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试卷(新教材)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科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含答案)附期末检测卷【共四套试卷】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科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含答案)附期末检测卷【共四套试卷】



3. 西风就是从东边刮向西边的风。(

4.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5. 天气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又比较缓慢。(

6. 有时某些动物的活动会预示将要来临的天气。(

7. 云实际上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8. “倾盆大雨”是形容降水量的词语。(

9. 实验时某小组测得的气温和其他小组的相差很大,一定是他们的
A. 杆秤
B.弹簧秤
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
17. 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8. 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由很多种气
体组成的气体
19. 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纸团不 湿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9. 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有 ___________等。 10. 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质量。 11. 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___________,像皮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制成的。 12.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看到风。 13. 空 气 不 是 一 种 单 一 的 气 体 , 能 帮 助 物 体 燃 烧 的 是 空 气 中 的 ___________。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10. 常温下食盐在水中 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
11. 妈妈在晾晒衣服时,经常把衣服放在通风和向阳的地方。( )
12.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60℃。( )
13. 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反而变小了。( )
14.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
15. 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筛子把它们区分开来。( )
2. 研究水温对物质 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改变_______。相同的条件是: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大小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不搅拌。
3.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_______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_______。
4. 让一杯水得到热量,水的温度会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在 _____(填“0℃”或“0℃以下”)开始结冰。
2.【答案】水温
【解析】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由于研究的是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所以唯一的变量就是水温。
3.【答案】(1).不再变化(2).平行
【解析】
【详解】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A. 不均匀B. 均匀C. 上少下多
23. 关于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
B.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2’×13)1、()变成()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2、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

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5、通过()和()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6、-7、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食盐在水中的能力比小苏打()。

二、判断题(2’×7)1、冰和水是不同的物质。

()2、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在一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食盐能够不断溶解。

()4、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不同。

()5、一定条件下,冰和水蒸气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6、?7、水是地球上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不用珍惜它。

()8、橡皮泥做成的小熊,橡皮泥变成了泥塑,不再是橡皮泥了。

()三、选择题(2’×10)1、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2、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0℃B、—1℃C、4℃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用风吹B、使空气湿润C、给水加热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B、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明显变小C、湿衣服慢慢变干*5、有时候早晨我们能看到很多雾,这些雾是()。

A、水蒸气B、小水珠C、固态颗粒6、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沙从食盐和沙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A、用蒸发皿在三脚架上加热B、直接用滤纸过滤C、将混合物放入水中,食盐完全溶解后再过滤。

7、下列变化中和水的形态变化不同的是()A、瘪了的乒乓球变圆【B、酒精灯燃烧C、一张纸撕成两半8、水完全结冰后,试管内冰柱的高度变化说明了水结冰后体积()A、增大B、不变C、减小9、在室温环境中,把冰放入一杯自来水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了B、冰变成水蒸气了C、水结冰了10、当一块冰慢慢融化成水时,冰周围的温度会()A、降低B、升高C、不变&四、简答题(15’×2)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2、冲感冒冲剂为什么总把药剂用热水冲服而不用凉开水五、探究题(10’×1)请你制定一份“搅拌能否加快红糖溶解”的研究方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1.答案:
六、实验探究题。
1.答案:ACDEFG
2.答案:错误 搅拌后都溶解了说明还能继续溶解
3.答案:水的温度 水的温度 白砂糖颗粒大小和是否搅拌(合理答案均可)
七、实验分析题。
1.答案:降低
2.答案:降低
3.答案:不变
4.答案:0℃
5.答案:吸收
6.答案:较高 较低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
3.冰块融化过程中,远离盛冰块烧杯处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
4.当冰块融化变成冰水混合物时,温度一直保持在__________。
5.从表中数据可知,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__热量。
6.由此可知,要使冰块融化得快,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在温度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下同)的地方;要使冰块融化得慢,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在温度__________的地方。
8.写出下图装置所对应的实验操作。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9.根据第8题,分离沙和食盐水我们应该选用__________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我们应该选用__________装置。
10.一些物质的__________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烧水时冒出“白气”,证明水蒸气可以看得见。( )
2.水沸腾时,下方的气泡小,上方的气泡大。( )
3.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
4.我们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铁屑和沙。( )
5.对着镜子哈气,镜面立即变模糊,这时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6.把木头制作成桌子或椅子,只是木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木头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加热得更快C.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11.用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能溶解食盐B.沙子不溶于水C.水能结冰
12.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砂糖
B.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砂糖
C.以上均不可以
13.常温下,用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杯中装冰块,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答案:C
解析: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空气越湿润蒸发速度越慢。
5.答案:B
解析:100毫升的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6.答案:B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内壁。
7.答案:C
解析:酒精洒出燃烧,应该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用餐巾纸盖和用书本扇会加大火势。
D.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8.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B.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中没有水蒸气
C.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在桌面上
D.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孔明灯会升上高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5.大自然中的风是__________而形成的。
6. ________和________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7.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2’×13)1、()变成()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2、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

