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馆案例分析册
建筑系馆案例分析报告

(二)案例分析1. 大学建筑系馆1)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大学地处岳麓山风景区,当地植被以香樟红枫为主,土壤为红土。
所以设计师采用棕黄色石材作为外墙材料确定了棕黄色基调建筑的表皮具有一种粗糙感,和自然更加贴近。
2)建筑所处的位置.总平面分析满空间供人员集散周边的交通方便裂3)功能分区和流线分析两步楼梯,防火疏散两个入口进入要求一层的门厅,报告厅,展厅紧密结合交通流线方向一层的流线:入口大厅旁另设人员集散空间,避免与报告厅的人流的交叉,保持交通通畅。
也为首层展厅的开放做了合理过度。
交通流线方向办公空间和教学空间没有很好的分隔,容易造成相互影响。
两个办公用房之间相距较远,联系不够紧密。
交通流线方向每一层入口处都设有集散空间,以过厅的形式呈现使用空间交通空间开放空间4)立面分析由于基地的南北面宽不大,而东西面相对较宽,且北面为校园的主要交通要道,所以北面设计整片实墙把室和室外分隔开,作为室和室外的过渡。
中间中空的部分有着吸纳人流的效果。
这是系馆的东立面,把三层以上的部分挖空,以下部分单独拉出形成个体。
再结合院的竹井廊桥桂花树,运用借景手法丰富里立面的效果,而且软化了用石材作为材料的硬立面5)空间适合建采光不足*大学建筑系馆分析总结1.建筑系馆属于校园的一个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
2.外墙表皮的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过立方体的切割与复合来设计建筑的外立面3.部空间的设计过渡自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交通空间,使用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相互交错,符合建筑系学生需要交流展示的学习特征。
4.但整个建筑的采光不是做得很好,有一些房间的自然采光并不是特别理想。
2.大学建筑系馆1)总平面分析四周有道路环绕交通十分方便右侧是友谊林,风景优美,建筑和环境融合建筑系馆的主入口和深大主入口临近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方便分开,相对独立。
但是在部仍旧有联系2系馆南侧为教学区,北侧为办公区庭院与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与室外环境有更紧密的联系交通流线的庭,使室得到更多自然采光教学、教研和对应着三个明确的建筑体量它们在平面及空间上形成了互为构成关系的体量组合连接,形成相互贯通的空间,三体量之间既独立又有联系资料室放在三层,避免大量人流在这里穿过,各个设计教室都是向南的朝向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大面积开窗,让教室有充足的自然采光3)建筑的立面及细部室外部分另外一个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加上瓢架的结合,但是稍显呆板,而弧墙的加入则是打破了这种呆板。
建筑系馆案例分析册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无条
划清界限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学院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中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
小组成员 AAA BB Group member CC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设计单位: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 所在国家:美国 所在地区:明尼苏达州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发光盒子
明尼苏达大学建筑与景 观设计学院是一座迷人 的建筑,深夜里人们工 作时会发出光芒,让人 精神为之一振。这座建 筑由斯蒂芬•霍尔建筑 师事务所设计于 2002年建造完成,因 富有启发性和统一特质 而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 例如其设计于1990年 获得了进步建筑奖。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2.向环境开放
新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臂”,端面是垂直的立面,面向周围环境 开放,“容纳了竖井并活跃了校园”。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2.向环境开放
建筑师希望加大行人交通流线,同时鼓励校园活动。此次增建项目包 括一间图书馆、礼堂、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室,作为一座辅助建筑 设置在Thorshov和Cerny之前设计的一座建筑旁。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局部空间展示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总平面图
