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1.在实际生产中,有时也利用机构的"死点"位置夹紧工件。
( )2. 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 ) 3.若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 )4.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从动件之间所夹锐角称为压力角。
( )5.带传动中,打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 )6.在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曲柄是同时存在的,即只要有连杆就一定有曲柄。
( )7.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 )8.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个侧面。
( )9.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以控制工作温度。
( ) 10.螺纹中径是螺纹的公称直径。
()11.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
( ) 12.在运动副中,高副是点接触,低副是线接触。
( )1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或摇杆为原动件时,均有两个死点位置。
( ) 14.加大凸轮基圆半径可以减少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1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15。
( )16.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一定为1。
( )17.将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定义为中间平面。
( ) 18.代号为6205的滚动轴承,其内径为25mm。
( )19.在V带传动中,限制带轮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
( )20.利用轴肩或轴环是最常用和最方便可靠的轴上固定方法。
( )二、填空题1.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相等,相等。
2.螺杆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周时,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
3.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应对带轮的加以限制。
4.硬齿面齿轮常用渗碳淬火来得到,热处理后需要加工。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参考试卷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复习参考题2013年元月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在完整的机构中由三类构件组成,分别为、和机架。
2、机械装置中是运动的单元体,是制造的单元体。
3、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称之为。
4、机器和机构总称为。
二、简答题1、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2、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哪些?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一、填空题1、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2、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3、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4、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5、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铰链,((B))自由度,((C))约束。
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指。
二、选择题1、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A) 0;(B) 1;(C) 22、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A) 1;(B) +1;(C) 03、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 小于;(B) 等于;(C))大于。
4、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 增多;(B) 减少;(C) 不变。
5、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
(A)自由度大于1;(B) 自由度大于零;(C) 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6、车轮在导轨上移动时,车轮与导轨间构成。
(A)转动副(B)移动副(C)高副7、平面机构中,如引入一个转动副,将带入个约束,保留个自由度。
(A)2,1 (B)1,2 (C)1,18、平面机构中,如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个约束,保留个自由度。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习题

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机器中各制造单元称为()A.零件 B.构件C.机构 D.部件2.机器中各运动单元称为()A.零件 B.部件C.机构 D.构件3.在卷扬机传动示意图中,序号5、6所示部分属于()A.动力部分B.传动部分C.控制部分D.工作部分4.如图为卷扬机传动示意图,图中序号3所示部分属于( )A.动力部分B.传动部分C.控制部分D.工作部分5.在如图所示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序号1和10的组合是()6.如图所示,内燃机连杆中的连杆体1是()A.机构B.零件C.部件D.构件7.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 )A.零件B.机构C.构件D.部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B,5B,6B,7A第二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高副将引入()A.0个约束 B.1个约束 C.2个约束 D.3个约束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A.0个约束 B.1个约束 C.2个约束 D.3个约束3.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1B.2C.1或2D.3 4.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A.1 B.2 C.3 D.55.若两构件组成低副,则其接触形式为()A.面接触 B.点或线接触 C.点或面接触 D.线或面接触6.若两构件组成高副,则其接触形式为()A.线或面接触B.面接触C.点或面接触D.点或线接触7.若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移动,则称这种运动副为( ) A.转动副 B.移动副 C.球面副 D.螺旋副8.由m个构件所组成的复合铰链所包含的转动副个数为( )A.1B.m-1C.mD.m+l9.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10.图示为一机构模型,其对应的机构运动简图为()A.图a B.图b C.图c D.图d二、填空题1、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 _____________。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设计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设计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绪论1.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机构的组合一定就是机器。
(×)2.机构都是可动的。
(√)3.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4.如图所示,已知一重量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和物体间的摩擦系数。
请分析下列情况:(1)(4 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时,(B)。
