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危害、防治与利用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d v l p n nd u iia in,o h l e p e t u l n e a d o e tEu ao u e eo me ta tl t z o t ep p o l o f l u d  ̄t n ft p s p t f m. Me n y he i a whi l e,t he
Ab t a t s r c :Usn ilc ia h o y,b sng o y tmai n l ss o e b oo i a h r ce it s a d i g da e t lt e r c a i n S se tc a ay i f t il gc lc a a t rsi n h c
h z r s o pao i m ,t e s a c l b r ts o t e e to nd c n r lme s r s a d p o p c sf r a a d fEu tru h e r h e a o ae n ispr v n in a o to a u e n r s e t o
上, 挖掘其潜在利用价值 , 实现其危害减量化 、 效益 最大 化 、 态 良性化 , 生 将是 当前 紫茎 泽 兰研 究 的重 点
收 稿 日期 :0 1— 7—1 21 0 1
的耐药性 、 抗虫性和有毒性以及抗旱 、 抗涝 、 抗火等
作者简 介 : 冉朵 (9 2一)女 , 18 , 贵州省人 , 助理工程师
第 6期
冉朵 : 害生 物紫茎泽兰 的防控措施及 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有
抗 逆性 , 使其 在 竞争 和拓 展 生 存 空 间 中处 于 有 利 地 3 开发利 用 前景 位 , 而严重 缩 减 了其 他 生物 的 生 存 空 间 和 生存 机 进 任何事物均具有 两面性 , 茎泽兰也 不例外 。 紫 率 , 当地 的生 态环 境 造 成严 重 的破 坏 ; 且 , 入 给 而 其 紫 茎 泽兰 除 具 有 破 坏 耕 地 、 场 , 占林 业 有 效 空 牧 挤 侵农 田 、 牧场 、 园 等 经 济 作 物 地 后 , 仅 迅 速挤 占 果 不 间 , 坏生 态环 境 等 负 面 影 响外 , 某 些 方 面 , 具 破 在 也 经 济作物 的生长空 间 , 而且 还会 迅 速 降低 土 地 肥力 , 有 一定 的利用 价值 。 导致 土地 贫瘠 , 同时还 会 无 形 中增 加 了农 民 的 生 产 其一 , 具有 一 定 的保 持 水 土 的作 用 。因 其顽 强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
紫茎泽兰得到有效控制。
某农场紫茎泽兰防除实践
01
02
03
04
农业措施
通过合理的轮作、耕作和施肥 等农业措施,降低紫茎泽兰的
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或竞争植物,利用生 物手段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和
扩散。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除草剂,快 速有效地杀死紫茎泽兰,防止
其进一步危害。
综合治理
将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理体 系,确保农场生态环境安全。
总结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方法
• 危害人类健康:紫茎泽兰含有有毒物质,能够引 起人体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对人类健康构成 威胁。
总结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方法
人工防除
通过人工挖除、割除等方式,直接清除紫茎泽兰植株。该方法适用 于小面积、低密度的紫茎泽兰种群。
化学防除
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对紫茎泽兰进行化学防除。该方法具有效率高、 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和非目标植物造成伤害。
某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防除实践
生态保护
在保护区内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从根本上防止紫茎泽兰的入侵。
人工清除
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定期 的人工清除工作,确保紫茎泽兰 不扩散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生物控制
在保护区内引入紫茎泽兰的天 敌或竞争植物,利用生物手段 控制其生长和扩散。
生物防除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等生物因子,对紫茎泽兰进行生物控制。该方 法具有环保、持久等优点,但需要寻找和培育适合的生物因子。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
01
深入研究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
进一步了解紫茎泽兰的繁殖方式、传播途径、化感作用等生物学特性,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紫茎泽兰(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名红龙菜、小龙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因其繁殖迅速且能形成密集的茂密带,成为了一种广泛分布的入侵植物。

在中国,紫茎泽兰已成为了严重的水生植物入侵问题之一,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然而在研究该植物的利用途径方面,人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关于紫茎泽兰利用途径研究的进展,探讨其在农业、环境保护和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

一、紫茎泽兰在农业领域的利用研究表明,紫茎泽兰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紫茎泽兰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

