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层表

合集下载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I)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I)
隆林阶(期)P
紫松阶(期)P



(纪)
C
上(晚)石炭统(世)C2
逍遥阶(期)C
达拉阶(期)C
滑石板阶(期)C
罗苏阶(期)C
下(早)石)C



(宙)
PH



(代)
Pz



(纪)
D
上(晚)泥盆统(世)
D3
邵东阶(期)D
待建
锡矿山阶(期)D
372
大中坝阶(期)S
438
龙马溪阶(期)S



(纪)
O
上(晚)奥陶统(世)O3
钱塘江阶(期)O
艾家山阶(期)O
中奥陶统(世)O2
达瑞威尔阶(期)O
大湾阶(期)O
下(早)奥陶统(世)O1
道保湾阶(期)O
490
新厂阶(期)O



(纪)

上(晚)寒武统(世)∈3
凤山阶(期)∈
长山阶(期)∈
500
崮山阶(期)∈
1600
下(早)长城统(世)Ch1
1800
古元古界(代)
Pt1
滹沱系(纪)Ht
2300
2500



(宙)
AR
新太古界(代)
Ar3
2800
中太古界(代)
Ar2
3200
古太古界(代)
Ar1
3600
始太古界(代)
Ar0
古近系(纪)E
渐新统(世)E3
始新统(世)E2
古新统(世)E1

标准地层表

标准地层表
古新统-上统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岩层
(5-7-1)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南部、汉阳西部及武昌南部
(5-7-2)砂岩
灰色、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8-1)玄武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主要分布武湖附近
(5-8-2)凝灰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编制
(3-3-2)残坡积土
主要表现为红土碎石层
下更新统
东西湖组
Qp1d
(3-4)
(3-4-1)黏性土
Q1al+pl
棕红色,硬塑
(3-4-2)黏性土夹碎石
棕红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阳逻组
Qp1ydl
(3-5)
(3-5-1)含砾黏土
棕红色,偶夹砂层
(3-5-2)中粗砂砾石
浅灰色,局部夹细砂及粉质黏土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地层层序表

地层层序表
界 系 统 组 (阶) 段 岩性组合特征及地震反射层 厚度(m) 上部紫红色、棕红色泥岩,紫红色中粒砂岩、硬砂岩(成分主要为安山岩粗碎 屑);下部紫红色、杂色砾岩、含砾砂岩(砾石成分为正长斑岩、安山岩、凝灰 岩等岩石的岩块,杂基胶结)和紫红色页岩、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互层。 工程故障提示 地质录井工作提示
下统 ∈1
馒头 组
90-150
太 古 界 Ar
泰山 群
Arst
>660
油质轻,深层可能为凝析油 气藏。注意观察油气显示和 岩屑,必要时进行中途测试
制表人:陈寿康
制表日期: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下 古 生 界 PZ1
凤山 组
100-110 灰色、深灰色泥质白云岩、结晶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蓝灰色灰岩。 50-100 40-60 灰色、灰白色结晶状灰岩,中部有绿色页岩夹结核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对比标 志层),底部赤褐色灰岩,含海绿石碎粒。 浅灰黄、绿色页岩夹灰质结核及薄层竹叶状灰岩,灰岩为透镜体
40-60
奥 陶 系 O
、隐晶灰岩夹少量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下部 为浅灰色、灰黄色中厚层隐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局部夹角砾状灰岩。本层淋 100-200 蚀风化严重,裂缝、溶洞发育,为古潜山油藏的储集层。是垦利、义和庄、埕岛 、草桥等古潜山油藏的主要含油层系。当上覆有石碳系~二迭系地层时,中奥陶 统顶为T g1 地震反射层。
王 上统 氏 K2 组 白 垩 系 K 下统 青 K1 山 组 中 生 界 MZ
0-270
〉700
观察裂缝中有无油气 防掉牙轮、扭断钻具, 显示。肉眼难以确定 上部灰色暗紫色中~酸性喷发岩(安山岩、玄武岩,致密坚硬,钾长石斑晶结 防裂缝性井漏 岩性时,以镜下鉴定 构,具小气孔),夹灰色泥岩(性脆、微含砂),顶部夹一层暗紫色中粒硬砂岩 岩性为准。 。下部灰色、暗紫色安山质凝灰岩夹紫红色泥岩(微含砂)。沾化见深灰、灰黑 色玄武岩,惠民凹陷见杂色流纹岩。在广利东风6井喷出岩裂隙中见油迹。白垩 系青山组顶为T k 地震反射层。 上部浅灰、灰色、灰绿色泥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砂岩、含砾砂岩。下部为杂色 含砾砂岩与灰色砂质泥岩互层。 上部灰色、灰紫色泥岩和砂质泥岩夹厚层灰色煌斑岩。下部紫色泥岩与灰色白云 注意有无煤层气,在 防掉牙轮、扭断钻具, 质泥岩、砂岩、含砾砂岩互层。 油源断层附近砂岩可 防煤层坍塌 能含油。 上部灰色砂岩及紫色泥岩夹灰黑色碳质泥岩,局部含煤层;中部灰紫色泥质砂岩 为主夹黑色碳质页岩及煤层。下部灰绿色泥岩与碳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砂岩、闪长 玢岩。坊子组顶为T J 地震反射层。侏罗系与古生界(或太古界)之间的剥蚀 面为T g 地震反射层

