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在低维人工晶体生长中的应用与发展_张勇
Nb:KTP晶体的水热法生长研究

St d n t e g o h o u y o h r wt f Nb : TP r s a s b dr t r a e h d K c y t l y hy o he m l m t o
Z UO n bn,Z Ya — i HANG a g ln Ch n —o g,QI S ij ,HUO n d , N h—i e Ha — e
第2 2卷 第 3期
21 0 0年 6月
超 硬 材 料 工 程
SU PERH A RD A TER I I EN G I EER I G M A N N
V0I 22 .
Jn 2 1 u .00
Nb KTP晶体 的 水 热 法生 长 研 究 ① :
左 艳彬 ,张 昌龙 , 世 杰 , 汉 德 , 福 华 , 覃 霍 卢
Nb KT : P晶 体 普 遍 存 在 质 量 差 、 易 长 成 薄 片状 等 容 问题 , 得 助 熔剂 法 生 长 的 Nb KT 晶体 无 法得 到 使 : P 应 用 。水热法 生 长晶体 温 度 比较低 、 晶体 在稀薄 相 中 生长, 因此生 长 出来的 晶体 热应 力 小 , 质量 好 。 本文 将 报道 采用 水热 法生 长 Nb: KTP晶体 的研究结氧 钾 ( OP KT 晶体 是 一 种 具 KTi O 即 P) 有优 良性 能 的非 线性 光学 晶体材 料 , 已广泛 应用 于激 光 技术领 域 L ] 多年来 , 1。 人们为 了寻找性 能 更为优 越 的 KT P型 晶体 以及 为 了研 究晶体 的组成 、 构 和 性 结
能 间的相 互关 系 , 对KT 晶体进 行 掺杂研 究 。 P 文献 [ 3 5 中报 道 了在 K ] TP基 质 中掺入 协 同离 子Nb后 , 可
水热法的发展与应用

水热法的发展与应用水热法,也称为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
它以水作为溶剂和反应介质,利用水的特殊性质,在高温高压下加速反应速率,并改变反应产物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水热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合成、生物科学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水热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地质学领域。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和矿石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新的矿物。
为了模拟这种地质过程,并研究天然矿物的形成机制,科学家开始使用高温高压水环境进行实验。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水热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并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水热法的应用在材料科学领域特别突出。
在水热条件下,许多材料的物相和晶体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科学家们利用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纳米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催化、传感、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热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领域。
由于水热环境对于许多化学反应的加速作用,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水热法实现一些传统合成方法无法实现的化学转化。
例如,许多有机化合物在水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烷基化等反应,从而合成出一些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
此外,水热法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有机废水的处理等实际应用。
除了材料科学和化学合成领域,水热法还在生物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水热环境对于生物分子的溶解、水解和聚合等反应具有特殊影响,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水热法模拟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由于水热条件对于微生物的生存有一定的限制,水热法还可以用于探索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起源和进化问题,并研究新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水热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材料科学、化学合成、生物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水热法将会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更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结果理科立项结果+公示

