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织物的抗起球性测试

织物的抗起球性测试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织物起毛起球仪,并参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4802.1 --1997 中规定的织物起球圆轨迹法试验方法,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
经过对织物的实际测试以加深对织物起毛起球特性和现象的了解。
二、测试原理织物在服用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使织物表面的绒毛或单丝逐渐被拉出,当毛茸的高度和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外力摩擦的继续作用使毛茸纠缠成球,并凸起在织物表面,这种现象称为织物的起毛起球。
织物起球会恶化织物外观,降低其服用性能。
织物起球试验仪器有多种,其设计原理都是以织物实际穿着过程中的起球现象作为模拟依据。
国家标准GB/T4802.1 --1997 中规定了织物起球圆轨迹法试验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先用尼龙刷使织物试样起毛,而后用织物磨料使试样起球,再将起球后的试样与标准样照对比,评定其起球等级。
三、设备与用品(1) 圆轨迹起球仪:试样夹头与磨台质点相对运动轨迹为圆,相对运动速度为(60±1)r/min,试样夹环内径为(90±0.5)mm,夹头对试样的压力可调,仪器有自动记数和自停装置,如图所示。
圆轨迹起球仪1——试样2——试样夹头3——试样夹头臂4——磨料织物5——磨料尼龙刷6——磨台7——停止开关8——启动开关9——转向开关10——电磁计数器(2) 磨料:①尼龙丝直径0.3mm,植丝孔径4.5mm,每孔尼龙丝150 根,孔距7mm,刷面要平齐,刷上有调节板,可调节尼龙丝有效高度(每次调节以lmm为限),以控制起毛效果。
使用新尼龙刷时,必须经过一定次数的预磨,并用参考织物。
②织物磨料:2201全毛华达呢,19.6tex×2,捻度Z625—S700,密度445根/10cm×224 根/10cm,定量305g/m2,二上二下斜纹。
织物磨料应定期校验,若新旧织物磨料对同一试样的起球级数相差半级以上,应弃旧更新,新磨料也应进行预磨。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及评定方法。
2、观察理解起毛起球过程与机理,进一步了解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织物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在实际穿着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
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物外观恶化,降低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由于纤维本身抱合性差,强力高,弹性好,所以起球疵点更为突出。
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定织物服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可分为起毛、纠缠成球、毛球脱落三个阶段。
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外部的摩擦作用,首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对短纤维而言,绒毛被拉出的条件是外部摩擦力要大于纤维在纱内的抱合力。
绒毛在达到一定长度后,才能相互纠缠成球,因此被拉出的纤维长度对织物起球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纤维的抗弯性、强度和耐磨性也影响起毛起球性能,容易弯曲的纤维在摩擦中易相互纠缠成球,比较粗硬的纤维要比细而柔软的纤维容易起球。
有些纤维在形成较长的绒毛之前,已被磨断或拉断,只剩下很短的绒毛,就不易起球。
有些纤维虽然容易形成数量众多的小毛球,但如果纤维的抗弯性和耐磨性强度较弱,织物表面的毛球在继续摩擦中很快就会脱落。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见图12-1所示。
主要技术参数:起毛起球运动轨迹:直径为40mm的圆轨迹运动。
试样规格:直径112.8mm圆状,面积100mm2。
试样往复速度:60次/min。
图12-1 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2、实验工具:起毛起球样照、织物试样、剪刀。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取样:剪取直径为112.8mm面积100mm2圆形织物为试样,2201华达呢为磨料。
纺织品的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1)化纤长丝针织物,先在尼龙刷上,后在磨料上
精品文档
各磨50次。 (2)化纤长丝机织物和化纤短纤机织物,先在尼龙刷上,
后在磨料织物上各磨50次。 (3)精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600次。 (4)粗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50次。 5、放下夹头,使试样与毛刷平面接触。 6、按下电源开关至“ON”位置,指示灯(POWER)亮。按起动
精品文档
(二)测试原理
测定织物起毛起球的设计原理是摸拟织物实际穿用时导致辞起毛 起球的成形过程(guòchéng)。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到外部的摩擦作用,首 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绒毛在达到一定长度后,相 互纠缠形成毛球。
精品文档
(三)影响因素
1、纤维的品质。织物所用(suǒ yònɡ)的纤维品质不同,其起毛起球的程度也 不同,一般是合成纤维织物较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织物容易起毛起球,主要是由 于合成纤维的抱合力小,靠近织物表面的纤维端容易滑出,又因合成纤维的强度 高,伸长大,特别是耐疲劳和耐磨擦性好,织物表面一旦有毛粒状小球形成后, 也不易很快脱落。
4、染整加工情况。经烧毛、剪毛、定型和树脂整理后织物表面平档
三、实验(shíyàn)仪器与工具