中国地层表简表

中国地层表简表
新 太 古 界 中 太 古 界 古 太 古 界 始 太 古 界
待 建 系
1400 1600 1800
299
滹 沱 系 ?
2300 2500
318.13
359.58
2800
385.3 397.5
太 古 宇
3200
3600
416.0ຫໍສະໝຸດ 冥古界4000 4600
中国地层表简表
宇 界 系 统 阶 地质年龄 (Ma) 宇 界 系 统 阶 地质年龄 (Ma) 全新 未建阶 第 统 萨拉乌苏阶 四 更新 系 周口店阶 统 泥河湾阶 上新 麻则沟阶 统 高庄阶 保德阶 新 近 灞河阶 系 中新 通古尔阶 新 统 山旺阶 生 界 谢家阶 渐新 塔本布鲁克阶 统 乌兰布拉格阶 蔡家冲阶 垣曲阶 古 始新 近 伊尔丁曼哈阶 统 系 阿山头阶 岭茶阶 古新 池江阶 统 上湖阶 绥化阶 上白 松花江阶 白 垩统 农安阶 垩 辽西阶 系 下白 热河阶 垩统 冀北阶 上侏 未建阶 罗统 中 侏 中侏 玛纳斯阶 生 罗 罗统 石河子阶 界 系 显 下侏 硫磺沟阶 生 罗统 永丰阶 宇 上三 佩枯错阶 叠统 亚智梁阶 三 中三 新铺阶 叠 叠统 关刀阶 系 下三 巢湖阶 叠统 印度阶(殷坑阶) 乐平 长兴阶 统 吴家坪阶 冷坞阶 二 阳新 孤峰阶 叠 统 祥播阶 系 罗甸阶 船山 隆林阶 统 紫松阶 逍遥阶 上石 达拉阶 石 炭统 滑石板阶 罗苏阶 古 炭 德坞阶 生 系 下石 界 维宪阶 炭统 杜内阶 邵东阶 上泥 阳朔阶 盆统 锡矿山阶 佘天桥阶 泥 中泥 东岗岭阶 盆 盆统 应堂阶 系 四排阶 下泥 郁江阶 盆统 那高岭阶 莲花山阶 普里多 未建阶 利统 拉德 卢德福德阶 洛统 戈斯特阶 志 留 系 文洛 克统 兰多 弗里 统 上奥 陶统 奥 陶 系 中奥 陶统 下奥 陶统 芙蓉 统 寒 武 系 第三 统 第二 统 纽芬 兰统 震 旦 系 上震 旦统 下震 旦统 上南 华统 南 华 系 中南 华统 下南 华统 元 古 宇

