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抗日战争爆发的具体原因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根据既定国策,日本在1927年东方会议上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现实原因: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面临严重打击。

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

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

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中国的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抗日战争的经过局部抗战福建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

其领导人李杜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月,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淞沪一带的抗日作战,即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其中共产党员约有300人。

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其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福建事变。

此前,第十九路军代表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八一宣言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开展。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与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与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与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争。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历史背景20世纪初,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自19世纪末以来,列强侵略者入侵,割据中国领土,从而导致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多重危机。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为了求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开始进行各种抵抗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大规模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对外寻求援助。

其中,苏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者,同时对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与政府内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战争爆发的原因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一直以各种方式侵略中国领土。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日本控制的东亚帝国,中国成为了他们侵略扩张的首要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中国人民不得不开始进行抵抗。

2. 中国内部的政治问题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国内存在着分裂和瓦解的趋势。

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以及内部的腐败问题,严重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战斗力。

此外,国民党内部的一些权力斗争也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日本的抵抗能力。

3. 国际形势的变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更多支持。

西方国家对于日本侵略行为的忍耐和纵容逐渐减少,也开始提供物质和军事援助给中国。

这对于中国提高抗击日本的实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1. 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场战争。

它标志着中国与列强之间不再是被动的屈服关系,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 国家团结的象征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来侵略。

无论是国共两党还是各个民族都积极参与到战斗中,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坚韧。

3. 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战争。

那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丧失了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让侵略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大片中国领土呢?一、列强侵略下的半殖民地化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处于列强侵略的岁月中。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领土、主权、财富和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侵犯。

列强通过各种方式割据了中国,将中国各地分割、势力范围约束,将自己封闭保护起来的市场对中国着手进行扩张,强迫中国开放市场从而得到了领土、财富等方面的极大好处。

中国多次主动向列强发起反侵略运动,例如义和团运动等,但都以惨败告终。

列强占领了中国的港口,甚至在中国的内河内湖开设租界。

中国的北方、东北等地更是被日本、俄国、英国等列强侵略掠夺,中国完整的领土被分裂,财富被掠夺,权利被吞并。

对于此,中国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

但它们大多只是在外部范围上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却从未真正解决根本问题,矛盾仍然存在,国家处在空前危机之中。

二、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清末时期,中国社会受到巨大冲击,思想、文化、经济、政治均发生异动。

面对外敌入侵和内部不断激化的矛盾,中国社会迎来了一次大的变革。

繁琐的清官制度日益愈发不适应时代的变化,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迅速蔓延。

社会的一些中产阶层和知识领域中的新兴力量为扭转国家的状况,掀起了一次次的变革风潮。

但这种变革远远无法实现自己的计划,而西方列强则在同一时间期间若隐若现地穿透和侵蚀着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底层。

三、北洋政府政治腐败1912年,孙中山先生于武昌率领革命军成功推翻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此时,北洋政府成立,学习借鉴西方的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然而,由于政治腐败,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北洋政府内部出现团派、军阀、买办等各种政治势力,影响了政府的行动力和效率。

政府对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关注不够,这些势力对政府极度不信任,社会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与原因解析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与原因解析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与原因解析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中日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全面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带有强烈的民族解放色彩,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就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展开探讨,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

一、历史背景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无法真正实现独立、统一和现代化。

此外,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等问题。

这些背景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二、日本侵华的原因日本对华侵略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

政治上,日本国内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和军国主义势力的崛起,他们试图通过扩张疆土来实现国家的强大。

日本的侵略行动被披上民族自卫的幌子,然而实质上是为了满足其军国主义的野心。

经济上,日本需要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来维持其工业化和军事扩张的需求。

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成为了日本的主要目标。

三、中国抵抗的原因中国决定抵抗日本侵略的原因在于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国家利益的危机。

中国人民意识到只有奋起反抗,才能保卫家园和民族独立。

此外,中国还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及舆论战和游击战的经验。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决心与日本进行长期抗战,并争取最终的胜利。

