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

1.闭环控制系统分为几种类型?每种代表什么含义?答:(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程序控制系统,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
(3)随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2.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作出简单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组成。
图22值单控制系统方框图3.什么是气开式调节阀?什么是气关式调节阀?其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气开式: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开始打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打开,无信号压力时阀关。
气关式则反之,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
原则:主要是考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a、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备安全。
b、考虑事故状态下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产品质量。
c、考虑介质的性质。
4.根据流量特性曲线,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流量特性。
答: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数。
对数特性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大系数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抛物线特性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球阀的流量特性在中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仃I »/群卜苴町『J g次打七牛等-Tfc5.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防止积分饱和的措施都有哪些?所谓积分饱和现象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断累加而加大,从而导致u(k)达到极限位置。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和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和答案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
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过控简答题总结

过控简答题总结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过程控制系统=检测和控制仪表+被控过程2、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过程控制有哪些特点?任务: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特点: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对象大多属于慢过程4.大多数工艺要求定值控制5.大多使用标准化的检测、控制仪表及装置。
3、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设定值的形式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恒定不变。
2)随动控制系统——设定值随时可能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3)复合控制系统4、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稳态—把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稳态(静态)。
静态特性—静态时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
动态—把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动态特性—在动态过程中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变化关系。
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都是反映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同点是一个处于静态一个处于动态过程,而这两种过程又是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中的两种不同状态,只有综合两种性能指标才能反映出一个系统的特性与品质。
5、为什么常选用阶跃信号进行系统分析?阶跃信号的输入突然,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也最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这种干扰,那么对其它比较缓和的干扰也能很好地克服。
阶跃信号的形式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分析、实验和计算。
故更多使用阶跃信号。
6、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基本控制规律有:位式控制、P调节、PI调节、PD调节、PID调节。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复习重点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复习重点名词解释:衰减比答:衰减比n 定义为:衰减比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
为保证系统足够的稳定程度,一般取衰减比为4:1~10:1。
B1,B2为前两个峰顶与稳定值的差值。
其中4 :1 常作为评价过程动态性能指标的一个理想指标。
2、自衡过程答:当扰动发生后,无须外加任何控制作用,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自衡性。
称该类被控过程为自衡过程。
3、分布式控制系统答: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一种操作显示集中、控制功能分散、采用分级分层体系结构、局部网络通信的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
DCS 的设计思想是“控制分散、管理集中”4、串级控制系统将两个控制器串联在一起工作、各自完成不同任务的系统结构,就称为串级控制结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再用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主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的流体数量称为瞬时流量,而把某一段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的流体总量称为累计流量。
简答题:1.简述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答:(1)副回路的选择必须包括主要扰动,而且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扰动;(2)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应匹配;(3)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4)要注意生产上的经济性。
2.电气阀门定位器有哪些作用答:①改善阀的静态特性②改善阀的动态特性③改变阀的流量特性④用于分程控制⑤用于阀门的反向动作3. 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简单控制系统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和变送器,一个调节阀和一个调节器组成。
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变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将检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并把偏差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运算结果输出到执行器。
执行器是控制系统回路中的最终元件,直接用于改变操纵量,以克服干扰,达到控制的目的。
过控简答题总结

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过程控制系统=检测和控制仪表+被控过程2、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过程控制有哪些特点?任务: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特点: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对象大多属于慢过程4.大多数工艺要求定值控制5.大多使用标准化的检测、控制仪表及装置。
3、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设定值的形式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恒定不变。
2)随动控制系统——设定值随时可能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3)复合控制系统4、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稳态—把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稳态(静态)。
静态特性—静态时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
动态—把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动态特性—在动态过程中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变化关系。
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都是反映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同点是一个处于静态一个处于动态过程,而这两种过程又是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中的两种不同状态,只有综合两种性能指标才能反映出一个系统的特性与品质。
5、为什么常选用阶跃信号进行系统分析?阶跃信号的输入突然,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也最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这种干扰,那么对其它比较缓和的干扰也能很好地克服。
阶跃信号的形式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分析、实验和计算。
故更多使用阶跃信号。