在建筑的功能设 置上,扩建部分 将实验室、办公 室和礼堂设在下 部两层,而把管 理办公、图书馆 和另一个讲堂设 于中间楼层,工 作室则被放在顶 层。
建筑系馆设计案例小分析

首层平面图
地上7层、 地下两层的建 筑内共有79个 不同的标高, 每层的层高均 有不同,空 间十分复杂与 丰富。
剖面图
当今人们的看法:它是对 空间是一个浪费,其绘图空 间过于低矮、通风不畅,评 图空间音效欠佳等等诟病不 断外,甚至有许多人认为它 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建筑之一。
室内场景
谢谢观看
礼堂
各自私密性,
又能又相互快
捷联通。
同时,流动路
线顺畅。 缎 焕 爸 架 再 扩 内 矩 耍 蔷 麦 所 残 妄 碌 裹 秒 楚
5
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馆
设计背景:鲁道夫和许多活跃在1950 年代末的建筑师们一样,力图从“现代 主义=玻璃盒子”的桎梏中挣脱出来, 寻找新路。他对大跨度清水混凝土结构 和材料表面处理情有独钟。建筑系馆除 了刚猛有力的素混凝土体量构成外,外 墙是工人们一锤一斧手工劈凿出来的粗 糙表面,被称作“灯心绒混凝土”,成 为粗野主义建筑的典范之作。鲁道夫用 欢欣取代了密斯凡德罗的枯燥。世人永 远会记得他的墨水草图。
奠 驰 圈 欧 曰 盾 育 档 巢 奇 湖 彩 掳 植 狮 乘 价 椭
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地理位置
1.艺术与艺术历史 学院 2.艺术学院入口 3.艺术博物馆 4.草坪
枫 己 鹤 帽 晨 政 国 跺 喉 褥 卒 殷 醋 楔 洼 妒 迢 兆
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平面图
建筑系馆设计案例分析5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
另外,方案的人 流组织和交通设计也较为 独特。在内部设置连廊、 中庭、不同人群所使用的 楼梯,将人流引导至既定 的场所。在外部则在主入 口设计直通二楼的宽敞楼 梯,将人流直接引导至使 用较为频繁的区域,也突 出了主入口的位置。
总结
首先,在空间组合方面,建筑系馆需要独特的空间 组合形式以适应功能的需要。不可因为片面追求空间形态 而舍弃其功能要求不顾。通过恰当空间组合形式,使身在 建筑内外的师生获得足够的、舒适的进行交流的场所。在 空间组合方面,如果恰当的设计空间形式,巧妙利用基地 则可以突出主入口的位置,区分开不同区域的主次层次, 形成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关系,满足交通流线的需要……
这种室外活动空间与主体建筑的组合方式从总体关系中解决了采光通风朝向交通等方面的功能问题和艺术造型效果并可做到布局紧凑和节约用郑州大学建筑系馆在人流组织方面用内庭廊楼梯通过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分散人流
建筑系馆设计案例分析
郑 州 大 学 建 筑 系 馆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 史学院
天 津 大 学 建 筑 系 馆
两个电教室分别二楼 和三楼的不对应的区域,并不 占据良好的采光面,但三楼的 电教室不容易找到。专业教室、 讲课教室则划分给班级,分布 在主要单元。绘图室、美术教 室因使用人数有限设在较高楼 层。这些教学用的教室都属于 比较传统的空间形式,无论是 布局还是空间限定都比较规矩, 但通过中庭、连廊等综合于此 教学楼中,却不显得呆板。报 告厅位于行政管理楼四楼,是 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不会对 教学区和办公区产生大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也较难到达,使 用上造成不便,也不易被找到, 通常第一次去的人很难轻易的 找到系馆的报告厅。
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在人流组织方面, 用内庭、廊、楼梯通过 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分 散人流。廊作为建筑内 部的道路,给人方向的 指引和传导,人们不仅 可以迅速通过,也可以 停留、观景。
建筑系馆改造案例分析5个

整体规划: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各呈特色,彷佛一
座历史建筑陈列馆。
•
改造手法1: 强调历史感,保留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 建材。
改造手法2: 让历史重见天日
考虑未来经营场所的需要和功能后,新天地对这些原来是 住宅的建筑,像修剪大叔的枝叶似的作出有条理的改动。拨去 几幢房后,淹没在弄堂内一座漂亮的荷兰式屋顶石库门建筑便 跃然而出。拆去违章建筑,失去不多见的弄堂公馆便重见天日。
通过白色廊桥 与博物馆主厂房联 系,使之联系为一 个统一的整体。
廊桥
从唐山市面粉厂到唐山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 建筑面积:5800㎡ 设计时间:2005~2006 设计师:都市实践事务所
工业遗产原状
唐山市城市展 览馆前身是唐山面 粉厂。位于市中心 的大城山西侧,阻 碍了山体和城市的 联系。
改造内容
1.空间体系改造
汽机车间位于厂房南侧, 高25m,空间开敞完整, 改造成大型主题展厅。
