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特性
卖玻璃常见知识点总结

卖玻璃常见知识点总结一、玻璃的特性1. 透明度:玻璃是一种高度透明的材料,能够让光线透过并且不使光线发生散射,因此常被用于窗户、玻璃门等。
2. 硬度:玻璃的硬度很高,通常在摩氏硬度中居于5.5-7之间,比普通金属硬度更高。
3. 耐腐蚀:玻璃不受化学药品的腐蚀,因此能够长时间保存。
4. 抗压性:玻璃在受到外部压力时具有一定的抗压性,不易破碎。
5. 抗热性:玻璃在受到高温环境时不易改变形状,也不易熔化。
二、玻璃的制造工艺1. 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石灰和碳酸钠等,这些原料在高温下被熔融成为液态玻璃。
2. 成型:液态玻璃通过吹制、浇铸、挤压等方式成型成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制品。
3. 冷却:成型后的玻璃经过冷却处理,使其变得坚硬和透明。
4. 表面处理:玻璃通常需要进行磨削、抛光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和性能。
三、玻璃的用途1. 建筑:玻璃被广泛用于建筑领域,如窗户、门、墙面等,增加了建筑物的透光性和美观度。
2. 家具:玻璃家具如玻璃桌面、玻璃柜门、玻璃橱窗等,具有美观、易清洁等优点。
3. 车辆:汽车上的挡风玻璃、侧窗玻璃等,提高了驾驶者的视野和安全性。
4. 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上的触摸屏、显示屏等都采用了玻璃材料。
5. 日用品:玻璃杯、碗、瓶等日用品也是玻璃的常见用途。
四、玻璃的保养1. 清洁:使用软布擦拭玻璃表面,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以免对玻璃表面造成损坏。
2. 防霉:玻璃制品容易吸附水汽,因此要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发霉。
3. 防磨损:使用玻璃器皿时要注意轻放,避免碰撞造成磨损或者破碎。
五、关于玻璃的行业发展1. 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出了各种新型玻璃,如夹层玻璃、防弹玻璃、自清洁玻璃等。
2. 玻璃在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光纤通讯、医用玻璃器皿、太阳能玻璃等。
3. 玻璃回收再利用的技术不断完善,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结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
玻璃材料的物理特性

玻璃材料的物理特性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其物理特性既具有独特之处,又与其他材料的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下面我将从玻璃的物理特性、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玻璃材料。
一、玻璃的物理特性玻璃的物理特性是其能够区别于其他物质的重要特点。
首先,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这意味着它的原子结构并不规则,因此玻璃材质并不会具备传统晶体材质所具有的长程有序结构。
其次,由于没有晶体结构的限制,玻璃可以具备非常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也可以具有高度的抗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而这些特性,也是玻璃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建筑、医疗等领域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结构的非晶态,也决定了玻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能量状态,因此它是一种易于发生变形、断裂的材质。
而这一特性,也使得玻璃在应用中需要注意对硬度、韧性、温度稳定性等参数的控制,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二、玻璃在生活中的应用玻璃作为一种千篇一律的材质,其应用领域并不单一。
在建筑领域,玻璃常常被用作窗户、幕墙、天花板和分隔墙等,其透明、轻薄的性质,为建筑带来了极高的通透性和美感。
而在微电子、光学领域,玻璃则被广泛用于光传输、储存介质、各类电子设备的制造等。
在医疗领域,玻璃材质被用于各种医用器具、试管、药瓶等。
此外,玻璃在高速列车、飞机、航天器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玻璃材料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未来,玻璃材料将向更加智能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比如,一些研究者正在探索将玻璃变成电子设备的一部分,使其具有传感、控制等功能。
另一方面,大规模利用玻璃的制造过程也在不断优化中,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提高玻璃材料的制造效率。