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作为牲畜和家禽的饲料。

紫茎泽兰的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丰富,可以有效缓解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

紫茎泽兰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的植物体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经过堆肥处理后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质的改良有着显著的效果。

将紫茎泽兰利用为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减少植物的处理成本,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紫茎泽兰的大量生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氧化还原环境失衡等问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威胁。

寻找一种对抗紫茎泽兰入侵并能够改善水体环境的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磷等有害物质,净化水体环境。

紫茎泽兰还可以作为湿地植物利用,构建人工湿地处理废水、净化水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其吸附能力和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功能来改善水体的水质。

除了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外,紫茎泽兰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显示出了一些潜在的医疗价值。

紫茎泽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其提取物对于一些耐药菌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摘要]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国家环保局最近公布的16种外来有害生物中,紫茎泽兰凭着斑斑劣迹位居榜首。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有多种功效和作用,本文就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茎泽兰;生物入侵;生物危害;综和利用1、紫茎泽兰1.1 紫茎泽兰简介紫茎泽兰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

根茎粗壮,直立,高30cm~200cm,分枝对生、斜上,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

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腹面绿色,背面色浅,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在背面及沿叶脉处毛稍密,基部平截或稍心形,顶端急尖,基出三脉,边缘有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在花序下方则为波状浅锯齿或近全缘。

头状花序小,在枝端排列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约含40朵~50朵小花,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基部钝。

子实瘦果,黑褐色。

花期11月~翌年4月,结果期3月~4月,主要以种子繁殖。

在茎杆下部也能产生气生根,当地上部分被割弃于地面时,气生根伸入土内而形成新植株;地上部分被拔除后,在根上也能产生不定芽,形成新的地上枝。

新枝萌发从5月开始,5月~9月为生长旺期,其中以高温高湿的7、8两月份最快,植株平均月增高量10cm以上。

1.2 紫茎泽兰的播散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后作为观赏植物被引种到欧洲,后再引到澳洲和亚洲。

短距离传播扩散是由其自身的瘦果扩散能力,经风力完成的。

其次沿河谷及公路沿线传播,流水、车辆、人畜及苗木调运都可作为其传播的媒介。

现已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中美洲原产地外,其中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越南、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群岛。

1.3 紫茎泽兰的危害1.31 破坏畜牧业生产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中国森林 病 虫 2 1 00年 3月 第 2 9卷 第 2期
・ 5・ 3
以生 物 防治 为 主 的紫 茎 泽 兰 综 合 控 制 策 略与 技 术
李 永 和 , 苹 , 开 立 马 谢
( 南林学 院, 西 云南 昆 明 6 0 2 ) 52 4
摘要 : 外 来恶性 杂 草 紫茎泽 兰 E p tr m a eoh rm 在 我 国的 分布 危 害及 近 年 在 西 南地 区迅 对 uaoi dnp ou u
亚各 国、 印度 、 中国、 国、 日利亚 、 大利亚 、 英 尼 澳 美 国、 新西 兰 。早在 19 6年 加利 福尼 亚 就将 它定 为 外 8
来 植 物第 一 次记 录下 来 , 已成 为 一 种 世 界性 外 来 现
恶性 杂草
1 紫茎泽 兰在 我 国 的分布 、 害 危 早在 新 中国 成立 前 , 茎 泽兰 就 由缅 甸 传人 云 紫 南 省 的德宏 、 茅 等地 。 目前 , 南 大 多数 县 、 思 云 市都 发生 危害 。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开 始 向北 蔓 延 , 贵 州 省 兴 义市 在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 在 城 市边 发 现 仅 零 星植 株 , 9 到 0年 代 初 已 发 展 到 黔 西 南 州 的 8个 县 , 前 已 蔓 延 到 安 顺 和 贵 阳市 , 年 以 2 ~ 目 每 0
nq e iu s
紫 茎泽 兰 E p tr m a e o h rm S rn u ao i d np ou pe g是 一 uຫໍສະໝຸດ 扩 散蔓 延 。
种菊 科泽 兰 属多 茎 直 立 的 多 年 生 草本 植 物 , 生 长 原 在 中美洲 的墨西 哥 和 哥斯 达 黎加 , 已分 布 于 东 南 现