煤粉车间与控制中心 位于厂房中部,分为6层 层面,空间尺度小且分隔 多,改造成以小空间为主 的服务管理区。
锅炉车间位于厂房北 侧,高50m,分为两个层 面,空间尺度大、结构完 整,改造普通展区。
锅炉车间
煤粉车间
的连接,水池对人 流线的限制和引导。
5.对比统一原则: 保留原建筑墙体
的原貌,选择木材 和钢格栅作为新建 筑的装饰表皮,颜 色也符合整体的色 调,来形成新旧建 筑的对比和统一。
总结
改造的根本点在于让原有建筑能够在新的
环境下彰显出其内在美,一方面新建部分着墨不 多,原有部分依然是主体;另一方面是原有建筑 在一种陌生化的环境中变成非常有个性的审美对 象。
观景台
叠水广场
建筑系馆案例分析集锦

总结
趣味空间
走廊是离教室最近的空间,它除了要满足交通疏散的要求,还应该为师生 提供一定的交往空间。能满足学生独处、休憩、交谈的需要。因此,在拓宽整个 走道的同时,有意识地在合适的地方挑出一些阳台或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例 如靠近庭院、共享空间或是走道的尽端布置一些座椅,这样既提供了学生休憩、 交流的空间,不被过往的人所影响,同时又有助于走道的采光。
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立面图
建筑实景图外观采用大量的玻璃, 使自然与建筑相得益彰。
室外楼梯的外形巧妙,曲 曲折折,仿佛时空的交叠。
建筑整体外观既 有历史感又具备 艺术感,同时与 自然相融合,让 人仿佛走进一座 艺术殿堂去感受 历史的痕迹。
室内设计
建筑室内空间开旷,同时大面积采用自然采光。 置身其中,视野开旷,安静自然。随着大面积 的玻璃,自然流入建筑,建筑拥抱自然,达到 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安 大略湖”旁边, 滑铁卢市中心 的北部,紧靠 城市中心公园 的南边;临近 大学校园和城 市中心之间的 主要人行道, 基地是都市中 一块没有明确 界定的区域。
建筑位于城 市和公园之间 的分界线上, 周边的水池围 合了双层玻璃 墙内的设施, 以此定义了地 面的安全范围。 北门面隔着水 池,面对公园; 南立面隔着铁 轨和主要干线 道路,面对城 市。建筑的南 面和北面都有 入口。
立面分析
这是系馆的东 立面,把三层 及以上部分挖 空,以下部分 单独拉出形成 个体,再结合 院内的竹井、 廊桥、桂花树 等。这样的借 景手法不仅丰 富里立面效果, 而且对硬质的 立面起到软化 作用。
建筑的联系要素——桥
东立面为面迎湘江的 主立面, 在空中庭院上配 以引桥, 南北贯穿, 花园中 植上桂花树, 形成视觉焦 点。在桥上行走, 远眺 湘江, 达到心理舒缓的 目的。
深大建筑系馆案例分析共30页文档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深大建筑系馆案例分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建筑系馆案例分析集锦(课堂PPT)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建筑概况
• 工程名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 设计时间:2002—2003年 • 项目负责:魏春雨 • 建筑设计:魏春雨 宋明星 李煦 齐靖
• 建筑层数:地上5层 地下1层 • 建筑面积:5000㎡ • 结构体系:多层框架 • 建筑高度:22.90m
功能分区及流线
五层平面图
流线分析
入口大厅旁另设人流集散空间,避免了与报告厅人流的交叉,保持交 通畅通,也为首层展览厅的开放做了一个合理过度。
由上述四图可以看出,都是在入口处设置一个集散空间,以过厅 的形式展现
剖面
使用空间
交通空间
剖面图
剖面
使用空间
交通空间
开放空间
剖面图
立面分析
由于基地南北面宽不大, 而东西面相对较宽, 且 北向为学校主通路,为 噪音主要来源, 通过北 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 人为的心理及视觉屏障。 同时整体实墙面的中空 部分有吸纳人流的效果。
建筑概况
建筑设计:Saucier + Perrotte 地点:安大略湖畔,滑铁卢,加拿大 首席建筑师:Gilles Saucier 项目建筑师:André Perrotte 结构设计:Stantec顾问有限公司 结构工程:Blackwell顾问有限公司 机械与电子工程设计:Crossey顾问有限公司 承包商:Eastern Construction 景观设计:Saucier + Perrotte architectes 声学设计:Acoustics Engineering Ltd. 建筑面积:6,000㎡ 时间:2004-200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设计方法与手法
两个L形的建筑叠落在一起,形成基本的建筑形式,转角处大多为圆角 。这是原建筑与增建建筑主要的对比之处,原建筑采用的是直角转角 ,能看到庭院,而增建建筑则向外部景观延伸。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1.外部景观的延伸
两个L形的建筑叠落在一起, 形成基本的建筑形式,转角 处大多为圆角。这是原建筑 与增建建筑主要的对比之处, 原建筑采用的是直角转角, 能看到庭院,而增建建筑则 向外部景观延伸。
• 通过运用控制线进行 拓扑变形,将所有的元 素根据基地地形及文 脉景观的角度排列, 主体建筑分为南北两 翼,众多分散的按照两 条主要的控制线来排 布,形成了两翼汇聚的 近似于三角形的几何 形式。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建筑形式
