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Information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案(2)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
2、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3、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4、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重点】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学习难点】1.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2.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莎士比亚经典作品剧照。
2. 莎士比亚经典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歌德也深情的评价他“莎士比亚就是无限”“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二.介绍莎士比亚及他的作品(出示剧照,学生介绍,教师归纳整理)1.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
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后前往伦敦。
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
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2.他的作品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
14行诗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
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亨利三世》等,作品主要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
中期:这时英国的状态使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初中语文必修七《莎士比亚戏剧选》的教学计划

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 阅读、讨论、 表演等方式, 深入了解莎 士比亚戏剧 的语言特色 和艺术手法。
第八课时:总结与复习,布置作业
复习内容:回顾本单元所学习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等
复习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戏剧的理解和记忆
人物关系:哈姆雷 特与奥菲利亚、雷 欧提斯的爱情纠葛 ,与叔叔克劳狄斯 的权力斗争。
结局:哈姆雷特成 功复仇,但自己也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奥赛罗》剧情简介
故事背景:威尼斯
主要人物:奥赛罗、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凯西奥等 剧情梗概: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故事,以及伊阿古的阴谋和凯 西奥的悲剧 主题思想:爱情、嫉妒、背叛、复仇等
戏剧表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 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
提供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莎士比亚戏剧选片段 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理解戏剧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引导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思考结果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明确第一课时的教 学目标,如让学生了解《哈姆 雷特》的剧情、角色和主题等
教学方法:介绍第一课时将 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解、 讨论、角色扮演等
大学英美文学教案:莎士比亚戏剧欣赏与演绎

大学英美文学教案:莎士比亚戏剧欣赏与演绎1. 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中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
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莎士比亚作品的基本背景、关键主题和人物形象,并加深对其语言艺术的理解与演绎。
2. 教案内容2.1 第一单元:莎士比亚及其时代•背景介绍:–莎士比亚简介–文艺复兴时期概述•主要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2.2 第二单元:莎士比亚语言艺术导读•戏剧结构和元素:–五幕戏剧结构解析–古典舞台布局和舞台指示•赋格诗与抑扬格法:–抑扬格法的运用–赋格诗的特点和演绎技巧2.3 第三单元:莎士比亚戏剧欣赏与演绎实践•剧本阅读与理解:–剧本结构分析–角色人物解读•口头表达与舞台表演:–莎士比亚语言学习方法–阅读、朗诵和表演练习2.4 第四单元: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小组选择一部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自主创作演绎–演出评估和反馈3. 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3.1 授课形式•讲座式教学•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视听资料播放和观赏3.2 教学活动安排•听写及讨论解惑: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听写测试,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澄清困惑。
•剧本阅读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和理解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剧本,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角色表演与朗诵: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和朗诵训练,以提高语言表达和舞台表现能力。
•学生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定期或结课时进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展示,提供评估和反馈。
4. 评价方法•平时表现:出勤、参与度、讨论贡献等•听写测试成绩•剧本阅读理解及分析报告•角色表演和朗诵评估•学生作品展示综合评分5. 教材与参考资料5.1 教材:•英美文学教材(包括相关章节)•莎士比亚戏剧专著或选集5.2 参考资料:•莎士比亚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配套音频和视频资料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莎士比亚戏剧导读上课课件PPT

世界文学理论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 的典型。
在父死母嫁的悲剧发生之前,他对一 节都充满了希望,相信理想是会实现的。 他肯定人、相信人,由衷地赞美人。他能 平等待人,不以王子自居。他反对封建的 血统论,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 是一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他肯定尘 世生活,赞美和追求爱情。
• 《皆大欢喜》讲述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 瑟琳与受到长兄奥列佛虐待的奥兰多相爱。 不久罗瑟琳受到叔父、篡位者弗莱德里克 的放逐,女扮男装逃亡到亚登森林,与奥 兰多不期而遇。以此为主线,穿插了奥兰 多以德报怨,拯救了兄长,使其天良发现, 并与西莉娅产生爱情。弗莱德里克受隐士 点拨,翻然悔悟,归还权位等故事。最终 共有四对恋人喜结良缘,皆大欢喜。
哈姆雷特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 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 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 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王 子复仇的故事取材于十二世 纪的一部丹麦史;1570 年一位法国作家把它改编成 剧本;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中, 伦敦舞台上曾多次上演过莎 士比亚同时代剧作家据此改 编的戏。1601年,莎士 比亚又把它重新改编。
奥赛罗
•
故事梗概是:威尼斯元老勃拉班修有个女儿叫苔丝狄蒙娜,品德优秀, 容貌出众,将来又会继承一笔巨额财产。因此,向她求婚的人很多,但 她一个也不爱,却爱上了黑肤色的摩尔人奥瑟罗,他是威尼斯的一名将 军,两人私下举行了婚礼,她父亲得知后,到元老院控告奥瑟罗。奥瑟 罗为自己辩护,讲了恋爱求婚的经过,苔丝狄蒙娜证实他说的话,她父 亲只好同意。这时威尼斯当局派奥瑟罗率兵去抵御士耳其舰队向塞浦路 斯岛的进犯,苔丝狄蒙娜欣然随夫出征。 他俩到达塞浦路斯后,接到报告,说士耳其舰队在海上被风暴刮散,一 时不会来进犯
幼儿园戏剧教案《莎士比亚》