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5、通过()和()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食盐在水中的能力比小苏打()。

二、判断题(2’×7)1、冰和水是不同的物质。

()2、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在一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食盐能够不断溶解。

()4、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不同。

()5、一定条件下,冰和水蒸气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6、水是地球上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不用珍惜它。

()7、橡皮泥做成的小熊,橡皮泥变成了泥塑,不再是橡皮泥了。

()三、选择题(2’×10)1、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2、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0℃B、—1℃C、4℃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用风吹B、使空气湿润C、给水加热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B、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明显变小C、湿衣服慢慢变干5、有时候早晨我们能看到很多雾,这些雾是()。

A、水蒸气B、小水珠C、固态颗粒6、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沙从食盐和沙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A、用蒸发皿在三脚架上加热B、直接用滤纸过滤C、将混合物放入水中,食盐完全溶解后再过滤。

7、下列变化中和水的形态变化不同的是()A、瘪了的乒乓球变圆B、酒精灯燃烧C、一张纸撕成两半8、水完全结冰后,试管内冰柱的高度变化说明了水结冰后体积()A、增大B、不变C、减小9、在室温环境中,把冰放入一杯自来水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了B、冰变成水蒸气了C、水结冰了10、当一块冰慢慢融化成水时,冰周围的温度会()A、降低B、升高C、不变四、简答题(15’×2)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2、冲感冒冲剂为什么总把药剂用热水冲服而不用凉开水?五、探究题(10’×1)请你制定一份“搅拌能否加快红糖溶解”的研究方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8.【答案】×
【解析】
【详解】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混液,静置后发生沉淀,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面粉不能在水中溶解。
9.【答案】√
【解析】
【详解】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表面积越高蒸发越快,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水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水分子越容易脱离液体而扩散到空中,蒸发越快。
B. 小苏打和食盐这两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一样多
C. 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一定的方法分离出来
20. 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 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 改变水的颜色B. 产生更低的温度C. 改变水的味道
22. 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 )分布的。
25.【答案】B
【解析】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A.食盐的量一定要相同,热水和冷水的量一定相同,错误;B.食盐的量以及热水和冷水的量都要相同,而且最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便于比较,正确;C.热水和冷水量要一样,食盐量一定要相同,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
4.【答案】(1).升高(2). 0℃
【解析】
【详解】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让一杯水得到热量,水的温度会升高;水在0℃始结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9分)1.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

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

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 ,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8.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温度最低。

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二、判断题(10分)1.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三,选择题(14分)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 沙子沉在水底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B.加水再搅拌C.加热蒸发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冷水中的糖块B. 热水中的糖块C. 温水中的糖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水B.温度对水溶解食盐的量有影响C.把物体切碎不能加快溶解的速度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盏酒精灯为另盏酒精灯点火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重复一次7.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 。

8.与水蒸发的快慢无关的是( )。

A.温度的高低B.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9.教室内的冰在( ) 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

A.0℃ B.10℃ C.一10℃10.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始终保持在0℃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11.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C.水会结冰 12.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13.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 )。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14.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形 式存在。

A.液态、固态B.液态、固态、气态C.固态、气态 四、读图题(16分)1.把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名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写出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五、探究题。

(11分)A. B. C. 冰水蒸气 液态水 水蒸气 ( ) ( )( )( )凝结 放热寒冷的冬季即将来到,懒羊羊开始储藏蔬菜。

它把蔬菜运进了自己家的地窖里,可是又担心蔬菜被冻坏,于是请教喜羊羊。

喜羊羊想了想,告诉懒羊羊,在地窖里放一桶水就可以避免蔬菜被冻坏。

冬季到了,气温急剧下降,有的伙伴放在地窖里的蔬菜已经冻坏了,而懒羊羊储藏的蔬菜果真完好如初。

当地窖内的温度下降到0℃时,桶内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懒羊羊的蔬菜完好如初?请你分析这其中的科学道理。