李一丹 等 13级应用化学 刘冰丹 等 13级化学师范 刘静丽 等 13级化学师范 刘诗瑄 等 14级生物科学类 马青 等 钱静艳 等 孙逸杰 等 孙兆毅 等 孙哲 等 王珂玮 等 王永强 等 吴凡 12级生物科学 13级化学师范 13级环境工程 13级化学(师范) 14级化学类 13化师 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14级环工
外国语 李亚楠 等 商 许锐 等 旅游 美术 数理 数理 数理 数理 数理 数理 顾奕帆 陈泽 等 薄学康 段化涛
13级基础数学(偏微 分方程) 谢海龙 等 13级基础数学 何颖垚 等 14级物理学(师范) 朱琪 等 14级数学类 1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汤婧雯 等 (师范)
序号 53 5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凡芷芯 等 13级细胞生物学 尹立志 等 13级细胞生物学 侯烨 等 贾倜 等 13级细胞生物学 13级物理化学
靳羽嘉 等 13级细胞生物学 雷勇 等 李黎 等 刘荣营 屠跃邺 王智明 吴倩倩 等 等 等 等 13化学工程 13级分析化学 13级应用化学 14级动物学 14级物理化学 14植物学
序号 18 19 20 2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水热法人工晶体生长的原理及应用

12 水 热条件 下影 响晶体 生长 的 因素 -
121 温度 对 晶体 生 长的影 响 -_
温 度影 响化 学反 应 过程 中的物 质 活性 , 响生 影
成 物质 的种 类 。如采 用水 热法合 成 aA ,时, — 1 嘲 矿化 O 剂 为 01 l O . / K H和 1 oLK r 充度 为 3 பைடு நூலகம், moL m l B, / 填 5 以 A( H)为前驱 物, 30C, 1O , 在 8  ̄ 只生 成 薄水铝 石 , 同 而
的。利用釜 内上下部分 的溶液之问存在 的温度差 , 使 釜 内溶液 产 生强 烈对 流 , 而将 高温 区 的饱 和溶 从
液 放人 带有 籽 晶 的低 温 区 , 形成 过饱 和溶 液 。根据
为 8%时 , 5 其生长速率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呈线
性 关 系[ 3 1 。
经典的晶体生长理论 , 水热条件下晶体生长包括 以 下 步骤 :1营养 料 在 水 热 介 质里 溶 解 , 离 子 、 () 以 分
生成 A 0 H。 1O
1 水 热 法 晶体 生 长 的 基 本 原 理 及 影 响 因素
11 晶体 生长 的基 本原 理 .
水热 法又 称热 液 法 , 晶体 的热 液 生长 是 一种 在 高温 高压下 过饱 和溶液 中进行 结 晶的方法 。它 实质
上是 一种 相变 过 程 , 即生 长基 元从 周 围环 境 中不 断
摘要 : 工合成 晶体的方法有很 多, 人 本文着重论述 了利用水热法合成人工晶体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 因素 , 同时还介绍
了水 热 法合 成 人 工 晶 体 的 应 用 。 关键 词 : 热 法 ; 工 晶 体 ; 成 水 人 合
水热法生长晶体前沿技术

水热法生长晶体新发展姓名:孙帆学号:21101711041摘要:在本篇论文中讲述了水热法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以及水热法应用的最新发展。
水热法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方法,有微波水热法、水热晶化法、水热沉淀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并且利用这些方法,一些研究者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水热法微波水热法水热晶化法水热沉淀法在现在的高科技领域中,人工晶体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被广泛用于光学、医疗生物、光电子等领域。
而用于生长晶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水热法,这是在高温高压下从饱和热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的方法;还有提拉法,是一种直接从熔体中拉出单晶的方法;焰熔法也是晶体生长的一种方法,它是用氢氧火焰熔化粉料并使之结净的方法。
此外还有物理气相沉淀、低温溶液生长、坩埚下降等各种方法,都能够使得晶体生长。
其中水热法晶体生长可以使晶体在非受限的条件下充分生长,能够长出各种形态的、结晶完好的晶体,从而水热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水热法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水热法又称为水热反应法,它是以水为反应介质,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来制备所需要的晶体的一种方法。
用水热法得到的晶体位错密度较低,可以生长出极少缺陷、去想好、完美的晶体,并且能够合成与开发一系列特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的新合成产物,此外,水热法晶体具体有较快的生长速率等等优点。
水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相变过程,也就是说生长基元从周围环境中不断的通过界面而进入晶格座位的过程,水热条件下的晶体生长是在密闭很好的高温高压水溶液中进行的。
利用釜内上下部分的溶液之间存在的温度差,使釜内溶液产生强烈对流,从而将高温区的饱和溶液放入带有籽晶的低温区,形成过饱和溶液。
