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打虎故事

合集下载

武松打虎成语故事

武松打虎成语故事

武松打虎成语故事
武松打虎是一个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与老虎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

故事中,武松在景阳冈下喝了十八碗酒后,借着酒劲上了景阳冈,遇到了一只大老虎。

老虎想要吃掉武松,而武松则借着酒劲,用拳头和哨棒与老虎展开了搏斗。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武松成功地打死了老虎,成为了景阳冈的英雄。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英勇无畏、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同时,也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最新的武松打虎的故事

最新的武松打虎的故事

最新的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打虎,展示了武松的英勇。

下面就是给大家准备了一武松打虎的故事,欢迎大家查阅。

武松打虎的故事1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

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

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

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

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

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

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

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

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理想。

我要学习武松那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要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难题,努力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的故事2我很喜欢看《水浒》这本书,里面有许多英雄的故事,如:“三打祝家庄”,“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大破连环马”……可我最喜欢看“武松打虎”这个故事。

那天,武松想到清和县去找自己的哥哥武大,经过景阳冈的酒店,喝了三碗,店小儿让他不要喝了,武松不听,前后共喝了十二碗。

武松打虎的故事(精选5篇)

武松打虎的故事(精选5篇)

武松打虎的故事(精选5篇)话说武松来到景阳冈山下的酒店里,喝了个酩酊大醉后,他摇摇晃晃地来到山上,猛一抬头,看见有一树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想做一个打虎英雄吗?现在只需四两白银,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人人仰慕的打虎英雄了!牌子下坐着一只身穿工作服的老虎。

武松看了看牌子,仔细想了想,便交给它四两白银。

那只老虎转身拿给武松一份人寿保险单,待武松填完后,方才让他顺着路标继续往前走。

武松走累了,便一头倒在地上呼呼大睡,等他醒来时已是黄昏。

武松一睁眼,便看见一只大白虎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他嗖地一下从地上弹起,大声问道:“你为什么老盯着我?”老虎说:“你不是花了四两白银,买了打虎英雄服务吗、我是来为你服务的,你快打我吧!天色不早了,再晚点,我就要收加班费了!”武松好奇地问:“你让我打你,难道你就不怕疼吗?”老虎幸灾乐祸地说:“你可能还不知道,在山下酒店你已经喝了那么多的红酒,现在恐怕早已全身无力了。

”武松抬了抬胳膊,果然没点力气,就轻轻打了老虎一下。

这时从四面八方跑来了四个壮汉,他们一把把武松塞到轿子里,抬起就跑,等到了城里,他们大声喊道:“打虎英雄,打虎英雄!”说完便把轿子放下来,一个壮汉向武松伸出手掌要钱,武松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问道:“为什么要给你银子?”壮汉道:“这是打虎英雄服务的最后一项,要二两银子。

”武松想起自己早就没钱了,只好给他们看看空空的口袋。

几个壮汉看到他一无所有,二话没说,围上去把武松按倒在地下,狠狠地揍了一顿,头也没回就走了。

武松趴在地上想:“这年头做个英雄可真不容易呀!”王仁同学读了《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因此武松称不上英雄。

就这问题,我们班开展了讨论会。

讨论会刚刚开始,蔡泽飞同学就立马举手了,生怕别人抢了他的话:“老虎下山吃人,危害百姓的生命安全,武松是为民除害,是英雄,如果不打死老虎,会后患无穷。

”话音未落,宋雨晨同学便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声的说:“我也认为打虎是英雄,因为当时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而且老虎吃人,危害百姓。

武松打虎内容

武松打虎内容

武松打虎内容
【原创版】
目录
1.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
2.武松如何打虎
3.武松打虎的意义
正文
武松打虎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讲述了英雄武松如何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凶猛的老虎,为民除害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宋朝,当时,景阳冈上的一只老虎经常出没,为附近的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恐惧。

一天,武松因为喝了酒,不听劝阻上了景阳冈。

在冈上,他遇到了这只凶猛的老虎。

老虎猛地向他扑来,武松敏捷地躲过了攻击,然后挥起手中的哨棒猛击老虎。

经过长时间的激战,武松最终成功打死了老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揭示了勇气、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性,还赞扬了武松的坚韧不拔和为民除害的精神。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有智慧去解决,而不是逃避或者退缩。

第1页共1页。

概括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概括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概括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武松打虎是中国古代“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故事。

