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景区规划设计说明
喀纳斯旅游活动策划方案

喀纳斯旅游活动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喀纳斯是位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北麓、阿尔鄂山的山谷地带,是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一。
喀纳斯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的原始森林茂密繁盛,山峦起伏,风光秀美。
自古就有喀纳斯神话的流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
近年来,喀纳斯作为旅游目的地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并成为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计划在喀纳斯地区开展一系列旅游活动,以提升喀纳斯地区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喀纳斯,进一步推动喀纳斯旅游产业的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喀纳斯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游客到访率;2. 丰富喀纳斯旅游产品,开发新的旅游业态,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水平;3. 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提升喀纳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项目内容1. 喀纳斯湖观光游船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地区的核心旅游景点,游客大多会选择乘船游览湖区。
为了提升游船的服务质量,本项目计划引进新型的环保游船,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环保的观光体验。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导游讲解的服务,为游客介绍湖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等信息。
2. 喀纳斯湖岸徒步旅游线路开发为了满足一些健身爱好者和喜欢徒步旅游的游客的需求,本项目计划开发一系列喀纳斯湖岸的徒步旅游线路。
这些线路会经过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景点,游客可以在徒步的过程中欣赏喀纳斯的美景,并且在途中设置一些休息点和服务站,方便游客休息和补充能量。
3. 喀纳斯特色民俗文化体验本项目计划在喀纳斯地区策划一些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如喀纳斯舞蹈表演、喀纳斯原生态音乐演奏、喀纳斯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喀纳斯地区的文化传统,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4. 特色餐饮推广喀纳斯地区有着独特的风味美食,本项目计划推广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如喀纳斯湖鱼、阿勒泰山草原牛肉等。
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厨师来喀纳斯进行烹饪表演,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欣赏到艺术的魅力。
5. 进一步开发喀纳斯周边旅游资源喀纳斯地区周边有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可可托海草原、铁尔梅斯河谷等。
以喀纳斯景区为例说明旅游景区

旅游环境保护学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以喀纳斯景区为例说明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以喀纳斯景区为例说明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摘要:美丽神秘的喀纳斯近年来已撩开其美丽神秘的面纱,成为旅游、科考和探险的好去处。
然而,在开发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的繁重任务,本文整理总结了部分开发时出现的问题及保护整改的措施,望对家乡旅游事业有微薄贡献。
关键词:喀纳斯;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目录一、喀纳斯自然特点 (1)(一)冰川地貌的遗迹 (1)(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1)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奇观 (1)(一)卧龙湾 (1)(二)云海佛光 (2)(三)变色湖 (2)(四)月亮湾 (2)(五)千米枯木长堤 (2)(六)喀纳斯湖怪 (3)三、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出现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方案 (3)(一)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出现的生态问题 (3)(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三)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5)参考文献 (7)“喀纳斯”蒙语的意思是“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作为国家级综合自然保护区和古丝绸之路新北道文化区域之一的喀纳斯,近年来已撩开其美丽神秘的面纱,成为旅游、科考和探险的好去处。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喀纳斯生态游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势。
然而,在开发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的繁重任务。
一、喀纳斯自然特点喀纳斯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与我国绝大部分的江河属于太平洋水系不同,喀纳斯属于北冰洋水系。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
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
