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 6.3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 6.3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通过书上29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 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
P30页完成下表,南北美洲对比。
谈谈这一节你的收获
检测
1.下列关于南 美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两大洲干燥地区分布很广,热带沙漠面积很大
B.两大洲都有面积广阔的热带气候
C.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两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
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
3.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清晰。
4.经济
1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3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4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 。多数 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书28页图6-47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利用书27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6-47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四)河流(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利用书27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6-47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6.3美洲2公开课教案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6.3美洲2公开课教案课件

初一年级地理科自学探究学案姓名班级主备:张丽萍时间: 3 月 12日学习内容: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三节美洲(二)师:教学设计 (收获) 二、小组合作:〈人人参与讲解,运用地形特点分析地理问题!〉读右图并结合课本P28图6-47,完成下列各题:[来源:学科网](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气流: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大洋:D_________E_________山脉:F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2)图中A是来自_____洋的___气流,由于____________山系的阻挡,难以深入内陆,其影响仅限于______地区。

(3)图中B是夏季墨西哥湾北上___气流,C是北冰洋南下的___气流,由于北美洲中部地形是_______,所以它们可以在北美洲大陆中部南来北往,畅行无阻。

(4)北美洲以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学习目标:学习美洲的气候特征、人口及经济状况。

重点和难点:美洲的气候、人口、经济和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认真研读教材P25-30内容,完成下列要求,你能行!〉〈一〉自学指导:(在文中批注下列知识点,互动交流,合书填写!)1、阅读P25美洲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在北半球地区,___月是最冷月,___月是最热月,而南半球地区则正好______。

2、阅读P26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美国的圣佛朗西斯科属于_______气候,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3、阅读P27“学会判别气候类型”,说明:在亚洲和北美大陆东部,选用最冷月0℃等温线,作为__ _带和___ _带的分界线。

4、在寒带地区,苔藓和地衣可生长发育的环境是:气温在____以上。

5、(了解)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尼罗河_,注入_地中海_;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流_,注入_大西洋_;密西西比河流经_美国中部大平原_,是美国重要的河流,注入墨西哥湾_。

佛山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6.3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佛山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6.3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美洲 课题 美洲(二)教学 重点 1、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难点 1、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

方法 启发 讨论、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自学指导法1、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通过对图6-41、图6-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

导学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二、讲述新课: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三)气候特征(指导学生读图、读书)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走向来分析。

)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北美洲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南美洲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利用书27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6-47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七年级地理下册 6.3 美洲(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 6.3 美洲(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美洲》(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2)了解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掌握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地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树立和而不同的观点。

【教学重点】南北美洲的气候分布。

【教学难点】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分别有什么特征?(学生回顾回答问题)明确: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美洲的气候。

二、新课学习(一)美洲气候读图对比南北美洲的气温、降水、气候类型。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热带范围相对狭小。

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除高山地区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冬季温暖,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28℃,夏季没有酷暑。

(2)北美洲降水受东西两侧山脉的阻挡,东西两侧沿岸地区降水多,中部地区降水少;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6_3美洲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111

七年级地理下册6_3美洲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111

《美洲》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读图6-3二、6-38,了解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主腹地形特点。

学习任务及自主学习法、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

展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理位置看,北美洲东临,西临洋,北临C 洋,南隔A 运河与南美洲相望,西北隔B 海峡与D 洲相望。

2.北美洲地形明显的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俊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东部是和。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结合教材图片6-32和6-38,分小组讨论南北美洲的地形特点?1.学生结合教材及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总结得出结论。

3.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1.下列有关南北美洲地理事物的搭配,错误的是()A.下列有关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B.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C.世界最大的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拓展阅读】美国大平原自然景观辽阔的平原作为一个自然区,美国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它实际上一直延续到加拿大。

在美国境内,它的大体界限是:西起落基山山麓的海拔1800米等高线一带;东到密西西比河谷地,大约沿着等高线为海拔300米的位置;北到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河(Saskatchewan);南到得克萨斯州的南部。