(一)实验仪器 YG501型起毛起球仪(二)实验工具(gōngjù)
(二)实验工具 起毛起球样照、 剪刀、织物试样
精品文档
四、实验(shíyàn)方法与步骤
织物起毛起球性的因素。
精品文档
二、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织物在日常使用、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 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 毛茸,既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 ,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 而互相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 物外观恶化,降低(jiàngdī)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由于纤维本身抱 合性能差,强力高,弹性好,所以起球更为突出。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定织物服用 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纺织面料外观保持性检测—织物起球性能检测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纱线结构 精梳纱织物起球现象比非精梳纱织物少。股线织成的织物比纱织成的织物起球现象轻,较细的
纱线或增大纱线捻度,起球现象也可减少。此外,毛羽多的纱线、花式线及膨体纱织物都比较容 易起球。 3.织物的结构
织物结构疏松的比结构紧密的织物易起球。针织物比机织物易起球,尤其是结构较松弛的合纤 纯纺或混纺针织物,服用时起球现象严重; 4.染整加工
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有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和起球箱法。
1.圆轨迹起球仪法 : ( 1 ) 试验时,先分别将泡沫塑料垫片、试样(正面向外) 和磨料装在试验夹头和磨台上,再根据所测试织物类型调整 试样夹头的加压重量,然后翻动试样夹头臂,使试样压在磨 料上,开机,根据所测试织物类型加压摩擦至规定转动次数 即可。
马丁代尔耐磨性能常用的三种摩擦负荷参数
1
适用于工作服、家具装饰布、床上亚
麻制品、产业用织物。
2 适用于服用和家用纺织品(不包括家具装
饰布和床上亚麻制品),也适用于非服用 的涂层织物。
3
适用于服用类涂层织物。
马丁代尔耐磨性能——磨料
马丁代尔法耐磨测试中,磨料一般采用羊毛磨料;对涂层织物应选用NO.600水砂纸作为磨 料。
注:GB/T 4802.3-2008 起球箱法转数,在没有协议或规定的情况下,建议粗纺织物 翻转7200r,精纺织物翻转14400r。
►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中规定粗梳翻转7200r,精梳翻转10800r。 ►FZ/T 73010-2008《针织工艺衫》中规定翻转7200r,对照精梳毛织品样照评级。 ►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中规定粗梳翻转7200r,精梳翻转14400r。
光面和绒面各有五各等级
GB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简介

GB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简介1.参照标准:GB/T 4802.4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GB/T 4802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圆轨迹法、改型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随机翻滚法这四种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2.试验仪器:乱翻式起球测试仪3试验原理:将样品放入测试箱中,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置物盒软木衬壁连续随机摩擦,在到达设定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评级。
4.主要仪器与用具:(1)起球箱(2)软木圆筒衬垫:长452mm,宽146mm,厚1.5mm。
软木垫使用1h后需更换。
(3)空气压缩装置:使试验仓达到一定压力(14-21KPa)。
(4)胶黏剂、灰色短棉。
(5)评级箱:用白色荧光管或灯泡照明。
光源位置与试样平面保持5°—15°,观察方向与试样平面保持90°±10°。
正常校正视力的眼睛与试样距离应在30cm—50cm。
5.试样的制作:(1)预处理:如需预处理,可采用双方协议的方法进行水洗或干洗样品。
(2)从织物样品上取3个试样,尺寸为(105±2)mm*(105±2)mm,另剪一块尺寸相同的布样作为评级所需的对比样。
对试样进行标记,并使用粘合剂将试样边缘封住,悬挂晾干。
6.试验步骤:(1)将来自同一样品的3块试样分别放入不同的试验仓进行试验。
(2)将灰色短棉与试样一同放入试验仓(重25mg,长6mm)(3)将试验时间设为30min,启动仪器,打开气流阀。
(4)试验结束后,取样评级,并用真空除尘器清楚残留的棉絮。
7.试验结果评级:评级箱应放在暗室中。
沿织物纵向将已测试样和一块未测试样并排放在评级箱的试样板中间(如果测试样在测试前经过预处理,则对比样也应经过预处理。
相应的如果测试样测试前未经预处理,则对比样应为未经预处理的试样)。
已测试样放左、未测试样放右。
评级为主观评定,建议至少2人评级。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1、国内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1 国内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1 .1 测试标准目前,国内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标准主要有三种:GB/T 4802 .3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起球箱法》、GB/T 4802 .2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法》和 GB/T 4802 .1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 ———圆轨迹起球法》。