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96米左右。
是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保护分布区。
现在这里以喀纳斯湖为中心建立了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
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保护区自上而下分别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等,垂直分布。
新疆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新疆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1章总则 (2)第2章规划总体布局 (3)第3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4)第3-1节用地分类及控制 (4)第3-2节地块建设容量与建筑密度控制 (4)第3-3节配套公共设施及生产加工业用地的控制 (5)第3-4节交通设施 (5)第4章绿地控制 (6)第5章历史文化与景观氛围的保护控制 (6)第6章工程规划 (8)第6-1节给水工程 (8)第6-2节污水工程 (9)第6-3节雨水与排洪工程 (9)第6-4节电力工程 (10)第6-5节电信(通信)工程 (10)第7章附则 (11)附录: (12)1.名词解释 (12)2.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表 (12)3.建设用地平衡表 (13)4.各地块控制指标汇总表 (14)5.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一览表 (19)新疆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1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的保护和建设能有序发展,协调统一;能充分保护生态和历史文化环境、发展牧村经济;能合理利用土地和风景等各项资源;能有效的进行建设管理。
而编制本规划。
第2条基本依据:本规划遵循《新疆喀纳斯湖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并以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标准等为依据进行编制。
第3条编制成果组成:本规划由总体布局图纸和说明书、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四部分组成。
经批准后文本、图纸和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4条主管部门与本规划解释权属:主管部门与解释权属于新疆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
并于本规划批准之日起执行。
第5条规划原则1. 保护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牧村经济,提高牧民文化和生活水平。
2. 保护生态环境、体现牧区特色,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牧村,发展牧村旅游。
配合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建设。
3. 遵照民族政策,维护弱势群体,保证并为之创造使本乡、本村居民发展本地经济和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致富条件。
同时也确保本村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经营特色与旅游特色,并继续得到发展。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一)水文喀纳斯保护区是我国现代冰川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我国阿尔泰山冰床的71.46%和79.08%,是阿尔泰山区最主要的冰川分布区,共有冰川210条,面积达209.51平方千米,冰储量13.042立方千米,折合淡水储量117.378亿立方米,是一座巨大固体水库,对区内水分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喀纳斯河发源于友谊峰下的喀纳斯冰川,全长约125千米,平均宽约50米,最宽处可达100米,从东北向西南流经全区。
喀纳斯河流域森林密布,绿草如荫,植被覆盖度大。
由于植被对雨水和冰川融水的截持和阻滞效应,使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大大减弱,所以河水中泥沙含量低,每立方米含砂量仅6.5克。
因为气候的原因,区内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冰川融水又受季节影响,故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比拟明显,一般以6—8月河流径流量最大,冬季最小。
另外由于冰川的作用,区内冰碛湖泊星罗棋布,数量众多,共有大小湖泊319个,其中喀纳斯湖最大,阿克库勒湖次之。
喀纳斯湖位于保护区西南部,为古冰川强烈刨蚀,终碛垄阻塞山谷积水而成。
湖长24千米,平均宽约1.9千米,平均水深约90米,面积45.73平方千米,蓄水量约40亿立方米,湖南端出水口流量约50立方米/秒,湖面12月冻结,翌年5月解冻。
阿克库勒湖〔即白湖〕位于喀纳斯湖上游,由喀纳斯冰川刨蚀而成,湖面呈$字形,面积9.5平方千米。
喀纳斯湖河阿克库勒湖〔即白湖〕对喀纳斯河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湖面宽广,蓄水量大,使喀纳斯河常年累月流水不断,即使是枯水季节,河流也不枯槁。
此外,区内山谷洼地,高山低洼处,湖滨及河沿阶分布着较大面积的沼泽将水贮存起来,并以各种形式不断向外补给。
喀纳斯河水,水质优良,矿化度低,水中各类离子总量27——7.02,属中性极软水。
保护区内丰富优质的水分条件,不仅为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延及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水湿条件,而且也是布尔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各县工、农、牧业生产河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新疆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新疆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1章总则 (2)第2章规划总体布局 (3)第3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4)第3-1节用地分类及控制 (4)第3-2节地块建设容量与建筑密度控制 (4)第3-3节配套公共设施及生产加工业用地的控制 (5)第3-4节交通设施 (5)第4章绿地控制 (6)第5章历史文化与景观氛围的保护控制 (6)第6章工程规划 (8)第6-1节给水工程 (8)第6-2节污水工程 (9)第6-3节雨水与排洪工程 (9)第6-4节电力工程 (10)第6-5节电信(通信)工程 (10)第7章附则 (11)附录: (12)1.名词解释 (12)2.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表 (12)3.建设用地平衡表 (13)4.各地块控制指标汇总表 (14)5.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一览表 (19)新疆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1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喀纳斯风景名胜区禾木村的保护和建设能有序发展,协调统一;能充分保护生态和历史文化环境、发展牧村经济;能合理利用土地和风景等各项资源;能有效的进行建设管理。
