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产品及关键技术路线图

DA、PA车辆占有率保持稳定, 车辆占有率约10%-20%
FA车辆市场占有率近10%
形成低碳消费与管理体系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下降20%
形成全国生命周期低碳管理体系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下降35%
汽车碳排放总量在2028年提前达到峰值并呈现下降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下降50%
产业基础
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跨产业 协同发展的汽车自主创新体系
替代燃料车型占比达到8% 柴油机热效率55%、朗肯循环
重型货车逐步应用
智能化 信息化
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商用车上应用,进一步促进商用车降低油耗
替代燃料分担
适度发展天然气、生物燃油、甲醇/柴油、二甲醚等替代燃料车型,并持续降低能耗,减少成品油消耗量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产品路线图
3
3 -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路线图
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完整的汽车产业 链与绿色、智慧交通体系
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交通 事故数减少80%,交通事故死亡 人数 减少90%,汽车交通碳排放减少20%
启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基于网络 的设计纯制造、服务一体化 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初步完成汽车产
工程
业转型升级
初步形成可实现"超低碳、零伤亡零拥堵"的智慧交通体系
乘用车油耗5L/100km 商用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
重点突破核心技术 紧凑型及以下车型销量占比超过55%
混合动力车型占乘用车销量8 %, 油耗比传统车降低25%
汽油机热效率40%
发展48V系统并提升效率
2020年
乘用车油耗4L/100km 商用车油耗达到国际先进
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 紧凑型及以下车型销量占比超过60%
《商用车碳中和技术路线图1.0》解读

4
细分领域技术路线
商用车细分领域碳中和发展路线:“短电-中混-长燃”趋势渐显,在未来商用车应用场景,短途+轻型、重型车辆以纯电 动为主,中长途由混合动力技术切入市场,远期氢燃料电池长途重卡将占据一席之地
重卡
➢ 2035年以前,重卡将以传统路料的内燃机节自增效为主、电动技术为辅;2035年以后,逐步形成燃料电池及充电为主,换电为辅,零 碳燃料内燃机为补充、传统燃料内燃机少量存在的发展格局
2030
柴油
2035 汽油 天然气
2040 燃料电池
2045 充电 换电
其他
2050
2055
2060
3
四个共识
商用车碳中和的路线四个共识
内燃机节能低碳是商 用车重要技术方向
➢ 未来二十年,传统能源内燃机是商用车的重要技术路线,效率提升与HEV技术应用是内燃机主要发展方向: 批产柴油机热效率在 2030年突破50%,未来最高可达到55%;天然气、甲醇内燃机热效率逐生趋向于柴油机水平;2025年后HEV技术开始普及, 结合热 效率提升, 能耗在2030年实现25%-30%降幅,2040年达到35%以上的降幅
➢ 预计2025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提升至9%左右,以纯电动为主,主要应用于城建渣土、市政环卫等短途运输场景;未来随着纯电动、燃料 电池技术的进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纯电动、燃料电池商用车在中长途场景的逐步渗透,2030、2040年新能源技术渗透率上涨至 25%、55%以上。此外,柴油机、天然气、氢氨和纯氢燃料电池占比会有所变化并随着年份的推进
电动化是商用车实现 要碳转型的主要技术
路线之一
➢ 作为生产资料,商用车与乘用车使用场景不同。目前电动商用车主要应用于牵引车短驳、城建渣土、市政环卫、城市物流、公交等 公共领域及中短途场景,在续航里程、补能效率及电池寿命方面暂未达到中长途场景的运输需求;中长期来看,随着续航里程增加 (低电耗、大电量)、补能效率提升(超充技术、换电标准化)、使用寿命延长是BEV技术发展主要趋势,将助力其应用场景由中 短途向中长途领域的拓展,渗透率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A:电动汽车 B:柴油动力汽车 C:氢发动机汽车 D:太阳能汽车答案:B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A:具有新结构 B: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来源 C:技术原理先进 D:舒适性强答案:D3.纯电动汽车起源于哪个时间段() A:1880年左右 B:1830年代 C:193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920-1990年纯电动汽车发展停滞() A:在此之前纯电动汽车开发没有成功 B:内燃机技术的进步 C: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 D:燃油车加一次油可续航里程是电动车的3倍答案:A5.下列哪一项能源的碳氢比最高() A:二甲醚 B:乙醇 C:甲醇 D:92#汽油答案:D6.我国能源的消耗速度非常快,201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80%() A:错 B:对答案:A7.我国石油探明储量约占全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 A:错 B:对答案:B8.70%-80%的城市颗粒污染物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
() A:对 B:错答案:A9.当前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加剧了环境污染 B: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C:加剧了温室效应 D:增加了环境噪声答案:ABCD10.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有() A:网联化 B:低碳化 C:轻量化 D:高速化 E:智能化答案:ABCE第二章测试1.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简称()。
A:SHEV B:YHEV C:PHEV D:CHEV答案:C2.丰田普锐斯的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下列()种类型。
A:并联式 B:串并联式 C:混联式D:串联式答案:C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的DC/DC可将动力电池的高电压变换为低电压并向( )V的蓄电池充电,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发电机。
A:36 B:6C:24D:12答案:D4.以下车型目前在日本保有量最多的是() A:EREV B:HEVC:PHEVD:EV答案:B5.根据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分类,以下不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的是() A:轻混式B:并联式 C:混联式 D:串联式答案:A6.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有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发展分析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发展分析摘要:为减少燃油车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新能源动力方案被应用到汽车上来,各种技术路线众说纷纭。
本文结合全球几大经济体,对行业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进行分析,讨论了几种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的特性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混合动力新能源增程式燃料电池1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是以传统燃油车作为对照的汽车类型,广义上讲,不单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都可以归入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汽车(HEV,PHEV,增程式)、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替代燃料汽车等。
从节能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效果来讲,其效果从低到高依次是替代燃料、混合动力、BEV、FCEV。
各国都把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远期发展目标,期望实现完全电气化驱动。
从能源转换效率来看,乘用车的能量转向效率是:汽油发动机WTW为15%(WTT85%,TTW17.9%,相乘得15%);电动汽车WTW为28%(WTT42%,TTW67%,相乘得28%)。