A.摩擦力为 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摩擦力为 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摩擦力为 2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摩擦力为 40N,物体滑动(2)(4 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时,(B)。
A.摩擦力为 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摩擦力为 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摩擦力为 2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摩擦力为 40N,物体滑动(3)(4 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时,(B)。
A.摩擦力为 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摩擦力为 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摩擦力为 2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摩擦力为 40N,物体滑动一.机构静力分析基础1.只受两个力作用但不保持平衡的物体是二力构件。
(×)2.悬挂的小球静止不动是因为小球对绳向下的重力和绳对小球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的缘故。
(×)3.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作用点沿其作用线移动后,不改变原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4.刚体上作用力偶的力偶矩大小与矩心的具体位置无关。
(√)5.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平衡条件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作用在同一刚体上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作用在同一刚体上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上6.下图所示的受力系统中,杆AB 的正确受力图为 D 。
A. B.C. D.7.如图所示,已知一重量 G=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和物体间的摩擦系数 fs=0.3。
请分析下列情况:(1)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 F=10N 时,(B)。
机械设计基础 复习题(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第二章复习题⒈填空题(1)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低副又分为转动副副和移动副两种。
(2)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叫作高副。
(3)机构中存在与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去掉。
(4)在任何一个机构中,只能有1个构件作为机架。
⒉选择题(1)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具有 c 自由度。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2)平面机构中的高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为 a 。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3)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所保留的自由度数目为 a 。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4)当机构的原动件数 b 机构的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a.大于b.等于c.小于⒊问答题(1)何谓运动副?何谓高副和低副?每种运动副各引入几个约束?(2)何谓机构运动简图?它有何实际意义?由实际机械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如何?(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应用公式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第二章复习题1.填空题1. 填空题(1) 按凸轮形状来分,凸轮机构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及圆柱凸轮三类。
(2) 在凸轮的休止角范围内,随凸轮的转动,从动件的运动位置停留不动。
(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指的是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方向线与其受力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4) 变转动为移动的机构有凸轮机构及曲柄滑块机构。
(5) 依靠外力维持接触的凸轮机构,在回程时发生自锁的可能性很小,故对这类凸轮只需对其推程压力角进行校核。
(6) 凸轮轮廓曲线是由从动件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7) 滚子推杆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凸轮回转中心)到(凸轮理论廓线)的最短距离。
2.选择题1.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B。
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A。
4《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

4《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第一篇:4《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四一、名词解释(3×3,共9分)1、机构:2、压力角:3、运动副:二、填空题(1×10,共10分)1、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V带传动的应力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弯曲变形产生的弯曲应力。
4、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轴可以分为转轴、_____和_______。
5、齿轮传动的五种失效形式分别为轮齿折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齿面塑性变形。
三、选择题(2×10,共20分)1、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什么轮增大惯性?()A、齿轮B、飞轮C、凸轮2、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的厚度不太大,且需经常拆装,一般宜选用什么联接?()A、螺栓联接B、螺钉联接C、双头螺柱联接3、下列计算蜗杆传动比的公式中()是不对的。
A、i=ω1/ω2B、i=n1/n2C、i=d2/d14、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几个自由度?()A、1个 B、3个 C、无数个5、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在哪个面上的值为标准值?()A、法面B、端面C、轴面6、带传动的打滑现象首先发生在何处?()A、大带轮 B、小带轮 C、大、小带轮同时出现7、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区别是:()A、弹性联轴器内有弹性元件,而刚性联轴器内则没有B、弹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较大的偏移,而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C、弹性联轴器过载时打滑,而刚性联轴器不能8、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①按轮毂长度确定键的长度②按使用要求确定键的类型③按轴径选择键的截面尺寸④对联接进行强度校核。
在具体设计时,一般按下列哪种顺序进行?()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9、为使套筒、圆螺母或轴端挡圈能紧靠轮毂零件端面并可靠地进行轴向固定,轴头长度L与被固定零件轮毂宽度B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A、L>BB、L=BC、L<B10、将转轴的结构设计成阶梯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便于轴的加工B、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装拆C、提高轴的刚度四、判断题(1×10,共10分)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机械设计基础》各章习题.