而编制本规划。
第2条基本依据:本规划遵循《新疆喀纳斯湖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并以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标准等为依据进行编制。
第3条编制成果组成:本规划由总体布局图纸和说明书、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四部分组成。
经批准后文本、图纸和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4条主管部门与本规划解释权属:主管部门与解释权属于新疆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
并于本规划批准之日起执行。
第5条规划原则1. 保护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牧村经济,提高牧民文化和生活水平。
2. 保护生态环境、体现牧区特色,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牧村,发展牧村旅游。
配合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建设。
3. 遵照民族政策,维护弱势群体,保证并为之创造使本乡、本村居民发展本地经济和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致富条件。
同时也确保本村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经营特色与旅游特色,并继续得到发展。
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赛里木湖概念规

•
旅游功能分区规划
一 个 主 体 , 两 个 中 心 , 三 个 片 区
旅游交通/线路组织规划
“8”字型环线 东侧翼大环线 西侧翼大环线 二道湾以北生态保护区内的游线 旅游交通出口
重要节点定位(一)
贾登峪
主要面向大众游客的旅游集散、接待、信息、 游憩服务中心。
喀纳斯湖口区
游览中心、图瓦文化保护和体验中心,面向 高端游客和政府接待。
基础设施规划(解说 系统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保障措施规划 重要节点概念规划 喀纳斯下湖口区控制
性详细规划
战略选择:打造面积超过1万平 方公里的大型国家公园
以北纬4813为该区域的南部边界,包 括布尔津县禾木乡全部,窝依莫克乡、 冲呼尔乡、也格孜托别乡部分,哈巴河 县铁列克提乡大部,加依勒玛乡、萨尔 塔木乡部分,涵盖整个喀纳斯自然保护 区,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共 和国接壤,东邻蒙古人民共和国,总面 积约10,030平方公里。
建于1885年,世界第二个国 家公园。面积6,641 Km2, 每年吸引近4百万名游客。当 地居民没有土地拥有权,只 能向国家公园租借;一切开 发均受政府严格监管。 班芙国家公园2004年接待游 客340万人次。
黄石国家公园的园界附近共有11 个小镇提供住宿,园内亦有小型 旅馆、小木屋与露营地,其中公 园里有12个营地,每个营地平均 约有300间客房,价格由55到 345美金不等。2001年,接待住 宿游客58万,宿营游客66万。
重要节点定位(二)
贾登峪—喀纳斯湖口廊道
承担大量交通客流输送,同时作为串接主要 旅游吸引物的线路,为游客提供观光产品、 吸引游客的功能。
东部旅游环线与禾木村
禾木村:摄影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 功能
关于《大喀纳斯湖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几点建议以及

关于《大喀纳斯湖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几点建议以及和君作为战略顾问的今后合作思路(初稿)《总规》从大喀纳斯湖的概念出发打造百年喀纳斯,总体的战略方向和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分析的技术手段先进,资料详实,对我们开展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根据我们长期战略合作顾问的身份,我们从艺术化、市场化、资本化的战略上的考虑,与《总规》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思维方式上、研究角度上、逻辑判断上都有很多区别。
基于这些差异和不同,我们从今后的总规实施和目标远景的实现考虑,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供领导们参考:一、应深化实施传播前的旅游价值分析体系1、自然景观的价值分析《总规》对自然景观的判断在总体上是准确的,但我们认为还需对微观结构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更准确的表述。
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1.1 如何体现欧洲五国风貌的旅游特点,异国风景的界定和代表性的表现形式。
1.2 如何在如此大、多的群山群湖中,树立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和第二居所的概念,并怎样描述定位清楚,推动高档住所、别墅的地产业发展。
1.3 如何打造世间独一无二的滑雪基地,同时避免投资的季节性闲置以及运营和管理的低效率,接待人才的素质因周期性的冷淡而下降。
1.4 如何做好俄、哈、中三国交界国际探险、狩猎游。
我们认为,以上四点是整个喀纳斯景区价值基础的基础,应进行深度的挖掘研究开发,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开发出不同的旅游产品,然后进行全方位的传播。
2、文化景观的价值分析2.1 深入挖掘当地图瓦族、哈萨克族以及禾木村、白哈巴村的原始风貌、历史、民族文化风情。
2.2 探索和发展地区的宗教文化旅游。
从伊斯兰教到佛教,还有俄罗斯的藏传佛教、东正教等。
综合开发这里丰富的宗教文化潜质。
