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继续学习了解自然段(本课指“节”)内容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词语句子确定“得”的三种不同读音。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1、设计、制作有关课件,收集实物蒲公英、苍耳、石榴等;准备田字格黑板。
2、了解学生已有的与课文中内容相关的知识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文中生字。
2、理解生词、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掌握多音字“得”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抓住“植物”一词,导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得”字不同读音。
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读一读,全班读。
(三)检查自读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正音。
2、说说每小节讲了哪种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三、细读,理解课文诗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边看课文边思考:这一自然段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2、练读问句:“植物靠的啥办法?”(二)学习第2、3、4、5自然段。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当作人来写,
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办
法
蒲公英 苍耳
___到__了__水__里__,__孩__子__们__就__成__为__远__航__家__,__去__寻__找__美__丽__的__港_ 湾。
4.( C )帮助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选择题)
A.太阳 B.动物的皮毛 C.风 D.雨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景 物。把看到的景象写一写吧,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200 字左右。
国学诵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谜语】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随风到处飘,安家 把根生。(打一植物)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
阅读方法解密:拟人的修辞方法
概念: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动作和性 格等。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拍手歌》教案

通过示范讲解“孔雀、锦鸡”的学习方法,让各小组自主选择喜欢的动物,并根据学习方法指导,进行自主讨论学习。在讨论中发现动物的特点,在汇报中读好相关动物的句子。
(3)你观察得可真仔细,你们看锦鸡这种鸟儿(动态放大图片),它是一种特别珍贵的动物,有一身艳丽无比的羽毛。
(4)锦鸡的艳丽色彩,我们不仅可以从图片中感受到,还可以从它的名字中看出来,看锦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一个帛。金字旁表示金丝金线,帛表示织品。用金丝金线织成的织品就是锦缎(出示图),你们瞧,这些锦缎看起来怎么样?(颜色艳丽)是呀,所以像锦缎这样色彩艳丽的鸟儿就是锦鸡。
黄鹂、百灵——听鸟声,理解“唱不休”。
熊猫——看动画,理解“嬉戏”。
5.你们把这儿歌读得越来越好了。既然课文题目叫《拍手歌》,那咱们就可以拍着手来唱,我们可以一个人拍,可以两个人拍,谁想和老师来试一试?(师生配合示范)
请同学们都和你的小伙伴试一试。接下来就请你们选择你喜欢的拍手方式,来读一读你们小组刚才选择的动物。
教案序号:课题:3、拍手歌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认识“世、界、雀”等6个生字,重点指导“锦、灵、猛、鹰”等7个难读的生字,会写“丛、深、处”3个生字。
2.通过观察发现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重点认识“雀、鹰、雁”等字。
3.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联系科普知识等方法来认识动物,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观察会书写
1.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我们今天的奖也全都颁完了。老师把它们都编进了一首儿歌中。
二年级上册第3课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笔记
标题: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堂笔记:
一、生字
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有:植、物、得、就、旅、种、子、办法。
其中“植、物、旅、种”为翘舌音,“得”为多音字,在本课中读轻声de。
二、词语
植物、妈妈、有办法、种子、豆荚、炸开、离开、观察、发现。
三、重点句子
1.植物妈妈有办法,她们的孩子各不相同。
2.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靠弹力传播果实。
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4.豆荚炸开后,豆荚和里面的豆粒一起弹射出去,最远能弹到九米
以外。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极了。
四、中心思想
本课讲述了植物妈妈如何传播种子,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方式,同
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五、写作特点
本课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过程形象化、生动化。
同时,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轻轻地吹过”、“纷纷出发”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本课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原文】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麼辦法?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
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窪。
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
那裏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教案】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瞭解課文仲介紹的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繼續學習瞭解自然段(本課指“節”)內容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結合詞語句子確定“得”的三種不同讀音。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瞭解蒲公英、蒼耳、石榴和豆莢傳播種子的辦法。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準備:1、設計、製作有關課件,收集實物蒲公英、蒼耳、石榴等;準備田字格黑板。
2、瞭解學生已有的與課文中內容相關的知識情況。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寫文中生字。
2、理解生詞、詩句,瞭解蒲公英、蒼耳、石榴、豆莢傳播種子的辦法。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掌握破音字“得”的不同讀音。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
抓住“植物”一詞,導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瞭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二)學習“得”字不同讀音。
學生自己在文中找出,讀一讀,全班讀。
(三)檢查自讀情況,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節讀課文,學生聽後評議,正音。
2、說說每小節講了哪種植物,它們是怎樣傳播自己的種子的。
三、細讀,理解課文詩句。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邊看課文邊思考:這一自然段給大家提出了什麼問題?2、練讀問句:“植物靠的啥辦法?”(二)學習第2、3、4、5自然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3《拍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3《拍手歌》课文原文
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雄鹰飞翔在蓝天。
你拍四,我拍四,
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
