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是每个新手父母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新生儿的皮肤确实非常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细菌感染、过度洗澡、尿布刺激等。
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并掌握正确的皮肤护理方法,以保护宝宝的皮肤健康。
本文为大家科普新生儿皮肤护理注意事项,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让宝宝拥有健康舒适的皮肤。
1.保持清洁干燥首先,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身体,特别是皱褶处和尿布区域。
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需要注意清洁。
擦干后,可以涂上一些婴儿专用的润肤霜或乳液,保持皮肤的湿润度,有效预防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2.避免过度洗澡婴儿过度洗澡会使皮肤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因此,家长需要控制好宝宝的洗澡次数。
一般来说,每周洗一次澡就足够了。
如果宝宝出汗较多或者尿布区域有异味,可以适当增加洗澡的次数。
但是,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宝宝受凉。
同时,洗澡水的温度也要适中,最好在37℃—38℃,以免烫伤宝宝的皮肤。
3.注意水温洗澡时的水温应该适中,不要太热或太冷。
一般来说,水温应该在37℃左右。
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或者用手肘试水温是否适宜。
4.选择适合的洗浴用品选择适合新生儿使用的洗浴用品非常重要。
最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洗浴用品,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
同时,要注意洗浴用品的成分,避免使用含有酒精、苯甲酸等刺激物质的产品。
5.及时换尿布新生儿的皮肤很容易受到尿液和粪便的刺激,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尿布。
选择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避免使用粗糙或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尿布。
6.注意室内温度新生儿的皮肤很容易受到室内温度的影响。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20℃—25℃。
7.避免阳光直射新生儿的皮肤容易受到阳光的伤害。
因此,要避免让宝宝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中午时分。
如果需要外出,可以选择遮阳帽、遮阳衣等防晒用品保护宝宝的皮肤。
8.注意饮食新生儿的皮肤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
新生儿皮肤的护理-ppt课件

方可大面积使用。(ps.日常也
可使用茶树油/橄榄油来滋润新
生儿脱皮处。)
10
③ 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与护理
Lovely baby
原因
新生儿皮肤黄染常发生在出生后2~3 天,表现为皮肤黏膜呈淡黄色、眼白 也微黄、尿色稍黄,但不染黄尿布; 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好,如吃奶有力、 四肢活动好、哭声响亮,一般在4~6天 达高峰,于7~9天后开始自行消退。
护理
足月新生儿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新 生儿皮肤黄染发生在生后24小时、或 从出生后3天出现黄染直至10天尚不消 退、或是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 疸、以及生理性黄疸期间,黄疸明显 加重(如皮肤呈金黄色遍及全身)时 应及时来院诊治,必要时需给予蓝光 照射治疗及药物治疗。
11
④ 新生儿栗粒疹原因与护理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己刚出生的宝宝鼻尖 鼻翼或面部会长满大小约1毫米的黄白色小点, 这是因为新生儿受母体雌激素作用,而使新 生儿皮脂分泌旺盛所致;有的新生儿在乳晕 四周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可见到这种皮疹。
如果不慎将脐部弄湿,用75%酒精、双
性分泌物,并 潮湿,这是脐
应先以干净棉棒擦拭 氧水、碘伏)
带有臭味或脐 带发炎最早的
干净,在执行脐部护 2.用拇指和食
窝周围皮肤发 表现。之后脐
理。
指撑开宝宝脐
红;多由皮肤 周围皮肤发生 2.避免闷热:禁用面霜、 部周围的皮肤,
上的菌落或肠 道细菌感染引 起;轻者除脐 部有异常外, 体温及食欲均
部有少许胎毛,皮下有饱
洗去或擦去,那样可能
满的脂肪。甚至有的宝宝出
会减弱了胎脂对皮肤的
生后头几天的皮肤好像会很粗糙
保护和保暖功能,
甚至有脱皮,有皱褶的地方还会有
新生儿皮肤护理方法

新生儿皮肤护理方法
新生儿的皮肤需要特别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方法:
1. 避免使用任何含有化学物质和刺激性成分的洗涤剂、肥皂或清洁剂。
宜选择温和、无刺激、无香料的婴儿专用清洁产品。
2. 沐浴次数一般为每天1-2次,水温应适中,保持在37左右。
过热或过凉的水都会对婴儿的皮肤产生刺激。
3. 洗澡时,可先用温水将宝宝的身体打湿,然后用适量的婴儿专用沐浴液轻轻搓揉,避免在头部和面部使用肥皂或沐浴液。