水热条件下晶体生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营养料在水热介质中溶解,以离子、分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溶解阶段);(2)由于体系中存在十分有效的热对流及溶解区和生长区之间的浓度差,这些离子、分子或离子团被输运到生长区(输运阶段);(3)离子、分子或离子团在生长界面上的吸附、分解与脱附;(4)吸附物质在界面上的运动;(5)结晶((3),(4),(5)统称为结晶阶段)。
水热法生长晶体前沿技术

水热法生长晶体新发展姓名:孙帆学号:041摘要:在本篇论文中讲述了水热法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以及水热法应用的最新发展。
水热法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方法,有微波水热法、水热晶化法、水热沉淀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并且利用这些方法,一些研究者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水热法微波水热法水热晶化法水热沉淀法在现在的高科技领域中,人工晶体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被广泛用于光学、医疗生物、光电子等领域。
而用于生长晶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水热法,这是在高温高压下从饱和热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的方法;还有提拉法,是一种直接从熔体中拉出单晶的方法;焰熔法也是晶体生长的一种方法,它是用氢氧火焰熔化粉料并使之结净的方法。
此外还有物理气相沉淀、低温溶液生长、坩埚下降等各种方法,都能够使得晶体生长。
其中水热法晶体生长可以使晶体在非受限的条件下充分生长,能够长出各种形态的、结晶完好的晶体,从而水热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水热法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水热法又称为水热反应法,它是以水为反应介质,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来制备所需要的晶体的一种方法。
用水热法得到的晶体位错密度较低,可以生长出极少缺陷、去想好、完美的晶体,并且能够合成与开发一系列特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的新合成产物,此外,水热法晶体具体有较快的生长速率等等优点。
水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相变过程,也就是说生长基元从周围环境中不断的通过界面而进入晶格座位的过程,水热条件下的晶体生长是在密闭很好的高温高压水溶液中进行的。
利用釜内上下部分的溶液之间存在的温度差,使釜内溶液产生强烈对流,从而将高温区的饱和溶液放入带有籽晶的低温区,形成过饱和溶液。
水热条件下晶体生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营养料在水热介质中溶解,以离子、分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溶解阶段);(2)由于体系中存在十分有效的热对流及溶解区和生长区之间的浓度差,这些离子、分子或离子团被输运到生长区(输运阶段);(3)离子、分子或离子团在生长界面上的吸附、分解与脱附;(4)吸附物质在界面上的运动;(5)结晶((3),(4),(5)统称为结晶阶段)。
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维纳米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低维纳米材料是指纵向维度比横向维度小很多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因此在光学、电子、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非常多样,常见的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方法。
1. 物理法物理法是最早用于制备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成本低,生成的材料结晶度高。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微流控法、机械剥离法、氧等离子体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等。
(1)微流控法微流控法是一种通过微细结构构造实现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可以实现高通量、高精确度、低成本的制备。
其原理是利用微流控芯片内的微通道和微结构控制流体的流动和混合,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混合程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得到制备的材料。
微流控法具有材料制备快速、结晶度高、精确度高、污染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中。
(2)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指通过机械方法将大块材料剖成纳米厚度的材料,常用于制备石墨烯和石墨烯衍生物等纳米材料。
其优点在于可以得到单层和双层的石墨烯,结晶度高,但缺点在于步骤繁琐,易造成材料污染和损伤。
(3)氧等离子体法氧等离子体法是指通过等离子体反应将原材料沉积在衬底上制备低维纳米材料。
其优点在于结晶度高且可控性好,但氧化对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有所影响。
