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保护与复兴
古镇复兴实施方案

古镇复兴实施方案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外流、传统产业衰退、文化遗失等问题。
为了实现古镇的复兴,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古镇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我们将加强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让古镇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二、挖掘传统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古镇的传统产业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帮助传统产业实现升级和转型。
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古镇的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打造古镇特色产品,提升古镇的经济活力。
三、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环境品质古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直接影响着居民和游客的生活体验。
我们将加大对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古镇的整体环境品质,营造宜居宜游的环境。
四、发展旅游业,推动古镇经济发展古镇的旅游资源丰富,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加大对古镇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消费,推动古镇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文化传播和教育培训古镇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培训是古镇复兴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加强对古镇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工作,激发居民对古镇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古镇文化教育和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力度,让古镇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六、加强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古镇复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将加大对古镇复兴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古镇产业发展,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镇复兴,共同推动古镇的发展进程。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古镇的复兴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古镇的复兴添砖加瓦,让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浙江省境内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这些古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古镇保护与开发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一、古镇保护现状1. 文物保护成就浙江省境内的古镇众多,其中不乏著名的古镇如乌镇、西塘、南浔等,这些古镇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遗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文物保护方面,浙江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对古镇进行修缮和保护,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特别是在乌镇、西塘等著名古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浙江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古镇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2. 旅游开发成果古镇作为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一直备受游客的青睐。
浙江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全面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提升了古镇的旅游价值。
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古镇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改造,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乌镇水乡、西塘古镇、南浔古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古镇旅游业也成为了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二、古镇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1. 商业化过度问题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化过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在维护古镇原有风貌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如一些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开发过度造成的传统文化消失、原住民外迁等问题,使古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变得失去了自己特有的魅力。
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缺乏统一规划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统一规划缺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保护古镇的原因

保护古镇的原因
保护古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价值的保护:古镇是文化的沉淀,存储着巨量的历史信息,记录着祖祖辈辈一步步走过来的所有痕迹,记录着生活和成长,也记录着曾经的思考和智慧结晶。
这些文化遗产是无法复制的,一旦破坏就无法恢复。
2.经济价值的考虑:旅游业是古镇经济的重要来源,保护古镇可以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
同时,古镇的特色文化和建筑也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通过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可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3.社会价值的维护:古镇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保护古镇可以维护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区网络,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同时,古镇也是游子心中的家园和乡愁的寄托,保护古镇可以留住他们的根和魂。
4.生态价值的保障:古镇往往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保护古镇也意味着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5.科学价值的保存:古镇的建筑、规划和文化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保护古镇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实证材料。
6.教育价值的传承:古镇是活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参观古镇,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古镇也可以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基地,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因此,保护古镇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态、科学和教育等多方面价值的维护和传承。
关于抢救、复兴塘栖古镇的建议

关于抢救、复兴塘栖古镇的建议抢救和复兴塘栖古镇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建议如下:一、抢救措施:1、开展专项抢救行动,对于已严重毁损的房屋划定保护区域,及时修缮古建筑;2、加强监管和保护,防止古建筑受到破坏,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保护古建筑,修缮石墙、古桥、、古亭台楼阁、古街道等;3、建立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制教育形式,提高社会保护意识;4、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塘栖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价值。
二、复兴措施:1、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街区,重建老字号、名人故居等;2、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民俗风情街、演艺区、博物馆等,宣传市民历史文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和保护;3、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的旅游设施,解决道路、水道、供电等问题;4、增加游客人次,提高旅游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三、具体行动方案:1、提高历史保护认识,建立专项保护机构针对塘栖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应该建立专项保护机构,集中力量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和保护。
同时,加强全民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和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2、修缮古建筑,保护优秀历史遗产在保护城市历史遗产的过程中,应当着重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如古城墙、古桥、古街道、古宅院等,确保其原有风貌不被破坏。
针对那些已经严重损坏的建筑,可以进行重建或者复原。
3、拓展旅游资源,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之间,需要寻求平衡。
因此,在保护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文化街区、演艺区和博物馆等,以满足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融资和财务支持,为古镇的复兴提供资金保障。
4、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因此,应该加快基础设施改善,提高旅游设施质量,改善古镇的交通、水电、网络和酒店等服务设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拓展旅游市场。
综上所述,抢救和复兴塘栖古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涉及到各个层面的问题。
保护古镇的时代价值

保护古镇的时代价值
保护古镇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和文化价值:古镇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
它们保存了丰富的历
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
保护古镇就是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历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2.艺术和科学价值:古镇的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
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这些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还体现在与古镇相关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艺等方面。
保护古镇就是保护这些艺术和科学的瑰宝,为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3.经济和社会价值: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
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古镇的保护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古镇的保护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
4.教育和科普价值:古镇是生动的历史教材和生动的科普基地。
通过参观古镇,
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保护古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未来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古镇的保护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古镇的价值,共同推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古镇建设方案

