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doc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doc

前言本标准规范了有源射频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技术要求、物理特性、试验方法和产品包装。

本标准制定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内自动识别企业对有源射频标签的设计、制造,并指导相关行业用户的应用。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射频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维深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和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凯泰先达科技发展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维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颖、李代万、武岳山、苗高峰、王刘中、唐新川、丁晓云、张芃、雷松、刘发贵、郝磊。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范了有源射频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技术要求、物理特性、试验方法和产品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有源射频标签的设计、制造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18-198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689.3-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简单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GB/T 4796-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GB/T 2423.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Q:密封GB/T 2424.10-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的通用导则GB/T 5170.9-199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 19762 INFORMA 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 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HARMONIZED VOCABULARY 自动识别(AIDC) 词汇表3术语和定义下用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其它参照ISO19762。

14443标准

14443标准

14443标准通常是指RFID标准,是针对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制定的全球统一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RFID系统的空中接口通信协议,包括频率、调制方式、编码方式、数据格式、加密解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14443标准是RFID应用领域的基础性标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生产线自动化、航空行李处理、门禁控制、电子支付等领域。

根据该标准,RFID标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被动标签、主动标签和半主动标签,它们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14443标准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本地化RFID标准,如中国的国家行业标准《信息技术射频标识技术13.56MHz 频段非接触标识卡通用技术要求》(GB/T 29768-2013)等。

这些本地化标准在遵循14443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求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了细化和调整。

总之,14443标准是RFID领域的基础性标准之一,为全球范围内的RFID应用提供了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技术规范。

rfid 中国标准

rfid 中国标准

rfid 中国标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

在中国,RFID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为了规范和统一RFID技术的应用,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与RFID相关的国家标准,以下将对中国标准下的RFID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68-2013 RFID标签数据协议》规定了RFID标签的数据格式和协议,包括标签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编码方式、读写协议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标签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有利于不同厂家生产的RFID标签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了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等领域的应用效率。

其次,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69-2013 RFID标签物理特性规范》规定了RFID标签的物理特性要求,包括标签尺寸、材料、工作频率、读写距离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标签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保障了RFID标签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性,为RFID技术在零售、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此外,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70-2013 RFID标签数据安全规范》规定了RFID标签的数据安全要求,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标签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保障了RFID标签中的数据不被非法篡改和窃取,为RFID技术在金融、电子身份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最后,中国国家标准《GB/T 29771-2013 RFID系统集成规范》规定了RFID系统的集成要求,包括读写器与标签的互操作性、系统接口标准、应用软件接口等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为RFID系统的集成和应用提供了技术规范,促进了不同厂家生产的RFID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RFID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RFID标准规范名称汇总(含军标)

RFID标准规范名称汇总(含军标)