(4)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指通过蒸发和凝华的方式,将原材料沉积在衬底上制备纳米材料。
其优点在于成本低,成品稳定性好,适用于制备单晶、多晶纳米材料。
2. 化学法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材料转化为低维纳米材料。
其优点在于制备过程中可以控制各种反应参数,可以制备出较为均匀和纯净的低维纳米材料。
其中常用的化学法有溶液法、水凝胶法、水热法等。
(1)溶液法溶液法是指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溶解原材料,然后在加入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等反应物质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反应参数如温度、pH等制备低维纳米材料。
水热法

水热法的分类
按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
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粉体制备、水 热薄膜制备、水热处理、水热烧结等等,分别用 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 结晶完好的陶瓷粉体,完成某些有机反应或对一 些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机废弃物质进行处理, 以及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某些陶瓷材料的烧 结等。
按设备的差异进行分类
水热法又可分为“普通水 热法”和“特殊水热法”。
所谓“特殊水热法”指在 水热条件反应体系上再添 加其他作用力场,如直流 电场、磁场(采用非铁电材 料制作的高压釜)、微波电 磁场等
水热法的特点
(1)设备和过程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 (2)在相对低的反应温度下可直接获得结晶态
水热反应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 压强的影响 PH值的影响
前驱物浓度的影 响
水热反应的影响因素
反应时间的影响
杂质的影响
水热反应发展存在的问题
1
2பைடு நூலகம்
无法观 察生长 过程, 不直观
设备要 求高
反应机理问题
缺点 反应安全性问题
成本高
技术难 度大
安全性 能差
水热反应的应用
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
制备碳纳米材料
制备纳米金属材料
(6)水热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压强、处理时间 以及溶媒的成分、pH 值、所用前驱物的种类 及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生成物的晶型,颗粒尺 寸和形貌等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控制上述实 验参数达到对产物性能的“剪裁”。
水热反应合成晶体材料的一般程序
(1)按设汁要求选择反应物料并确定配方; (2)摸索配料次序,混料搅拌。 (3)装釜,封釜,加压(至指定压力); (4)确定反应温度、时间、状态(静止或动态 晶化); ⑸取釜,冷却(空气冷、水冷); (6)开釜取样; (7)洗涤、干燥; (8)样品检测(包括进行形貌、大小、结构、 比表面积和晶形检测)及化学组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法在低维人工晶体生长中的应用与发展张 勇 王友法 闫玉华(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武汉 430070) 摘 要 水热法是人工晶体生长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高温、高压水溶液使得通常难溶或者不溶的物质溶解和重结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晶体越来越向低维化方向发展,本文在介绍水热法晶体生长特点和基本生长设备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下水热法在生长纳米晶粒及针状晶体等低维化人工晶体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水热法 人工晶体 针状晶体 纳米晶粒作者简介:张勇(197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1 前言当今,在高新技术材料领域中,人工晶体作为一种特种功能材料,在材料、光学、光电子、医疗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凝固态物理的发展以及高温高压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人工合成晶体生长技术和理论的全面发展。
用于人工晶体生长的方法有多种,如:物理气相沉积、水热法、低温溶液生长、籽晶提拉、坩埚下降等。
其中水热法晶体生长可以使晶体在非受限的条件下充分生长,可以生长出形态各异、结晶完好的晶体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水热法可用于生长各种大的人工晶体,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结晶完好的微晶[1]。
随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目前,大的三维块状晶体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对材料的要求,人工晶体不断向纤维化和纳米化发展。
