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外图廓线外,还应注明测量所用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坐标
系、比例尺、测绘日期和测绘单位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密级
22.0 10.8
21.0 10.8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附 注 :
10.0 22.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1000 1993年图式。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4 . 三北方向图

在中小比例尺的图的南图廓线的右下方,
还绘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的
方向的这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称为三北
方向图。

利用三北方向图,可对图上
任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
位角和坐标方位角三者间作 相互换算。

此外,在南、北内图廓线上,
还绘有标志点P和P’,该两点 的连线即为该图幅的磁于午 线方向,有了它利用罗盘可 将地形图进行实地定向 。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7.4 地物符号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地形
地 地 形 物 —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房
屋、道路、农田、桥梁……
地貌 Biblioteka 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如山脉、河流、平原、洼地……
地形图
如果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
• 定义: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 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
• 线状符号的长度方向按实际测定,宽度 和符号样式有专门规定。如铁路、高压 线路、围墙等。

测量学 第七章(1) 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学 第七章(1) 地形图基本知识

1:5000→四幅1:2000; 1:2000→四幅1:1000; 1:1000→四幅1:500。 矩形分幅及面积见表。
17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矩形分幅和编号
7.2.3
矩形分幅的编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的x 坐标和y坐标以公里为单位,之间用连字符连接 。如3810.0-25.5。 编号时,1:5000坐标取至1km; 1:2000、1:1000,坐标取至0.1km; 1:500坐标取至0.01km. 小面积测图,还可采用其他方法编号。如行 列式或自然序数法。较大测区,测区有多种测 图比例尺时,应进行系统编号。
15
16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矩形分幅和编号
7.2.3
为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及资源与行政管理的需要所 测绘的1:500、1:1000、1:2000和小区域1:5000比例尺 的地形图,采用矩形分幅,图幅一般为50cm×50cm或 40cm×50cm,以纵横坐标的整公里数或整百米数作为 图幅的分界线。50cm×50cm图幅最常用。
地貌符号
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2°以下,比高 一般不超过20m的——平地; 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一般在2°~6°,比高 不超过150m的——丘陵; 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一般为6°~25°,比高 一般在150m以上的——山地; 绝大多数倾斜角超过25°的——高山地。 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中比例尺主要 采用等高线法。对特殊地貌采用特殊符号。
《测量学》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丁光亚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地图: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
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按内容分: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 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地貌、植 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全)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全)

比例 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代码 B
C
D
E
F
G
H
图7-11 1:50万~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号构成
二、矩形分幅
1、图幅西南角坐标编号方法
图7-12 图幅西南角坐标编号法分幅
二、矩形分幅
2、基本图幅编号方法
图7-13 基本图幅编号
收等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
等 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
三、比例尺精度
人们用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为0.lmm,因此,把相 当于图上0.l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即:比 例尺精度=0.1M(mm)。
表7-2 常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 1:500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图7-3 北半球1:100万地形 图分幅和编号
图7-3 北半球1:100万地形 图分幅和编号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图7-5 1:5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图7-6 1:25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图7-7 1:1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图7-8 1:5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第三节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 图号、图名、接图表 2 比例尺和图廓线 3 经纬度及坐标格网 4 地形图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5 测图单位、时间、方式、人员
一、图号、图名、接图表
图号是统一分幅编号,以确定地图所在的位置。图名是 地图的名称,选用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最大的村庄、 突出的地物、地貌等的名称,沙漠等特殊地区也用图号 作为地图的图名。接图表是在地图图廓的左上方,画有 该幅图四邻各图名(或图号)的略图,中间一个画有斜 线的代表本图幅,如图7-1所示。

测量学四版 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测量学四版 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尺代码和图幅的行列号共十位码组成,编码系列统一为一个根部,便于计 算机处理。具体见图2-36。
2-36
各种比例尺代码见表l—4
2-6
2-7
1 : 100万~l : 5 000
地形图的行、列编号
2-37
[例2—1] 1 : 50万地形图的编号(图2—38) 晕线所示图号为J50B001002。(B——1:50万比例尺代码) [例2—2] 1 : 250 000地形图的编号(图2—39) 晕线所示图号为J50C003003。 (C——1:25万比例尺代码)
内图廓:
西图廓是经线 109°00´
南图廓是北纬36°00´
1:1万~1:10万中小比例尺图还绘有: 四、 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
利用三北方向图可对图上任一方向的坐标方位角、真方位
角与磁方位角进行换算。
返回
§7-4 地物符号
地物: 地面上自然与人工形成的物体,可用地物符号将实地的 地物在图上表示出来.
B-3 C-3
B-4 C-4 C-5 C-6
作业:
思考题与习题