各标准的测试条件及适用范围见表 1 。
1 .1 .2 测试仪器国内的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仪器主要分为:起球箱起球仪、马丁代尔起球仪、圆轨迹起球仪三种。
其有关技术参数见表 2。
1 .2 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2 .1 测试标准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标准有很多, 其常用标准见表 3 。
1 .2 .2 测试仪器国外的起球测试仪器主要有下列三大类 :(1)起球箱式Orbito r/516 型它相当于 ICI 起毛起球仪和国内的箱式起球仪。
通常为两箱或四箱 , 转速可分别调为:25 , 30 , 40 , 55 和60 r/min 五档。
(2)乱翻式 Impulse/616 型此型相当于国内乱翻式起球仪, 其内空气压力为 200 ~ 800 kPa 。
此仪器为AA TCC 开发并拥有专利权的标准试验机。
织物在圆筒内翻滚, 无规则摩擦产生起毛起球现象, 适用于梭织和针织物。
该测试仪备有计时器及可加气装置 , 以防织物在测试时紧贴筒壁而影响效果。
(3)马丁代尔 Nu-Martindale/404 型此型相当于国内的马丁代尔耐磨仪,并作了一定改进,该仪器集测试摩擦及起球两个功能,但两种测试不可同时进行,作为独立单元存在,在操作起球测试时,压力通过砝码施压,针织布为2 .5cN/ cm2,梭织布6 .5cN/cm2 。
2、测试仪器和测试标准对评定的影响由于测试仪器的操作原理及测试条件的不同, 在实际测试时, 对评定纺织品起毛起球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ISO 12945-2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或毡化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或毡化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ISO 12945-2:2020GB/T 4802.2-2008DIN EN ISO 12945-2:2021修改记录Modify Record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改型马丁代尔法测定织物耐起毛,起球或毡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2.引用标准ISO 139/GB/T 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ISO 12945-4,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或毡化的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起毛,起球和毡化性能的视觉评定ISO 12947-1:1998/GB/T 21196.1 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摩性的测定第1部分: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3.定义3.1毛球:纤维缠结形成凸出于织物表面,致密的且光线不能透过并产生投影的球。
注:此种变化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2起球:织物表面产生毛球的过程。
3.3起毛:织物表面纤维凸出或纤维端伸出形成毛绒所产生的可见表面变化。
注:此种变化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4毡化:起绒织物上凸出的纤维纠缠在一起形成的可见的表面变化注:此种变化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5起球摩擦次数: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两个外侧驱动轮转动的圈数。
3.6起球周期:其轨迹形成一个完整的李莎茹图形所需的16次摩擦,即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两个外侧驱动轮转动16圈,内侧驱动轮转动15圈。
4.原理在规定压力下,圆形试样以李莎茹(Lissajous)图形的轨迹与相同织物或羊毛磨料织物进行摩擦。
试样能够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
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起球或者毡化等级。
5.仪器5.1丁代尔耐磨试验仪试验仪由基盘和驱动装置组成。
驱动装置由两个外驱动器和一个内驱动器构成,可使试样夹具导板按李莎茹图形进行运动。
试样夹具导板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做平面运动,导板上每一点描绘相同的李莎茹图形。
李莎茹运动是由变化运动形成的图形,从一个圆到逐渐窄化的椭圆,直到成为一条直线,再由此线反向渐进为加宽的椭圆直到圆,以对角线重复运动。
实验十六织物起毛起球性测定实验

实验十六织物起毛起球性测定实验摘要本实验以织物起毛、起球性测试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高速离心实验和纺织机实验,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进行分析和测定,并探讨织物质量与起毛、起球性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织物进行取样并进行标记,然后通过测量毛高、毛密度和球数等指标对织物进行质量评估,然后分别进行高速离心和纺织机实验,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进行详细测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起毛性和起球性是织物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而且在制作织物过程中,合理的纱线选择和纺织工艺处理是影响织物质量和起毛、起球性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织物质量和起毛、起球性的认识,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织物起毛;织物起球;高速离心实验;纺织机实验AbstractThis