古镇建设方案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神。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古镇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项古镇建设方案,旨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古镇,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一、古镇保护和修复1. 文物保护:制定详细的古镇文物保护规划,对重点保护建筑、古迹和文物进行修缮和保护。
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2. 建筑修复:根据历史资料和遗址,进行古镇建筑的修复工作。
注重保持建筑的原汁原味,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
3. 绿化提升:增加绿化覆盖率,恢复古镇的生态环境。
种植传统园林植物,打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
二、古镇开发和经济发展1. 旅游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古镇的旅游资源,推广古镇旅游。
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和演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优质服务设施建设:建设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旅游接待中心和商业区。
提供各类便利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体验。
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展与古镇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支持本地区文化创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
三、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培训1. 传统手工艺复兴: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培训和传承。
组织工艺师傅和年轻人的培训交流活动,传授传统手工艺技艺。
2. 学校教育:加强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古镇的传统文化。
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和学习交流,增强对古镇文化的认同感。
3. 文化节庆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加强对古镇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庆典、展览和演出等方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古镇文化。
四、文化交流和合作1. 国内外交流:加强与其他古镇和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古镇文化的国内外传播。
2. 城市联盟建设:与其他古镇建立城市联盟,共同推动古镇的发展与保护。
共享经验和资源,促进古镇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3. 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组织和机构合作,开展古镇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项目。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复兴--以随县安居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复兴--以随县安居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安居镇的空间格局、街道肌理和历史要素,通过规划的手段和方法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根据安居镇的历史建筑特点,参考其建筑质量、建筑风貌状况的价值等因素,规划采取修缮、保留、整修改造、拆除四种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进行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安居镇;历史要素;街道空间;历史建筑随县安居镇是湖北省第六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城镇之一,是湖北省十九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随州市唯一的历史文化名镇,与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
镇区范围内拥有九街十八巷、安居遗址、羊子山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安居镇紧邻随州市,随县,具有区位地理优势。
在现代化城镇发展中,安居镇的古建筑和周边环境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历史街区的格局与肌理也面目全非,急需科学规划的方法来保护与复兴。
1.现状介绍安居镇保护规划的范围包括安居镇九街十八巷,安居遗址,羊子山遗址。
安居镇的古镇特色有历史价值——以古鄂国都城、古随国都城、古楚文化为特色的丰富历史内涵;文化价值——丰富的历史典故传说、悠久淳朴的民俗文化和生活风貌以及丰富的美食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特色古建筑群落和空间;建筑的门、窗、檐、台、马头墙——特色要素。
本文着眼于保护街道的空间形态和空间肌理以及历史要素,对古建筑做到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2.空间及要素分析2.1自然空间格局安居镇有着独特的“水、田、山、街、镇”的自然空间格局。
1.水。
安居镇是由在镇区交汇的涢水、溠水孕育而成,现在的城镇用水仍依赖这两条河流,未来将从北面黑屋湾水库引水。
现状河流污染较为严重,应严格保护、加强治理安居镇域内的各类水系。
2.田。
安居镇地处江汉平原,阡陌纵横,历来是农业发达之地。
3.山。
安居镇南部山林为安南山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区,保护山林自然环境,有利于未来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的必要性分析范文_毕业论文范文_