P136 1、2
返回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一、图名和图号
•图名:本幅图的名称, 例: 王家湾
• 图号:标注在图名的下方,据分幅和编号方法而定;
二、接图表
在图纸的左上 方又叫邻接图表
说明本图与邻
图的关系,供索 图时用。
三、图廓 • 地形图图廓是一幅图的范围线。 矩形分幅和梯形分幅的图廓及图廓外注记有不同之处。 1、矩形分幅地形图的图廓 1)地形图图廓 •内图廓线: 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如图2-27 •外图廓线: 装饰作用的粗黑线。
短线间的长度表示实地经差或纬差1´。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半比例符号

对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如小路、通讯线路、 管道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而宽 度却无法按比例尺缩绘,这种长度按比例、 宽底不按比例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或线 性符号。

半比例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地物注记

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 称为地物注记。它包括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 记三种。
非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和中心位置与实际地物中心位置的关系随地物 而异,在测绘、读图及用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如三角点、导线点等,该几何图形的中 心即为地物的中心位置; 宽底符号,如里程碑、岗亭等,该符号底线的中心即为地物的 中心位置; 底部为直角的符号,如独立树、加油站等,地物中心在该符号 底部直角顶点。 由几种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如气象站、路灯等,地物中心在 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下底没有底线的符号,如窑洞、亭等,地物中心在下方两端点 间的中心点;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7.3 地形图图名、图廓及接合图表 7.4 地物符号 7.5 地貌符号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地球表面错综复杂,有高山、丘陵、平原,有 江、河、湖、海,还有各种人工建筑物,这些统称为 地形;习惯上把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 地物:是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 人工建筑的建筑、构筑物,例如房屋、道路、水系等。 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形态,如 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对行政名称、单位名称、村镇名称以及公路、铁路、河流 等的名称,在地形图上均应逐一注记。 在地形图上需用相应的数字流注记河流的流速、深度,房 屋的层数,控制点的高程,桥梁的长、宽及载重量等。 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面的植被种类,如草地、耕地、林地 类别等。

测量学第7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学第7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1)数字比例尺
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注记在南 图廓外下方中央位置。
由式(7.1)可知,比例尺分母愈大,分数值愈小,比例尺就愈小;反之,
分母愈小,分数值愈大,比例尺就愈大。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分为大、中、 小三种,1∶100万~1∶20万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万~1∶2.
的代码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6°24′20″,北纬 39°56′30″,其所在1∶100万图的编号为J—50,如图7.2所示。
这里须说明的是,由于高斯投影六度带的带号是从零度经线起,自西向东分
带,而1∶100万分幅“纵行”是从180°经线自西向东分行,对于地处东半 球的我国而言,它们的关系为
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相应的代号,例如J—50—72—B。
1∶2.5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7′30″,纬差5′,按一分为四的方法,将一幅 1∶5万的图分成四幅1∶2.5万的地形图,分别用1,2,3,4作为代号,其编
号是在1∶5万图幅号之后加上相应的代号,例如J—50—72—B—4。
1∶1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3′45″,纬差2′30″,按8行8列的方法,将一幅 1∶10万的地形图分成64幅1∶1万的地形图,分别用(1),(2),„,(
带号=纵行编号-30
图7.2北半球东侧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2)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这3种比例尺地形图总的关系如图7.3所示。
1∶50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3°,纬差2°,按2行2列的方法,将每一幅
1∶100万的图分为四幅1∶50万的地形图,分别以A,B,C,D为图的代号, 其编号是在1∶100万图幅编号之后加上相应的代号,例如J—50—B。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4) 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在 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 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计曲线的高程、碎 部点高程、独立性地物的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流速等。
三、地貌符号 1、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 闭合曲线。 例如,当水面高为70m时,曲线上任一点的 高程均为70m; 将这些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岛用等高线 表示在地形图上了。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 。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 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 示的越粗略。 测绘地形图时,要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和按国家规范要求 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见表9-4。
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将1:10万图幅按经差3′45″,纬差 2′30″ 分为64幅,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幅 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如G-47-124-(25)
y=[(φ左上- φ)/2.5′]×8+( λ - λ左上) /3.75′+1
四、1:5000、1:2000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5000地形图按经差1′52.5″,纬差1′15″ 将一幅1: 1万地形图分为四幅1:5000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万图 幅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用a、b、c、d表示, 如J-50-72-(32)- a 1:2000地形图按经差37.5″,纬差25″ 将一幅1:5000 地形图分为9幅1:2000用数字1、2、 …… 、 9表示, 如J-50-72-(32)- a-9

