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材第四章《传染病我知道》第三节《认识手足口病》。

详细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症状及传播途径,增强预防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

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图片、PPT、黑板、粉笔。

学具:洗手液、毛巾、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足口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有什么症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PPT,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幼儿举手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正确洗手方法演示(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指导幼儿一起练习。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手足口病》2. 内容:手足口病概念、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正确洗手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到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并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PPT、互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互动环节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定为手足口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这是因为这些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较为抽象,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详案反思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详案反思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详案反思认识手足口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材的第五章《传染病的预防》,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认识手足口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学会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图片、洗手液、毛巾、玩具医生套装。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手足口病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长什么样子?让幼儿初步了解手足口病。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幼儿跟随练习。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小医生”,用医生套装玩具进行洗手比赛,看哪组洗得最干净。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2. 正确洗手的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和家人一起洗手的场景。

2. 答案: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了解更多的传染病预防知识。

(2)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共同预防传染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

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

对于幼儿来说,理解此类抽象概念存在一定难度。

中班认识手足口病教案及反思

中班认识手足口病教案及反思

中班认识手足口病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手足口病的概念和症状;
2.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卫生习惯培养。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实物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播放PPT,让幼儿认识手足口病。

2.出示实物模型,让幼儿观察。

(二)讲解环节
1.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和症状。

2.讲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讲解卫生习惯培养。

(三)操作环节
1.分发洗手液,引导幼儿正确洗手。

2.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

3.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纸巾。

4.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四)总结环节
1.复述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

2.展示幼儿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PPT和实物模型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
识手足口病。

在操作环节中,我注重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洗手液、餐具、纸巾和公共设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但是,我在总结环节中没有
及时检查幼儿的掌握情况,下次需要注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更加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材第四章《生活习惯与保健》第三节《认识常见疾病》。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患病后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使幼儿掌握简单的急救处理方法,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患病后的处理方法。

重点:让幼儿掌握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图片、PPT、卫生纸、洗手液、口罩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手足口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长什么样子?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它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患病后的处理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幼儿举手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演示与操作(5分钟)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幼儿现场操作,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手足口病》2. 内容:手足口病概念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患病后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2)列举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2. 答案:(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PPT、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了预防意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幼儿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

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加强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知识竞赛等,提高幼儿对疾病的认识。

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教学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夏秋季节多见。

该病的特点是以口腔、手掌和脚底为主要发病部位,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手足口病对儿童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及早认识手足口病,了解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 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回忆一下上次学习的内容,比如: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学习了哪些传染病吗?引出手足口病这个新的话题。

2. 认识手足口病 (10分钟)通过播放幻灯片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幼儿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皮疹等,并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比如打喷嚏、咳嗽等。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并与之前学的传染病做对比。

3.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 (15分钟)给幼儿分发贴纸,让幼儿在手掌、脚底和嘴巴周围黏贴上,模拟手足口病的皮疹位置。

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他们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当你身上有红点时,你会感到什么?你还能吃饭吗?等等。

4. 学习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5分钟)通过播放幻灯片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比如经常洗手、避免密集场所等。

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并进行口头呈现。

5. 制作手工 (20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预防手足口病的理解,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让幼儿用彩纸、剪刀等制作一个洗手牌,并在牌上画上洗手的步骤图案。

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又可以提醒他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6. 温习与总结 (5分钟)通过游戏与歌曲等形式进行知识回顾,与幼儿一起温习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2、PPT课件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

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常见疾病》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本节课将带领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知道这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3. 培养幼儿关爱同伴、关注健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足口病症状图片、预防手足口病宣传画、卫生习惯养成表。

2. 学具:彩笔、画纸、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手足口病,讨论如何预防和关爱患者。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手足口病症状图片,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6. 情景模拟(10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认识手足口病2. 内容:手足口病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卫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预防手足口病?2. 作业题目: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答案:发热、口腔溃疡、手心、脚心出现水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手足口病,学习预防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5. 情景模拟的实践操作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是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应当:1.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将病毒比喻成“小怪兽”,将洗手液比喻成“魔法水”,帮助幼儿理解病毒传播的原理和预防措施的作用。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3篇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3篇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认识手足口病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 掌握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教学准备:1. 讲义或PPT2. 图片或视频资源3. 海报或手抄报教学过程:引入:1. 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手足口病患者的图片或视频,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种疾病。

知识讲解:2. 通过讲义或PPT向幼儿们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解释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

3. 继续讲解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手、足上出现红斑等。

提醒幼儿们如果发现自己或同学有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告诉老师或家长。

4. 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不乱吃东西等。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提醒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训练:5. 分发海报或手抄报,让幼儿们围绕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小组讨论。

6. 组织幼儿们展示自己的海报或手抄报,介绍其中的神奇预防方法。

7. 进行小游戏,例如\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详案《小小马戏团》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案内容:1. 健康知识讲解:介绍口腔卫生、洗手、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小小马戏团的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强化他们对健康知识的理解。

3. 艺术创作: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做一个小小马戏团成员的面具,同时贴上有关健康的图片和文字,提醒他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4. 游戏互动:开展一些健康主题的游戏,如“捡垃圾”、“模仿动物运动”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健康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枚Q勺0
—* Sthooi I 唤
(封面)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

病》及教学反思
授课学科:____________
授课年级: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XX学校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1、传播途径
(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 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 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 月份多见,6-8 月份为高峰期。

2、症状
潜伏期2—5 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1)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 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 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