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劳动与技术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作用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介绍实例讲解和操作演示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实例和操作过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所学技能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操作准确性和熟练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安全规定和自我保护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安全常识和规定游戏法:设计安全知识游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劳动与技术的实践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实际项目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际项目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未来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未来发展的认识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劳动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5.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第六章:劳动与技术的环境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进行绿色劳动与技术的意识6.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绿色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和绿色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绿色劳动与技术案例6.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学生提出绿色劳动与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第七章:劳动与技术的法律法规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与劳动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7.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法律法规介绍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和遵守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点情景模拟法:模拟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法律情景7.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学生在模拟情景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表现第八章:劳动与技术的健康保护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健康风险培养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常见健康问题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问题和保护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健康保护的实践操作8.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健康问题的认识程度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第九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新思维在劳动与技术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9.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程度学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第十章:劳动与技术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的项目设计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和方法10.3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学生主导法: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操作10.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实践操作的整体效果学生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一章:劳动与技术的职业规划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相关的职业前景培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领域内的职业介绍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和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职业咨询法:提供职业规划的咨询和指导1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程度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可行性第十二章:劳动与技术的项目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项目的管理流程培养学生进行项目管理的技能12.2 教学内容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劳动与技术项目中常见的管理技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模拟实践法:学生进行项目管理模拟实践观察学生对项目管理流程的理解程度学生进行项目管理模拟实践的表现第十三章:劳动与技术的伦理道德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意识1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介绍伦理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伦理道德问题和规范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伦理道德的实际案例1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程度学生在实际案例中表现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能力第十四章:劳动与技术的资源利用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所需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资源利用的基本概念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资源利用的实践操作1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资源利用的理解程度学生进行资源利用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第十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馈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有效的反馈技巧和处理反馈的方式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评价标准和反馈方法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评价和反馈的过程15.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程度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72415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7.png)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发明创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手工制作、生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维修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1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例题讲解(约2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活小窍门、节能环保技术、发明创造等方面的例题。
3. 随堂练习(约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约3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训练。
5. 简单维修实践(约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维修实践,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2. 章节内容:生活中的技术、劳动技能3. 教学难点与重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生活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并说明其原理。
(2)制作一个简易的手工制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2. 答案:(1)节能环保技术示例: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电动车。
原理分别为:利用太阳能、提高发光效率、减少燃油消耗。
(2)手工制品示例:折纸、剪纸、木工制品。
制作过程需详细描述。
(3)简单维修经验示例:自行车轮胎修补、手机屏幕更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家庭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学生的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5. 简单维修实践的操作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科学设定。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劳动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来源于劳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会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第2课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如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各种动手操作活动,提高操作能力。
第3课时: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如何在团队中解决问题。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
3. 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教具:劳动实践工具、小组合作道具等。
3.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活动中发挥潜能。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1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认识电。
2.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察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研究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1.根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
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
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
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各种电器。
四)做做1.填写表格。
2.完成填空题。
第2课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一、教学目的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隐患,请学生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同学交流补充。