可见BEV的WTW效率相比内燃机有较大优势。
1.1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是指采用传统燃料,同时配以电池、电机来改善动力输出,降低油耗的车型。
混动根据电功率占车辆驱动动力的比例又可分为微(弱)混、轻混、强混、PHEV等几种类型。
混动仍以内燃机为基础,通过增加电池和电机模块,实现辅助驱动和制动能量回收以及电力行驶功能,达到节油减排的效果。
在混动车型中,以PHEV和增程式的节油效果最好。
1.2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就是完全依赖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部分车辆采用轮毂电机技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使得电动汽车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
作为未来道路交通工具的主要发展方向,纯电动汽车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扶持和推动,随着成本的逐步降低,续航里程的不断提高,以及充电设施的加速建设,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已经具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 轻量化产品、技术、工艺加速应用
大力发展混合动力 ■ 2020年占比达到8%,油耗4L/100km ■ 2025年占比提升至20%,油耗3.6L/100km ■ 2030年占比提升至25%,油耗3.3L/100km
复杂的汽车产业及技术 设计 制造 使用 回收 ……
汽车产业与技术涉及多个领域,技术种类 繁多、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复杂性极高
低碳化 信息化 智能化
汽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关 联
上 游
产
业下
游
机械 钢铁 ……
销售 金融 ……
能源
环境
社 会
交通 影
出行 响
……
在科技变革影响下,汽车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时期,汽车产业迎来重大机遇
产业总体技术路线图
2016
2020
2025
2030
市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500万辆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800万辆
场 需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L/100km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4L/100km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3.2L/100km
求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0%以上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5%以上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20%以上
指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形势、新状态种类繁多,各国 选取的技术路线各不相同
需要结合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形势,明确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价值
目录
●研究工作开展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总体目标与关键里程碑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节能型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轻量化以及汽车制造技术[1]。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线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在2018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论坛发布会上,我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战略委员会主任欧阳高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以纯电动为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的发展,这一举措为我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指明了方向。
因此,如何以社会主流为方向,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进行完善,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电动车(HEV ),纯电动电动车(BEV ),燃料电池车(FCEV ),氢气发动机车(FCEV ),燃气发动机车,乙醇醚发动机车以及太阳能汽车。
由于各国汽车工业、能源、资源不同,且市政道路规划、交通网络、居民出行习惯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化。
举个例子,以日本汽车丰田为例,其技术路线主要是油电混合动力;而美国特斯拉则是纯电动技术[2]-[3]。
因此,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过程中,在融入国际市场主流技术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我国发展情况及我国综合国情,并在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突出我国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关系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市场的定位,另一方面更是关系到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及居民使用便捷。
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中,城市市政道路规划及其交通网格存在一定差异,如美国的公共交通与铁路运输是其存在的薄弱问题,因此美国市民日常出行多数以汽车为核心;欧洲国家虽然铁路建设较为完善,但从整体规划情况及国家实际情况分析,由于占地面积较少,因此铁路交通运输无法占据主流,而汽车的便捷性可以满足多数市民日常出行的若干需求。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要点解读正式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系统解读雷洪钧于武汉科技大学汽车和交通工程学院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雷洪钧2020年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简称“路线图2.0”)正式发布。
为了认识和理解路线图2.0,本文围绕路线图2.0主要规划目标、路线图2.0的意义与背景、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现状、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目标等方面,予以解读,分享如下:一、重要名称解释1)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概念是由中国人提出来的。
目前其他国家提的主动驾驶汽车。
2)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 ap),最早出现于美国汽车行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摩托罗拉和康宁(Corning)用于公司管理。
90年代末开始用于政府规划。
1987年,摩托罗拉的CharlesH.W illyard and CherryW.McClees发表在ResearchManagement的文章:Motorola’s technology roadmap process是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奠基之作。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定义。
(1)可以理解为:①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②技术路线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资源、研发项目、技术、产品和市场。
①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中国制造2025》 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背景
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 版)》电子版,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 个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 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