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机器中各制造单元称为()A.零件 B.构件C.机构 D.部件2.机器中各运动单元称为()A.零件 B.部件C.机构 D.构件3.在卷扬机传动示意图中,序号5、6所示部分属于()A.动力部分B.传动部分C.控制部分D.工作部分4.如图为卷扬机传动示意图,图中序号3所示部分属于( )A.动力部分B.传动部分C.控制部分D.工作部分5.在如图所示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序号1和10的组合是()6.如图所示,内燃机连杆中的连杆体1是()A.机构B.零件C.部件D.构件7.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 )A.零件B.机构C.构件D.部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B,5B,6B,7A第二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高副将引入()A.0个约束 B.1个约束 C.2个约束 D.3个约束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A.0个约束 B.1个约束 C.2个约束 D.3个约束3.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1B.2C.1或2D.3 4.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A.1 B.2 C.3 D.55.若两构件组成低副,则其接触形式为()A.面接触 B.点或线接触 C.点或面接触 D.线或面接触6.若两构件组成高副,则其接触形式为()A.线或面接触B.面接触C.点或面接触D.点或线接触7.若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移动,则称这种运动副为( ) A.转动副 B.移动副 C.球面副 D.螺旋副8.由m个构件所组成的复合铰链所包含的转动副个数为( )A.1B.m-1C.mD.m+l9.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10.图示为一机构模型,其对应的机构运动简图为()A.图a B.图b C.图c D.图d二、填空题1、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 _____________。
机械设计基础题库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题库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绪论一、填空(每空1分)T-1-1-01-2-3、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体。
T-2-2-02-2-4、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低副又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T-2-2-03-2-2、运动副是使两构件接触,同时又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
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T-2-2-04-2-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
T-2-2-05-2-1、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
T-2-2-06-2-1、在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构的工作情况和受力情况。
T-2-2-07-2-1、平面机构中,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T-3-2-08-2-2、机构处于压力角α=90°时的位置,称机构的死点位置。
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无死点位置,而当摇杆为原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T-3-2-09-2-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
T-3-2-10-2-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急回特性。
T-3-2-11-2-1、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与导杆摆角的关系为相等。
T-4-2-12-2-3、凸轮机构是由机架、凸轮、从动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T-5-1-13-2-1、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将螺旋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T-6-2-14-2-1、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120°。
T-6-7-15-2-3、链传动是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绕链轮上链条所组成。
T-6-7-16-2-3、链传动和带传动都属于挠性件传动。
T-7-2-17-3-6、齿轮啮合时,当主动齿轮的齿根_推动从动齿轮的齿顶,一对轮齿开始进入啮合,所以开始啮合点应为从动轮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当主动齿轮的齿顶推动从动齿轮的齿根,两轮齿即将脱离啮合,所以终止啮合点为主动轮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题及答案第1章绪论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 ( D )是专用零件。
A)螺栓B)齿轮 C)滚动轴承 D)曲轴3.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体。
4.机构由(构件)组合而成,它们之间具有确定的 (相对运动)。
5. 机构与机器相比,不具备下面( C )特征。
A. 人为的各个实物组合B. 各实物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C. 做有用功或转换机械能D. 价格较高6. 在机械中属于制造单元的是 ( C ) 。
A). 机构 B). 构件 C). 零件 D). 部件7.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C )。
A. 机器B. 机械C. 机构D. 机床8. 构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9. 同一构件中的零件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10.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是: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运动或转换运动形式,而机器的主要功用在于为了生产目的而利用或转换机械能。
(√)11. 两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12. 指出并说明机械的各组成部分。
答:机械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原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工作机:执行部分;控制系统:根据机械系统的不同工况对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实施控制的装置。
13.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机构由构件组成,且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机构中各构件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都是由运动副来实现的。
2.按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两构件之间以面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两构件之间通过点或线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3. 对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4. 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 2 个,至少为 1 个。
5.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构件相对于参考系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机构的自由度是指该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6.若机构的自由度为2,则机构需 2 个原动件。
7.因其可以改善机构的受力情况,故在机构中常采用虚约束。
8.机构中存在着与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9.机构中设置虚约束的目的是( D )。
A.传递运动 B. 改变运动方向 C. 改变运动速度 D. 改善机构受力情况10. 两构件通过 ( 面 ) 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低副又分为( 转动副 ) 副和( 移动副) 两种。
11. 计算( 自由度 ) 的目的是确定机构原动件的( 数目) 及判定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 2 ) 个约束,保留( 1 ) 个自由度。
13.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 1 ) 个约束,保留( 2 ) 个自由度。
1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数目 ( 等于 ) 机构的自由度。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3n-2P L—P H ),应用该公式时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是:(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
15.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叫作 (高副 )。