4. 使用柔软的干净毛巾轻轻擦拭干燥婴儿的皮肤,特别是皱褶处要注意清洁。
5. 在换尿布时,每次用温水和棉球或湿纸巾轻轻地擦拭幼儿的臀部。
擦拭后必须彻底干燥,然后涂抹一层婴儿专用的霜或乳液,以防止尿布疹的发生。
6. 婴儿的皮肤很敏感,所以要避免使用过于紧身、粗糙或艳丽的服装。
选择用柔软的棉质衣物,并确保宝宝在整天保持清爽的状态。
7. 避免长时间让婴儿处于阳光直射下,防晒措施更应该做好。
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遛娃,避免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段。
8. 保持室内的湿度和温度适宜,避免宝宝过度出汗或着凉。
9. 如果发现宝宝的皮肤出现红疹、刺激、过敏等问题,请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新生儿的皮肤护理需要温和、细心和周到。
注意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刺激和过度照射阳光。
若有皮肤问题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
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

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新生儿出生后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怀。
以下是一些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1.保持新生儿的清洁:新生儿的皮肤很嫩,需要经常保持清洁。
每天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婴儿肥皂给宝宝洗澡,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温。
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擦拭宝宝的皮肤,特别是皱纹和腹股沟等难以干燥的部位。
2.频繁换尿布:尿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更换尿布的频率取决于尿布的湿度和是否有排泄物。
在更换尿布之前,先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婴儿湿巾清洁宝宝的臀部,然后涂抹一层适合宝宝皮肤的尿布垫片或者尿布膏,以保护宝宝的皮肤。
3.给宝宝适当的喂食:新生儿需要经常进食,以满足他们发育所需的能量。
通常,母乳是最好的食物选择,但如无法提供足够的母乳,可以选择配方奶粉。
饭前饭后要给宝宝打嗝,以预防吞咽过多的空气。
4.确保合适的睡眠:新生儿需要大量的睡眠以支持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提供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
宝宝应躺在背部,避免将他们放置在软床垫、枕头或者毛绒玩具上。
5.给予足够的温暖:新生儿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差,所以需要额外提供温暖。
在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避免让宝宝过度受寒或过热。
在寒冷的天气中,给宝宝穿上合适的衣物,并确保房间保持适当的温暖。
6.注重宝宝的安全:确保宝宝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将宝宝放置在坚固的床上或固定在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中,以防止意外跌落。
始终在宝宝身边,特别是在宝宝无法移动和自我保护的情况下。
7.注意口腔卫生:宝宝的口腔卫生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没有长牙的宝宝也应该保持口腔清洁。
每天使用干净湿纱布擦拭宝宝的牙龈和舌头。
一旦宝宝开始长牙,就要开始使用宝宝专用的牙刷和牙膏。
8.进行适当的活动:在新生儿生活的早期阶段,宝宝的活动是有限的,但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
逐渐增加宝宝在平坦的地面上的爬行、翻滚和抬头等活动时间。
这样有助于宝宝的肌肉控制、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总之,新生儿的护理需要仔细、细致和耐心。
与宝宝的亲密接触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并提供安全和可靠的环境,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
1.随时保持清洁: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需要随时保持干净和清洁。
每天洗澡一次,换洗衣服也需要频繁,以保证宝宝的健康和舒适。
2. 用温水洗澡:新生儿的皮肤敏感,不宜用热水或冷水洗澡。
温水是最适宜的,可以保持皮肤的健康和柔软。
3. 注意护理肚脐:新生儿出生后,肚脐需要逐渐愈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
4. 合理抚触:抚触是新生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
但是,需要注意用手心和手指尖轻轻触摸,不要用力过度或者触及敏感的部位。
5. 维护宝宝的温度:新生儿的身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随时保持温暖和舒适。
可以使用保暖的衣服和被子,但是也需要注意不要过热或过冷。
6. 定期检查宝宝的健康状况:新生儿的身体比较脆弱,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成长。