幼儿园戏剧教案《莎士比亚》主题:幼儿戏剧教育要求:学习《莎士比亚》这一文学经典,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一、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简介,认识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2.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并将角色真情实感地表现出来。
3.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
二、教学准备:1.《莎士比亚》读本、简介材料。
2.衣物、道具及其他表演所需的道具。
3.幼儿园戏剧表演音乐。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幻灯片展示,让幼儿们对莎士比亚的背景和作品有所了解,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文学是什么,以及戏剧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2.讲授《莎士比亚》简介教师简单地介绍莎士比亚的背景和作品,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
让孩子们对莎士比亚有更深入的了解。
3.角色分配和排练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幼儿分为若干组,并分配角色。
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情节,并让他们动手制作道具和服装。
通过排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情节,并准备好最终的表演。
4.表演在表演前,教师可以预先播放戏剧表演音乐,并在现场观众的支持下开始表演。
孩子们需要注意节奏和表演的重点,将故事和角色的情感和表现描绘清晰。
5.结束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本次表演的过程,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这次戏剧表演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愉悦。
四、教学要点:1.灵活性:教师需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突发状况。
2.角色分配: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保证角色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戏剧表演中。
3.教材选择:教师需要选取适合年龄和程度的教材和文学作品,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4.音乐的使用:戏剧表演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增强氛围,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角色中。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在表演中的表现,对孩子们进行评价,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强项和弱项,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简介1.1 莎士比亚生平背景1.2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1.3 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与影响第二章:《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2.1 剧情梗概2.2 主要人物分析2.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三章:《哈姆雷特》剧情解析3.1 剧情梗概3.2 主要人物分析3.3 主题思想探讨第四章:《李尔王》剧情解析4.1 剧情梗概4.2 主要人物分析4.3 主题思想探讨第五章: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价值与启示5.1 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特点5.2 莎士比亚戏剧对现代文学的影响5.3 学生如何欣赏和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第六章:《麦克白》剧情解析6.1 剧情梗概6.2 主要人物分析6.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七章:《奥赛罗》剧情解析7.1 剧情梗概7.2 主要人物分析7.3 主题思想探讨第八章:《威尼斯商人》剧情解析8.1 剧情梗概8.2 主要人物分析8.3 主题思想探讨第九章: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9.1 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技巧9.2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9.3 学生如何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第十章:莎士比亚戏剧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与方法10.2 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0.3 教学反思与改进整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莎士比亚简介补充说明: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等。
阐述莎士比亚在戏剧领域的成就,如他创作的作品数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等。
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如语言风格、情节构造、人物塑造等,以及其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补充说明:详细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梗概,包括主要情节和关键转折。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如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大学教案莎士比亚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一、莎士比亚生平简介1. 莎士比亚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
2.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历程。
3. 莎士比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赏析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3. 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斯夫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莎士比亚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提问:大家知道哪些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这些作品有什么了解?二、莎士比亚生平简介1. 播放莎士比亚生平视频,让学生了解其出生背景、成长经历。
2. 讲解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历程,强调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赏析1. 介绍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分别从剧情、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部悲剧作品进行深入赏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莎士比亚生平及四大悲剧。
2. 学生分享各自对悲剧作品的赏析心得。
二、莎士比亚四大喜剧赏析1. 介绍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分别从剧情、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部喜剧作品进行深入赏析。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特点,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等。
2. 鼓励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戏剧作品,拓展文学视野。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莎士比亚生平及作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赏析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生平视频。
2.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作品文本。
3.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赏析相关书籍和资料。
