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合集下载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SJ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SJ/TXXXX-2006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次引言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条中有关的相关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权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其同意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

在这方面,该专利权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构备案。

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专利权持有人姓名地址请注意除上述已经公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据此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公示可能涉及专利的责任。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标签主体(含多维条码)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指各类电子标签主体应用在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商品和物品时,电子标签的主体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登记注册时,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其分配的统一标识代码。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是电子标签主体所拥有的一个全球统一、全国唯一、终身不变的号码。

其目的是促进对电子标签的印制,发行,应用等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和实现网络信息化。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电子标签主体编制和赋予注册号的工作,也适用于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用于信息产业部<<数字域名规范>>中数字域名和地址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电子标签数据格式中的标识注册号可以通过<<数字域名规范>>标准实现电子标签与计算机无缝衔接并与网络互连和实现数据交换,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网络化技术是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管理和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份。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T/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标准T/XXX XXXX-YYYY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草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 tagof primary power equipment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定义 (4)4符号、代号及缩略语 (6)4.1符号 (6)4.2代号 (6)4.3缩略语 (6)5种类及规格要求 (7)5.1封装形式 (7)5.2材质及外观要求 (7)5.3尺寸要求 (8)5.4安装要求 (8)5.5功能要求 (8)6技术要求 (8)6.1电子标签物理性能 (8)6.2电子标签电气性能 (10)6.3 通信规约 (11)7试验要求 (11)7.1测试的一般要求 (11)7.2直观检测 (11)7.3条码印制质量测试 (11)7.4物理性能试验 (12)7.5电性能试验 (13)7.6通信试验 (14)7.7 通信规约试验 (15)8检验规则 (15)8.1全性能检验 (15)8.2抽样验收检验 (15)附录 A (17)索引 (19)编制说明 (20)前言为规范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要求,提高电力一次设备在运维检修、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有效支撑电力设备智能运检业务管理,特编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标签种类及规格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提出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在检验、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电子标签在电力一次设备上进行标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xxxxxx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xxxxxx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T/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标准T/XXX XXXX-YYYY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草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 tagof primary power equipment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定义 (4)4符号、代号及缩略语 (6)4.1符号 (6)4.2代号 (6)4.3缩略语 (7)5种类及规格要求 (7)5.1封装形式 (7)5.2材质及外观要求 (7)5.3尺寸要求 (8)5.4安装要求 (8)5.5功能要求 (8)6技术要求 (8)6.1电子标签物理性能 (8)6.2电子标签电气性能 (10)6.3 通信规约 (11)7试验要求 (11)7.1测试的一般要求 (11)7.2直观检测 (11)7.3条码印制质量测试 (12)7.4物理性能试验 (12)7.5电性能试验 (13)7.6通信试验 (15)7.7 通信规约试验 (15)8检验规则 (16)8.1全性能检验 (16)8.2抽样验收检验 (16)附录 A (18)索引 (20)编制说明 (21)前言为规范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要求,提高电力一次设备在运维检修、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有效支撑电力设备智能运检业务管理,特编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标签种类及规格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提出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在检验、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电子标签在电力一次设备上进行标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xxxxxx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xxxxxx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电子标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

电子标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

电子标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电子标签技术(Electronic Tagging Technology)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

它利用无线电频率、红外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将传感器、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等集成到一个微型芯片上,以实现对物体的标识和数据采集。

在现代物联网时代,电子标签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零售、汽车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准确、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数据采集是电子标签技术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标签上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对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并采集,然后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数据采集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两种方式。

有源标签是指标签上集成了电池或者其他能源供应设备,可以主动向数据处理中心发送数据。

有源标签具备更高的通信距离和更强的信号穿透能力,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

然而,由于电池寿命的限制,有源标签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对于长期使用和成本控制有一定的挑战。

无源标签则是指标签上没有集成电池或其他能源供应设备,需要依靠外部读写设备的电磁场激励来实现数据传输。

无源标签具备较小的体积和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和长期使用。

然而,由于信号受限于外部读写设备的传输距离和信号强度,无源标签的采集范围相对较小,一般适用于近距离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是电子标签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将从标签上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挖掘,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电子标签技术中,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步骤。

数据清洗是指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修正异常数据、填补缺失值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清洗能够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数据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规范化处理,以满足数据分析和存储的需求。

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编码、数据压缩、数据解密等操作,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 RFID技术标准概述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简称RFID)。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ISO/IEC是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

ISO/IEC认为RFID是自动身份识别和数据采集的一种很好手段,制定RFID标准不仅要考虑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单品标识,还要考虑电子票证、物品防伪、动物管理、食品与医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应用领域。