在宝宝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就医。
7. 给予宝宝充分的营养:新生儿需要充分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成长和发育。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无法母乳喂养,也需要选择适合宝宝的配方奶粉。
8. 睡眠是宝宝成长的重要一环:新生儿需要充分的睡眠来促进
身体的成长和发育。
需要注意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干净、舒适的环境,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大全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大全1.清洁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因此,在护理时,要注意保证清洁和洁净,以避免引发感染和过敏。
一般来说,每天洗澡一次即可。
使用温水和专业婴儿洗液洗澡。
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并涂上适量的婴儿油,避免干燥和皮肤刺激。
2.睡眠护理。
新生儿需要充分的睡眠。
家长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量的舒适温度和适当的卧具,以保障新生儿在睡觉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同时,要注意定时更换尿布,避免尿湿睡皮肤过敏。
3.喂养护理。
新生儿在出生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吞咽胎儿缺氧时的羊水,因此出生后饮食应以母乳为主。
在喂养方面,要注意正确姿势,保证宝宝吃饭时的安全和舒适。
尽量保持喂食间隔不长于2个小时,增加宝宝饮食的频率,有利于母乳分泌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4.健康护理。
新生儿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系统。
同时,要注意控制宝宝的体温,避免生病或感染。
父母也要定期检查宝宝的皮肤、眼睛、耳朵、鼻子、嘴唇等部位是否有异常,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情感护理。
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互动和接触,以增强感觉和认知能力。
父母应该尽量用温柔和爱护的方式与宝宝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6.安全护理。
新生儿非常脆弱,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摆放卧具时注意头柱宽度不超过10厘米,以避免宝宝被产生头部受损的危险。
在抱宝宝时,要注意用双手托着头部和颈部,避免头颈受伤。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宝宝被烫伤、刺伤或误服异物等安全隐患,确保宝宝健康安全成长。
新生儿的护理流程

有关“新生儿”的护理流程
有关“新生儿”的护理流程如下:
1.喂养:新生儿主要以母乳喂养为主,6个月内无需额外补水。
如果需要添加辅食,应根
据医生的建议和婴儿的实际情况适时添加。
2.睡眠: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
20个小时。
3.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需要经常清洁和保湿。
每天洗澡一次,用温和的婴
儿沐浴露和清水清洗,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另外,新生儿的衣物也要经常更换和清洗,以避免皮肤受到刺激和感染。
4.脐部护理:新生儿的脐带一般会在出生后10天左右脱落。
在此期间,需要每天对脐部
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感染。
5.眼部护理:新生儿的眼睛也需要特别关注。
如果发现眼睛有分泌物或炎症,应及时就医。
另外,要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新生儿的眼睛。
6.口腔护理:虽然新生儿的牙齿还没有长出,但口腔卫生也很重要。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
清水轻轻擦拭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和舌头。
7.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的疫苗接种规定,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接种疫苗,以预防一些常见
的传染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护理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新生儿受凉或过度出汗。
2.避免让新生儿接触过多的噪音和刺激性的气味,以保持其情绪稳定。
3.定期给新生儿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等生长指标,以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4.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体温、肤色等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指南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指南宝宝出生后,皮肤是娇嫩而敏感的,需要特别的护理。