丛林深处有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
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
竹林熊猫在嬉戏。
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课3.植物妈妈有办法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真的很奇妙,
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多探索。
1.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n fǎ rú ɡuǒ yǒu jiǎo tā jiā
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息而 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 又鲜艳。
植物的果实也会互相闹别扭。一艘混装了谷子和水果的货轮,经 过长途运输后,谷子烂了,水果干缩了。原来,谷子堆在一起容易散 发热量,而水果受热就蒸发出水分,变干瘪了。反过来,谷子吸收了 水果蒸发的水分就会霉烂。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会认本课的14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内容。(重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 课文中的生字词。同 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 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tā
它
音序:T 部首:宀 结构:上下
组词:把它 它们 造句:它们是一群可爱 的小鸭子。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右点,第 二笔是左点,第三笔是横钩。
wá
娃
音序:W 部首:女 结构:左右
组词:娃娃 女娃 造句:我有一个可爱的布 娃娃。
书写指导:女作为偏旁要写得 窄些,最后一横比上面一横长。
tā
她
音序:T 部首:女 结构:左右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多读几遍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 诵课文。
(《咏柳》唐·贺知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培养实 践能力。 1.植物妈妈的办 法还有很多很多,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椰子树利 用自己的位置优 势,果实成熟后靠 流动的海水传播种 子;柳树的柳絮也 ⑶ 加上动作、表情读一读: 是靠风来传播的„ 3.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 ⑴ 分小组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 2.植物妈妈传播 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在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种子的方法这么 学习方式学习。 多,那这首诗可以 ⑵ 全班交流,相机追问: 再写长一点,你能 3.小结: 照着第2、3、4小 4.引导背诵。 节的格式自己写一 段诗吗? 课堂检测与反馈 背诵课文比赛。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力吹 植物妈妈 苍耳 有办法 动物带 豌豆 太阳晒 板书设计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将课外延伸的活动与学生学习紧密 结合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悟到课文的韵律美,体会课文童 话般亲切优美的语句。“ 巳”与“已”的区 别,女字旁与“女 ”字宽窄不一样, 第三笔到右边不出 头。
课堂检测与反馈 朗读课文,写字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9.11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 关的语句。 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 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 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 的方法„„)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 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 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学生合作学习,精 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 过渡: 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爱读的部分读一读,充分尊重了 学生的意愿。 指名说的过程中相机追问: ⑴ “降落伞”是什么样的?看老师板画: ① 这降落伞多美啊!有了它,蒲公英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 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 ② 交流对“纷纷”一词的理解。 ③ 抽读评析,选读得最好的学生读。 ⑵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能把它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做画。 评出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再来夸夸她。 苍耳、豌豆这两种植物,书上都配有插图,惟独这一节没有。在 理解了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参照另两幅图来画一画,既加深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 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 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 、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 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 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要把这些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 (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 美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 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 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 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 有办法)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 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 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 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 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 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 单元 总课时数 备课时间 9.5 课题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新授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出现了四首诗歌,这是出现的第三首诗歌,在这四首诗歌中,《植物妈妈有 办法》是唯一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这篇课文又作为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因此,这 篇课文是十分重要又有意义的。本课中需要学习诗歌的韵律,积累AABB的词语,仿写段 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6个字。知道多音字“为”“得”的不同读音,积累词汇, 学会AABB式的重叠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 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在朗读中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 的兴趣。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感朗读诗歌,体味韵律。2.学习词语形式,背诵积累。3.激发学习兴趣,仿写段 落。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件、生字词卡片。 2 授课时间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