地质分层标准报表

地质分层标准报表

长兴组 长兴组 龙潭组 龙潭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长兴组 长兴组 龙潭组 龙潭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茅口组
古生界
古生界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石炭系 石炭系 石炭系 石炭系 石炭系 泥盆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寒武系 寒武系

界 新生界
中生界
界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上第三系 下第三系 下第三系 下第三系 下第三系 下第三系 白垩系 白垩系 白垩系 白垩系 白垩系 白垩系 白垩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侏罗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上统 上统 下统 下统
上统 上统 中统 中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上统 上统 上统 上统 中统 中统 中统 中统 中统 中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上统 上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下统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三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二叠系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第四 系 上第 三系 下第 三系
上 白垩 统 系 下 统 上 统
中 统
砖红色砂 岩 叶肢介页 岩 0~1300 关口砂岩
侏罗 系 大安寨组 下 统 马鞍山组 自三 自二 自一 香六 香六 香六 香五 香五 香五 上 香溪 统 群 须家 河组 香四 香四 香四 香三 香三 香三 香二 香二 香二 东岳庙组 珍珠冲组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二 雷一 3 雷一 2 雷一 1 嘉五 3 嘉五 2 嘉五 1 嘉四 4 嘉四 3 嘉四 2 嘉四 1 嘉三 3 嘉三 2
中生 界
三迭系 下统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茅四 P1m4 0~10 20~30 气层 120~140 P1m3 P1m2a P1m2b P1m2c P1m1a P1m1b P1m1c P1q2 P1q1a 黑灰色灰岩 90~120 4~14 0~60 无 页岩夹砂岩灰岩 页岩夹砂岩灰岩 页岩夹砂岩灰岩 页岩夹灰岩 宝塔灰岩 灰岩及页岩 含气 气层 含气层 黔桂运动 柳江运动 加里东运动 页岩夹煤及泥岩 针孔角砾云岩 铝土质泥岩 燧石灰岩 P1q1b P1l C2h D 韩家店 韩家店 S3h S2x\S2s S1l O3w O3l O2b O2m O2g O1m\O1d O1h 页岩夹灰岩云岩 O1f O1n ∈2+3x ∈1y\∈1l ∈1s ∈1sh Z2dy42 Z2dy42 灯三 震二 震一 灯二 灯一 陡山沱 陡山沱 南沱 莲沱 南沱 莲沱 前震旦 前震旦 Z2dy3 Z2dy2 Z2dy1 Z2d Z1n Z1l AnZ 页岩 砾状砂岩 砂岩 千枚岩及板岩 南沱冰碛层 吕梁运动 兰灰色页岩 灰岩云岩 威远产气 灰岩云岩 威远产气 云岩夹页岩砂岩石膏 云岩夹页岩灰岩 小河坝 小河坝 龙马溪 龙马溪 五峰 临湘 宝塔 庙坡 十字铺组 牯牛谭 牯牛谭 湄潭 红花园 红花园 分乡 桐梓组 南津关 南津关 洗象池 洗象池 遇仙寺 遇仙寺 石牌 水月井 水月井 灯四 灯四 灯影组 灯二 灯一 陡山沱组 下统 南沱组 莲沱组 灯三 震三 震四1 震四2 灯四2 灯四1 石牌 分乡 湄潭 大湾组 庙坡 宝塔 临湘 五峰 褐灰色灰岩 25~40 含气层 黑灰色灰岩泥质灰岩 60~90 气层 深灰色灰岩 浅灰褐色灰岩 茅三 阳三2a 茅口坡组 阳三2c 阳三1a 茅一 阳三1b 阳三1c 栖二 栖霞组 栖一 阳二1b 阳一 中石炭 黄龙 梁山 栖一b 阳二1a 栖一a 阳二2 栖二 茅一c 茅一b 茅一a 茅二c 茅二 阳三2b 茅二b 茅二a 阳三3 茅三 阳三4 茅四 深灰色灰岩 产气