正确的皮肤护理可以帮助保护宝宝的皮肤健康,预防不必要的皮肤疾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的皮肤。
1. 温水洗澡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使用过热或者冷水都会对他们的皮肤造成伤害。
所以,在给宝宝洗澡时要使用温水,尽量保持水温在37摄氏度左右。
另外,洗澡水中的肥皂或洗涤剂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
在洗澡时,轻柔地用手或洗布清洁宝宝的身体,并避免搓揉或过度摩擦。
2. 妥善清洁脐带新生儿脐带是一个容易感染的部位,需要特别关注。
在脐带未脱落之前,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的消毒液擦拭脐带周围肌肤,确保脐带干燥和清洁。
用棉签轻轻擦拭脐带基部,注意不要用力,以防引起出血或感染。
3. 选择适合的护肤品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不适合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在选择护肤品时,应选择温和无刺激、无香料和无酒精的产品。
例如,可以选择特别为婴儿设计的润肤霜或婴儿油,以保持宝宝的皮肤湿润和柔软。
4. 注意防晒新生儿的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晒伤的影响。
所以,当宝宝需要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露。
如果无法避免,可以选择使用专门为婴儿设计的防晒霜,涂抹在宝宝暴露的皮肤上,保护他们的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5. 保持皮肤干燥宝宝的皮肤容易潮湿,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感染。
因此,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燥非常重要。
每次换尿布时,应彻底清洁并擦干宝宝的臀部和皮肤皱襞,避免湿气滞留。
6. 注意纱布的使用在新生儿换尿布时,有些父母会在尿布和宝宝的皮肤之间垫一块纱布。
然而,过度使用或长时间使用纱布可能对宝宝的皮肤产生摩擦和压力。
所以,在使用纱布时要确保纱布干燥和清洁,以免引起过敏或其他皮肤问题。
7. 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干燥的室内环境可能导致宝宝的皮肤干燥和不适。
要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可以通过加湿器或者放置湿毛巾等方式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皮肤护理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等功能。
新生儿皮肤比较脆弱,并且经历了从母体子宫内羊水到出生后暴露于外界空气的剧烈环境变化,所以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发其他系统疾病。
由于发育不全等原因,早产儿皮肤比足月健康儿皮肤更易受损。
因而对新生儿实施正确的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一皮肤消毒剂的选择
1 侵入性操作前消毒皮肤首选氯已定,氯已定为双胍类化学消毒剂,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均有加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作用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并且对皮肤无刺激。
2 侵入性操作前消毒皮肤次选10%聚维酮碘,尽量少用乙醇。
碘类消毒剂可引起皮肤损伤,并可吸收入血,使血清及尿中碘水平升高,可引起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肿,因而仅能作为侵入性操作前消毒皮肤的次选消毒剂,且消毒后最好用无菌生理盐水去除皮肤表面残留的碘。
3 乙醇也是常用的消毒剂,但消毒效果不如氯已定及聚维酮碘,且可引起皮肤干燥,甚至引起永久性的皮肤损伤,吸收率高,对新生儿毒性大,最好不要用予新生儿皮肤消毒或用于去除皮肤表面其他化合物。
二脐部护理
脐部护理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醇,聚维酮碘。
含有乙醇的消毒液消毒脐部时要避免接触脐部皮肤以免引起刺激。
脐残端一般在出生后2周脱落,脐部护理的方法可加速或减慢脐残端的脱落。
研究表明了,用无菌用水或自然干燥脐残端脱落的时间比用乙醇脱落的时间要短,因此美国妇产科和新生儿护士协会,国家新生儿护士协会推荐保持脐部清洁和干燥即可,可用无菌用水清洁,沐浴时可用温和的中性清洁剂清洁脐部及脐周皮肤,彻底冲洗干净。
1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沐浴应在体温稳定2~4小时后进行沐浴有多种作用,可减少细菌的定植,去除污垢,同时可以给婴儿以丰富的触觉刺激。
第一次沐浴是可擦除过多的胎脂,但无须完全擦除干净,研究表明胎脂可起到抗菌,预防低体温,,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表皮屏障功能的成熟的作用。
2 沐浴用的清洁剂的pH应为5.5~7.0 皮肤表面最佳的抗菌环境是pH<5,用碱性或酸性的沐浴露会导致皮肤表皮pH上升,会导致皮菌群种类及数量的改变。
因此,应该选择接近中性(pH5.5~7.0),无添加剂及染料的清洁剂,新生儿期尽量减少与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接触可减少以后变应性致敏的发生。
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单独使用温开水沐浴,,不用清洁剂。