颇受争议的蜜源植物——紫茎泽兰

颇受争议的蜜源植物——紫茎泽兰

36APICULTURE OF CHINA颇受争议的蜜源植物——紫茎泽兰龚薇1 张怀辉1 施忠芬1 尤方东2│文、图1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2 云南省畜牧总站紫茎泽兰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缅甸侵入我国云南,之后传入多省,因其繁殖快,难以控制,颇受非议。

其危害表现为: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牲畜误食后,出现中毒;在人工进行清除时,有的人出现过敏;曾报道有人在紫茎泽兰密集地,因过量吸入其分泌的毒素造成晕迷。

因此,紫茎泽兰被人们公认为害草。

但紫茎泽兰对养蜂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一、紫茎泽兰的形态特征紫茎泽兰又名解放草,破坏草,马鹿草,大泽兰,败马草,臭草,黑颈草,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菊科假藿香蓟属植物。

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

根茎粗壮发达,直立,株高度多为0.3~1.8m,茎紫色,分枝对生,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

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正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在叶正面及沿叶脉处毛较密。

叶基部平截形或稍心形,叶缘具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

伞房或复伞房花序,约含40~50朵小花,排列于枝端。

小花为头状花序,管状花两性,直径为0.6~1cm,白色。

果实为瘦果,黑褐色。

种子数量多,每株可年产瘦果上万粒,种子有冠毛,质量轻,可随风传播或依托动物传播,种子可同时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花期11月~翌年4月,结果期3月~4月。

紫茎泽兰分布广泛,在海拔165~2915m的地区都能生长,在海拔1000~2000m的山区生长尤为繁茂。

二、紫茎泽兰开花特性和泌蜜规律紫茎泽兰花期长,从头年冬季一直开到第二年春季,花期有近半年时间。

紫茎泽兰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紫茎泽兰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传播快,很容易占领裸地、植被稀疏的地方,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表现出强烈的生存繁殖能力。

在云南多地,紫茎泽兰的花期虽然是从11月~翌年4月,但流蜜集中时期各地不同。

紫茎泽兰的防除及利用研究

紫茎泽兰的防除及利用研究

紫茎泽兰的防除及利用研究摘要: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原产于南美洲,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目前在中国许多地区已有分布且危害严重。

紫茎泽兰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该草成功入侵的原因可能在于它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综述了以往国内外有关紫茎泽兰的预防、根除与控制措施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关键词: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防除;利用The Erad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Abstract:The Crofton weed (Eupatorium adenophorum)is native to southern America,and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40’s of 20th century. Currently this weed has distributed and seriously infested in many areas of China. The Crofton weed is an alien species with strong invasibility. The successful invasion of this weed might be due to its strong ability of adaptation and competitive power. The formerly studies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about the prevention,eradic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Crofton weed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Eupatorium adenophorum;eradication;utilization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 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为Crofton weed或Pamakani,俗称破坏草。

紫茎泽兰(毒草)的开发利用

紫茎泽兰(毒草)的开发利用
动物许可证号:SCXK(鲁)2005-0017号。
3.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大剂量组(209/kg)、小剂量组 (109/kg)和对照组(各组剂量根据饲料配比和每公斤家兔每日摄入饲料约50克)。试验时将紫茎 泽兰粉掺入饲料中,加工成40%和20%紫茎泽兰粉家兔饲料,按照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成份 (GBl4924-94)要求,两组饲料配方如;大剂量组(209/kg):紫茎泽兰粉40%、玉米粉15%、麸皮 13%、豆饼粉14%、全麦粉11%、鱼粉2%、骨粉3%、酵母粉1%、食盐0.8%、复合维生素0.1%、微量 元素0.1%。小剂量组:紫茎泽兰粉20%、苜蓿粉10%、普通草粉10%、玉米粉15%、麸皮13%、豆 饼粉14%、全麦粉11%、鱼粉2%、骨粉3%、酵母粉1%、食盐0.8%、复合维生素0.1%、微量元素0.1%。 实验动物连续喂养90天。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 4.观察指标: 1)一般临床观察:试验期间每周用电子秤称量家兔体重,每日观察家兔的外观、行为、活动、 进食等情况,每日称量家兔的食用量,并进行详细记录。 2)血常规检查:试验前及90天后每只家兔于耳静脉取血测定血液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 含量(HGB)、白细胞数(WBC)及分类、血小板(PLT)等。 3)血液生化检查:试验前及90天后每只家兔于耳静脉取血测定:①肝胆功能指标:谷丙转氨 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②肾功 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A);③电解质指标:钾(K)、纳(NA)、氯(CL)、钙 (cA);④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酬);⑤其他指标: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TG)、血糖(GLU)、总蛋白(TP)、的含量。 4)尿常规检查:试验前90天后每只家兔、分别留取尿液,用分析仪测定尿糖、尿胆红素、酮 体、红细胞、比重、PH、尿蛋白、尿胆元、亚硝酸盐和白细胞等指标。 5)病理检查和脏器系数测定:试验结束时全部动物进解剖,检查脑、心、肺、肝、脾、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与利用郭龙飞1 李丽2(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摘要: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属于菊科植物,有学者称之为霸王草。