• 整个建筑分为两翼,中间为一个带有花园的天井,设计师跟据基地周 围的建筑纹理,建筑物被成排并列于靠近公路及河边的两侧,在与河 平行的一定高度布置建筑体量,以构成此区域建筑景观的整体美感。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设 计 师:阿尔巴罗·西扎 所在国家:葡萄牙 所在地区:波尔图 位 置:葡萄牙波尔图 建造时间:1986~1996年
“太阳一直不曾明白它是何等伟大,直到它射到了这组建筑
上……”
——路易斯·康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基地分析
• 基地位于南面杜罗河 和北面一条高速公路 之间的平台上,是一 块三角形地域的西北 角。
场地横跨了三个高度,建筑顺势轻轻上扬呼应着地 势。一条贯穿ຫໍສະໝຸດ 央的通道将两侧的公共空间串联在一起 。
一些平面上呈勺子形状的相对私密的讨论室位于中央 位置同时作为结构支撑,减少了许多室内的柱子存在。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剖面图 利用一个单元来了解整个建筑的组成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平面图1
平面图2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无条
划清界限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学院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中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
小组成员 AAA BB Group member CC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 建筑较矮的一侧正面朝向杜罗河,西扎将这个封闭的内院在朝向杜罗 河的一侧进行了分解,建立了建筑与周围景观的视线联系,分为5栋 小楼,其中4栋为5层高的相同样式建筑,作为办公室和教室使用。体 量相似的4栋教学楼,以屋顶及开窗的变化,其拥有各自的建筑表情。 一个独层走廊连接起所有的小楼,整个综合建筑由地下通道相连建成。
建筑模型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
小组成员 AAA BB Group member CC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The department
Of the architecture
案例分析册
小组成员 AAA BB Group member CC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学院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 北面的长条形建筑物 是由行政空间、礼堂、 图书馆及一个半圆形 的展示空间组成,这 些服务空间阻隔了校 园直冲道路的可能性, 使校区免于噪声干扰。 图书馆是整个综合建 筑中最为庄严和壮观 的部分。阅览室最独 特的地方在于它有一 个呈透明龙骨样式的 大天窗,天窗照亮整 个二层楼高的放满书 架的阅览室。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构思与创意
设计学科必须承担我们的媒体主导的信息时代更加重要的作 用比以往任何时候。该阿罗诺夫中心设计和艺术被编程为他 一个模型这样的领导。对于这个项目,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 什么是建设有他为了容纳这样的发明,当代活动。 此外,大 楼的词汇来源于土地形式和人字形形态的现有建筑物的曲线, 这两种形式之间的动态关系,组织他们之间的空间。我们曾 与该学院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朋友,让大厦是工作的 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由我们创造。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异相旋转、倾斜、搭 接和替换的方法,在 平面和立面上显示一 种运动轨迹。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特色
1.共享与交流
学生成长学术氛围的这个空间,既不可单调、枯燥、死板,像个修道院, 但又绝对不可充斥着市侩性地去堆砌装饰词汇,像个大商场。埃森曼创 造了一个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至为重要的公共交流空间。在新旧 建筑之间获得的空间,是一个综合的、有天光的中庭空间,用于作品 的评判和展览,内中多处步道和天桥可俯视这个公共空间。简直像个 巨大的空间构成作业,以至于师生们宁可放着设计教室中宽敞的评图空 间不用而跑到这里来进行教学讲评。
特色
2.作为教具的建筑系馆
埃森曼通过一个通贯几层的 大台阶同样创造了这样一个 有趣的空间。难以找到垂直 于地面的墙体,难以找到楼上 楼下的对应关系。
每一个走在DAAP的教学楼 Aronoff 美术设计中心的人 都会感觉到一种很强的设计 气氛。这里的学生有良好的 教学环境,刚开学的时侯, 会看到建筑系的低年级学生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对着建筑 空间写生,也许对于他们来 说,临摹该建筑本身就是一 次很好的学习。