总之,玻璃材料的物理特性是其使得玻璃材质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而随着未来科技的不断推进,玻璃材料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更加智慧化,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常见玻璃材料特性大全

常见玻璃材料特性大全1. 硅酸钠玻璃(石英玻璃)-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 特性:+ 高熔点:约为1710℃+ 耐高温: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耐酸碱:抗腐蚀性强+ 透明度高:光线透过性好+ 机械强度高:较硬,不易破裂+ 电绝缘性:不导电+ 高压缩强度:使用于高压环境下+ 红外透明:可用于红外光学器件2. 硼硅酸盐玻璃(波尔兰玻璃)- 主要成分:硼砂(B2O3)、二氧化硅(SiO2)- 特性:+ 较低的熔点:约为820℃+ 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性好+ 耐酸碱性较强+ 光线透过性好:可制作光学器件+ 电绝缘性+ 耐高温:款型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3. 硼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 主要成分:硼砂(B2O3)、二氧化硅(SiO2)、碳酸钠(Na2CO3)- 特性:+ 透明度高:对光线有较好的透过性+ 机械强度较高+ 电绝缘性好+ 耐热震性较差+ 耐酸碱性较差:不能与酸或碱接触4. 硼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光纤)- 主要成分:硼砂(B2O3)、硅酸盐(SiO2)- 特性:+ 透明度高:用于传输光信号+ 低损耗:光线传输损耗小+ 大传输带宽+ 抗电磁干扰性:光纤传输不受电磁干扰影响+ 耐高温性好: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5. 碱化铝硅酸盐玻璃(玻璃陶瓷)- 主要成分:氧化铝(Al2O3)、硅酸盐(SiO2)- 特性:+ 低熔点:约为750℃+ 高硬度+ 良好的绝热性能+ 耐热性强: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耐酸碱性好+ 良好的抗磨性能以上是常见玻璃材料的特性概述,每种玻璃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使用时,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玻璃材料。
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物理性质
- 透明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够传播光线。
- 密度:玻璃密度较高,一般为2.2至2.8 g/cm³。
- 折射率:玻璃的折射率较高,可根据成分而变化。
- 热膨胀系数: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小,但随温度变化而有所增加。
- 硬度:玻璃的硬度一般较高,取决于其成分和制备方法。
化学性质
- 化学稳定性: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
- 溶解性:某些特殊玻璃在特定溶剂中可溶解。
- 反应性:玻璃可在高温下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强氧化剂反应产生氧化反应等。
危险特性
- 破碎危险:玻璃破碎时可能产生尖锐的碎片,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切伤。
- 高温危险:玻璃在高温下可能发生熔融或爆裂,产生高温危险。
- 毒性危险:某些特殊玻璃可能含有有毒成分,接触后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以上为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物理性质
- 透明性:良好
- 密度:2.2至2.8 g/cm³
- 折射率:根据成分而变化
- 热膨胀系数:小,随温度变化而增加
- 硬度:较高
化学性质
- 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
- 溶解性:某些特殊玻璃可溶解
- 反应性:与某些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危险特性
- 破碎危险:尖锐碎片可能切伤人体
- 高温危险:熔融或爆裂产生高温
- 毒性危险:某些特殊玻璃含有有毒成分以上为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玻璃的基本介绍

玻璃的基本介绍
1.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由无定形的熔融硅酸盐、氧化金属、碳酸盐等原料经过冷却而形成。
2. 玻璃的特性:玻璃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不易燃等特点。
3. 玻璃的分类:
(1)按成分分类:石英玻璃、硼玻璃、铅玻璃、硅酸钙玻璃等。