标准地层表

标准地层表

标准地层表
1 1 Q4 ml 素填土填土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均匀性较差,主要成分由人工回填粘土、碎石及块石组成,其粒径一般为10-150mm。

1 2 Q4 ml 杂填土填土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均匀性较差,主要成分由人工回填粘土、碎石及生活垃圾组成。

2 1 Q4 pd 耕土填土灰褐色、褐色,其中包含有大量植物根系,含约15%~25%的沙粒,粒径约为2~8mm,分布厚度不均。

3 1 Q
4 el+dl 硬塑红粘土粘土黄褐色,呈硬塑状态,结构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局部含少量风化残积团块,土粒分布不均匀。

3 2 Q
4 el+dl 可塑红粘土粘土黄褐色,呈可塑状态,结构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局部含少量风化残积团块,土粒分布不均匀。

3 3 Q
4 el+dl 软塑红粘土粘土黄褐色,呈软塑状态,结构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局部含少量风化残积团块,土粒分布不均匀。

4 1 T1yn 泥质石灰岩硬质岩石强风化灰白色,中至厚层强风化泥质石灰岩,节理裂发育,岩芯破碎,呈砂状及碎块状。

4 2 T1yn 泥质石灰岩硬质岩石中风化灰白色、灰色、灰黑色,中至厚层中风化泥质石灰岩,节理裂隙发育,见方解石脉充填,见少量节理面被铁质侵染为红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块状及少量砂状。

5 1 裂隙空洞无充填
5 2 裂隙空洞充填硬塑红粘土
5 3 裂隙空洞充填可塑红粘土
5 4 裂隙空洞充填软塑红粘土
6 1 溶洞空洞无充填
6 2 溶洞空洞充填硬塑红粘土
6 3 溶洞空洞充填可塑红粘土
6 4 溶洞空洞充填软塑红粘土
7 1 间断裂隙空洞充填硬塑红粘土
7 2 间断裂隙空洞充填可塑红粘土
7 3 间断裂隙空洞。

标准地层表

标准地层表
泥盆系D
上统
皇家蹬组
D3h
泥盆系岩层
(5-6-2)砂岩
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赤铁矿,局部夹石英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云台观组
D2-3y
(5-6-1)石英砂岩
灰黄、浅灰白色,油脂光泽,强度高,局部底部含砾石,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S
下统
坟头组
S1f
古新统-上统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栖霞组
P2q
(5-4-4)灰岩
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侏罗系
下统
王龙滩组
T3J1w
侏罗系岩层
(5-2a)砂岩
厚层状不等粒和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炭泥质粉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T
下统
蒲圻组
T2p
三叠系岩层
(5-3-1)粉砂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单元层
(4-1)坡积土
Qdl
含岩石碎屑
(4-2)残积土(含红黏土)
Qel
可-硬塑,红黏土主要分布于灰岩之上
主要分布于基岩之上
新近系N
上-中新统
广华寺组
N1g
(5)单元层
(5-1)泥岩
灰绿色,主要表现为半成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岳家嘴等地区
新生界-中生界
白垩系-古近系K-E
二○一二年十二月
侏罗系
下统
王龙滩组
T3J1w
侏罗系岩层
(5-2a)砂岩
厚层状不等粒和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炭泥质粉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T
下统
蒲圻组
T2p
三叠系岩层
(5-3-1)粉砂岩
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含钙粉砂岩
嘉陵江组
T1j
(5-3-2)白云岩
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夹“岩溶角砾岩”,局部为白云质灰岩
大冶组
泥盆系D
上统
皇家蹬组
D3h
泥盆系岩层
(5-6-2)砂岩
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赤铁矿,局部夹石英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云台观组
D2-3y
(5-6-1)石英砂岩
灰黄、浅灰白色,油脂光泽,强度高,局部底部含砾石,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S
下统
坟头组
S1f
(3-3-2)残坡积土
主要表现为红土碎石层
下更新统
东西湖组
Qp1d
(3-4)
(3-4-1)黏性土
Q1al+pl
棕红色,硬塑
(3-4-2)黏性土夹碎石
棕红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阳逻组
Qp1ydl
(3-5)
(3-5-1)含砾黏土
棕红色,偶夹砂层
(3-5-2)中粗砂砾石
浅灰色,局部夹细砂及粉质黏土
武汉市岩土地层表(讨论稿)