experiment focuses on the testing of the fabric's pilling and fuzzing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 makes use of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experiments and experiments with a textile machine to measure and analyze the pilling and fuzzing performance of the fabric,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he fabric and its pilling and fuzzing performances.Keywords: fabric fuzzing; fabric pilling;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experiment; textile machine experiment.一、实验目的1.测试织物的起毛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原理
测定织物起毛起球的设计原理是 摸拟织物实际穿用时导致起毛起球 的成形过程。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到
外部的摩擦作用,首先被拉出形成 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绒毛在 达到一定长度后,相互纠缠形成毛 球。
影响因素
1 纤维的品质。织物所用的纤维品质不同,其起毛
起球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是合成纤维织物较人造 纤维和天然纤维织物容易起毛起球,主要是由于 合成纤维的抱合力小,靠近织物表面的纤维端容 易滑出,又因合成纤维的强度高,伸长大,特别 是耐疲劳和耐磨擦性好,织物表面一旦有毛粒状 小球形成后,也不易很快脱落。
毛实验。试验中可随时按下暂停键(STOP)观察 试样的变化形态,总摩擦次数自动累积。
7、预定次数自停后,将下夹头提起旋 转180°换成标准磨料2201华达呢。 8、放下夹头,使试样与磨料平面接触, 进行起球试验。自停后取出试样评定 等级。
五、实验结果与评价
实验结束后根据标准样照进行评级。评 级时以起球程度为主要依据。
5级—不起球
4级—有少量起球
3级—中等数量起球
2级—严重起球
•谢谢观看 •敬请提议
纺织品性能测试
YG501型起毛起球仪检测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基础知识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YG501型起毛起球仪的结 构、 测试原理、测试方法。 2、熟悉掌实验全过程。 3、通过对各种不同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 测定,进一步理解影响织物起毛起球性
磨料上各磨50次。
(2)化纤长丝机织物和化纤短纤机织物,先在尼 龙刷上,后在磨料织物上各磨50次。 (3)精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600次。 (4)粗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50次。 5、放下夹头,使试样与毛刷平面接触。
6、按下电源开关至“ON”位置,指示灯(POWER)
亮。按起动键(MOVE),仪器开始运转,进行起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
2、将试样正确牢固地夹入试样夹头,试 样下面垫以泡沫塑料,正面向外。
3、选择合适的试样夹头压力,不同类型织物加 压如下:
(1)化纤织物压力为600gf;
(2)精梳毛织物压力为800gf;
(3)粗梳毛织物压力为500gf。
4、预置摩擦次数,各类织物的摩擦次数如下:
(1)化纤长丝针织物,先在尼龙刷上,后在
2、纺纱方法。一般来说,精梳织物比粗梳织物耐
起毛起球性好,这是由于精梳纱所用纤维一般较 长,纱线中纤维排列整齐,短纤维含量较少,纤 维端不易露表面的缘故。
影响因素
3、纱线和织物的结构。纱线捻系数大,纱线捻 得紧,纤维之间抱合得紧密,起毛起球程度 降低。股线织物一般较单纱织物不易起毛起 球。平纹组织的织物起球程度小,绉组织的 织物起球现象较严重
4、染整加工情况。经烧毛、剪毛、定型和树 脂整理后织物表面平整,可显著改善起毛起 球的情况。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一)实验仪器 YG501型起毛起球仪(二)实验工具 (二)实验工具 起毛起球样照、 剪刀、织物试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Fra bibliotek准备工作在距布边10㎝以上剪取直径为120mm圆形 试样。2201华达呢为磨料。 (二)实验步骤
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
织物在日常使用、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 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上, 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 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既 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 及时脱落 ,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互相纠缠 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 “起球”。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物外观恶化, 降低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 由于纤维本身抱合性能差,强力高,弹性好, 所以起球更为突出。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 定织物服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