紫茎泽兰于解放战争初期由缅甸传入云南,经过60多年的时间已侵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云南。

对我国的农业、牧业和林业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解决紫茎泽兰的侵入成为农业、牧业和林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根据前人对紫茎泽兰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和利用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紫茎泽兰危害防治利用1、紫茎泽兰1.1 生物学性状紫茎泽兰(Eupatorium c~ stinum L.) 属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菊目(Asterales),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为多年生粗状草本植物,高1-1.5m。

茎被灰白色柔毛,中上部的毛较密,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射出,节间长6-14cm。

叶对生、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3.5cm,两面被绒毛,下面的毛较密而呈灰白色,基出三脉,边缘有粗大钝锯齿,有长叶柄,柄长2cm,被灰白色绒毛。

头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和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圆柱状,长不足lcm,紧抱小花;总苞片有褐色纵条纹;冠毛较花冠稍长。

瘦果无毛无腺点[1]。

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

1.2 分布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生长于山坡道旁,林缘及灌丛中,以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凉山等地较多,四川种群系80年代由云南传人.华泽兰与飞机草均以广东、广西、云南最为集中。

白鼓钉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及中南,四川有零星分布。

朝鲜、日本也有.异叶泽兰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山坡草丛、灌木林缘或林下。

佩兰多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常在野外荒地、林旁。

旧泽兰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在全国各地(含四川)也广泛分布[2]。

紫茎泽兰给我国的农业、林业和牧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和利用。

2、紫茎泽兰的危害2.1 对动物和人的危害紫茎泽兰中含有黄酮类,芳香油和香豆素类,枝叶中均含有毒物质,有特殊气味。

它对马的毒害性比较强,该草被牛拒食,作为鱼的饵料能引起鱼的死亡,用来垫羊圈,会导致羊蹄的腐烂。

畜圈越潮湿温度越高,发生动物烂蹄发炎现象就越严重。

带刺的冠毛飞人家畜眼内,刺激眼角膜而致瞎,家畜误食或吸入紫茎泽兰的花粉后,能引起腹泻、气喘、鼻腔糜烂流脓等病症。

紫茎泽兰对人的危害主要是,人拔草时就可引起手臂红肿,甚至出现接触性皮炎;紫茎泽兰含有香茅醛、香叶醛、乙酸龙脑脂、樟脑等易挥发性成分,具有特殊气味,当草杆高大且密集时,由于空气流通性差,还可使人熏倒[3]。

2.2 对农业的危害紫茎泽兰入侵农田、果园及甘蔗、桑、茶等生长地后,快速生长,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氮、磷、钾肥,使土壤肥力下降。

据调查资料显示,紫茎泽兰入侵120天后,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分别下降56%-96%、46%-53%和6%-33%,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可耕性受到破坏[4]。

根据张无敌1996年对云南省的统计,紫茎泽兰在10个地州98个市县发生面积为24.8万hm 。

而到了2004年,根据王进军、赵志模的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已经发展到16个地、市、州的99个县发生,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3l%,发生危害面积538.3万hm 。