基于这种认识,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委托SC31子委员会,负责所有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即对所有RFID应用领域的共同属性进行规范化;委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负责制定集装箱系列RFID标准的制定,ISO TC 23 SC19负责制定动物管理系列RFID标准,ISO TC122和ISO TC104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定物流与供应链系列应用标准[1]。

所有标准的制定工作,可以由技术委员会委托某些专家起草标准草案,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专家直接提交标准草案,然后按照ISO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的程序进行审核、修改直至最后批准执行。

目前ISO RFID所有标准草案都可以在网站中找到。

一、通用RFID技术标准ISO/IEC的通用技术标准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两大类,数据采集类技术标准涉及标签、读写器、应用程序等,可以理解为本地单个读写器构成的简单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而信息共享类就是RFID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如软件体系架构标准等。

图1 ISO RFID 标准体系框图在图1中,左半图是普通RFID标准分层框图,右半图是从2006年开始制定的增加辅助电源和传感器功能以后的RFID标准分层框图。

ISO-IEC标准

ISO-IEC标准

PCD
PICC Pause
ASK 100% 修正密勒码 106 kbps 0 1 0 0 1
60%
5% 5% t1 t2 60% t4 t3 t4 条件 t1>2.5μs t1≤2.5μs
t Min 2.5μs 0.5μs 0.7μs 0 0 Max 3.0μs t1 1.5μs 0.4μs
曼彻斯特码 副载波频率为 f c/16 负载调制 PICC PCD 0 1 0 0 1 106 kbps
标准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
• 标准的作用与制定
• 确保协同工作的进行,规模经济的实现,工作实施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 RFID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解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 等问题,最大程度的促进RFID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 • 标准采用过早,有可能会制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采用过晚,可能会限制技术的应用范围。
20
6 RFID的ISO IEC标准
• TYPE B (与TYPE A相类比)
• • • • • • • • 物理接口 命令和应答的帧格式 数据元素 应答器的存储器 应答器的状态 命令 强制和推荐的命令 防碰撞算法
• 更高的安全性、通信速率、简单的外围电路设计、抗干扰能力
21
阅读器选择应答器组进入识别状态
TYPE B防碰撞流程
计数器值=0 的应答器发 UID N Y
阅读器检测到碰撞? Y 阅读器发送 FAIL 命令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隐私问题
• 目前,很多用于物品识别的应答器(电子标签)都能支持KILL命令
4
• ISO/IEC的RFID标准简介
• 非接触式IC卡
三种非接触式IC卡标准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电子标签系统是一种应用于物流、零售等行业的先进技术,它通过将电子标签与物品绑定,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定位、监管和管理。

这种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误操作和盗窃,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等,因此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

1. 标签技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核心是标签技术,要求具备以下功能和特点:- 无线通信能力:标签需要支持无线通信,并能与系统主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 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标签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工作。

- 长寿命:标签需要具备长时间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物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需求。

- 小型化:标签需要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固定在各种物品上。

2. 读取器技术读取器是用来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要求具备以下功能:- 高精度读取:读取器需要能够准确地读取标签的信息,并能及时传输给系统主机。

- 多任务处理:读取器需要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的读取请求,实现高效率的数据读取。

- 远距离读取:读取器需要支持大范围的无线通信,能够实现标签与读取器的远距离通信。

- 高抗干扰能力:读取器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

3. 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需要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存储,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无线传输:系统需要支持无线数据传输,能够实时获取标签的数据并传输给系统主机。

- 大容量存储:系统需要拥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能够存储大量标签的信息,并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 数据安全性: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能够进行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4. 软件支持和接口技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需要配备相应的软件支持和接口技术,方便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具体要求包括:- 友好的用户界面:软件需要具备简洁、直观的界面,方便用户使用和操作。

- 多功能管理:软件需要支持标签的管理、追踪、定位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打标 格式 标准

打标 格式 标准

打标格式标准
打标格式标准根据不同的应用和行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打标格式标准:
1. DXF格式:DXF格式是AutoCAD的标准文件格式,适用于二维图形的
打标。

2. PDF格式:PDF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广泛应用于电子文档、印刷出
版物、工程图纸等领域。

PDF文件可以包含文字、图像、超链接等内容,可以通过各种软件进行编辑和阅读。

3. EPS格式:EPS是一种矢量图形文件格式,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设计等领域。

它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如PostScript、PDF、SVG等。

4. TIF格式:TIF格式是一种常见的位图图像文件格式,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摄影等领域。

它支持多种颜色模式,如RGB、CMYK等,并具有较
好的压缩性能。

5. JPEG格式:JPEG是一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被广泛应用于网页、电子相册、数码相机等领域。

它支持多种颜色模式,并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

除了以上常见的打标格式标准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行业或应用领域可能有自己的打标格式标准,如珠宝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等。