四)认识警示标志让学生认识警示标志,如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
五)研究触电急救处理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3课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家电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教你们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部编版】劳动与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部编版】劳动与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案一: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关系;- 掌握一些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 提高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2.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3.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学步骤1. 导入:用图片展示一些劳动与技术相关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关键点。
4. 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工具的使用等。
5.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日常生活场景,探讨其中的劳动和技术元素,并展示给全班。
6.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尊重劳动和技术。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活动展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态度和尊重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影响;2. 指导学生利用劳动和技术改善生活环境,如组织环保活动等。
教案二:不同劳动形式的特点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不同劳动形式的特点;- 掌握不同劳动形式的基本知识;- 培养对各种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不同劳动形式的概念和特点2. 农、工、商、服务等不同劳动形式的基本知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劳动形式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劳动形式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不同劳动形式的特点,如劳动对象、劳动内容等。
4. 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农、工、商、服务等不同劳动形式的基本知识。
5.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劳动形式,调查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展示给全班。
6.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对各种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活动展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不同劳动形式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各种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程度。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劳动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的含义和作用- 认识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 探究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作用2. 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3.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教学难点探究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劳动场景,引发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兴趣。
2.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参与的劳动活动,鼓励他们思考劳动的含义和作用。
3. 呈现:介绍劳动的定义和作用,并组织学生分析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
4. 拓展:让学生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他们思考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5. 总结: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册的相关练,巩固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活动- 安排实地参观学校附近的工厂或劳动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价值。
- 组织学生编写一份劳动日记,记录自己参与劳动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课:劳动纪律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和内容-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 劳动纪律的定义和内容2. 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了解劳动纪律的内容和重要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1. 引入: 通过故事或案例分享,引发学生对劳动纪律的思考和重要性的认识。
2. 导入: 让学生回顾自己参与劳动活动时是否遵守了相应的纪律,讨论遵守劳动纪律的好处和意义。
3. 呈现: 介绍劳动纪律的定义和内容,强调各项纪律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4. 实践: 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劳动场景中体验遵守劳动纪律。
5. 总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体会,总结遵守劳动纪律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劳动纪律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劳动纪律的认识和感想。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第一章:手工制作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习基本的裁剪、折叠、粘贴等手工制作技巧。
3.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使用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
2. 学习纸工的基本技巧,如裁剪、折叠、粘贴等。
3. 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材料,了解制作方法。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手工作品。
4.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打扫、整理、烹饪等家庭劳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拖地、擦窗户等打扫技能。
2. 学习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等整理技能。
3. 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鸡蛋、烧开水等。
教学步骤:1. 讲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打扫、整理、烹饪技能。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4.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劳动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2. 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完成质量。
第三章:农业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
2. 学习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如种植、施肥、除草等。
3.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方法。
2. 学习施肥、除草、浇水等农业管理技能。
3. 了解农业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锄头、铲子等。
1. 讲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农村。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农业劳动任务。
4.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互相评价。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苏教版)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苏教版)全册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经验。
评价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定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常识。
2. 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 学生应遵守的劳动安全规定。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常识。
2. 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劳动安全事故。
3. 演示如何处理劳动安全事故。
4. 学生分享自己遵守劳动安全规定的经验。
评价方式:1. 学生对劳动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定的表现。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介绍。
2. 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
3.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评价方式: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劳动与技术的社会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领域。
2. 社会中的劳动与技术项目案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六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一、导入:
教师出示书上及自己制作的花边书
签,让学生看看书签有什么特点。
二、讲解制作过程:
1、先出示一张厚纸,用圆规在纸上画两
个同心圆,两个圆的半径相差5毫米,然
后沿外圆剪下。
2、把外圆与内圆之间的部分画成齿状,
剪去多余部分,再把齿状部分涂上较深的
颜色。
3、绕绣花线。
按上图,从1绕到2,从2反面绕到3,3
正面绕到4,以此类推,最后跟1扎紧。
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明白绕线方法与书
签画面大小之间的关系。
若使欲留画面大
些,线可绕得靠边些;若使画面小些,线
可绕得靠中间些。
4、可再用几股丝线做成书签带。
5、用彩笔在正面画上或贴上一幅小画,
背面写上一首小诗或一段格言。
三、学生进行操作
教师注意巡视和指导,同时提醒学生使用
刀具要注意安全。
四、拓展学习:
照上面的方法试着做一个椭圆形或心形
的书签。
五、板书设计:
花边书签
学生分小组边看边讨论,然后请学生
说说。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尤其是绕线部分
最难理解和操作。
学生使用自带的工具开始制作。
布置
作业
必做圆形花边书签未做完的留为作业。
选做尝试椭圆、心形或其它形状书签的制作。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一、导入:
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看书上的几幅塑
贴壁挂图。
然后老师说:“这些壁挂多么
漂亮啊!它们都是用各色吹塑纸剪贴后制
成的。
把它们挂在墙壁上,房间里就会充
满生气。
”
二、师生操作:
1.师:这节课我们来做小鸭子壁挂。
看
下图。
2.这幅图需要哪几种颜色的吹塑纸?