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的必要性分析范文这里我们讨论的传统历史古镇,主要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城镇发展过程,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风貌特点的“古镇”。
这类古镇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遗迹、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如苏州的周庄、安徽的宏村等。
第一,传统古镇有着悠长的历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能够反映该地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以及建筑的风貌特点;第二,传统历史古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一些历史古镇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如贵州的千户苗寨;第三,传统历史古镇能反映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一样的自然风貌,古镇在适应这些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亦产生了不同风貌,如藏区的土库房;第四,传统历史古镇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大量的传统建筑风貌,本身就是一座城市的景观形象,而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的融合统一,构成了传统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特征;第五,传统古镇的形成往往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征,在文教、政治、军事、商贸、交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丽江古城是当时茶马古道重要的驿站。
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的价值传统古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都是自发的,不同于现代城市有着统一的规划。
现存历史古镇的建筑风貌并不仅代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建筑,还会有各个时期建筑风貌的并存,如成都的宽窄巷子,不仅有明清时代的中式传统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欧式混搭建筑形态。
但由于我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我国不同地方传统古镇的历史遗存也并不均衡。
总的来说,明清以前的传统古镇建筑已基本消失,现存的传统古镇主要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
这些古镇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传统历史古镇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往往会形成适当的发展规模。
例如在南方以水路为主的地区,交通以人力的渡船为主,商品贸易以面对面的交易日常用品为主,因此街道的尺度规模较小,从而形成了江南古镇前街后院,下街上宅的建筑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0背景下旅游古镇的保护与复兴孙莹,李振兴(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旅游古镇作为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旅游小城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旅游小镇的建设,对于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破解/三农0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小城镇的复兴能够很好地加快城镇发展,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支撑作用。
古镇复兴的内涵是在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物质、功能、文化三方面的复兴。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旅游古镇的保护与复兴,着重从新型城镇化的特征进行思考,最后,提出对于旅游古镇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六个一体化0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旅游古镇;保护与复兴The town revival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SUN Ying,LI Zhen-xing(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rural planning,CD UT,Chengdu610059,Sichuan)Abstract:As a ve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s mall tourist towns,the tourist tow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town,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y to subsidize agriculture,urban and rural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of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 t countryside is important. The revival of tourist towns can well speed up the urban develop 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ity with rural long-term mechanism to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in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has a supporting role.The meaning of the town revival is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and cul tural heritage effective protection,to achieve physical,functional,and cultural revi val of the three.I will study the tourist town revival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focus from thinking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Finally,I propose the0six integration0measures for the tourist town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re-vival.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tourist town;protection and revival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2.10.1470引言5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0规划基本思路6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0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途径。
/十二五0期间,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对/新型城镇化0的解读1.1/新型城镇化0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0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
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1.2/新型城镇化0的特征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和规划城乡一体化[1]。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也就是说要由原来的/重城轻乡0、/城乡分治0,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从改革角度讲,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
要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
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0,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2国内外旅游古镇发展概况2.1国内旅游古镇发展概况国内旅游古镇发展迅速,正是因为其契合了旅游新发展的新需求。
20世纪80年代,开创江南水乡古镇品牌,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苏州同里古镇开展旅游事业。
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0之路,1997年丽江大研古镇/申遗0成功,1999年浙江乌镇开始旅游开发工作。
2001年江南六镇)))苏州周庄、同里、直及浙江乌镇、南浔、西塘,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3年和2005年公布了两批共44个历史文化名镇,在这股古镇旅211技术与市场旅游与发展研究第19卷第10期2012年游热潮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地发展古镇旅游。
总体来看,国内旅游古镇有如下特点:一是数量不少,分布不均。
二是发展热度很高,资源良莠不齐。
从资源看,除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平遥之外,保存非常完整的古镇不多;从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旅游古镇非常少,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也不多,整个旅游古镇发展的情况很不平衡[2]。
2.2 国外旅游古镇发展概况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古镇在文化旅游、观光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为欧洲版图上历史最悠久国家的法国和意大利,古镇旅游己成为其旅游产品的主要支撑。
欧洲人将古镇当成是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一种最朴实的生活方式,因而将最传统、最理想,也是最高档的度假地选在这里;来自欧洲以外的旅游者,也将这些古镇当作其体验纯正欧陆风情的最理想去处,因为这些古镇凝聚了欧洲民间最典型的建筑和最纯正的生活方式。
从国外古镇发展来看,首先,国外古镇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资源优势比较明显。
其次,国外古镇的发展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
比如有自然风光的、音乐、建筑、美术等艺术形态的、或者是户外运动休闲的。
3 /新型城镇化0背景下旅游古镇的复兴动力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内力、外力两方面进行合理分析旅游古镇的复兴动力机制(见图1)。
图1 新型城镇化古镇复兴动力机制分析图3.1 内力分析1)旅游小镇的建设,对于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破解/三农0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小城镇的复兴,能够很好地加快城镇发展,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支撑作用。
2)AVC 三力指/Attraction(吸引力)、Validity (生命力)、Ca -paci ty(承载力)0,是风景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规划建设都是为了提升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这三力。
使自身发展空间得到提升,旅游地生命周期延续。
根据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现阶段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已经进入市场成熟期,因此,要保证古镇的旅游生命周期的延续,就必须要努力使其进入复苏期。
3.2 外力分析1)随着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古镇的发展会由多种模式进行推动。
无论是政府主导模式、还是政企合作模式,都会在古镇现有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规划及保护政策,从而促进了古镇的保护与复兴。
2)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0和/永远的朝阳产业0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4 古镇文化保护与复兴4.1 古镇复兴的内涵城市复兴是指以全面的观点为导向来解决城市问题,以使一个地区在经济和物质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上得以持续改善。
古镇复兴是指在特定尺度下的城市复兴。
对于古镇来说,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严格保护是复兴的基础工作,包括对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民俗文化的保护。
4.2 古镇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六个一体化0措施对于古镇文化保护和复兴,应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复兴措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进行。
按/以人为本0的思路对其进行保护和复兴,不断提高其质量内涵。
让古镇居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得更加方便、舒适。
4.2.1 组织管理一体化增强社区参与意识[3],调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在古镇旅游中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古镇旅游中当地居民应该是景观的一部分,他们的风俗习惯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首先,确保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权利公平、公正。
其次,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旅游的能力。
最后,鼓励古镇居民参与家庭旅馆接待、特色餐饮接待、民俗表演活动、旅游商品制作、旅游发展投资等旅游经营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形成主人翁意识,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
4.2.2 公共服务一体化积极修复公共建筑,重拾失落的艺术文化。
古镇文化内涵表现在建筑装饰、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众多方面。
应对古镇文化的精髓加以充分挖掘、整理提炼,并采取保护性措施对其加以保护。
积极建设公共空间,恢复传统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