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文赏析

古诗文赏析

自查:1. 【诗词鉴赏】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

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

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

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

“今日春风到武关”,正是于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

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

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

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

“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

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

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

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

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

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

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

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

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

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出塞》·王昌龄·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枫桥夜泊》·张继·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着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名扬海内外)《早发白帝城》·李白·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古诗文赏析

古诗文赏析

古诗文赏析引言古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美丽的意境。

通过赏析古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思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本文将以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为例,进行赏析,并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被誉为登高望远之作。

通过描绘河山壮丽景色,表达了登上鹳雀楼的豪情壮志。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人生中的壮丽与辽阔。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卓越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约而深刻的文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景象和作者思乡之情。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静夜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凭借简单凝练的表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送灵潜学士》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零泪空相续,回车泣不行。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送别好友灵潜的作品,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深深的思念。

诗中的“挥手自兹去”描述了送别的场景,而“萧萧班马鸣”则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敏感和情感。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四、《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作品,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和春天的气息。

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而“处处闻啼鸟”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而最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暗示了人们要珍惜时间和生命的深刻哲理。

结语古诗文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文赏析简短

古诗文赏析简短

古诗文赏析简短1.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9、《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10、《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4、《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5、《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17、《玉楼春》【宋】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18、《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0、《绝句》【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文诗词鉴赏(全)

古诗文诗词鉴赏(全)

古诗文诗词鉴赏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常见古诗鉴赏7首_诗词鉴赏

常见古诗鉴赏7首_诗词鉴赏

常见古诗鉴赏7首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⑴过故人庄:选自《孟浩然集》。

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

⑶邀:邀请。

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外。

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斜:迤逦远去,连绵不绝。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第二声的xia⑹开:打开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面:面对。

场圃(pǔ):菜园和打谷场。

⑺把酒:拿起酒杯。

把:端着,拿起。

话:闲聊,谈论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靠近、赴.来。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1]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

语文古诗文及赏析

语文古诗文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

取象宏大。

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

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

古诗文名句赏析

古诗文名句赏析

常考古诗词名句赏析(1)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用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

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6、《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勾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这首小令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7、《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的有(2)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赏析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诗文鉴赏》栏目又按时开播了,我是姚颖。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高洪波的《我想》。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
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呀,望——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

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

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

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

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儿童诗是指适合儿童欣赏阅读的是诗歌作品,它既可以是成人写的,也可以是孩子自己写的。

儿童诗不同于儿歌,儿歌以记事、状物、逗乐为主要内容,主要供学龄前孩子吟唱,儿歌主要来源是民间传承。

儿童诗则主要是诗人创作,相对比较“雅致”。

诗歌具有音乐美感,儿童诗也不例外,甚至比成人诗更讲究押韵和节奏,因为儿童天生有对韵律和节奏的追求。

儿童诗中有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奇特、新颖、有创意,才能吸引儿童。

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也常因此而激发儿童的想象。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

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
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

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

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对《我想》一诗的朗读,要读出幻想的意味,边读边想象,才能入境;
可以写自己童年时的一些幻想,如幻想自己是个小勇士,去与恶魔战斗;幻想自己会魔法,变出好多好多的玩具、蛋糕;幻想自己有一双翅膀,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
走进诗歌,你我如诗如歌;走出诗歌,生活如诗如歌!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诗文的乐园,颂中华诗文,赞中华之瑰宝,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今天的《诗文鉴赏》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