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欧阳修(1007—1072),字永 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 永丰(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状元成才路后人将 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
状元成才路
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有散文 《醉翁亭记》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指颍州西湖。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 的景色。夕阳垂地,万里的长江缓缓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天下大乱,士家贵族散了, 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将我的泪水吹 到扬州。
全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状元之成才路 痛和深厚的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国精神。
状元成才路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 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 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状元成律才路 。朱敦儒早年过着锦 衣玉食的生活,词状元成才作路 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残酷 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 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用 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以及其 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一个“乱”字,概括了中 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 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的嘲讽, 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 念。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 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 州,充满无限悲慨。
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 时节的景色。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 二年)金人进军中原之事。 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词的价值、分析其现实意义并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
(2)古诗词的词句理解:古诗词中的某些字词和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
举例:《登高》一诗中的“落木”,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教师要解释其意为“落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古代诗人在诗词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表达情感,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才能领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登高》为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了解古诗词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针对今天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对古诗词的难点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解析,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加强古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的实用价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朗读、分析和讨论,我发现他们对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积极参与诗词朗读,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词的价值、分析其现实意义并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
(2)古诗词的词句理解:古诗词中的某些字词和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
举例:《登高》一诗中的“落木”,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教师要解释其意为“落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古代诗人在诗词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表达情感,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才能领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登高》为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了解古诗词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针对今天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对古诗词的难点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解析,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加强古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的实用价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朗读、分析和讨论,我发现他们对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积极参与诗词朗读,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部编版8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充满了女主人公的衣襟和衣 袖。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 自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风跨俗”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源自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 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 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骨气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大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1)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名句赏析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人称改换,比拟沉痛。运用那些海民的口吻,说其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充满了女主人公的衣襟和衣 袖。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 自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风跨俗”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源自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 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 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骨气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大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1)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名句赏析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人称改换,比拟沉痛。运用那些海民的口吻,说其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文诵读》教学课件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纭逃散。这是又一次的 “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词人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 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词人期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是对朝廷偷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 起沙禽掠岸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 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深入探究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 迷在优美的风景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趣才乘舟返回,不谨慎进入 藕花深处。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景,看着万里的大江 在夕阳下流去。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 起沙禽掠岸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 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深入探究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 迷在优美的风景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趣才乘舟返回,不谨慎进入 藕花深处。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译文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景,看着万里的大江 在夕阳下流去。
八年级语文上部编课外古诗词诵读

1188
第十八页,共37页。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 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 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 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写
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 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其幽静 。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 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 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 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Ø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第五页,共37页。
刚填好的词 ,意指新歌
旧时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首
一杯酒
曾经到过的或熟悉
的亭台楼阁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去年这时节的 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向西方落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落日
什么时候回来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 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 词》。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 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 婉转,历有 “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 ”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节词人看 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第四页,共37页。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 政绩平平。作品在闲情逸致、歌酒风月 的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 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 伤。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运用 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声音结合 ,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1177
第十七页,共37页。
第十八页,共37页。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 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 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 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写
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 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其幽静 。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 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 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 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Ø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第五页,共37页。
刚填好的词 ,意指新歌
旧时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首
一杯酒
曾经到过的或熟悉
的亭台楼阁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去年这时节的 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向西方落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落日
什么时候回来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 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 词》。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 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 婉转,历有 “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 ”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节词人看 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第四页,共37页。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 政绩平平。作品在闲情逸致、歌酒风月 的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 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 伤。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运用 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声音结合 ,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1177
第十七页,共37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50页)

课外古诗词 诵读
目录
壹
贰
浣
采
溪
桑
沙
子
叁
肆
相
如
见
梦
欢
令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熟读全词,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大意。 3.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壹
浣溪沙
(宋)晏殊
作者介绍
晏殊,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 西进贤)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自幼聪慧,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 秘书正字。
诗词翻译
在金陵西门城楼上,倚栏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在夕 阳下流去。金人入侵,中原大乱,达官显贵们四散逃走,什么时候能够 收复国土?试请悲风把我的泪水吹到扬州去。
诗词鉴赏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他们的生活, 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朱敦儒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 残酷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词上片写 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 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 为抒情,格调也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一个“乱”字,概括了 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 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 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思考探究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 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这两句词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 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青春易 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目录
壹
贰
浣
采
溪
桑
沙
子
叁
肆
相
如
见
梦
欢
令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熟读全词,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大意。 3.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壹
浣溪沙
(宋)晏殊
作者介绍
晏殊,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 西进贤)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自幼聪慧,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 秘书正字。
诗词翻译
在金陵西门城楼上,倚栏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在夕 阳下流去。金人入侵,中原大乱,达官显贵们四散逃走,什么时候能够 收复国土?试请悲风把我的泪水吹到扬州去。
诗词鉴赏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他们的生活, 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朱敦儒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 残酷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词上片写 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 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 为抒情,格调也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一个“乱”字,概括了 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 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 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思考探究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 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这两句词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 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青春易 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与译文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 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 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 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 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 日夜思念的亲人。
3.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sè sè)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níng)寒,松柏有本性!