同时,紫茎泽兰侵占排水沟渠,严重阻塞渠道,影响灌溉与排水,增加除草和化学除草等农业成本,给农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5]。

2.3对林业的危害该植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对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和幼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失,使单优势群落形成较快[5]。

紫茎泽兰对林业的危害是侵占宜林荒山,影响造林、林木生长和采伐林地的天然更新;侵入经济林地,影响茶、桑、果的生长,管理强度成倍增加,且严重威胁经济作物的发展。

另外,紫茎泽兰的迅速蔓延造成了大片土地的侵占,对周围植物和其他物种的生长也造成了不伺程度的排斥和抑制,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物种的和谐发展[4]。

2.4对畜牧业的危害在紫茎泽兰危害地区,对畜牧业的危害表现在:侵占草地,据调查资料显示,紫茎泽兰入侵天然草场3年后覆盖度就达到85%-95%,牧草减少70%-79%[6]。

使草食牲畜无草可食。

如墨江县1958年建立的一个牧场,当时水草十分丰盛。

全场有牛600头,马200匹,山羊若干只。

紫茎泽兰侵入后,到1968年,紫茎泽兰蔓延成灾,马因紫茎泽兰诱发气喘病而死亡,牛因缺草锐减剩200头,由放养改为厩养,山羊被淘汰,牧场只得撤消[1]。

2.5 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紫茎泽兰对其它植物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因其本身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被它所侵略的土地其它植物就很难生长,很有可能造成其它植物的灭绝。

使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3、紫茎泽兰的防治紫茎泽兰除治之所以困难,一是紫茎泽兰具有长久性土壤种子库;二是强人侵性,紫茎泽兰具有高繁殖系数、生化感应作用、耐贫瘠和解磷解氮作用;三是传播途径多,有风媒传播、流水传播、动物传播、车载传播等[7]。

目前,紫茎泽兰的防除途径主要有人工和机械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等。

人工和机械防除是指人工或使用装有旋转式刀具的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挖除或割除紫茎泽兰。

化学防除是指用除草剂在紫茎泽兰生长旺盛时期进行喷雾。

生物防除主要有两种:一是替代控制,即种植速生树木或牧草,利用其竞争性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二是放飞紫茎泽兰的天敌,如泽兰食蝇等[6]。

3.1 人工和机械防除在秋冬季节,人工挖除紫茎泽兰全株,晒干烧毁。

此方法适用于经济价值高的农田、果园和草原草地。

人工除治可以达到控制紫茎泽兰传播,据调查,9月-10月割除的紫茎泽兰新萌植株异年开花结实较少或没有开花结实,有效地控制紫茎泽兰高度,一般割除后由于萌生植株较多,紫茎泽兰种内竞争较大,植株普遍偏小和变矮[7]。

3.2 化学防除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为内吸传导型的新型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具有根除效果,在使用浓度下对泽兰实蝇无害[7]。

常用的除草剂有2,4-D、2,4-D丁酯、2,4,5-T、氯酸钠等,前两个夏秋植株生长旺盛季节应用效果很好,后两个在春夏之交使用效果较好[3]。

根据试验,内吸型药剂草甘膦(40%粉剂)、农达(41%异丙胺盐水剂)效果较好。

化学防治虽然可以达到除治紫茎泽兰,但也对其它物种构成威胁,且在山区操作不易,成本大,建议在交通方便的通路两侧、果园使用[7]。

3.3 生物防除3.3.1植物的替代控制Aul B A(1970)论述了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生物等环境条件选用适宜的植物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危害的可行性。

云南省的经验是只要选用的植物郁闭度达到0.7或草本植物盖度85 以上时,紫茎泽兰的危害就会受到控制。

我国学者已用王草、柠檬桉和皇竹草等作为替代植物来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现都有良好的效果[3]。