2.3 利用边境口岸优势,开发异国风情文化,同时以摄影、绘画艺术为主体,把这一地区打造成世界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的聚合地,推动艺术沙龙文化,建立全新的文化结构,以弥补现在文化景观单调、缺乏历史文化沉淀的不足。
喀纳斯旅游计划书模板范文

喀纳斯旅游计划书模板范文一、概述喀纳斯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片净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旅游计划书旨在详细规划喀纳斯旅游的交通、住宿、景点和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团队顺利安排旅程,充分享受美丽的喀纳斯之旅。
二、交通安排1. 出发地:根据团队所在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等。
2. 到达地点:抵达后,可选择前往乌鲁木齐,再乘坐专线旅游大巴或租车前往喀纳斯。
3. 行程安排:根据交通工具的选择,合理安排行程时间,确保抵达喀纳斯的最佳时间。
三、住宿安排1. 酒店选择:在喀纳斯附近有多家旅馆和民宿供游客选择,可根据预算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住宿点。
2. 住宿时间:根据团队的行程安排,合理安排住宿时间,以确保游览喀纳斯的充足时间。
四、景点推荐1. 喀纳斯湖:作为喀纳斯旅游的核心景点,喀纳斯湖拥有独特的碧蓝湖水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2. 神仙湾:位于喀纳斯湖的西南岸,是观赏湖光山色和河谷奇观的绝佳位置。
3. 月亮湾:在神仙湾以南,湖面平坦如明镜,洒下一道道银光,形成了宛如仙境般的美景。
4. 玛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高山峡谷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喀纳斯旅游的重要补充景点。
五、活动推荐1. 划船观光:在喀纳斯湖上划船,亲身感受湖水的清澈和山谷的宁静。
2. 徒步旅行:在喀纳斯湖周围的山间徒步,欣赏原始森林、奇特岩石和壮观的风景。
3. 摄影留影:喀纳斯湖周围的景色独特壮丽,是摄影师的天堂,可以拍摄到令人心醉的美景。
六、总结本旅游计划书提供了喀纳斯旅游的交通、住宿、景点和活动等方面的详细规划。
希望通过合理的安排和精心的准备,能够让团队成员在喀纳斯度过愉快、难忘的旅程。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旅行中要注意环境保护,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纳斯景区规划设计是整个喀纳斯地区生态风景旅游策划规划的核心,本次喀纳斯景区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基于现状,面向发展,对于现有喀纳斯湖接待区提出改造设想,并就其道路系统、景观环境,以及月亮湾、卧龙湾、观鱼亭景点建设做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局部景点、景观小品的设计构思创意。
一、基础资料与现状概况
(一)自然与资源条件
1、地理位置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境内,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共和国接壤,东邻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为哈巴河县林场,南为布尔津林场,地处东经 86°54ˊ~87°54ˊ,北纬48°35ˊ~49°11ˊ,总面积为2,201.62k㎡。
旅游活动区处于保护区南端,包括喀纳斯湖(二道湾以南)及沿喀纳斯河河谷呈带状分布。
2、气候条件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温带却具有寒温带气候的某些特点。
区内年平均气温为
-0.2℃,极端最高气温29.3℃,最低气温-37℃。
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15.9℃,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16℃。
以气温指标衡量,本区春秋两季相连,全年无夏季。
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持续6个月,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
气温低于-30℃的极寒天数有3~7天,霜期一般从8
月上中旬开始,次年5月中下旬结束,无霜期在80~108天。
3、水文资料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境内阿尔泰山区现代冰川的主要分布区,据统计,区内共有冰川210条,总面积达209.5k㎡,冰储量13.5k ,折合淡水储量117.4亿。
喀纳斯河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区,全长125km,平均宽约50m,最宽处达100m,是保护区内主要河流。
河水水质优良,矿化度低。
喀纳斯河流域森林密布,绿草如茵,植被覆盖度大。
4、地质地貌(略)
5、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略)
6、生物资源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状态,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据初步统计,有兽类 39种,两栖爬行类4种,鸟类117种,其中27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有紫貂、貂熊、雪豹、北山羊、黑鹤等多种。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是我国寒温带草原区最多的地区,共有 83科298属798种,其中木本植物23属66种(乔木12种,灌木54种),草本植物273属732种。
仅20世纪80年代保护区考察就发现有多枝婆婆纳。
西伯利亚区系植物在这里占一定的优势,是构成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西伯利亚泰加林林区特定的生物地理群落。
(二)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
1、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喀纳斯村,现有居民 125户,720人,主要由蒙古族、哈萨克族组成,其中蒙古族(图瓦人)117户,656人,占总人口的91%之多,哈萨克族5户47人。
长期以来主要以游牧、狩猎为生,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低下,文化素质较差。
2、喀纳斯旅游开发现状
随着喀纳斯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喀纳斯旅游业呈迅猛发展势头,但旅游区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当前喀纳斯旅游接待能力为 500床位,且一部分设施和卫生条件较差,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已不能满足高峰日游客的需要(高峰日已达1,000人次)。