白话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 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 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 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4.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 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 的栖身之地。
白话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 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 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 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 翔。
7.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yǐ清秋。万里夕阳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 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 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 罢了。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 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 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 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 日夜思念的亲人。
3.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sè sè)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níng)寒,松柏有本性!
白话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 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 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 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4.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 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 的栖身之地。
白话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 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 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 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 翔。
7.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yǐ清秋。万里夕阳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 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 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 罢了。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代表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素材积累
►If I had not been born Napoleon, I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born Alexander.如果今天我不是拿破仑的话,我想成为亚历山大。►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A man is not old as long as he is seeking something.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素材积累
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这首词的上片写今昔之景,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起句触景生情,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夕阳西下”既写眼前景,又喻人到暮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
显示了词人忘情的心态。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水鸟惊飞,又带给词人意外喜悦。至此,词突然结束,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素材积累
►If I had not been born Napoleon, I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born Alexander.如果今天我不是拿破仑的话,我想成为亚历山大。►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A man is not old as long as he is seeking something.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素材积累
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这首词的上片写今昔之景,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起句触景生情,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夕阳西下”既写眼前景,又喻人到暮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
显示了词人忘情的心态。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水鸟惊飞,又带给词人意外喜悦。至此,词突然结束,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 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 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 运用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 声音结合,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精品PPT
③句意+写法+效果:
这句词的意思是:无可奈何之中,看到春花纷纷落去;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从南方飞回来了。用了 对偶的修辞手法,被誉为“千古奇偶”,“无可奈何” 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对仗工整,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无限惆 怅和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
①抒情方式+效果: 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借“夕阳西下”抒发词人满腔 的沉郁和不尽的幽思。 ②句意+效果: 这句的意思是: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的流逝 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
•精品PPT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①写法+效果: 用了对比的写法, 将“花落去”中"去"与“燕归来” 中"来"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慨叹 之情。 ②抒情方式+效果+哲理: 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借“花落去”“燕归来”两种 景物,抒发了作者伤春怀旧、时光流逝的慨叹、惋惜 之情。蕴含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常常会伴随着新事 物的重现”的哲理。
精品PPT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 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散,几时收?试倩悲 风吹泪,过扬州。
精品PPT
翻译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 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 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 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 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精品PPT
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
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
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
有《珠玉词》。晏殊是一名著名
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词
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这首诗是暮春时节词人看到花落
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精品PPT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 但政绩平平。作品在闲情逸致、歌 酒风月的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 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
课外古诗词诵读
精品PPT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精品PPT
晏殊(991-1055),字同叔,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
婉约派词人。景德初年,十四岁,
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
进士。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
赏析上片
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 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 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 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 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 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 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 浓厚的主观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 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 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 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 走精品向PPT 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不得已,没有办法 好像曾经认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春花纷纷落去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看到春花纷纷落去;而去年似 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从南方飞回来了。
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自 来回走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精品PPT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赏析下片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 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 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 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 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 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 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 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 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 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 不精品图PPT 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 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个时期。 朱精品敦PPT 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短,长期隐居 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 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 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 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 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 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地走来走去,表现了作者的伤感•精、品PP孤T 独和寂寞。
中心:
这首词采用以景传情,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用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 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 的诗人, 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怀旧之情, 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精品PPT
采
桑
欧子
阳 修
精品PPT
欧阳修(1007-1072):
赏析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 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 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 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 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 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 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 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 精品对PPT 前线战事的关切。
精品PPT
态度。
在艺术上,词人用清新活泼 的语言,描绘出西湖之美景,犹 如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 景画。同时,注重了动静结合的 方法,特别是以动写静的方法, 把西湖清新可爱之美表现得美不 胜收,并寓情于景,令读者想象 而思考。
精品PPT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六“一”: 一万卷书、一千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卷金石文、一张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山,自号醉翁。既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老而衰且病,将退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休于颍水之上,则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又更号六一居士。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精品PPT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 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 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精品PPT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 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 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 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 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 岸飞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 其幽静。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 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 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 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