胎龄小于26周的早产儿单独使用无菌用水沐浴是做好的选择。
3 沐浴方式的选择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最好采取沐浴的的方式,避免摩擦法,因摩擦皮肤可对皮肤造成刺激,损伤表皮引起皮炎。
4 沐浴的频率沐浴后由于皮肤表面脂质的溶解,会导致皮肤的干燥和脱屑。
因此新生儿每周沐浴2~3次即可。
三新生儿皮肤保湿剂的使用
目前提倡对婴儿使用保湿剂进行皮肤护理,尤其对胎龄小于33周的新生儿,出生后2~4周应常规使用,同时也适用于所有皮肤干燥,脱皮,裂开的新生儿。
使用开放式辐射台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也可使用皮肤保湿剂进行保湿,研究表明这不会引起婴儿体温过高或出现组织灼伤。
四与胶布使用有关的皮肤护理
1 果胶屏障的使用由于新生儿真皮与表皮间的连接欠紧密,撕揭胶布可引起皮肤裂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影响正常皮肤的修复。
胶布是NICU中引起婴儿皮肤破损的首要因素。
果胶屏障可吸湿,,避免胶布直接接触婴儿皮肤,避免对表皮的伤害,且可使胶布在湿性环境下更固定,因此提倡果胶屏障的使用。
水凝胶不引起皮肤损伤,但由于容易松脱,只能用于非关键部位的固定。
2 透明敷料的使用透明敷料如3M透明敷料具有半透膜特性,有防水透气功能,这种半透膜特性非常重要,不会影响表皮屏障的发育,同时局部常住菌,病原菌,真菌的种类,数量无改变甚至出现减少。
可较长时间使用,从而减少了频繁撕揭胶布对皮肤的伤害。
3 禁忌使用有机溶液剂撕揭胶布,可用液状石蜡撕揭胶布有机溶剂尚可引起表皮损伤,出血,坏死,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引起中毒。
因此禁忌使用有机溶液剂撕揭胶布。
液状石蜡可用于撕揭胶布,但不适用于需要重新固定胶布的部位。
预防撕揭胶布引起的损伤包括:尽量减少使用胶布;使用果胶;使用纱布包裹探头减少胶布的使用;使用水凝胶电极;撕揭胶布最好在贴胶布24小时后执行,使用湿润的棉棒湿润局部皮肤有利于减轻损伤。
五控制经皮肤丧失水分
经皮肤丧失水分的多少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胎龄,出生后年龄,患儿的活动和体温等因素有关。
胎龄低于30周的早产儿由于角质层发育不成熟,经皮肤丧失水分的量较多,有研究表明,胎龄24~25周的早产儿经皮肤丧失水分是量是足月儿的10倍。
对于胎龄低于30周的早产儿减少经皮肤水分,减少热量丧失的方法包括:双壁温箱的使用,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使用透明敷料,使用皮肤保湿剂行皮肤护理等。
六皮肤破损的护理
皮肤破损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撕揭胶布引起的损伤,感染,摩擦,压疮,尿布皮疹等。
1 皮肤护理由于较难翻身和活动少的婴儿容易出现压疮,低血压的患儿由于全身循环差,也容易出现压疮,对于这些新生儿,应使用水垫或气垫,羊毛状软垫预防压疮;活动过度的新生儿,可在骨突部位贴上透明敷料防止擦伤;极低出生体重儿可用凡士林或以凡士林为主要成分的膏剂涂抹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
2 红肿,化脓伤口的处理
⑴对红肿,化脓的伤口可行细菌,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
⑵清洗创面:无感染者可用无菌用水清洗创面;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创面可用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或0.45%氯化钠溶液反复进行冲洗,避免过度擦刮创面引起机械性损伤,不要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含乙醇的消毒剂等消毒创面,因这些消毒剂可损伤新生的组织,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延缓组织的愈合。
⑶抗真菌软膏的使用:真菌感染时使用真菌软膏。
⑷抗生素软膏的使用:细菌感染的伤口清洗创面后涂抗生素软膏。
该药物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有可能会导致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⑸凡士林软膏的使用:可用于感染或非感染伤口,用于感染伤口时可先清洁伤口,涂抗生素软膏,在涂凡士林软膏。
凡士林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革兰氏阴性菌,减轻皮炎,其不容易过敏。
但不能用于真菌感染的伤口。
⑹透明敷料的使用:可用于非感染伤口,促进细胞增殖,促进表皮屏障功能成熟。
但不能用于感染伤口。
七尿布皮炎的护理
尿布皮炎又称尿布皮疹,臀部红斑,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损害部位往往与尿布覆盖部位一致,如外生殖器,会阴,臀部,甚至延至大腿,腰部。
尿布皮炎主要分以下几种:
1 刺激性尿布皮炎是尿布皮炎最常见形式,出现在紧密接触尿布的皮肤,包括臀部,下
腹部,生殖器和大腿上部等部位。
2 念珠菌性尿布皮炎白色念珠菌来源于粪便,不是会阴皮肤的正常菌群。
尿布皮炎持续3天以上的患者,40%~75%都有白色念珠菌感染。
3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继发感染细菌通过降低粪便pH和合成有活性酶,造成继发感染。
预防尿布皮炎的发生,应勤换尿布,尽量减少皮肤与尿液及粪便的接触,保持最佳的皮肤环境。
八增强皮肤营养,促进皮肤健康
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利于皮肤健康,包括提供充足的液体,热量,氨基酸,脂肪乳,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