1、国内行业标准:①、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②、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2014年5月实施)③、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④、GB/T 2892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⑤、GB/T 29266-2012《射频识别13.56MHz标签基本电特性》⑥、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⑦、GB/T 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⑧、GB/T 292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性能测试方法》⑨、SB/T 107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支持安全协议的800/900MHz空中接口通信协议》2、国内军工标准:①、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符合性测试方法GJB 7389-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 ofinformation servi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②、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访问和管理应用接口GJB 7388-2011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read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③、军用射频识别惟一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接口GJB 7387-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resolv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④、军用射频识别信息共享服务接口GJB 7386-2011 Information share service interfac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⑤、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体系架构GJB 7385-2011 I nformation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⑥、军用射频识别数据转换协议GJB 7384-2011 Data translation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⑦、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83.1-2011 Readerinterface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art 1:800/900MHz⑧、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数据结构通用要求GJB 7382-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ag datastructur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⑨、军用射频识别现场检测设备通用规范GJB 7381-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ocal testequip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⑩、军用射频识别设备的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JB 7379-2011 System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⑪、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2.45GHz GJB 7378.2-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2:2.45GHz⑫、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78.1-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1:800/900MHz⑬、军用物品唯一标识GJB 7375-2011 Military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item⑭、军用射频识别术语GJB 7374-2011 Terms of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⑮、军用无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3-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⑯、军用有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2-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act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⑰、军用物资和装备自动识别标识符GJB 7371-2011 Identifier for an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 and armament⑱、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通用规范GJB 7380-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⑲、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2部分:2.45GHz参数GJB 7377.2-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2:2.45GHz parameters⑳、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1部分:800/900MHz参数GJB 7377.1-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1:800/900MHz parameters21、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惟一标识GJB 7376-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22、军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GJB 7370-2011 Security testing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and reader23、军用射频识别系统安全通用要求GJB 7369-2011 G eneral requirements of security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3、ISO/IEC标准:①、货运集装箱的ISO 6346 (编码、ID和标识符号),ISO 10374(自动标识)、ISO 18185(安全电子封印)、ISO 17363(货运标签);②、用于动物的ISO 11784(代码结构)、ISO 11785(技术概念)、ISO 14223(扩展代码结构和编码);③、标识“接近”卡的ISO/IEC 14443-1(物理特点)、ISO/IEC 14443-2(射频和功率) 、ISO/IEC14443-3(初始化和防碰撞);④、标识“邻近”卡的ISO/IEC 14443-4 (传输协议)、ISO/IEC 15693-1 (物理特点)、ISO/IEC15693-2 (空中接口和初始化)、ISO/IEC 15693-3(防碰撞和协议);⑤、货物管理的ISO/IEC 15961(数据协议: 应用接口)、ISO/IEC 15962(数据协议: 数据编码规则)、ISO/IEC 15963(唯一标识符)、ISO/IEC 18000-1(参考结构)、ISO/IEC 18000-2(135 kHz以下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3(13.56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4(2.45 G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6(860 MHz - 960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7(433 MHz时的空中接口)、TR 18001(应用要求)、TR 18046(性能测试方法)、TR 18047(一致性测试方法);⑥、ISO/IEC 18000-6:2010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management --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 960 MHz;⑦、ISO/IEC 18046-3-2012(标签UHF性能测试标准);⑧、ISO/IEC TR 18047-6-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capture techniques — RFID device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6:Tes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at 860 -960MHz PART C;⑨、ISO/IEC 24753(ISO/IEC 15962数据能力扩展);⑩、实时定位的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规范)、ISO/IEC 24730-2(2450MHz 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ISO/IEC 24730-3 (433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⑪、RFID通用体系架构的ISO/IEC 24791;4、EPC global标准:①、EPC射频识别协议——1类2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用于860MHz到960MHz频段通信的协议,第1.2.0版(EPC 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 960 MHz Version 1.2.0);②、EPC global 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v1.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

附录8: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GB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 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2006 矿用分站MT/T 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 1008-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又称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考勤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人员跟踪系统、移动目标监测系统、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等。

RFID读写器、无源标签相关规范释义解读

RFID读写器、无源标签相关规范释义解读

作用, 中国自 动识别技 术协会组织编写了 与之相对应的 《 射频识别
读写器通 用技 术规 范释 义》 ( 频率 分 为两部 分) 《 源射 频 按 和 无
标签通 用技 术规 范释 义》, 文对这_ 系列 “ 范” “ ’ 本 规 和 释 的制 定和 内容加 以解读 , 但限于篇幅, 文只能加 以导 读性介 绍, 本 一斑 不能窥 见全 豹, 强烈推 荐 感兴趣 的读者 阅读这 些规 范和 释 义的全 文。 相信 能为读 写器和 无源射 频标 签产品的设 计和 制造 、 试和 测 试 验 、 用和 贸易相关企业和 用户提 供有价 值的参考。 应
民用和 商 用。 随 着 信 息技 术 的发 展 , 及 由 以
将 射 频识 别技 术 的潜 在 应用 发挥 、 想 象 、 展 到 了无 限 :即将 无 源 射 扩
频 标 签 做 得 简 单 、 价 一 些 , 所 廉 为
有 的 商品及物 品都 赋予 一 个 惟 一 的
标 识 性 代码 , 就 是 产 品 电子 代 码 这 E C的 基本 构 想 。 P
黪黪 ∥ ∞
* ∞P ∞ 誊 。
维普资讯
术 进
也 起 到 了制 约 RFI D技 术 应用 快 速 推 广 的作 用 。 关EPC与 物联 网的 有 由关 注标 准 到 制定 标 准 , 到 如 何 再 从 标 准 中获 取 利 益 的 问题 , 为 行 成 出R FI 术发 展 与应 用推 广 的过 D技 程 中所 面 临 的 一 个又一 个 困 境 , 是
维普资讯
PROG RESS OF TECHNOL OGY
编者按 : 针对射频识别 (F D 读写器和标签的 《 R ) l 射频识别
读 写器通 用技 术规 范》、《 无源射 频标 签通 用技 术规 范》系列技