代号
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
成因
特征
分布范围
第四系Q
新近堆填
(1)单元层
(1-1)杂填土
Qml
成份杂乱,各向异性明显,力学性质不稳定
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
(1-2)素填土
Qml
堆填成份相对较单一,力学性质不稳定
(1-3)冲填土
以粉土、粉砂为主
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地区
(1-4)淤泥(塘泥)
(2-2)黏性土、粉土、砂土互层
灰色,土质不均匀,黏性土、粉土、砂土含量比多少不一
(2-3)砂层
(2-3-1)粉砂
灰色,稍密
(2-3-2)粉细砂
青灰色,中密
(2-3-3)粉细砂
青灰色,密实
(2-3a)
(2-3a)黏性土
灰色,可-软塑,一般分布于砂层底部
(2-4)砾卵石层
(2-4-1)中粗砂夹砾石
灰色,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砾石
T1d
(5-3-3)灰岩
灰白、浅灰色,厚层状砂屑灰岩、颗粒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厚层状,具溶蚀现象,溶洞较发育,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5-3-4)泥灰岩
灰白色,局部夹黄绿色页岩,钻孔见洞率较低,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古生界
二叠系P
上统
大隆组
P3d
二叠系岩层
(5-4-1)硅质岩
浅灰-深灰色,强度高,裂隙发育,夹炭质页岩,局部夹灰白色页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炭质页岩
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夹煤线,局部夹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下统
船山组
P1c
(5-4-6)灰岩
浅灰、灰色球粒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
石炭系C
上统
黄龙族
C2h
石炭系岩层
(5-5-1)灰岩
深灰、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块状泥灰岩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Ql
富含有机质,具腐臭味
主要分布于湖、塘底分布
全新统
走马岭组
Qhz
(2)单元层
(2-1)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
(2-1-1)粉土
Q4al
褐黄色,中密,分布于硬壳层以上
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
(2-1-2)黏性土
褐黄色,可塑,表层硬壳层
(2-1-3)黏性土
灰黄-灰褐色,软塑
(2-1-4)淤泥质土、淤泥
灰色,流塑,含有机质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栖霞组
P2q
(5-4-4)灰岩
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2-4-2)砾卵石
灰白色,以圆砾为主,含卵石及少量中粗砂
上更新统
青山组
Qp3q
(3)单元层
(3-1)
(3-1-1)黏性土
Q3al+pl
褐黄色,可-硬塑,属过渡层
主要分布于三级阶地
(3-1-2)黏性土
褐黄色,硬塑-坚硬,含高岭土
(3-1-3)黏性土夹碎石
褐黄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古新统-上统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岩层
(5-7-1)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南部、汉阳西部及武昌南部
(5-7-2)砂岩
灰色、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8-1)玄武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主要分布武湖附近
(5-8-2)凝灰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编制
(3-1-4)黏性土与砂土过渡层
软硬不均
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
中更新统
辛安渡组
Qp2x
(3-2)
(3-2-1)黏性土
Q2al+pl
褐黄-棕红色,硬塑
主要分布于剥蚀堆积垄岗地区
(3-2-2)砂土
褐黄色,以中粗砂为主
(3-2-3)砾卵石
灰白色,混黏性土
王家店组
Qp2w
(3-3)
(3-3-1)红土
棕红色,网纹状、斑块状、含铁锰结核红土,偶夹砾石
大埔组
C2d
(5-5-2)白云岩
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局部底部为白云质角砾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下统
和州组
C2h
(5-5-3)粉砂岩
灰黄、灰绿色,中厚层状,含菱铁矿结核,局部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高骊山组
C2g
(5-5-4)粉砂质泥岩
浅黄色,含菱铁矿、铁锰结核结核,夹煤线,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