六、实验题。

(30分)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分钟时间/分钟0 1 2 3 4 5 6 7温度/℃91 93 95 97 99 99 99 99(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填“甲”或“乙”]甲乙(2)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 ℃,在4分钟到7分钟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2.聪聪对有关溶解的探究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帮助聪聪完成下列科学探究题(24分)1号烧杯2号烧杯图A 图B(1)请你在图B的框中写出相应实验器材的名称。

(2)如果图A中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的某种物质,那么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 )。

A.盐+水B.面粉+水C.清水(3)如果图A中2号烧杯里也有液体,那么这种液体是( )。

A.盐+水B.面粉十水C.清水(4)爸爸拿来了一瓶海水,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 )。

A.图A的方法B.图B的方法C.两种都可以(5)过滤时,漏斗内液体的液面( )A.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B.不能超过漏斗的边缘C.不能超过漏斗一半的高度 (6)图B 中的实验用加热的方法,目的是( ) 。

A.让盐蒸发 B.让盐和水一起蒸发掉 C.让水蒸发(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有___________等。

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质量。

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___________,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看到风。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1分,共10分)1. 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 )2.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3. 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4.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 5. 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 ) 6. 水中也有空气,鱼可以在水中呼吸。

( ) 7. 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 8. 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9. 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 10.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工具中,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

A.杆秤B.弹簧秤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2.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A.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3.空气是一种()。

A.单一的气体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4.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A.纸团不湿B.奔跑时感觉凉快C.转动的风车5.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C. 空气会流动6.用打气筒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加B.质量和体积都增加C. 质量增加,体积不变7.空调一般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 )。

A.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B.装在上面比较好看C.装在上部,可以节省空间8.篮球漏气了就弹不高了,打足了气才能弹起来,这是因为( )。

A.空气比较轻B.橡皮牢固C.空气能被压缩9.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C.空气能被压缩10.潜水员背着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下沉B.上浮C.呼吸11. 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水枪 B.篮球 C.电风扇 12. 下列适合放孔明灯的地方是( )。

A.大操场 B.教室里 C.卧室13. 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14. 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B.都是会流动的C.都是摸不到的15. 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B. 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C. 气球完全不能被吹大 四、填图题。

(共12分)1. 把你观察到的有关空气方面的知识填在气泡图里。

(6分)2.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答案是肯定的就画“√”,答案是否定的就画“×”。

(6分)石头 水 空气 是否占据空间 是否会流动 是否有质量 是否能被压缩阅卷人 得 分阅卷人五、探究题。

(共28分)1.阅读科学小故事《龙卷风中的五匹马》,完成下面的问题。

(16分)1915年11月10日,在美国一个叫大本德的小镇上发生了一件事,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那天,城市附近出现了一团奇怪的漏斗状乌云,那是可怕的龙卷风。

几分钟内,龙卷风就摧毁了一百六十几个农场,夺走了十一个人的生命,龙卷风卷走了无数的东西,其中包括一千只羊还有五匹马。

后来,人们在距离事发地四百米远的地方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仍被拴在一起,居然安然无恙,就像龙卷风没有来过一样。

人们都知道龙卷风很可怕,也知道龙卷风虽然只持续几分钟,却可以摧毁房屋,吹走卡车,把大树连根拔起……人们亲眼看到龙卷风卷走一切,却从未见过被吹走的动物还能活着回来。

这是因为在龙卷风的中心位置有个风眼,里面气压很低,几乎无风,相对安全。

而那五匹马,大概正是由于位于风眼才躲过了一劫! (1)龙卷风也是风的一种,它是由于_____________流动引起的。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填“台风”或“微风”)也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灾害。

(2)在文中的龙卷风天气时,空气流动速度就______________,相对在教室里,空气流动的速度就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喷洒了一些花露水,______________(填“前排”、“中间”或“后排”)的同学最先闻到。

(4)在炎热的夏天,说说你有哪些制造风的方法。

(至少写2个,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学习了空气单元之后,小明回家还想利用装水的玻璃容器、去掉底部的矿泉水瓶子和乒乓球继续研究空气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