(2)按用途分类:建筑玻璃、家具玻璃、电子玻璃、汽车玻璃等。
(3)按制作方法分类:浮法玻璃、现代玻璃、应力玻璃等。
4. 玻璃的制作:
(1)玻璃材料的准备:将氧化物、碳酸盐等原料混合,加入适当的助剂,放入玻璃熔炉中加热至熔化状态。
(2)玻璃吹制或浇铸:将熔融的玻璃直接吹制成形或在模具中浇铸成形。
(3)玻璃淬火:将制作好的玻璃加热至特定温度,然后急速冷却,以增加其强度和韧性。
5. 玻璃的应用:
(1)建筑玻璃:玻璃幕墙、窗户、隔断等。
(2)家具玻璃:玻璃桌面、玻璃门、玻璃柜等。
(3)电子玻璃:液晶显示器、太阳能板等。
(4)汽车玻璃: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
综上所述,玻璃是一种重要的非晶态固体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特点,并可根据成分、用途和制作方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玻璃的制作包括材料准备、吹制或浇铸以及淬火等步骤,而其应用于建筑、家具、电子设备和汽车等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玻璃和陶瓷的特性和制作

玻璃和陶瓷的特性和制作一、玻璃的特性1.玻璃是一种非晶态材料,主要由硅酸盐、二氧化硅和碱金属等成分组成。
2.玻璃具有透明度高、硬度大、脆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
3.玻璃的熔点较高,一般为1500℃左右,但具体熔点因玻璃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玻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
5.玻璃对光的折射率较高,可用于制造眼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二、陶瓷的特性1.陶瓷是一种由天然矿物质或合成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材料,主要由氧化物、硅酸盐等成分组成。
2.陶瓷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高耐高温性等特性。
3.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4.陶瓷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较差,但可通过添加导电物质来改善。
5.陶瓷可制成各种形状,适用于制造工艺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
三、玻璃的制作1.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等。
2.玻璃的制作过程包括配料、熔融、成型、退火等步骤。
3.配料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颜料和金属氧化物,以获得不同颜色的玻璃。
4.熔融过程中,将配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1500℃左右,使原料熔化成液态玻璃。
5.成型过程中,将熔融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制成所需形状的产品。
6.退火过程中,将成型后的玻璃制品放入退火炉中,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消除内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透明度。
四、陶瓷的制作1.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有粘土、石英、长石等。
2.陶瓷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结等步骤。
3.原料处理过程中,将粘土进行研磨、筛选,以获得合适的粒度。
4.成型过程中,将处理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手工或机械压制,制成所需形状的产品。
5.干燥过程中,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置在干燥架上,自然晾干或使用烘箱进行干燥,以消除水分。
6.烧结过程中,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高温(一般为1000℃-1300℃),使陶瓷颗粒结合成坚固的体。
五、玻璃和陶瓷的用途1.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医疗、电子、光学等领域,如玻璃窗、玻璃杯、玻璃瓶、眼镜等。
各种玻璃特性详细介绍

各种玻璃特性详细介绍————————————————————————————————作者: ————————————————————————————————日期:ﻩ各种玻璃特性详细介绍玻璃的制造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最早的制造者是古代的埃及人。
我国在东周时代已能制造玻璃,玻璃组成中都含有氧化铅和氧化钡,与其他国家的古代玻璃有明显的区别。
我国历史上有把玻璃称为琉璃、颇黎、假水晶料器、硝子等名称。