6、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基本控制规律有:位式控制、P调节、PI调节、PD调节、PID调节。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19301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
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而得名的。
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
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答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剧变量应如何选择?答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4.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定主变量,使之等于给定值,而主变量就是主回路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
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要求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5.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当对象滞后较大时,也可引入适当的微分作用。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集

A试题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过程控制系统可以简化为调节器和广义对象两大部分,其中广义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组合。
2.过程控制系统按照被控变量的不同,可分为_____控制系统、_____控制系统、______控制系统、_____控制系统和_____控制系统;按照被控变量的多少可分为_____控制系统和_____控制系统。
3.评价过程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指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
4.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反映被控过程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对于参数模型,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
5. 国产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_____特性、_____特性和_____特性三种。
6.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_____的闭环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按照_____进行补偿的系统,对于减少被控参数____偏差最为有效。
7.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是_____系统,副回路是_____系统8. 比值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有_____方案和_____方案。
9. 在前馈—反馈系统中,控制系统的_____由闭环控制回路决定,对被调参数影响最显著的主要干扰由_____进行补偿。
二、简答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衡量过程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综合性能指标中,ITAE的含义是什么,请写出表达式,并指出其特点。
2. 什么是被控过程的静态数学模型和动态数学模型,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3. 控制参数的选择应当遵守哪些原则?4. 积分调节有何特点?5. 什么是不变性原理?根据下图列写不变性原理的表达式,并指出依据不变性原理设计的控制系统是何种控制系统。
6. 前馈控制系统的有何特点?三、综合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12分,共34分)1.已知两水槽串联工作,如图所示,输入量为Q 1,流出量为Q 2,Q 3。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C)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C.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D.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2.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B)。
A.变送器B.控制器,C.控制阀D.被控对象3.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3~10B.2~8C.1~4D.1~24.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5.PID调节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
A.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B.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C.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0D.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06.()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快开流量特性B.线性流量特性C.抛物线流量特性D.等百分比流量特性7.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B.偏差C.扰动D.给定值8.衡量控制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
A.衰减比B.过渡过程时间C.最大偏差D.余差9.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常用的方法是()。
A.阶跃响应曲线法B.频率特性法C.比例积分法D.最小二乘法10.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B.等百分比特性C.线性D.抛物线特性11.调节具有腐蚀性流体,可选用()阀。
A.单座阀B.双座阀C.蝶阀D.隔膜阀12.调节阀接受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把()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A.操纵变量B.被控变量C.扰动量D.偏差13.串级调节系统主调节输出信号送给()。
A.调节阀B.副调节器C.变送器D.主对象1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出现的形式如下,()是一种稳定控制系统A.发散振荡过程B.等幅振荡过程C.衰减振荡过程D.非振荡发散过程15.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闭环控制系统分为几种类型?每种代表什么含义?答:(1)定值控制系统,就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程序控制系统,就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
(3)随动控制系统,就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2.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作出简单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与被控过程等环节组成。
3、什么就是气开式调节阀?什么就是气关式调节阀?其选择的原则就是什么?答:气开式: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开始打开,也就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打开,无信号压力时阀关。
气关式则反之,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
原则:主要就是考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a、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备安全。
b、考虑事故状态下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产品质量。
c、考虑介质的性质。
4.根据流量特性曲线,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流量特性。
答: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直线特性就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数。
对数特性就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就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抛物线特性就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快开流量特性就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球阀的流量特性在中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5、什么就是积分饱与现象?防止积分饱与的措施都有哪些?所谓积分饱与现象就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断累加而加大,从而导致u(k)达到极限位置。
此后若控制器输出继续增大,u(k)也不会再增大,即系统输出超出正常运行范围而进入了饱与区。
一旦出现反向偏差,u(k)逐渐从饱与区退出。
进入饱与区愈深则退饱与时间愈长。
此段时间内,执行机构仍停留在极限位置而不能随着偏差反向立即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时系统就像失去控制一样,造成控制性能恶化。
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与现象或积分失控现象。
1.积分分离法2、变速积分PID 控制算法3、超限削弱积分法4、有效偏差法5、抗积分饱与机制6、简述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
1系统综合了反馈、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弥补了她们的缺点因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的到了广泛的应用2引入前馈补偿没有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很显然前馈无论加在什么位置都不会构成回路系统的特征式都保持不变因而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3引入反馈控制后前馈完全补偿条件并没有改变。