美国学术界对于大平原的东部界限有不同的熟悉,一般以为在西经97°周围。

美国大平原包括有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堪萨斯、俄克拉何马、得克萨斯等州。

东西宽640千米,南北长约2400千米(加拿大包括在内)。

其中土地面积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万平方千米),人口550万,只占全美人口的%,人口密度很低,大约每平方千米不到5人。

除开边缘它是一块相当完整的平原,从西向东缓慢倾斜,人眼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坡度,大约每千米仅下降2米。

沿着横贯全美的80号高速公路,穿行于这块广袤的土地,心胸顿感坦荡。

一名旅美学人写道:“由来山色为诗魂,平陆应怜亦堪吟,灼灼物华竞畿甸,盈盈谷梁溢仓廪,尽目无涯追落日,人室有思解疑云,胸中自有丘壑在,生机勃发遍桃李”。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主要讲述了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掌握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美洲的相关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难点: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洲各国之间的联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美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联系的课件。

2.地图:准备美洲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视频资料:准备美洲各国风光、文化等方面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基本情况。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课件,分别展示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3《美洲》是关于美洲大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以及美洲的特色文化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洲大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美洲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以及美洲的特色文化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学生能够分析美洲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大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以及美洲的特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2.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美洲的地理特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洲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分析其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洲大陆的认识;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洲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2.准备与美洲相关的案例分析资料;3.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4.准备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洲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美洲大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教案(新版)湘教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传授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
-讨论法用于分析美洲的人地关系、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方面。
-案例研究法用于深入研究具体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美洲风情街、博物馆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关于美洲的资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提供美洲的地图、视频等资源,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设计预习问题,如询问学生对美洲的了解程度,以及美洲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美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
3.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通过学习美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
4.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视频资源和实地考察。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美洲的知识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美洲的旅游计划。提供拓展资源,如关于美洲的历史文化的书籍和视频。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并提供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美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学习目标】
1、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

4、举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重难点】
1、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自主学习】
1、(读P29图图1—41)北美洲的气候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南美的亚马孙平原
属气候,巴西高原属气候。

2、(阅读P30“活动”4),世界最长的河是非洲的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是南美洲的河;世界第三长河是亚洲的江;世界第四长河是北美洲的河。

3、美洲的原住居民人(属色人种),从欧洲迁移来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属色人种),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属色人种)。

南美洲号称“”。

4、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发展中)国家,巴西、阿根廷等是国家。

5、是玉米的原产地。

阿根廷出口的农牧产品有、、。

【知识梳理】
1、移民与经济:美洲原有居民以印第安人为主。

现在北美洲人口以移民为主体;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混血种人比重最大。

美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均有特色产业。

2、学看气候图:气候类型图的判断,要注重最热月或最冷月平均气温,以此来区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再综合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等因素,归纳气候特征从而推断气候类型。

【课堂反馈】
1、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
B、中美地峡的巴拿马运河
C、北冰洋与太平洋间的白令海峡
D、横贯美洲大陆的赤道
2、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巴西
C、阿根廷
D、加拿大
3、美洲地区语言的使用情况,正确的是:
A、加拿大通行英语,部分居民讲法语
B、巴西通行语言是西班牙语
C、拉丁美洲多数国家使用葡萄牙语
D、美洲地区使用的语言与历史上殖民统治无关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澳大利亚
B、马达加斯加岛
C、格陵兰岛
D、古巴岛
5、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地壳断裂 C.、火山喷发D、.冰川侵蚀
6、下列大洲,气候最湿润的是:
A、南极洲
B、南美洲
C、亚洲
D、非洲
7、美洲最长的河流是:
A、亚马孙河
B、密西西比河
C、长江
D、尼罗河
8、“世界人种大熔炉”是指:
A.、南美洲B、北美洲C、欧洲D、非洲
9、美洲印第安人属于:
A、白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黑色人种
D、黄色人种
10、原产于墨西哥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11.(2012·山东滨州)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2.尼罗河亚马孙河长密西西比河
3.印第安黄白黑世界人种大熔炉
4.发达发展中
5.墨西哥小麦牛肉羊毛
【课堂反馈】
1.B
2.D
3.A
4.C
5.D
6.B
7.B
8.A
9.D 10.C 11.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