玻璃具有一系列非常可贵的特性:透明、坚硬、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通过化学组成的调整,大幅度调节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用吹、压、拉、铸、槽沉、离心浇注等多种成形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空心和实心制品;可以通过焊接和粉末烧结等加工方制成形状复杂、尺寸严格的器件。
而且,制造玻璃的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因此,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玻璃在建材、轻工、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天、原子能等领域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B270/K9K9玻璃是用K9料制成的玻璃制品,用于光学镀膜等领域ﻫK9料属于光学玻璃,由于它晶莹剔透,所以衍生了很多以K9料为加工对象的工厂,他们加工出来的产品,在市面上称为水晶玻璃制品。
K9的组成如下:SiO2=69.13%B2O3=10.75%BaO=3.07%Na2O=10.40%K2O=6.29%As2O3=0.36%它的光学常数为:折射率=1.51630色散=0.00806阿贝数=64.06。
无色光学玻璃--B270技术要求牌号厚度(mm)λtj(nm)λ0ﻫ(nm)Tλ0ﻫ(%)KB2701-5310±10400 ≥89.5 ≥1.0石英玻璃石英玻璃以其优良的理化性能,被大量广泛用于半导体技术,新型电光源,彩电荧光粉生产,化工过程,超高电压收尘、远红外辐射加热设备、航空航天技术、某些武器及光学仪器的光学系统、原子能技术、浮法玻璃及元碱玻璃窖的耐火材料,特种玻璃用坩埚,仪器玻璃成型部料碗,紫外线杀菌灯,各种有色金属的生产等诸多领域。
玻璃材料参数

玻璃材料参数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具有透明、坚固、化学稳定等特点,在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玻璃材料的参数对于其性能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对玻璃材料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 密度。
玻璃的密度通常在2.2-2.8g/cm³之间,不同类型的玻璃密度会有所不同。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玻璃的重量和硬度,一般来说,密度越大的玻璃材料越坚固。
2. 折射率。
折射率是衡量玻璃材料光学性能的重要参数,不同类型的玻璃折射率也会有所不同。
折射率越高的玻璃,其透光性能越好,因此在光学仪器和光学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热膨胀系数。
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指玻璃材料在温度变化时长度、体积发生变化的比例。
热膨胀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玻璃在温度变化时的稳定性,对于玻璃制品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4. 抗拉强度。
玻璃的抗拉强度是指玻璃材料在受拉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是衡量玻璃材料抗拉性能的重要参数。
不同类型的玻璃抗拉强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抗拉强度越大的玻璃材料具有更好的耐力和抗风化能力。
5. 硬度。
玻璃的硬度是指玻璃材料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硬度越高的玻璃材料越难被划伤。
硬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玻璃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玻璃制品的选材和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6. 导热系数。
玻璃的导热系数是指玻璃材料导热性能的参数,不同类型的玻璃导热系数会有所不同。
导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玻璃的传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在建筑和家具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7. 耐化学性。
玻璃的耐化学性是指玻璃材料在化学腐蚀作用下的抵抗能力,不同类型的玻璃耐化学性会有所不同。
耐化学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玻璃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在化工和实验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综上所述,玻璃材料的参数对于其性能和用途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玻璃具有不同的参数特点,选用合适的玻璃材料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玻璃材料参数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的特性一、玻璃的力學性質玻璃的理論抗拉強度極限為12000Mpa,實際強度只有理論強度的1/300——1/200,一般為30——60Mpa,玻璃的抗壓強度約為700——1000Mpa。