故事讲述了
一个名叫武松的英雄人物,他非常勇敢,曾经在山中遇到了一只巨大
的老虎,经过一番激斗后,他成功地击败了老虎,并揭露了一些黑暗
的真相。

故事开始,武松和他的哥哥武大在一个城镇里经营着一个酒店。

一天晚上,在酒店里喝酒的人们都走了之后,武松就在房间里休息。

突然,他听到了外面传来的一声巨响,他决定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走到门口时,他看到一个巨大的老虎正抓着一只狗在吃东西。

老虎看到了武松,立刻对他发起了攻击。

武松拿出自己的铁棍与老虎
激烈交战,最终将老虎打死。

之后,武松发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

他发现老虎身上有一条绳子,渐渐地他怀疑这只老虎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类所杀。

为了调查这
件事,武松开始寻找与这只老虎有关系的人。

最终,武松得知了真相。

当时,武大的妻子潘金莲与武大的奸狱
夫人西门庆勾结,将武大醉酒后陷害入狱,然后暗中安排人杀死了那
只老虎,并将它的尸体放在武松的门口,试图营造出武松杀死老虎后
崩溃的形象。

在得知了这件事之后,武松决定为哥哥复仇。

他找到西门庆,利
用手中的铁索将他杀死,然后回到家中,将自己的哥哥和姐-in-law从狱中解救出来。

整个事件表明了人性的复杂和仁义道德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逼真,情节引人入胜。

武松打虎的故事被传诵至今,并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中。

水浒传打虎故事

水浒传打虎故事

水浒传打虎故事老虎,要是让你们在回家路上遇上,你们会吓得一路狂跑吧。

可是当武松遇上时,就是要开战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水浒传打虎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水浒传打虎故事山东清河县有个好汉名叫武松。

一次,他在柴大官人家里养伤,一住就住了一年多。

后来因为想家,就告别柴大官人,回家去了。

一天正午时分,武松正好路过阳谷县这个地方。

他又累又渴,看见路边有一家酒店,便走了过去。

酒店的门口竖着一杆大旗,旗上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

式松心中暗笑:真是好大的口气!想着便找了个座位坐下,喊来酒店老板,说:“给我来一大盘牛肉、两碗酒!”店老板急忙上来酒菜。

武松饥渴难耐,吧唧吧唧,咕咚咕咚,不一会儿就把酒肉吃喝光了。

“这酒真不错!再给我来三碗酒、一大盘牛肉!”谁知,店老板只上了一大盘牛不给倒酒。

武松嚷嚷道:“怎么不给倒酒啊,难道怕我给不起酒钱吗?”店老板点头哈腰地说:“客官,没见门外的旗子吗?三碗不过冈!这酒的酒劲可大了,一般人只能喝一碗,像您这样的好汉,也不能喝第三碗,要不非醉不可,那样,就过不去对面的景阳冈了!”武松听了,说:“我可是海量,别说喝三碗,就是喝三十碗,我也不会醉。

你只管倒酒就是了!”店老板没办法,只好给武松不停地倒酒。

武松左一碗,右一碗,越喝越有滋味,足足喝了十八碗才喝饱。

武松咂咂嘴,摸着滚圆的肚子,称赞道:“店家,你这酒真是好酒!要不是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实在装不下了,我真得喝上三十碗呢!”店老板也咂咂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武松结了酒菜钱,提起哨棒就走出了店门。

没走出几步,店主人就追出来,急急地拦住他说:“客官,这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要过冈,得找好伙伴,趁中午老虎打盹的时候才能过去。

现在天都快黑了,您可不能去啊!”武松哪里肯信,只是笑着说道:“我就是景阳冈那头清河县人氏,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景阳冈上有什么老虎,店家莫非在诓我?”说完,也不答理店主人,直朝冈上走去。

走了四五里路,武松在路边看到了一座破庙,庙门上贴着官府的告示:正午过冈,小心猛虎!武松这才相信店老板说的是真话。

武松打虎故事

武松打虎故事

武松打虎故事
武松打虎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武松是一个勇猛无敌的英雄,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打虎的故事了。

故事发生在南宋末年,武松是一个性情直爽、豪爽的人,他在家乡经营酒肆,生意兴隆。

然而,有一天,一只凶猛的大虎出现在了村子附近,每天都伤害村民,使得村子的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武松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去除这个祸害,保护村民的安全。