四、抗战爆发与初期抵抗抗日战争最初爆发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是中国历史上对日本侵略最严重的一次事件。

中国中央政府发布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号召,全国人民纷纷响应并投入到抗战中。

起初,中国的抵抗力量相对薄弱,但中国人民展示了顽强的斗志和抵抗精神。

中国共产党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中国红军的游击战战术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时期中国抗战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和艰难,但其关键时期出现在1941年后。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全面入侵,从而分散了其对中国的兵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了统一战线和民族团结,提高了国内生产能力和武器装备水平。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推荐文章淞沪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热度:甲午战争的背景是什么热度: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热度: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热度:渡江战役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热度:抗日战争爆发原因具有多个方面,自日本侵略军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之后,日军在东方建成了第一个战争大本营。

除此之外,抗日战争爆发原因还与世界法西斯联盟建立具有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抗日战争爆发原因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达成一致,双方签订了,这意味着日本和德国想要将法西斯扩张到世界各地。

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于此形成了一个“柏林、罗马、东京”的法西斯国家侵略联盟。

法西斯联盟建立之后,日本将目标瞄准了中国,日本侵略军想通过占领中国,而后控制整个东亚。

其次,抗日战争爆发原因与美国在192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还具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在1929年10月爆发的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其中也包括日本。

金融危机发展速度之快,蔓延范围之广,日本面临工业萎缩,农业停滞不前等情况之下,日本政府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日本政府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造成的灾害,于是走上了侵略道路。

当时,中国政府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但是西方政治家们只关注欧洲战场,根本无暇顾及东方战场。

日本政府见国际社会并没有相关表示,尝到甜头的日本政府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

此时中国人民孤立无援,任凭日军侵略领土,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向日军宣召,由此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战争爆发标志1936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丰台,随后他们将下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军事力量差不多已经被日军控制了。

这样来看,日军为了对外扩张,那么卢沟桥就成了唯一的通道,那么日本政府就能控制冀察当局,进而阻断北平和各地区的交流。

所以,这也是日军想要占领卢沟桥的原因。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这让中国人民非常惊恐。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中国抗日战争是指1937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抗战。

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因1.日本侵略行径: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采取侵略政策,相继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如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

这些侵略行径直接导致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2.中国社会和经济困境:在日本侵略之前,中国正经历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长期的内战导致了国民政府财政困难,经济衰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这使得中国无法及时有效的抵抗日本的侵略,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机会。

3.世界大萧条的影响:1930年代是世界大萧条的时期,全球经济不景气,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境。

而在这个时期,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恶化和不稳定。

二、背景1.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自1924年开始合作,推动了中国大革命的发展。

而面对日本的侵略,两党选择暂时放下内战纷争,共同抵抗外敌,形成了全国抗战的合力。

2.西安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导致国共两党达成共同抵抗日本的共识,并使得临时停战协定得以签订。

这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3.国际局势: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时,世界其他大国也处于紧张的国际局势之中。

而中国作为亚洲的大国,其抗日战争不仅关系到亚洲自身的安危,也牵动着整个国际格局的发展。

因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引起了日本以及其他大国的广泛关注。

总结起来,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是日本的侵略行径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困境等多重因素,而背景则是国共合作达成共识以及当时的国际局势。

这场战争顺应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卫意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和抵抗精神,对于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一场全面抗战。

这场战争是从1937年7月7日开始,至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因素。

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二十世纪初,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控制港口、铁路和矿产资源,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此外,日本还企图通过重新修订的《二十一条》对中国进行更直接的干涉和控制。

同时,日本还对中国其他地区进行了扩张和侵略。

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并在战争中战胜清朝,获得了对台湾、辽东半岛和澎湖群岛的控制权。

此后,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包括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势力扩张等。

二、日本对中国的封锁和经济侵略为了控制中国,日本实行了对中国的封锁政策,限制中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

日本通过封锁中国沿海的港口,控制了中国的海上交通,并迫使中国同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权益。