195-2011 中国联通M2M UICC卡技术规范V2.0

195-2011 中国联通M2M UICC卡技术规范V2.0
5.2 UICC-终端接口的电气特性 ......................................................................................................... 7 5.3 UICC 特征 ..................................................................................................................................... 7 5.4 初始通信建立程序 ....................................................................................................................... 7 5.5 传输协议....................................................................................................................................... 7 5.6 应用和文件结构 ........................................................................................................................... 7 5.7 安全特性....................................................................................................................................... 7 5.8 命令和响应................................................................................................................................... 7 5.9 M2M UICC 对终端的要求 ........................................................................................................... 7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 RFID技术标准概述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简称RFID)。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ISO/IEC是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

ISO/IEC认为RFID是自动身份识别和数据采集的一种很好手段,制定RFID标准不仅要考虑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单品标识,还要考虑电子票证、物品防伪、动物管理、食品与医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应用领域。

基于这种认识,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委托SC31子委员会,负责所有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即对所有RFID应用领域的共同属性进行规范化;委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负责制定集装箱系列RFID标准的制定,ISO TC 23 SC19负责制定动物管理系列RFID标准,ISO TC122和ISO TC104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定物流与供应链系列应用标准[1]。

所有标准的制定工作,可以由技术委员会委托某些专家起草标准草案,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专家直接提交标准草案,然后按照ISO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的程序进行审核、修改直至最后批准执行。

目前ISO RFID所有标准草案都可以在网站中找到。

一、通用RFID技术标准ISO/IEC的通用技术标准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两大类,数据采集类技术标准涉及标签、读写器、应用程序等,可以理解为本地单个读写器构成的简单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而信息共享类就是RFID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如软件体系架构标准等。

图1 ISO RFID 标准体系框图在图1中,左半图是普通RFID标准分层框图,右半图是从2006年开始制定的增加辅助电源和传感器功能以后的RFID标准分层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
技术规范
1
前言
本标准规范了有源射频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技术要求、物理特性、试验方法和产品包装。

本标准制定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内自动识别企业对有源射频标签的设计、制造,并指导相关行业用户的应用。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射频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维深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和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凯泰先达科技发展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维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颖、李代万、武岳山、苗高峰、王刘中、唐新川、丁晓云、张芃、雷松、刘发贵、郝磊。

2
有源射频标签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有源射频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技术要求、物理特性、试验方法和产品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有源射频标签的设计、制造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18-198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
3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689.3-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简单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479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GB/T 2423.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Q:密封
GB/T 2424.10-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的通用导则
GB/T 5170.9-199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ISO 1976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HARMONIZED VOCABULARY 自动识别 (AIDC) 词汇表
3术语和定义
下用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其它参照ISO19762。

4
3.1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是自动识别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技术,利用无线电射频通迅技术实现短程数据双向通信,对目标进行识别。

3.2射频标签 RF tag
泛指以无接触电磁耦合方式实现射频识别功能的各种频率的识别信息载体,一般也称电子标签。

3.3有源射频标签 active tag
靠内部电池供电工作的,具有自主发射射频信号能力的射频标签,也简称为有源标签。

3.4抗静电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test
对静电所产生瞬间高电流的冲击的抵抗能力。

3.5抗冲击力 strike test
被测样品在冲击下能抵抗对其表面及其任何组成部件的损害,并能正常使用。

3.6读距离 read range
在特定环境下,RFID系统能可靠地读取到预定标签的距离。

3.7写距离 write range
在特定环境下,RFID系统能可靠地写到预定标签的距离。

3.8失电状态 lose power status
指有源射频标签未加电源或电源不足时的状态。

3.9休眠状态 sleep status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