据有关实验,用马尾松、板栗、桉树等乡土树种可实现生物替代,但由于桉树的自身特性,考虑谨慎使用[7]。

3.3.2生物防除。

目前发现泽兰实蝇、旋皮天牛和某些真菌可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泽兰实蝇具有专一寄生紫茎泽兰的特性,卵产在紫茎泽兰生长点上,孵化后即蛀人幼嫩部分取食,幼虫长大后形成虫瘿,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削弱大面积传播危害;旋皮天牛在紫茎泽兰根颈部钻孔取食,造成机械损伤而致全株死亡;泽兰尾孢菌、飞机草链格孢菌、飞机草绒孢菌、叶斑真菌等可以引起紫茎泽兰叶斑病,造成叶子被侵染组织的失绿,使植株生长受阻[3]。

4、紫茎泽兰的利用紫茎泽兰的控制对策,除实施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外,还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4.1生产人造板材利用紫茎泽兰植株含纤维素高的特性,可用其加工成纸板、压模板。

1 m紫茎泽兰刨花板可以取代3 m 木材,具有极高的经济发展潜力。

在紫茎泽兰危害严重的云南华坪县,年产7 000 m2的紫茎泽兰刨花板厂已投产,每年能消耗紫茎泽兰约1.05万t,可为当地农民增加105万元的收入[8]。

2001年,云南华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和昆明人造板机器厂的支持下,利用充足的紫茎泽兰资源投资建成规模为年产5 000 m3高压微粒板(即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生产的紫茎泽兰刨花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木质人造板的性能指标[2]。

4.2提炼香精和木糖醇科研人员对紫茎泽兰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香气质量评定及应用试验,发现该精油属辛香香韵,香气清新、甜润透发,具有较强的药草香和明显的胡萝素B香特征,其头香有柑橘样果香和花香的清甜。

以紫茎泽兰精油为主调制的香气纯正稳定,持久安全[8]。

丁靖垲报道,紫茎泽兰的香气由辛甜香、凉气、药草香、花香、甜香及萜气组成,初步表明紫茎泽兰为一有利用前景的香料原[3]。

杨永红等用紫茎泽兰叶及茎叶混合物提取木糖,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及茎叶混合物中的木糖醇含量较低,茎秆是一种很好的、潜在的生产木糖醇的生物资源[2]。

4.3生产植物染料据介绍,用植物染料是扎染的传统技艺,比化工染料的成本低很多,而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染过的废料还可以做肥料。

云南大理的民间手工艺者用紫茎泽兰来染黄色布料,染出来的颜色鲜艳明亮、不易褪色,且紫茎泽兰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用它染出的布料有特别的驱除蚊虫功效[3]。

于是扎染厂开始大量收购紫茎泽兰.巍山的12家扎染厂,如今每年要消耗数万吨紫茎泽兰,也给农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2]。

4.4生产饲料科技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紫茎泽兰饲料、。

如以高效脱毒的有抗炎止血的紫茎泽兰饲料为主的抗菌“中草药草粉”,可代替抗生素添加剂,又可代替麦麸3%-6%,而价格与麦麸差不多。

该产品含粗蛋白8%-19%,粗纤维15%-25%。

氨基酸含量1 2.49%,对草食动物具有快速催肥效果[8]。

杨发根等研究表明:紫茎泽兰经复合菌种处理后,能显著降低有毒物质含量,可作为原料配成配合饲料喂猪,猪未表现任何不良反应;各试验日增重均达到国内日增重500 g的一般水平,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2]。

4.5生产生物农药实验表明紫茎泽兰中存在着具生物学活性的生化相克物质,它对昆虫的驱避、拒食性以及对其他植物、杂草的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利用紫茎泽兰提取、生产生物农药以防治农业病虫害,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8]何大愚等用紫茎泽兰的提取物作为生物农药防治茶叶害虫,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对茶叶害虫的防治有一定作用[2]。

4.6 作为有机肥料孙启铭等对紫茎泽兰作为野生有机肥料资源进行了研究,其途径有:用作绿肥、堆肥原料、沼气肥原料、地面覆盖物、垫圈物、除毒作牲畜饲料过腹还田、铲草烧灰用作肥料等[2]紫茎泽兰含养分齐全,据测定,它含全氮0.372%,全磷0.062%,全钾0.580%,钙0.478%,镁0.059%,铁0.017%,硫0.069%,硅0.279%,铜2.459 mg/kg,锌10.139 mg/kg,锰29.527 mg/kg,硼5.259 mg/kg,钼0.204 mg/kg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