7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山头
鞍部
陡坡、峭壁、悬崖的表示
山 谷 、 山 脊 等 高 线
100
h=5m 95 90
100 95
90
4. 典型地貌等高线
典 型 地 貌 等 高 线 表 示
5.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特殊情况用规定符号表示。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 疏的地方坡度越小。
+ 单线水沟
(4)地物注记
用文字、数字或填充符号对地物加以说
明或补充。如单位名称、山脉名称、河 流名称、村庄名称、植被类别、楼层数、 高度等等。
清水河 莲花村 混凝 土3
鱼塘
7.5
7.4.1 地貌的表示
地貌符号
1. 地貌: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 如:高山、坡地、谷地、平地、盆地… … 通常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盆地 五大类。
工程设计)
中比例尺指: 1︰2.5万~1︰10万 小比例尺指: 1︰ 20万~1︰100万
4. 比例尺精度
图上0.1㎜所对应的实地水平距离称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大小不同,其精度也不同。 比例尺 1︰500 1︰1000 1︰5000 1︰1万 比例尺精度50㎜ 100㎜ 500㎜ 1m 可见,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反映实地情况越详细。 比例尺精度的意义: (1)根据比例尺大小确定量距所需的准确程度; (2)根据用图精度确定测图比例尺大小。
实地距离
1m
100m
5m
2. 比例尺种类

数字比例尺
1︰1000 1︰ 1万 1︰10万
1︰5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山头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陡崖、悬崖 1) 山头和洼地 山头等高线由外圈→内圈高程逐渐增加;洼地等高 线由外圈→内圈高程逐渐减小。 用高程注记区分,或用示坡线指示斜坡向下方向。

2) 山脊和山谷 山脊——等高线向下 坡方向凸出,两侧基本对 称。 山脊线——山体延伸 的最高棱线。 (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均凸 向高处,两侧基本对称。 集水线——山谷底点 的连线。
“高凸为谷,低凸为脊”
Hale Waihona Puke 3) 鞍部 鞍部——相邻两山头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 左右两侧等高线近似对称。

4) 陡崖和悬崖 陡崖——坡度>70°陡峭崖壁,采用陡崖符号表 示。 悬崖——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上部等高 线投影到水平面,与下部的等高线相交,下部凹进 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莫赫陡崖(左)
7.4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 地形图的图廓外注记 图号、图名、接图表、比例尺、图廓线 坐标系、等高距、使用图式、测图日期等。 图号——统一分幅规则编号。 图名——图内著名地名、最大村庄或突出地物、 地貌名。 图号、图名注记在北图廓上方中央,图号在图名 下方。 接图表——北图廓左上方,四邻各图号(或图名) 略图,便于查找到相邻图幅。
1:500城区居民地地形图样图
1:2000城郊地形图样图
§7.3 地貌的表示方法



(1) 等高线 1) 等高线定义 等高线——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 曲线。 例如——一座高出水面的小岛与某一静止水面相 交形成的水涯线为闭合曲线,曲线形状由小岛与水 面相交位置确定,曲线上各点高程相等。不同高程 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按一定比例尺缩绘在图 上,就将小岛用等高线表示在地形图上。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等高距h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应相同
中比例尺地形图——国家基本地图,国家专业测绘部门
负责测绘,目前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图缩小编绘。
1:1000
1:4000
1:10万
震灾地区