因此,在选择打标格式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行业要求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J/T XXXX-2006SJ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SJ/T XXXX-2006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征求意见稿 )X X X X-XX-XX 发布X X X 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1SJ/T XXXX-2006 目次引言................................................................ . (3)1. 范围................................................................ . (4)2.规则性引用文件 ................................................................ (4)3.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 5 3.1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包括: (5)3.2电子标签所标识商品和物品的唯一标识,包括: (5)4.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赋码对象........................................................................ (5)5.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 ................................................................ (5)5.1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 ........................................................... (6)5.2电子标签序列号 ............................................................ (6)5.3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 ............................................................ (6)5.4电子标签存储器规划码 ........................................................... (6)6.商品和物品额唯一标识 ................................................................ (6)6.1生产厂商代码结构 ........................................................... (6)6.1.1标识注册号文本表示方法 ........................................................ (7)6.1.2首次登记机关码 ........................................................ (8)6.1.3顺序码 ......................................................... (8)6.1.4年代轮换码 ........................................................ (8)6.1.5应用标识符 ........................................................ (8)码 .....................................................................................................6.3扩展码 ............................................................ (8)7. 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的赋码及使用规则 (8)7.1唯一性 ............................................................ (8)7.2含义性 ............................................................ (8)7.3终身不变性 ............................................................ (8)7.4其他 ........................................................... (9)7.5行政区划代码的变化 ............................................................ (9)附录A ..................................................................... (10)2引言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条中有关的相关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权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其同意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

在这方面,该专利权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构备案。

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专利权持有人姓名地址请注意除上述已经公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据此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公示可能涉及专利的责任。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标签主体(含多维条码 )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指各类电子标签主体应用在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商品和物品时 , 电子标签的主体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登记注册时,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其分配的统一标识代码。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是电子标签主体所拥有的一个全球统一、全国唯一、终身不变的号码。

其目的是促进对电子标签的印制,发行, 应用等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和实现网络信息化。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电子标签主体编制和赋予注册号的工作,也适用于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用于信息产业部<<数字域名规范>>中数字域名和地址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中的标识注册号可以通过<<数字域名规范 >>标准实现电子标签与计算机无缝衔接并与网络互连和实现数据交换,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网络化技术是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管理和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份。

2. 规则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J/T 11350-2006 二维标签紧密矩阵码SJ/T 11349-2006 二维标签网格矩陈码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GB 189737-2003 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编制规则SJ/T 11271-2002 数字域名规范GB/T 1988 — 1998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eqv ISO/IEC 646: 1991 )GB/T 3304-199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13000.1 —1993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UCS)第 1 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idt ISO/IEC 10646.1:1993 )ITU-T E.164-1997 国际公共电信编号方案GB 3971.1 国家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ITU-T E.164-2002 ITU-T建议 E.164 分配的国家代码的清单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6987-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4657-1995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它机构名称代码4SJ/T XXXX-20063. 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为了规范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 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并与互联网整合使用,用于电子标签与注册号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应该存储的信息应该包括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和对所标识物品的唯一标识两部分内容。

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包括:(1)电子标签本身的唯一标识(标签ID );(2)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3)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定义电子标签命令结构、存储器大小、块大小、加密方式和数据协议等;(4)存储器规划,包括采用的编码机制,应用类别标识(AFI )等电子标签所标识商品和物品的唯一标识,包括:(1)商品和物品生产厂商代码(2)商品和物品唯一序列码(3)扩展码4. 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赋码对象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的赋码对象为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所有生产,维护,使用电子标签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及自然人组成的家庭主体,包括:1)内资企事业单位,含分公司、营业单位和各种分支机构;2)外资企业,含常驻代表机构、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分支机构;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4)自然人5)家庭主体6)个体工商户。

5.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是电子标签对其自身的标识。

对电子标签来说,唯一标识是标签载体的一部分内容,唯一标识可以保证要写入标签的信息被准确无误地写入了正确的数据载体(即标签),保证和指定的合法标签进行信息处理及信息交换。

唯一标识可以用于:在电子标签制造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追溯;在电子标签的制造过程中以及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追溯;在实现扫描器识读范围内多标签的防冲突机制;电子标签主体标签标识由38 位数字本体码和 1 位数字校验码组成,其中本体码从左至右依次为: 6 位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 16 位电子标签序列号、 4 位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 12 位存储器规划码, 1 位校验码。

具体表示形式如图 1 所示。

XXXXXX XXXX ⋯⋯ XXXX XXXX XXX ⋯⋯ XXX X4位硬件类型码 1 位校验码12 位存储器规划码16 位序列号6位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图 1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的代码结构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是电子标签生产厂商在政府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电子标签注册标识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