于是,武松带上了家传的钢刀,毫不犹豫地走向了虎山。

在山上,他果然遇到了那只凶猛的大虎。

武松并没有畏惧,他勇敢地迎上去,与虎展开了搏斗。

虎虽然凶猛,但武松机智勇猛,最终将虎一刀砍死,解除了村民的忧虑。

武松打虎的故事,展现了一个英雄的豪气和勇敢,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勇敢和正义的崇敬。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经典中的一个重要片段,被后人传颂不衰。

武松打虎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正义是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品质。

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像武松一样,挺身而出,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问题。

只有勇敢面对,我们才能战胜困难,才能取得胜利。

在今天,我们也需要像武松一样,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无论是工作上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困难,我们都需要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地去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赢得尊重。

武松打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古代英雄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种勇敢、正义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都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武松打虎故事

武松打虎故事

武松打虎故事简述
武松打虎故事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故事。

这个故事描述了梁山好汉武松在景阳冈酒肆喝醉了后,徒手打死一只凶猛的老虎,从而展示了武松的英勇和战斗力。

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详细解释。

故事开篇,武松被描述为经常醉酒,并且喜欢在景阳冈酒肆喝酒。

一天,他又来到这里,喝了很多酒,渐渐地醉倒了。

当他在酒肆里休息时,店家告诉他最近有一头凶猛的老虎经常出没,提醒他
不久后,武松离开了酒肆,摇摇晃晃地往家中走去。

突然,他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老虎正向一只猎物扑去。

武松感到非常惊恐,但仍然鼓起勇气,用哨棒击打老虎,将其打退。

然而,老虎并没有离开,反而更加凶猛地扑向武松。

武松扔掉哨棒,赤手空拳地与老虎搏斗。

他发挥出极高的战斗力和技巧,一拳又一拳地猛击老虎,最终将老虎打死。

这个故事展示了武松的英勇和战斗力,他面对凶猛的老虎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与之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同时,这个故事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黑白两道的勾结。

武松虽然打败了老虎,但最终还是被官府追杀,被迫上了梁山,成为了反抗朝廷的义军。

总之,武松打虎故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展示了主人公的英勇和战斗力。

这个故事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打虎故事可是当武松遇上时,就是要开战了。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水浒传打虎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水浒传打虎故事山东清河县有个好汉名叫武松。

一次,他在柴大官人家里养伤,一住就住了一年多。

后来因为想家,就告别柴大官人,回家去了。

一天正午时分,武松正好路过阳谷县这个地方。

他又累又渴,看见路边有一家酒店,便走了过去。

酒店的门口竖着一杆大旗,旗上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

式松心中暗笑:真是好大的口气!想着便找了个座位坐下,喊来酒店老板,说:“给我来一大盘牛肉、两碗酒!店老板急忙上来酒菜。

武松饥渴难耐,吧唧吧唧,咕咚咕咚,不一会儿就把酒肉吃喝光了。

“这酒真不错!再给我来三碗酒、一大盘牛肉!谁知,店老板只上了一大盘牛不给倒酒。

武松嚷嚷道:“怎么不给倒酒啊,难道怕我给不起酒钱吗?店老板点头哈腰地说:“客官,没见门外的旗子吗?三碗不过冈!这酒的酒劲可大了,一般人只能喝一碗,像您这样的好汉,也不能喝第三碗,要不非醉不可,那样,就过不去对面的景阳冈了!武松听了,说:“我可是海量,别说喝三碗,就是喝三十碗,我也不会醉。

你只管倒酒就是了!店老板没办法,只好给武松不停地倒酒。

武松左一碗,右一碗,越喝越有滋味,足足喝了十八碗才喝饱。

武松咂咂嘴,摸着滚圆的肚子,称赞道:“店家,你这酒真是好酒!要不是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实在装不下了,我真得喝上三十碗呢!店老板也咂咂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武松结了酒菜钱,提起哨棒就走出了店门。

没走出几步,店主人就追出来,急急地拦住他说:“客官,这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要过冈,得找好伙伴,趁中午老虎打盹的时候才能过去。

现在天都快黑了,您可不能去啊!武松哪里肯信,只是笑着说道:“我就是景阳冈那头清河县人氏,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景阳冈上有什么老虎,店家莫非在诓我?说完,也不答理店主人,直朝冈上走去。