2) 图示比例尺 绘制在数字比例尺下方,用分规直接在图上量取 直线段的水平距离,可抵消图上量取长度时图纸伸 缩的影响。
图示比例尺




图式符号——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 (1) 地物符号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 1) 比例符号 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 ,如房屋、较宽的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 非比例符号 轮廓小,无法将形状和大小按比例尺绘到图上, 不考虑其实际大小,采用规定符号表示,如三角点 、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 3) 半比例符号 带状延伸地物,如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 ,长度可按比例缩绘,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
分子化为1,分母为一个较大整数——1/ M M大→比例尺小; M小→比例尺大
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注记在南面图廓外正中央”
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1:1000、1:2000、1:5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 1: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 1:25万、1:50万、1:100万 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
第7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图式 §7.3 地貌的表示方法 §7.4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7.5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物 地貌
等高线图 平面图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一定比例尺、规定符号表示地物、 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1) 比例尺表示方法 比例尺——图上直线长度d与地面相应线段实际 长度D之比。 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 1) 数字比例尺
等高距越小,表示的地貌细部越详尽 等高距越大,表示的地貌细部越粗略 等高距太小将使图上等高线过于密集,影响图 面清晰度。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等高线平距d
相邻等高线间的地面坡度——
同一幅地形图,等高线平距大,地貌坡度小; 反之,坡度愈大。
首曲线—— 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0.15mm 细实线。 计曲线—— 0m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 条等高线,0.3mm粗实线。 间曲线—— 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基本等高线 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 等高线,用0.15mm宽长虚线绘制,可不闭合。
黄山陡崖(右)
挪威布道坛岩Preikestolen ——604m落差平顶悬崖
综合地貌的等高线表示




(3) 等高线的特征 1) 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 2) 闭合曲线,不能中断,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就在 相邻其它图幅内闭合。 3)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重合或相交。 4) 等高线经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山脊线与山谷 线与改变方向处等高线切线垂直相交。 5) 同一幅图内,基本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平距大→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地 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 为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1:50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1:25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1:10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1:5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1:2.5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1:1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情况
§7.2
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表示地物、地貌的符号和方法。 一个国家的地形图图式统一,属国家标准。 我国当前使用的、最新、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教材中地形图图式:《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 1:100万比例尺地图分幅和编号 纬度从0°起,纬差4°,向南北两极划分22横行 ,字母A,B,……,V编号。 经度从180°起,经差6°,自西向东划分60纵列 ,数字1,2,……,60编号。 图幅编号——“横行字母-纵列数字”

2) 1:50万~1:5000比例尺地图分幅和编号

2) 1:50万~1:5000比例尺地图分幅和编号

(2)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根据工程设计阶段、 规模大小、运营管理需要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3) 比例尺精度 人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 0.1mm,地 形图比例尺为1: M,比例尺精度—— 0.1M (mm),图 上0.1mm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例:1:1000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精度为0.1m ,小于0.1m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当设计规定需要在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长度时 ,可反算出测图比例尺1:M 。 例: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线段长度——0.05m ,图纸比例尺不应小于0.1mm/0.05m=1/500 。

2) 1:50万~1:5000比例尺地图分幅和编号 J50B001002、 J50B002001 J50C001002、 J50C003004

3) 1:5000以下比例尺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以每幅图的西南角坐标千米数来标号 “纵坐标-横坐标”的格式表示 1:5000图幅编号后加Ⅰ、Ⅱ、Ⅲ或Ⅳ来命名其他比 例尺图幅的编号。


(2) 地貌符号 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计曲线上 注记等高线高程。 谷地、鞍部、山头及斜坡方向不易判读地方和凹 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上绘制与等高线垂直的短 线——示坡线,指示斜坡降落方向。 (3) 注记 地物性质、名称需用文字和数字注记。如房屋结 构、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计曲线高程、碎部 点高程、独立地物高程、河流水深、流速等。
10 5
0
10 23.8m
20
30
40
50
18.9m
这是一个1:500的直线比例尺,由间距为2mm的 两条平行直线构成,以2cm为单位分成若干大格,左 边第一大格十等分,大小格分界处注以0, 右边其它 大格分界处标记按绘图比例尺换算的实际长度。
使用时,先用分规在图上量取某线段的长度,然 后用分规的右针尖对准右边的某个整分划,使分规 的左针尖落在最左边的基本单位内。
接图表
图名
图号
图式 坐标系
测图日期 等高距

(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梯形分幅法——经纬线分幅,1:5000~1:100万中 、小比例尺地图分幅。 梯形分幅(国际分幅)——国际统一规定经线 为图东西边界,纬线为图南北边界,子午线向南北 两极收敛,整个图幅呈梯形。 矩形分幅法——坐标格网分幅,城市和工程建 设1:500~1:2000大比例尺地图分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