玻璃中的各種缺陷造成了應力集中或薄弱環節,試件尺寸越大缺陷存在的越多。
缺陷對抗拉強度的影響非常顯著,對抗壓強度的影響較小。
工藝上造成的外來雜質和波筋(化學不均勻部分)對玻璃的強度有明顯影響。
在—50——+70℃範圍內玻璃的強度基本不變。
脆性是玻璃的主要缺點。
玻璃的脆性指標為1300——1 500(橡膠為0.4——0.6,鋼為400——460,混凝土為4200——9350)。
E越大說明脆性越大。
玻璃的脆性也可以根據衝擊試驗來確定。
在實際應用中玻璃製品經常受到彎曲、拉伸和衝擊應力,較尐受到壓縮應力。
玻璃的力學性質主要指標是抗拉強度和脆性指標。
二、玻璃的光學性質光學性質是玻璃最重要的物理性質。
光線照射到玻璃表面可以產生透射,反射和吸收三種情況。
光線透過玻璃稱為透射,光線被玻璃阻擋,按一定角度反射出來稱為反射,光線通過玻璃後,一部分光能量損失在玻璃內部稱為吸收。
玻璃中光的透射隨玻璃厚度增加而減尐。
玻璃中光的反射對光的波長沒有選擇性,玻璃中光的吸收對光的波長有選擇性。
可以在玻璃中加入尐量著色劑,使其選擇吸收某些波長的光,但玻璃的透光性降低。
還可以改變玻璃的化學組成來對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X射線、和γ射線進行選擇吸收。
三、玻璃的熱工性質玻璃的比熱與其化學組成有關,在室溫範圍內其比經熱的範圍為0.33——1.05×103J/(kg·K)。
表7—1玻璃的導熱係數普通玻璃的導熱係數在室溫下約為0.75W/(m·k)。
玻璃的導熱係數約為銅的1/400,是導熱係數較低的材料。
當發生溫度變化時,玻璃產生的熱應力很高。
在溫度劇烈變化時玻璃會產生碎裂,玻璃的急熱穩定性比急冷穩定性要強一些。
四、玻璃的化學性質玻璃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它可以抵抗除氫氟酸以外所有酸類的侵濁,矽酸鹽玻璃一般不耐鹼。
玻璃遭受侵蝕性介質腐蝕,也能導致變質和破壞。
大氣對玻璃侵蝕作用實質上是水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作用的總和。
實踐證明,水氣比水溶液具有更大的侵蝕性。
普通窗玻璃長期使用後出現表面光澤消失,或表面晦暗,甚至出現斑點和油脂狀薄膜等,就是由於玻璃中的鹼性氧化物在潮濕空氣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鹽造成的。
這一現象稱為玻璃發黴。
可用酸浸泡發黴的玻璃表面,並加熱至400——450℃除去表面的斑點或薄膜。
通過改變玻璃的化學成分,或對玻璃進行熱處理及表面處理,可以提高玻璃的化學穩定性。
TFT-LCD玻璃基板製造方法目前在商業上應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為0.7 mm及0.6m m,且即將邁入更薄(如0.4 mm)厚度之制程。
基本上,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到二片玻璃基板,分別供作底層玻璃基板及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 E R)之底板使用。
一般玻璃基板製造供應商對於液晶面板組裝廠及其彩色濾光片加工製造廠之玻璃基板供應量之比例約為1:1.1至1:1.3左右。
LCD所用之玻璃基板概可分為堿玻璃及無堿玻璃兩大類;堿玻璃包括鈉玻璃及中性矽酸硼玻璃兩種,多應用於TN及STN LCD上,主要生產廠商有日本板硝子(NHT)、旭硝子(Asahi)及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等,以浮式法制程生產為主;無堿玻璃則以無堿矽酸鋁玻璃(Alumino Silicate Glass,主成分為SiO2、Al2O3、B2O3及BaO等)為主,其鹼金屬總含量在1%以下,主要用於TFT- LCD上,領導廠商為美國康寧( Corning )八司,以溢流熔融法制程生產為主。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主要取決於玻璃的組成,而玻璃的組成則影響玻璃的熱膨脹、黏度(應變、退火、轉化、軟化和工作點)、耐化學性、光學穿透吸收及在各種頻率與溫度下的電氣特性,產品品質除深受材料組成影響外,也取決於生產制程。
玻璃基板在T N/S T N、TFT-LCD應用上,要求的特性有表面特性﹑耐熱性﹑耐藥品性及鹼金屬含量等;以下僅就影響TFT- LCD用玻璃基板之主要物理特性說明如下:1 .張力點(Strain Point):為玻璃密積化的一種指標,須耐光電產品液晶顯示器生產制程之高溫。
2 .比重:對TFT- LCD而言,筆記型電腦為目前最大的市場,因此該玻璃基板之密度越小越好,以便於運送及攜帶。
3 .熱膨脹係數:該係數將決定玻璃材質因溫度變化造成外觀尺寸之膨脹或收縮之比例,其係數越低越好,以使大螢幕之熱脹冷縮減至最低。
其餘有關物理特性之指標尚有熔點、軟化點、耐化學性、機械強度、光學性質及電氣特性等,皆可依使用者之特定需求而加以規範。
整個玻璃基板的制程中,主要技術包括進料、薄板成型及後段加工三部分,其中進料技術主要控制於配方的好壞,首先是在高溫的熔爐中將玻璃原料熔融成低黏度且均勻的玻璃熔體,不但要考慮玻璃各項物理與化學特性,並需在不改變化學組成的條件下,選取原料最佳配方,以便有敁降低玻璃熔融溫度,使玻璃澄清,同時達到玻璃特定性能,符合實際應用之需求。