走了四五里路,武松在路边看到了一座破庙,庙门上贴着官府的告示:正午过冈,小心猛虎!武松这才相信店老板说的是真话。

可是,这时候武松的酒劲上来了,酒壮英雄胆,他还是没有在意:“怕什么,就算有老虎,也不是我的对手。

武松摇摇晃晃地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多久,觉得有些头晕。

武松心想:得先歇息歇息,要不一会儿真碰到老虎,这样可打不过它。

于是,他找到一块大青石,躺在上面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蒙眬间,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给吹醒了。

狂风过后,只听“嗷呜一声,一头斑斓猛虎从树后跳出来,朝他扑来。

武松从大青石上连滚带爬地躲了过去,这下可把他的酒劲给吓没了一半!猛虎一扑没扑着,看武松正好在它的侧面,于是两只后腿着地立了起来,然后回身往后一掀。

武松这回有了准备,急忙绕着猛虎,闪到了它的背后。

不料刚刚站稳脚,猛虎那条铁鞭一样的大尾巴就横扫了过来。

武松急忙倒地滚了出去,又躲过一劫。

猛虎连续攻击了三次,都落了空,急得嗷嗷直叫。

武松看这老虎原来就这点能耐,也不怎么害怕了。

他举起手中的哨棒,朝老虎砸去,只听“啪的一声,哨棒断成了两截。

原来,武松的酒还没全醒,没找到准头,这一下全砸在了猛虎身边的一棵小树上。

唯一的武器都断了,武松只剩下赤手空拳了。

武松来不及多想,扔掉哨棒就朝老虎扑去,一下就按住了老虎的头。

只听“扑的一声,老虎的下巴狠狠地磕在了坚硬的地上,老虎疼得嗷嗷直叫,拼命想抬起头咬武松。

武松两只手按住虎头,两只脚也没闲着,不断地往猛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

猛虎痛得直挠爪子,不一会儿,坚硬的地面就被刨出了一个大坑。

武松双手又一用力,把老虎的脑袋硬按进了它自己刨出来的坑里。

这下老虎连气都喘不上来了!看猛虎越来越没力气了,武松就只用一只手按住虎头,另一只手狠狠地在虎头上猛砸起来,足足砸了五六十拳,直到自己筋疲力尽,没了力气。

猛虎已经没有呼吸,就像一个大口袋似的瘫软在那里。

武松想把老虎拖下山去,可刚拉老虎的前爪,手脚便全部酥软了,根本提不动。

于是,武松决定先休息一会儿,等恢复元气后再想办法。

这时,他忽然发现草丛中又钻出两只斑斓猛虎。

“哎呀!武松惊呼,“这回死定了!不想那两只老虎竟站立起来,原来是附近的猎户。

他们哆哆嗦嗦地问:“你、你到底是人是鬼?这、这个时候怎么会、会在山上?你、你知不、知不知道山上有老虎啊?武松指指身后,说:“那害人的家伙已经被我打死了。

猎户们怎么也不敢相信竟然有人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直到看见瘫软在血泊里的老虎,才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

大家纷纷拜倒在武松的面前:“打虎英雄,你为我们阳谷县除了一大害啊!天一亮,武松被大家簇拥着,披红带绿的来到县里。

从此,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阳谷县县令见他武艺高强,就让他在衙门里做了个都头。

这三个打虎故事,虽然同是为了显示人物的英雄气概,但在写法上,却又各有不同。

写得最为逼真细腻的自然是武松打虎的故事。

为写打虎,作者先写武松如何在酒店里喝酒。

武松不听店家劝告,连连喝了十五碗,作者对这一过程描写得极为详细,武松三碗三碗地喝,酒家三碗三碗的筛。

直到吃饱喝足了,才“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

’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直到这时,作者才借酒家之口,说出“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的事实来。

谁知喝醉了酒的武松却偏偏不肯相信,还出口伤人。

“那酒店里主人摇着头,自进店去了。

这武松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

这一路上,作者又用树上的字以及庙门上贴着的印信榜文,一方面证实店家的话,另一方面渲染虎的厉害:“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

这样也就为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以后遇到猎户,埋下了伏笔。

而老虎一出场,就是“一阵狂风,使武松这样的英雄,也惊骇不已,这就突出了老虎的威风。

对老虎抓人的动作,作者的描写极为细腻:“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这是老虎的第一招,“半空里三字,写出了老虎威风凛凛的天势和猛烈的动作。