(黄、红、蓝、橙。
)
3.这几种颜色的吹塑纸分别组成小鸭子
的哪些部位?(黄:鸭子的头、身体、翅
膀。
红:鸭子头上的花。
蓝:眼珠。
橙:
鸭子嘴。
)
4.请学生先用白纸画出鸭子轮廓。
再把
各部分剪下。
三、老师小结:
小鸭子壁挂今天先做到这里,下节课继续
制作。
四、板书设计:
塑贴壁挂
画轮廓
剪轮廓
学生看书上的几幅塑贴壁挂图。
要求学生仔细看图。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让学生继续回答。
学生用白纸画出鸭子轮廓。
再把各
部分剪下。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制作小鸭子塑贴壁
挂。
”
二、师生操作:
1.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把小鸭子的各部
剪下了。
看下图:
2.把鸭子头、身体部位放到黄色的吹塑纸
上,用笔(最好是没有油的圆珠笔)画出轮
廓,剪下。
再把翅膀放到黄色的吹塑纸上,
用笔画出轮廓,剪下。
3.把鸭子头上的花放在红色的吹塑纸上,
画出轮廓,剪下。
4.照此方法剪下蓝色的眼珠、橙色的嘴。
5.在一张白纸上,利用双面胶,把从吹塑
纸上剪下的鸭子各部分按上图粘好。
6.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老师小结:
鼓励学生在学习小鸭子塑贴壁挂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样进行再创作。
四、板书设计:
塑贴壁挂
在吹塑纸上剪轮廓
粘贴
学生看图。
老师示范后学生操作。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一、导入:
师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二十面彩球。
指出这个球是由20个半径相同的圆制
成的。
本节课来学习制作二十面彩球。
(板书课题。
)
二、师生操作:
1.引导学生观察,看一看这二十个圆
面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规律是这样的:二十个圆分成4组。
上
面5个圆一组,最下面5个圆一组,中间
10个圆错落排列,仔细看也能发现,也
是上面一组,下面一组。
2.老师演示圆片的制作步骤。
看下图。
(1)在硬纸上画线段AD,AD=6厘米。
(2)AD中点O为圆心,以OD为半径(即
3厘米)画圆。
(3)以D为圆心,以DO为半径画弧,
交圆O于B、C两点。
(4)连接A、B、C,即得正三角形ABC。
(5)把圆片剪下。
在三个顶点处各剪
一个小小的缺口。
(6)以上面那个圆为模具在纸上画20
个圆。
三、老师小结:
说说20个圆的制作方法。
四、板书设计:
二十面彩球
线段
半径
圆心
弧
正三角形
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规律说
出来。
学生随老师的演示进行操作。
回忆20个圆的制作方法。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一、导入:
引导学生看书184页上的图形,问:“你能认出下面这些图形是什么动物吗?”让学生说说。
师指出:我们这节课来尝试用彩色纸条编织一只小狗。
二、编织操作:
1.师演示,把彩纸(最好与书上一致,使用红、黄、绿色的纸)裁出三张180毫米×16毫米的纸条,然后沿纵轴对折,以加强纸条的挺度。
2.师先按下面的步骤图进行编织。
3.师先整理。
慢慢抽紧各个纸头,压
实。
用剪刀把4条腿、尾巴和嘴部多余的部分剪去,一条可爱的小狗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4.把编好的小狗粘贴到一张图画纸上。
5.评一评谁的纸编小动物平整、美观。
三、总结: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希望你们自己去探索书184页其他五种小动物的编织路线。
四、板书设计
纸编小动物
小狗学生裁纸条。
学生按图编织。
学生整理。
学生粘贴。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
天津市XX小学小学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