《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戏剧鉴赏英文名称:Drama Appreciation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编码:0504330195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32学时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无后继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戏剧综合课程,从戏剧理论、剧种声乐、戏剧特点等方面进行一般性介绍,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戏剧素养,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编辑、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音乐材料打下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戏剧表演活动,也包括欣赏戏剧电影、戏剧歌曲竞赛等等。
三、教学目标1.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戏剧,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戏剧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了解戏剧的功能及戏剧与人、戏剧与社会的关系。
2. 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戏剧语言、掌握戏剧的基本规律。
3. 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艺术设计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4.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表1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表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建议学时以及知识单元与课程目标支撑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及要求使用音像与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采取文、图、声、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和增加学生们的视野与信息量。
从音像资料视听切入,提倡聆听、欣赏大量各类作品,结合基本的概念、类型,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思维能力。
使用戏剧数据库进行辅助教学。
提供大量作品和相关资料,强化形象记忆戏剧的能力。
六、重点与难点重点:戏剧语言的基本规律;人声的分类;乐器的分类及功能;戏剧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及功能。
难点:中外戏剧的区别;音色与形象的对应关系。
七、学习要求课堂讲授,辅之以多媒体课件,优秀选段案例分析,利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威尼斯商人》:戏剧反讽及戏剧要素
4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示
理解、提出自己见解
作业
《麦克白》:戏剧氛围营造
6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幻与现实
4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示
理解、提出自己见解
作业
《李尔王》:悲剧要素
6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示
1.Be familiar with major dramatic works by Shakespeare.
2.Understand the cultural and literary traditions of the English world.
3.Be familiar with the main elements of drama as a literary genre.
理解、提出自己见解
作业
莎士比亚戏剧片段和改编表演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EN904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英文)Selective reading in Shakespeare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李琤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中文300-500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通过细读与分析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初步理解莎士比亚时期英语语言的特色和戏剧文学的基本要素,同时了解剧作中反映出的该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蕴含的人文精神,初步探究莎士比亚其人其作的时代性、文学性和剧场艺术性,感受和比较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选修Selective course
授课对象
(Audience)
英语专业English undergraduates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英语English
*开课院系
(School)
外国语学院;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了解莎士比亚重要戏剧作品(A1)
2.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和文学传统(A1)
3.了解戏剧基本要素并懂得戏剧分析基本方法(A1)
4.提升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比较意识(C1)
5.能够编写短小戏剧作品并表演,增强团队合作能力(C1)
上课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述,辅助观看优秀的影视资料,启发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下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示讨论结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一节课是戏剧表演,鼓励每组同学发挥创新精神,对剧本进行修改和进行创新性的表演。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Subject Overview:
This course aims at givinga broad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s dramatic works from a variety of thematic, historical or formal vantages. Approaches taken to the plays may include a chronolog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akespeare's plays with considerations of principal themes through a number of Shakespearean plays in historical context.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ad original versions of Shakespeare’s dramatic works and prepare for text-analysis, in-class discussion, themed writings and performance.
4.Understand and apply some general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dramatic works.
5.Be able to write a short episode of a play and put it on stage.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
(注:须根据课程性质,着重描述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贡献,是课程目标的细化,专业培养计划内课程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贡献点相对应,并在描述语句后注明对应目标体系的代码,举例如下;其他类型课程请根据课程实施情况从三方面描述。)
Learning outcomes: After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would be able to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Critical thinking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class-participation, panel discussion and group-presentation. The course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to render theoretical as well as aesthetic evaluations and exchange their own thoughts in class.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莎士比亚戏剧综述及课程引言
2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示
理解
作业
罗密欧与朱丽叶》:命运与性格
4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示
理解、提出自己见解
作业
《哈姆雷特》:复仇主题
6
讲解、课堂讨论
练习、课堂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