大量的SiC ,Al 2O 3晶须用于材料增韧,纳米SrTiO 3,ZnO ,PZT ,BaTiO 3用于电子、半导体器件制造[2,3],羟基磷灰石晶须及纳米粉用于人工替代材料的增韧及显影[4,5],以及这二年光电子通信的高速发展对大量晶体纤维的需求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工晶体低维化的发展。
本文在介绍水热法晶体生长的特点及生长设备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水热法用于纳米晶粒及晶体纤维的研究进展。
2 水热法晶体生长的特点及其生长设备2.1 水热法及其晶体生长特点水热法,又称热液法。
晶体的热液生长是一种在高温高压下过饱和溶液中进行结晶的方法。
在世界范围内,一些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已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水晶。
该方法还可以生长刚玉、方解石、磷酸铝、磷酸钛氧钾以及一系列硅酸盐、钨酸盐晶体。
由于水热法晶体生长主要是利用釜内上下部分的溶液之间存在着温度差,使釜内溶液产生强烈对流,从而将高温区的饱和溶液带到放有籽晶的低温区,形成过饱和溶液。
因此,根据经典的晶体生长理论,水热条件下晶体生长包括以下步骤:①营养料在水热介质里溶解,以离子、分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溶解阶段);②由于体系中存在十分有效的热对流及溶解区和生长之间的浓度差,这些离子、分子或离子团被输运到生长区(输运阶段);③离子、分子或离子团在生长界面上的吸附、分解与脱附;④吸附物质在界面上的运动;⑤结晶(③,④,⑤统称为结晶阶段)。
同时,利用水热法生长人工晶体时,由于采用的主要是溶解-再结晶机理,因此,用于晶体生长的各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采用水热法进行晶体生长时必须首先考虑的。
22 硅酸盐通报 2002年第3期综合评述DOI :10.16552/j .cn ki .issn 1001-1625.2002.03.0062.2 水热法晶体生长设备高压釜是温差水热法生长晶体的关键设备,晶体生长的效果与它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生产中所用的高压釜主要是由釜体、密封系统、升温和温控系统、测温测压设备以及防爆装置组成。
另外,根据反应需要,有的釜体内还加有挡板,从而使生长区与溶解区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温度梯度差。
由于高压釜长期(一个较长生长周期要数月之久)在高温高压下(温度从150~1100℃,压力从几十个大气压到10000大气压)工作,并同酸碱等腐蚀介质接触,这就要求制作高压釜的材料既要耐腐蚀,又要有较好的高温机械性能。
所以釜体多由高强度,低蠕变钢材料制成。
如不锈钢或镍铬钛耐热合金等,而且要有足够的壁厚以承受内压。
这种钢材料对于晶体生长所使用的溶液最好是惰性的,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加内衬)。
高压釜的最关键部分是密封。
目前所使用的密封结构主要有法兰盘式、内螺纹式、卡箍式等结构。
除此之外,釜体上的防爆装置是作为防止压力过高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设备方面,微波、电场也已开始用于高压釜。
3 针状晶体水热制备及其研究进展针状/纤维状晶体,在复合材料增韧及光电通讯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纤维增强是材料领域最主要、最为有效的补强方法。
纤维依靠桥接、裂纹偏转和拨出效应来吸收能量,消除裂纹尖端集中的应力。
作为增强材料,纤维必须具有高于基体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适当的长度和长径比[6]。
而用于光电通讯领域的单晶纤维是由晶体材料制成的纤维。
它有近于完美的晶体结构,并把晶体和纤维的优点集于一身,可用于制作具有各种功能的晶体纤维器件。
在材料科学、光电子技术、光纤通讯及超导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中都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利用水热法生长针状/纤维状晶体,由于晶体是在非受限的条件下生长,因此,可通过控制其生长的物理化学环境来实现晶体维度的可控生长。
目前的研究表明晶体纤维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1)晶体在过饱和区均相成核;(2)一维生长,即在生长过程中,晶体的生长仅发生在纤维顶部,侧面上生长速度较慢或基本上不生长。
这与晶体结构有关,不同的晶体结构,其各晶面的显露水平以及生长速度是不同的;(3)对于特定的水热反应过程,晶体形态特征还与具体的水热条件有关[7]。
主要包括溶液的酸碱度和结晶时的过饱和度。
因此,为了得到纤维状晶体,必须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
只有当反应的过饱和度低于形成块状晶体所要求的过饱和度时,才有可能形成纤维状晶体。
下面介绍几种很重要的纤维状晶体的水热制备研究进展。
3.1 羟基磷灰石针状单晶的制备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是一种生物活性材料,它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与人体硬组织,如:骨骼、牙齿等一致,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5]。
羟基磷灰石针状单晶的制备主要应用于人工骨替代材料及内固定材料的增韧补强,它充分利用了单晶体的高强度,纤维的增强机理和磷酸钙的生物活性等优点,从而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制备研究起步较早,而针状羟基磷灰石则是近几年才开始。