7.什么就是比值控制系统?常见的比值控制方案有哪些?答: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通常为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用来保持两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定的比值关系。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8.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就是什么?常用的整定方法有几种?答: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就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调节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
以便就是系统能获得好的调节质量。
常用的整定法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与经验凑试法。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就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比例度δ、积分时间TI;、微分时间TD),以便使系统能获得好的控制质量。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计算与工程整定两大类,其中常用的就是工程整定法。
属于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法主要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与经验凑试法等。
9.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什么特点?答:1、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
2、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
3、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强10、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应怎样选择?11、与反馈控制系统相比,前馈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答:(1)反馈控制的本质就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而前馈控制就是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反馈控制就是“不及时”的,而前馈控制器可“及时”动作; (3)反馈控制属闭环控制,而前馈控制属开环控制; (4)反馈控制对闭环内扰动均有校正作用,而前馈控制具有制定性补偿的局限性; (5)反馈控制规律通常有P、PI、PD、PID等,而前馈控制规律比较复杂。
1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答:1、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 (1)在系统结构上,它就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 (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2、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与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13.什么就是控制通道与扰动通道?对于不同的通道,对象的特性参数对控制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对于一个被控对象来说,输入量就是扰动量与操纵变量,而输出就是被控变量。
由对象的输入变量至输出变量的信号联系称为通道。
操纵变量至被控变量的信号联系称为控制通道;扰动量至被控变量的信号联系称为扰动通道。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通道,对象的特性参数(K、T、)对控制作用的影响就是不同的。
对于控制通道: 放大系数K大,操纵变量的变化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就大,即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补偿能力强,余差也小;放大系数K小,控制作用的影响不显著,被控变量的变化缓慢。
但K太大,会使控制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过强,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在相同的控制作用下,时间常数T大,则被控变量的变化比较缓慢,此时对象比较平稳,容易进行控制,但过渡过程时间较长;若时间常数T小,则被控变量变化速度快,不易控制。
时间常数太大或太小,在控制上都将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适中考虑。
滞后时间的存在,使得控制作用总就是落后于被控变量的变化,造成被控变量的最大偏差增大,控制质量下降。
因此,应尽量减小滞后时间。
对于扰动通道: 放大系数K大对控制不利,因为,当扰动频繁出现且幅度较大时,被控变量的波动就会很大,使得最大偏差增大;而放大系数K小,既使扰动较大,对被控变量仍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时间常数T大,扰动作用比较平缓,被控变量变化较平稳,对象较易控制。
纯滞后的存在,相当于将扰动推迟0时间才进入系统,并不影响控制系统的品质;而容量滞后的存在,则将使阶跃扰动的影响趋于缓与,被控变量的变化相应也缓与些,因此,对系统就是有利的。
14.作出串级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15、如何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答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与副对象特性、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有关,其选择方法与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相同,就是按照使副回路成为—个负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的。
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当主、副变量在增加(或减小时),如果要求控制阀的动作方向就是一致的,则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的;反之,则应选“正”作用的。
从上述方法可以瞧出,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完全由工艺情况确定,或者说,只取决于主对象的特性,而与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完全无关。
这种情况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将整个副回路瞧作就是构成主回路的一个环节时,副回路这个环节的输入就就是主控制器的输出(即副回路的给定),而其输出就就是副变量。
由于副回路的作用总就是使副变量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不管副回路中副对象的特性及执行器的特性如何,当主控制器输出增加时,副变量总就是增加的,所以在主回路中,副回路这个环节的特性总就是“正”作用方向的。
由图可见,在主回路中,由于副回路、主测量变送这两个环节的特性始终为“正”,所以为了使整个主回路构成负反馈,主控制器的作用方向仅取决于主对象的特性。
主对象具有“正”作用特性(即副变量增加时,主变量亦增加)时,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方向,反之,当主对象具有“反”作用特性时,主控制器应选“正”作用方向。
16.控制器的P、PI、PD、PID控制规律各有什么特点?答:比例控制规律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时间常数不太大,扰动幅度较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高,允许有余差的场合。
如贮罐液位、塔釜液位的控制与不太重要的蒸汽压力的控制等。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
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小,负荷变化不太大,工艺上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如流量或压力的控制。
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引入了微分,会有超前控制作用,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最大偏差与余差减小,加快了控制过程,改善了控制质量。
适用于过程容量滞后较大的场合。
对于滞后很小与扰动作用频繁的系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微分作用。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可以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它适用于容量滞后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反应器、聚合釜的温度控制。
17.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各起什么作用。
检测元件与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变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将检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并把偏差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运算结果输出到执行器。
执行器就是控制系统回路中的最终原件,直接用于改变操纵量,以克服干扰,达到控制的目的。
18.分析在什么场合下选用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1)比例调节规律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小,纯滞后不太大而工艺要求不高又允许有余差的调节系统。
(2)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对象调节通道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化较大(需要消除干扰引起的余差)、纯滞后不大(时间常数不就是太大)而被调参数不允许与给定值有偏差的调节系统。
(3)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纯滞后不太大,不允许有余差的对象。
20.临界比例度的意义就是什么?为什么工程上控制器所采用的比例度要大于临界比例度?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会改变系统的过渡过程形式,当控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时,能使系统产生等幅震荡过渡过程的比例度的数值称为临界比例度。
当实际的比例度小于临界比例度的数值时,系统会不稳定,这就是生产上不允许的。
所以工程上控制器所采用的比例度要大于临界比例度。
21.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就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就是不断变化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就是变化的,但它就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一定的时间程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