的中下层文人。

他们在动荡的社会中,有感于人生的无常、离别的痛苦等,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虽然这些作者大多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的诗作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运用片段:我和我的好朋友分开很久了,有一次我在花园里看到一朵特别漂亮的花,就像《庭中有奇树》里的奇树一样,花朵娇艳欲滴。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想把这朵花送给她,就像诗中的主人公那样。

我把花小心翼翼地摘下来,可是突然意识到我们隔得那么远,根本没法把花送到她面前。

那一刻,我特别能理解诗里那种无奈和思念,哎,这花再美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我想念我的朋友啊。

我觉得这首诗就像是为我此刻的心情写的一样,把那种思念和无法传达思念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 (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 酝酿升华;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 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 形象跃然纸上; 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 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 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 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 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 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 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 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 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 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 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 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刘 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精 品 回 顾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游 皆鱼 缥细 碧石 ,, 千直 丈视 见无 底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 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 “此物何足贵”?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 用?
提示: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 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 贵,还是“不足贵”,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 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
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 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 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 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1.此树“奇(珍贵)” 在何处?在诗中何处体 现?
•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 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 (提示:方式是“折其荣”,目 的是“遗所思”)
•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 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 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 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 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 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 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 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 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巩固练习
1、《与朱元思书》选自《 吴均集校》注,作
者 吴均。本文是 骈体文,多处使用了对
偶句。结构是 总分 式,总写的一句是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文言积累卡片
•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1、注音并解释。(2分)
华( )_____
遗( )____
2、《庭中有奇树》是《_______》的第九
首,该书最早见于南朝梁______主持编写的
《_____》,是一组_________,一般认为
产生于东汉末年,作者不详。(4分)
3、本诗中描写奇树叶绿花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 声
• 词类活用: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 一词多义: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珍贵
huā 繁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花weì赠送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香气 满
没法 送到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 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 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 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 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 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 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 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不过更增思 念之苦罢了。
1、此树“奇(珍贵)”在何处?在诗中 何处体现?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 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 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 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 全诗作简要分析。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 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 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 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 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 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 胸臆、间接抒情) ;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 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3、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 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 情景交融); 4、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
4、本诗中卒章显志,点明思念之无奈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
,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 字千金”。
1、自由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中重难点词语的 意思。
3、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描绘的 景象。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wèi)所思。
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