1990年, M.Kinoshita等[8]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晶须,并对其形态进行了研究,1991年,M.Yoshimura 等[9]报道了Ca(OH)2和H3PO4在200℃,2MPa下, 5小时水热合成针状HA的研究,分析了KOH, H3PO4,E DTA等添加剂以及溶液温度、浓度对针状HA长径比的影响,其最大长径比可达11。
1993年,Y.Fujishirpo等[10]将均匀沉淀法制备的HA沉淀物在水热条件下处理,发现可生成针状的羟基磷灰石,且其长度随溶液的pH值降低和温度的提高而加长。
用β-TCP和柠檬酸添加剂在200℃、2MPa的水热条件下可以合成长20~30μm,直径0.1~1μm的H A晶须。
以H A悬浮液为初始原料,柠檬酸为添加剂,180~220℃下水热可合成长10~30μm,直径0.5μm,长径比为20~50的HA晶须[11]。
水热法合成的HA晶须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纯度、形状均一,有较高的Ca/P摩尔比,可以不含碳酸根,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实用性。
3.2 ZnO纤维状晶体的制备Zn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在涂料、填料、传感器以及光电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ZnO晶体纤维在增强陶瓷、橡胶制品方面有广泛应用。
我们23从水热脱水法制备纤维的实验结果得知,许多晶体纤维的形成是在脱水条件下进行的。
李汶军等人[12]采用1mol/L的Zn(CH3C OO)2为前驱物, 3mol/L的Na NO2溶液作为添加剂,利用水热盐溶液卸压技术起到脱水的目的,在温度为190℃时,制得晶体纤维,平均长度3.2μm,平均直径0.2μm,长径比为16。
经研究表明纤维的形成与卸压条件以及卸压前形成的粉体的结晶程度有关,即仅当卸压前粉体的结晶程度不完整时,才可能在卸压条件下制得纤维状晶体。
3.3 TiO2纤维晶体的制备TiO2在陶瓷、塑料、涂料、油墨、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其晶体纤维无论作为一种无机纤维材料,还是作为复合材料添加剂,都可望大大改善其在不同应用领域材料的相关性质。
采用非晶态TiO2粉末作为原料、KOH作为矿化剂,由于TiO2具有金红石结构和锐钛矿2种结构,因此,反应条件对最终产物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反应条件下,非晶态结构TiO2,金红石结构和锐钛矿结构TiO2含量不同,产物的形貌也有所不同,有颗粒状、针状以及颗粒状和针状相混杂。
只有在反应溶液浓度为1~2mol/L,反应溶液中矿化剂KOH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6h,填充度为85%。
利用水热合成法可以制备出结晶良好,尺度均一的纯金红石结构的TiO2晶体纤维,长度在30~60μm,长径比有20~30[13]。
此外,Saito等人利用水热脱水技术合成水合硅酸镁石棉[14]。
4 纳米单晶水热制备及其研究进展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结构,可望得到诸如高强度金属和合金,塑性陶瓷、金属间化合物以及性能优异的原子规模复合材料等新一代材料[15]。
而且纳米单晶由于其特殊的光学、光电等物理特性,在电子、光电子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仅湿化学方法就有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等,其中,水热法是生产结晶完整的纳米单晶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为各种前驱物的反应和结晶提供了一个在常压条件下无法得到的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纳米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溶解—结晶过程。
相对于其它制备方法,水热法制备的纳米晶体具有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小、且分布均匀、颗粒团聚较轻、可使用较便宜的原料、易得到合适的化学计量物和晶形等优点[16]。
而且,晶粒物相、线度和形貌可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前驱体形式等)来控制;尤其是水热法可制备结晶完好的纳米晶而毋需高温煅烧处理,避免了煅烧过程中造成的粉体硬团聚、缺陷形成和杂质引入,因此,所制得的粉体具有较高的活性。
如采用水热法制备的ZrO2纳米粉体颗粒呈球状或短柱状,粒径约为15nm。
烧结实验表明:粉体在1350~1400℃温度下烧结,密度即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8.5%。
经研究表明:粉体的晶粒粒度与粉体形成时的成核速度有关,成核速度越快由此制得的粉体的晶粒粒度就越小,这是因为水热法制备粉体是在物料恒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溶液体系,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成核速度,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相对较多的晶核,由于在成核过程中溶质大量消耗,在生长过程所提供的溶质相对减少,则可以使产物的晶粒粒度减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