此外,日本还进行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日本通过在中国建立大量的工厂和企业,掌控了中国的工业和商业,对中国消费品进行了垄断和控制。

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三、抗日情绪的兴起与国共合作的形成日本的侵略行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一些爱国志士和学生开始组织起来,进行反日示威和游行。

同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也认识到了抗日的重要性,开始寻求联合抗日的道路。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这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正式爆发。

国共两党成立了名为“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共同领导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斗争。

这一时期,国共合作的形成为中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团结力量。

四、国际环境的影响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问题,也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在日本侵略中国之前,世界上已经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中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关键地区。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面抗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长达八年的时间,对于中国和整个亚洲地区来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一、历史背景1. 日本对华侵略的先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逐渐加强,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扩张和侵略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疆土。

1928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入侵,成立了“满洲国”,并将其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跳板。

2.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制造了一起冲突,作为对中国的侵略行动铺路。

这次事变引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标志着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式宣布对日本的抵抗。

二、抗战的原因1. 民族危机感的觉醒在日本的侵略行动之前,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问题。

经过长期的内乱和割据,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国家的危机,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开始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对抗外敌。

2. 强大的民族团结除了民族危机感之外,抗战的成功还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强大团结。

中国各阶层、各派别的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抗战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佩的英雄和抗日武装,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国共合作所形成的统一战线。

3. 敌人的过度侵略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过度侵略行为加速了抗战的爆发。

他们犯下了许多暴行和杀戮,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权益。

这导致了更多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抗战的决心。

4. 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抗日战争发生在全球战争的背景下,这为中国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支持。

随着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崛起,各国开始认识到必须对抗侵略者。

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一些国际援助,例如苏联的支持,并通过加入盟国对日本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结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全面抗战。

在历史背景的推动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并寻求团结抵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抗日战争爆发的具体原因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 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日本侵 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 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 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 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 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 包围了北平(今北京)。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 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 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 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 战争爆发。
(三)国际背景 1、经济危机 2、第一次世界大战 3、九一八事变
(一)日本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 扩张道路,并不单单 是因为它强大,而是 因为它的民族文化中 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 义传统。 军国主义传 统的形成又和日本的 武士道、天皇制密切 相关。
1、民族文化中存在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政 治 基 础 柱 支 神 精
2、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顺利 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夕, 日本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 明显超过中国。比如,当时 日本能够自行建造性能与英 美相当的重型坦克、大口径 火炮、作战飞机和航空母舰。 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为日 本的对外扩张奠定了物质基 础。
中国
1、地理位置和远东国际形势所决定 2、中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国防薄弱、综 合国力不强,让日本有可成之机 3、中国与日本相比重文轻武,缺乏尚武精神
(三)国际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1929-1931)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侵 情 和 声 这 援 些 抵 义 抗 得 到 了 关 日 内 民 众 阀 军 本 抗 抵 军 勇 日 , 北 抗 略 东
1、1929年经济危机 2、第一次世界大战 3、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 血牺牲、艰苦抗战,终 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 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 大胜利。
抗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一)日本 1、军国主义传统 2、明治维新
(二)中国 1、地理位置 2、综合国力弱 3、缺乏尚武精神
量 , 中 国 东 北 重
并 到 马
遭 省 诸 占 多 山 大 部 损 等 失 的 强 , 烈 除 市 城 要 主
三 变 两 个 月 内 , 日 军 占 在 抵 抗 黑 之 龙 国 江 外 东 中 领

3、九一八事变

。 九 一 八 事 变 ,
国际背景
日本 1、民族文化中存在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2、明治维新
(二)中国
1、地理位置和远东国际形势所决定
2、中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国防薄 弱、综合国力不强,让日本有可成之 机。
3、中国与日本相比重文轻武,缺乏 尚武精神
与日本相比,中国文 化自古就有重文轻武 的传统,中华民族在 整体上缺乏尚武精神, 这也是我们遭受日本 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 侵略欺负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