加之各单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区建设出现极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真正保护,因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是喀纳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规划范围、性质与目标
(一)规划范围
喀纳斯景区规划范围处于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南端,包括喀纳斯湖二道湾以南及沿喀纳斯河两侧呈带状分布的河谷地带。
按风景资源比较优势原则、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原则、旅游项目布局的紧凑性、典型性与差异性原则,确定喀纳斯景区的主要分景区规划范围,以主要景点环境范围为中心(如喀纳斯湖、观鱼亭、喀纳斯村、鸭泽湖、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等),以主要观光视线范围为界,构成了 "喀纳斯景区"的规划范围,面积约20k㎡,其中,规划设计重点范围总面积约门13k㎡,包括:喀纳斯湖(二道湾以南)分景区,观鱼亭分景区,喀纳斯村、喀纳斯山庄分景区,鸭泽湖分景区,神仙湾分景区,月亮湾分景区以及卧龙湾分景区。
(二)规划性质
喀纳斯作为目前人类少数尚未开发的地区之一,规划首要做的是保护好这片人间净土,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人文资源。
在资源得以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为具有国际同类地区水准的集生态保护、风景观光、科学考察、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的地区。
(三)规划目标
生态保护、风景建设、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着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喀纳斯地区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空间次序和时间次序。
1、生态保护是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2、围绕特色风景资源进行景点建设、景域保护、景观修复等,提高景区的可游性、可观性、可感性。
3、加强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活动区域的可达性,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实现该景区在地区旅游网络中的龙头作用,从而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扩大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交流。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略)
(二)规划原则: "12345"规划原则
"1"即一个"减法"原则:少做人造景观,在自然天成、原始古朴的景区中,实行写意中国画式的"写意式景观规划设计",尽可能保持景观环境的地方性自然、人文状态。
"2"即"二无"原则:规划建设无污染、无破坏。
"3"即"三核心"原则:天—地—人三核心。
"4"即"四高"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高效益。
"5"即"五特色"原则:①地广天高;②瞬息万变;③人间净土;④自然天成;⑤源远流长。
四、空间总体布局
(一)布局意图
遵循各个规划条例,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景区特色,本规划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保护人间净土的自然风貌,二是强化古老神秘的传说和民族文化。
具体表现为:
1、有计划、分等级的景观生态保护、修复、利用、开发措施。
从整体上考虑,其基本序列是越靠近核心景区(喀纳斯湖),开发强度越低,保护力度越大。
2、强调旅游感受的差异性和旅游活动整体连续性,由总体日程安排、时程安排入手进行各景区的总体规划,注重整体旅游路线的节奏感和景点间的连续性。
3、扩大旅游市场,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
系统考虑景点的特色及相互关系、关联和游客的旅游心理,设立不同的景点主题,提供特色旅游。
同时强化旅游线路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性组合。
(二)总体布局
1、景区以保护为主,设立占整个景区面积90%的保护区,包括一级生态景观敏感区(绝对保护)、二级生态景观敏感区(相对保护)。
二者与开发建设核心区的面积比例控制在7∶2∶1左右,并在开发部分中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使景区得以维持原始风貌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2、结合当地交通特色、考虑不同日程安排,旅游区内采用多种交通方式:如旅游班车快车线、旅游班车慢车线、马队路线、漂流路线以及人行探险路线、观景路线等。
3、不同景区的开发采用关联手法,共同开发,联合策划,如:卧龙湾与月亮湾联合开发,神仙湾与鸭泽湖结合起来组织景区游览,整体策划其活动项目,并共同利用两个景区之间的大块平坦地形,使二者之间的游览空间旷奥有度,不同空间形态相互结合补充,并使游览者得以体验不同的景观感受,使线性的景观流线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又如:喀纳斯村与喀纳斯山庄的整体整治规划,在改善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设施的同时,又使民俗风情与旅游服务充分结合,创造地方特色,强化喀纳斯风格。
4、充分考虑游览心理,设立不同的景区游览主题,各景区之间避免重复,并使之各具特色,如:卧龙湾草原平台因其地势宽广平坦,考虑以参与性游玩为主的"玩"的特色;月亮湾因其地势狭仄幽僻,加之临近圣泉,考虑以创造神秘原始的宗教气氛为主的特色;神仙湾其水草肥美、风景宜人,结合其名,组织仙境体验,突出"仙"的特色;鸭泽湖结合水位变化产生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组织以科学观察的"观"为主的游慰活动;观鱼亭位于哈拉开特峰顶,地势较高,喀纳斯湖尽收眼底,景观奇佳,故以组织登山。
游步道及设置观景平台为主,为游人提供观景和登山休息点;喀纳斯村、喀纳斯山庄以旅游接待为主,突出当地的民俗风情。
五、旅游项目开发规划设计
(一)景区、景点规划设计
1、喀纳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