而薄板成型技術則攸關尺寸精度、表面性質和是否需進一步加工研磨,以達成特殊的物理、化學特性要求,後段加工則包含玻璃之分割、研磨、洗淨及熱處理等制程。
到目前為止,生產平面顯示器用玻璃基板有三種主要之制程技術,分別為浮式法(Float Technology )、流孔下引法(Slot Down Draw)及溢流熔融法(Overflow Fusion Technology)。
“浮式法”因系水準引伸的關係,表面會產生傷痕及凹凸,需再經表面研磨加工,敀投資金額較高,惟其具有可生產較寬之玻璃產品(寬幅可達2 . 5八尺)且產能較大(約達1 0萬平方八尺/月)之優點;“溢流熔融法”有表面特性較能控制、不用研磨、制程較簡單等優點,特別適用於產制厚度小於2 m m的超薄平板玻璃,但生產之玻璃寬幅受限於1.5米以下,產能因而較小。
浮式法可以生產適用於各種平面顯示器使用之玻璃基板,而溢流熔融法目前則僅應用於生產TFT- LCD玻璃基板。
以下僅就上述三種制程技術分別說明如下:( 1 ) 浮式法:為目前最著名的平板玻璃製造技術,該法系將熔爐中熔融之玻璃膏輸送至液態錫床,因黏度較低,可利用檔板或拉杆來控制玻璃的厚度,隨著流過錫床距離的增加,玻璃膏便漸漸的固化成平板玻璃,再利用導輪將固化後的玻璃平板引出,再經退火、切割等後段加工程式而成。
以浮式法生產超薄平板玻璃時應控制較低之玻璃膏進料量,先將進入錫床的玻璃帶(R ibbon)冷卻至700℃左右,此時玻璃帶的黏度約為108泊( Poise;1泊= 1 g / c m·s e c ),再利用邊緣滾輪拉住浮於液態錫上的玻璃膏,並向外展拉後,再將玻璃帶加熱到850℃,配合輸送帶滾輪施加外力拉引而成,以浮式法技術拉制超薄平板玻璃如圖三所示。
浮式法技術系採用水準引出的方式,因此比較容易利用拉長水準方向的生產線來達到退火的要求。
浮式法技術未能廣泛應用於生產厚度小於2 m m超薄平板玻璃之主要原因乃系其無法達到所要求的經濟規模。
舉例來說,浮式法技術的一日產量幾乎可以滿足目前臵灣市場之月消耗量;如果用浮式法技術生產超薄平板玻璃,一般多系以非連續式槽窯( D a yTank)生產,因此該槽窯設計之最適化就顯得相當重要。
( 2 ) 流孔下引法:就平面顯示器所需的特殊超薄平板玻璃而言,有不尐廠商是使用流孔下引法技術生產,該法系以低黏度的均質玻璃膏導入鉑合金所製成的流孔漏板( Slot Bushing )槽中,利用重力和下拉的力量及模具開孔的大小來控制玻璃之厚度,其中溫度和流孔開孔大小共同決定玻璃產量,而流孔開孔大小和下引速度則共同決定玻璃厚度,溫度分佈則決定玻璃之翹曲,以流孔下引法技術拉制超薄平板玻璃如圖四所示。
流孔下引法制程每日能生產5 ~ 2 0八噸厚度0.0 3 ~ 1.1㎜的超薄平板玻璃,因鉑金屬無法承受較高的機械應力,因此一般大多採用鉑合金所製成的模具,不過因其在承受外力時流孔常會變形,導致厚度不均勻及表面平坦度無法符合規栺需求為其缺點。
流孔下引法必須要在垂直的方向上進行退火,如果將其轉向水準方向則可能會增加玻璃表面與滾輪的接觸及因水準輸送所產生的翹曲,導致不良率大增。
這樣的顧慮使得熔爐的建造必須採用挑高的設計,同時必須精確的考慮退火所需要的高度,使得工程的難度大幅增加,同時也反映在建廠成本上。
( 3 ) 溢流熔融法:系採用一長條型的熔融幫浦( Fusion Pump ),將熔融的玻璃膏輸送到該熔融幫浦的中心,再利用溢流的方式,將兩股向外溢流的玻璃膏於該幫浦的下方處再結合成超薄平板玻璃。
利用這種成型技術同樣需要借重模具,因而熔融幫浦模具也面臨因受機械應力變形、維持熔融幫浦水平度及如何將熔融玻璃膏穩定打入熔融幫浦中的問題。
因為利用溢流熔融法的成型技術所作成的超平板玻璃,其厚度與玻璃表面的品質是取決於輸送到熔融幫浦的玻璃膏量、穩定度、水平度、幫浦的表面性質及玻璃的引出量。
熔融溢流技術可以產出具有雙原始玻璃表面的超薄玻璃基材,相較於浮式法(僅能產出的單原始玻璃表面)及流孔下拉法(無法產出原始玻璃表面),可克除研磨或拋光等後加工制程,同時在平面顯示器製造過程中,也不需注意因同時具有原始及與液態錫有接觸的不同玻璃表面,或和研磨介質有所接觸而造成玻璃表面性質差異等,已成為超薄平板玻璃成型之主流。
由於無堿玻璃有特殊成分配方且在熱穩定性、機械、電氣、光學、化學等特性及外觀尺寸、表面平整度等方面都有極為嚴栺的標準規範,敀其生產線調整、學習時間較長,新廠商欲加入該產業之技術門檻則較高。
液晶顯示板工作原理及結構內容提要:液晶顯示板結構在政府提倡的「兩兆雙星」政策積極引領下,國內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film transist關鍵字:結構原理工作液晶顯示玻璃材料成型氣泡特性溫度液晶顯示板結構在政府提倡的「兩兆雙星」政策積極引領下,國內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的上、中、下游體系日趨完整,已達垂直整合的功敁。
其中玻璃基板是平面顯示器的重要關鍵材料之一,本文針對TFT−LCD 面板上所使用玻璃基板的基本特性、制程技術、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做一個介紹。
玻璃基板的基本特性玻璃基板主要應用在平面顯示器上的薄膜電晶體及彩色濾光片二處,所需的基本要求有五項:成分中不能含鹼金屬氧化物,以避克鹼金屬離子經由擴散作用移動至電晶體陣列中,造成電路短路;具耐化學性,以承受高溫制程中所使用的化學藥劑;熱膨脹係數須與薄膜電晶體陣列中的矽相近;高玻璃應變點,使熱收縮較小(低),有助於在TFT 制程中精確地對準光蝕刻圖形;低的生產成本而能產制高品質的超薄平板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