16.按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两构件之间以面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两构件之间通过点或线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17.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具有 ( C ) 自由度。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18. 当m个构件在一处组成转动副时,计算时其转动副数目为( B )。
A.m B.m-1 C.m+1 D.m+219 当机构的原动件数 ( B )机构的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20.当平面机构的原动件的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数时,机构( C )。
A. 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B. 只能做有限的相对运动C. 运动不能确定D. 不能运动21. 当平面机构的原动件的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数时,机构 ( C ) 。
A. 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B. 只能做有限的相对运动C. 运动不能确定D. 不能运动22. 火车车轮在轨道上转动,车轮与轨道间构成( C )。
A. 转动副B. 移动副C. 高副D.不确定23 当m个构件在一处组成转动副时,计算时其转动副数目为 ( B ) 。
A.m B.m-1 C.m+124.当平面机构的原动件的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数时,机构( C )。
A. 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B. 只能做有限的相对运动C. 运动不能确定D. 不能运动25. 燃机活塞与缸体组成移动副。
(√)26. 采用复合铰链可以使机构工作起来省力。
(×)27.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等于原动件的数目。
(√)28. 齿轮传动中啮合的齿轮组成高副。
(√)29. 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改善机构的受力情况。
(√)30若三个构件在一处铰接,则构成三个转动副。
(×)3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答: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且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0;32. 计算曲柄滑块机构和凸轮机构的自由度F-3n-2P L-P h=3×3-2×4-0=1 F-3n-2P L-P h=3×2-2×2-1=133. 计算如图机构的自由度,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解:n=6,P L= 8,P H=1。
F=3n-2P L-P H=3⨯6-2⨯8-1=1即该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与原动件数相同(齿轮3为原动件)。
所以,满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4. 计算如图机构的自由度,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解:n =5, P l = 7, P h = 0F = 3n– 2P l–P h= 3×5 – 2×7 – 0=1满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5. 计算如图机构的自由度,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解:N=5 P L =7 P H =0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所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6. 计算如图机构的自由度,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解: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所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1.曲柄摇杆机构只有当 ( 摇杆 )为主动件时,才会出现死点位置。
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 曲柄摇杆机构 、 双曲柄机构 、 双摇杆机构 ) 。
3. 平面连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是指从动杆往返行程( C )。
A .瞬时速度的比值 B. 最大速度的比值C. 平均速度的比值D. 最小速度的比值4. 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则机构中 ( B )。
A . 一定有曲柄存在 B. 一定无曲柄存在5 压力角是指在不考虑摩擦情况下作用力和力作用点的( B )方向所夹的锐角。
A. 法线B. 速度C. 加速度D. 切线6.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摇杆为主动件且( B )处于共线位置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A .曲柄与机架 B. 曲柄与连杆 C. 连杆与摇杆7. 已知一铰链四杆机构ABCD ,L AB =25 mm ,L BC =50 mm , L CD =40 mm ,L AD =30 mm ,且AD为10725323=-⨯-⨯=--=h l P P n F 10725323H L =-⨯-⨯=--=P P n F机架,BC为AD之对边,那么,该机构为( C)。
A. 双曲柄机构B. 曲柄摇杆机构C. 双摇杆机构D. 固定桁架8. 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且最短杆为机架,则称其为( C )。
A. 曲柄摇杆机构B. 双摇杆机构C. 双曲柄机构9. 平面四杆机构中,如存在急回运动特性,则其行程速比系数( A )。
A.Κ>l B.Κ=1 C.Κ<1 D.Κ=010.( B )能把转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以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
A. 曲柄摇杆机构B. 曲柄滑块机构C. 双摇杆机构D. 导杆机构11.判断图示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图(a)(双曲柄机构)、图(b)(曲柄摇杆机构);图(c)(双摇杆机构)、图(d)(双摇杆机构)。
1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凡是双曲柄机构,其杆长关系必须满足:最短杆与最长杆杆长之和大于其他两杆杆长之和。
(×)13.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只要以最短杆为机架,就能得到双曲柄机构。
(×)14.极位夹角θ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明显。
(√)15.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和连杆共线时的位置就是死点位置。
(×)16.铰链四杆机构如果存在曲柄,则曲柄一定为最短杆。
(×)1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特性。
(×)18.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
(×)19、简述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两个条件。
答: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且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第4章凸轮机构1. 凸轮机构中按凸轮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空间凸轮)。
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 )。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较大3. 在设计凸轮机构时,要求承载能力大,耐磨损,应采用 ( B ) 从动件。
a.尖顶 b.滚子 c.平底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做等速运动时将产生( A )冲击。
A.刚性 B.柔性 C.无刚性也无柔性 D.中速5. 以下选项中,( B ) 决定从动件预定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 B.凸轮轮廓曲线 C.凸轮形状6.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 B )。
A.移动副 B.高副 C.转动副 D.螺旋副7. 以下选项中,( B )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面大,易于润滑,常用于高速凸轮机构。
A.尖顶 B.平底 C.滚子8.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做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 B )冲击。
A.刚性 B.柔性 C.无刚性也无柔性 D.中速9. 与平面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突出优点是( A )。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传力性能好,便于润滑10.以下选项中,( B )决定从动件预定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 B.凸轮轮廓曲线 C.凸轮形状 D.凸轮大小11 凸轮在转动时,从动件的最大移动量称为( C ) 。
A.推程运动角 B.回程运动角 C.行程12.凸轮的基圆半径通常是指凸轮实际廓线的最小向径。
(√)13.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大小不同,但其形状总是相似的。
(√)第5章其他常用机构1. 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有 (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