琴、一局棋、一 壶酒,再加上他
为《精集品PP古T 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本人一老翁。
有《欧阳文忠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 [wēi yí] ,芳草长堤[dī] ,隐隐笙[shēng ]歌 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 动涟漪[lián yī] ,惊起沙禽掠岸飞。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精品PPT
刚填好的词, 意指新歌
旧时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首
一杯酒
曾经到过的或熟悉
的亭台楼阁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去年这时节的 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向西方落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落日
什么时候回来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精品PPT
精品PPT
【词】
精品PPT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 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 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精品
精品PPT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 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藕花”“日暮”)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记)
(常)
3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愉快.欢乐)
(沉醉)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品PPT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 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 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 运用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 声音结合,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精品PPT
③句意+写法+效果:
这句词的意思是:无可奈何之中,看到春花纷纷落去;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从南方飞回来了。用了 对偶的修辞手法,被誉为“千古奇偶”,“无可奈何” 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对仗工整,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无限惆 怅和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
①抒情方式+效果: 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借“夕阳西下”抒发词人满腔 的沉郁和不尽的幽思。 ②句意+效果: 这句的意思是: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的流逝 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
•精品PPT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①写法+效果: 用了对比的写法, 将“花落去”中"去"与“燕归来” 中"来"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慨叹 之情。 ②抒情方式+效果+哲理: 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借“花落去”“燕归来”两种 景物,抒发了作者伤春怀旧、时光流逝的慨叹、惋惜 之情。蕴含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常常会伴随着新事 物的重现”的哲理。
精品PPT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 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散,几时收?试倩悲 风吹泪,过扬州。
精品PPT
翻译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 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 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 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 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精品PPT
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
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
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
有《珠玉词》。晏殊是一名著名
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词
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这首诗是暮春时节词人看到花落
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精品PPT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 但政绩平平。作品在闲情逸致、歌 酒风月的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 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
课外古诗词诵读
精品PPT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精品PPT
晏殊(991-1055),字同叔,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
婉约派词人。景德初年,十四岁,
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
进士。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
赏析上片
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 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 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 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 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 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 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 浓厚的主观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 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 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 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 走精品向PPT 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不得已,没有办法 好像曾经认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春花纷纷落去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看到春花纷纷落去;而去年似 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从南方飞回来了。
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自 来回走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精品PPT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赏析下片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 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 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 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 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 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 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 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 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 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 不精品图PPT 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 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个时期。 朱精品敦PPT 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短,长期隐居 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 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 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 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 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 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地走来走去,表现了作者的伤感•精、品PP孤T 独和寂寞。
中心:
这首词采用以景传情,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用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 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 的诗人, 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怀旧之情, 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精品PPT
采
桑
欧子
阳 修
精品PPT
欧阳修(1007-1072):
赏析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 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 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 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 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 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 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 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 精品对PPT 前线战事的关切。
精品PPT
态度。
在艺术上,词人用清新活泼 的语言,描绘出西湖之美景,犹 如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 景画。同时,注重了动静结合的 方法,特别是以动写静的方法, 把西湖清新可爱之美表现得美不 胜收,并寓情于景,令读者想象 而思考。
精品PPT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六“一”: 一万卷书、一千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卷金石文、一张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山,自号醉翁。既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老而衰且病,将退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休于颍水之上,则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又更号六一居士。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精品PPT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 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 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精品PPT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 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 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 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 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 岸飞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 其幽静。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 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 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 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
琴、一局棋、一 壶酒,再加上他
为《精集品PP古T 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本人一老翁。
有《欧阳文忠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 [wēi yí] ,芳草长堤[dī] ,隐隐笙[shēng ]歌 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 动涟漪[lián yī] ,惊起沙禽掠岸飞。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精品PPT
刚填好的词, 意指新歌
旧时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首
一杯酒
曾经到过的或熟悉
的亭台楼阁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去年这时节的 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向西方落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落日
什么时候回来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精品PPT
精品PPT
【词】
精品PPT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 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 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精品
精品PPT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 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藕花”“日暮”)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记)
(常)
3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愉快.欢乐)
(沉醉)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品PPT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