小组成员 AAA BB Group member CC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建筑特色:丰富的空间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旨在鼓励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大量的公共 空间充斥在建筑中,通过走廊,桥与平台相互连接,步 移景异,空间层次极其丰富。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设计方法与手法
建筑师采用锯齿形首尾相衔的三幢原有建筑及通道原型,通过复制两 个相同的锯齿形、并将其作异相旋转、倾斜、搭接和替换的方法,在 平面和立面上显示一种运动轨迹,犹如电视屏幕上的余像或无线电频 率的相互渗透穿插。但这些迷一般的锯齿线不仅与原有建筑产生关联 ,而且还顺应了基地的等高线,而不是强加的抽象的概念而已。如此 ,一组模糊的、模棱两可的、即内又外的中性建筑产生了。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建筑特色:室内的光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斯蒂文·霍尔 - 设计风格
霍尔可能是现代建筑上最会用光的建筑 师之一,霍尔对光的崇拜近乎到了迷恋 的程度。光线在他的手中,有着春天晨 光的喜悦与顽皮气氛,直接、间接、反 射光、磨砂、色彩、轻玻璃的不断变换, 让人惊叹:光能如此五彩美丽。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2.向环境开放
新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臂”,端面是垂直的立面,面向周围环境 开放,“容纳了竖井并活跃了校园”。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2.向环境开放
建筑师希望加大行人交通流线,同时鼓励校园活动。此次增建项目包 括一间图书馆、礼堂、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室,作为一座辅助建筑 设置在Thorshov和Cerny之前设计的一座建筑旁。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基地环境及其背景
建筑的室内空间非常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以及设计教学的要求。该 建筑是在原来13,400平方米建筑的基础上扩建了12,000平方 米的新空间所组成的,这些新的空间是用来作为图书馆,教师办 公室,展览空间,和工作室。这些空间和以前的空间混然一体, 组成现在的DAAP 学院。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建筑坐落在湖水边缘,建筑形态沿湖生成,从总评上观察具有 较好的协调性。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 不同场所既能有各自私密 性,又能又相互快捷联通。 同时,流动路线顺畅。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外观采用大量的玻璃,使自然与建筑相得益彰。 建筑整体外观既有历史感又具备艺术感,同时与自然相 融合,让人仿佛走进一座艺术殿堂去感受历史的痕迹。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是由Peter Eisenman以及 当地的另一家设计公司。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件饱受争议,但又 广受欢迎的建筑设计作品。对原有建筑的修复,又再此基础上做了一 些扩充。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解构主义
新老冲击融合
整栋建筑座落在山 坡上,很协调地和周围 的环境成为一体。墙面 都分成了好多不规则的 格子方块,空间有很多 夹角。墙面涂上各种粉 红、粉蓝的颜色,室内 空间铺上浅灰的地毯。 整体建筑感觉设计感很 强,视觉上是一种既冲 突又融合的效果,有很 强的解构主义的风格。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设计单位: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 所在国家:美国 所在地区:明尼苏达州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发光盒子
明尼苏达大学建筑与景 观设计学院是一座迷人 的建筑,深夜里人们工 作时会发出光芒,让人 精神为之一振。这座建 筑由斯蒂芬•霍尔建筑 师事务所设计于 2002年建造完成,因 富有启发性和统一特质 而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 例如其设计于1990年 获得了进步建筑奖。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学院各层平面图 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不同场所既能有各自私密性, 又能又相互快捷联通。同时,流动路线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