老虎的第二招是:“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又轻轻躲过了。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这一扑、一掀、一剪,不仅写出了老虎吃人的方法,也表现了老虎的威猛异常,而面对这样的“敌人,武松能够临危不惧,这才把武松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让武松带什么象样的武器,只一根短短的哨棒,还在树枝上打折了,只好赤手空拳地对付眼前这个吃过好多人的庞然大物,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死斗,武松与“大虫都使出了平生的力气,一心要杀死对方,正是在这样一种情景中,武松赢了,这才真正赢得非同寻常!李逵打虎与武松不同。

武松打虎凭着一股酒劲儿,而李逵打虎凭提一股悲愤交加而生的怒气。

李逵家境贫寒,对老母却十分孝顺,千里迢迢,来接老母,一路历尽艰险,不料老母竟被老虎所食,其悲伤暴怒之气可想而知。

他先看到正吞吃自己母亲的两个小虎儿,不由“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扑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

因为是两只幼虎,还不懂得那一扑、一掀、一剪的招数。

李逵手中又有兵器,很快就结果了两只小虎的性命。

杀第三只虎时,其实是乘“母大虫不备,从后部下手,把“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

母大虫大吼一声,跳涧而死。

第四只虎虽然凶猛,“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

那大虫不曾再展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它那气管。

那大虫退不出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从作者的描述看,写武松打虎是虚实相间,竭力渲染,写李逵力杀四虎则只用实写,且颇显轻松,这是因为作者着意要用“武松打虎这件事来渲染和表现武松的神威与勇力,而李逵打虎则只是更为曲折的故事中的一段情节。

尽管这个“插曲也确实显示了李逵的勇力与神威,但李逵毕竟是手执两把兵器,和武松大不相同。

严格地说,武松是“打虎,是赤手空拳地去“打,而李逵是“杀虎。

“打比“杀要难得多,所以“打一虎就比“杀四虎更为艰难,武松打虎的故事因而也就更为突出和著名。

至于解珍解宝,则既不是“打,也不是“杀,而是“捕虎。

他们不像武松、李逵那样,出于不得已而与虎搏斗,而是奉命捕虎,所以他们预先做了周密的准备,“整顿窝弓、药箭、弩子、镋叉,穿了豹皮裤、虎皮套件、拿了铁叉,两个经奔登州山上,下了窝弓,坐到树上去等着看老虎来自寻死路。

在这里,作者只是把打虎,作为解珍解宝与毛太公父子以及官府矛盾冲突的诱引,所以并未作丝毫渲染。

解珍解宝在打虎中只是作为一般的猎人出现的,到后来才成为和统治者起来斗争的英雄。

三个打虎故事虽说各不相同,但在艺术表现上又不无共同之处。

这就是,进行艺术夸张而又不失“真。

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情景的“真。

要想使一个故事给人以真实感,首先必须赋予这个故事以真实的情景。

所谓情景,也就是指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与故事中人物的特定的情感状态。

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都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背景和情感状态中特有的动作行为。

倘使武松没有连喝十几碗酒,凭借酒力,他未必肯上景阳冈。

而一旦上了景阳冈,猛虎突然跳出,这时他连后悔的余地也没有了,身边没有得力兵器,哨棒又折了,他便只好拳打脚踢,与老虎展开一场拼死格斗,这本是一场争夺生存权的斗争,他又怎么能不拼尽力气呢?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步步把武松推向这一特殊的情境之中,从而表现人物的特殊行动。

李逵杀虎也是这样。

倘使李逵的母亲不被老虎所食,李逵纵有勇力,见了老虎大约也会远而避之的,正是凭着股悲愤之气,李逵才一鼓作气,连杀四虎。

假如没有这些特殊的情景,无论是武松打虎,还是李逵杀虎,都难以给人以真实感。

其次,细节描写上的真实性。

无论是武松打虎,还是李逵杀虎,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他们都是用尽全力、冒险拼杀。

解珍解宝是有目的地去捕虎,并没有什么特殊情境,因而格外小心。

作者也如实写来。

虽是英雄,有超越常人之处,但不能超得太多。

太多则失真,故事便变成神话了,或者沦于荒诞,叫人难以相信。

《水浒传》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在具体描写上,虽常有夸饰,但总不失真(当然书中也有一些魔幻成分),这是其得到高评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