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参考第一章电位分析法1~4 略5.(1)pMg x=5.4(2)3.65×10-6– 4.98×10-66. -17%7. 4.27×10-4%8.(1)=5.4×10-4lg=-2.31=5.0×10-3(2) Cl- =1.0×10-2 mol/L9. pH x ==5.74R入=1011Ω10. Cx=8.03×10-4 mol/L第二章电重量分析和库仑分析法1. 1.64 V2. -1.342,0.2383. 1.08 V,0.4V,7333 s4. Co先析出,阴极电位应维持在-0.313 – -0.795V之间阴极电位应维持在-0.455 – -0.795V之间5 Bi:0.283-0.190V(vs.SHE);-0.005 - -0.098(vs. Ag/AgCl)Cu:0.310-0.159V(vs.SHE);0.022 - -0.129(vs. Ag/AgCl)Ag:0.739-0.444V(vs.SHE);0.451 – 0.156(vs. Ag/AgCl)控制阴极电位大于0.310V(vs.SHE),可以使Ag分离,Cu2+和BiO+不能分离。
6 ,7 , ,89.10. t= 4472s11 6.1×10-4 mol/Lpt阴极产生OH-,改变pH使副反应发生,故pt阴极应用玻璃砂芯套管隔离第三章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1~3 略4. 当pH=7时,当pH=5时,5. (1) 线性回归方程: y =6.0733x + 0.3652(2)0.536 mmol/L6. M C x 41023.2-⨯=7. 22.7 μA8. 0.0879. 1.75 ×10-3mol/L10. -0.626 V11. 5.9×10-3第四章气相色谱法1~14 略15. 8.5%,20.6%,60.9%16. 2.15%,3.09%,2.75%,6.18%,85.84%17. (1)4.5, (2)48mL,(3)5.4min,(4)103,(5)1866,(6)1.07nm18. (1)8.6,(2)1.4419. (1)n有效(A) = 636.59n有效(B) = 676(2) 2 m20.(1)0.45 ,(2)7111121.(1)4,(2)4,(3),22. (1)3236,2898,2820,3261,(2)3054(3)0.33m第五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16 略17. 26.24%,27.26%18. 1600,6.7,7.3,1.1,0.8,7 m19. 0.63,2.38,2.65,4.034021,3099,2818,3394,595,1535,1486,217820. 5.1%21. 0.47%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仪1~8 略9. 2.57 eV10. 0.573%。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精心整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4)化学分析灵精心整理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超痕量组精心整理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精心整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精心整理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精心整理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精心整理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精心整理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精心整理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2-7光栅宽度5.0mm,每毫米刻线数720条,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多少?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N=光栅宽度×光栅的刻痕密度= 720×5 = 3600 又因为:R =精心整理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1 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dλ===0.28cm-1第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2缓冲剂与挥发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缓冲剂的作用是抵偿样品组成变化的影响,即消除第三元素精心整理的影响,控制和稳定弧温;挥发剂的作用是增加样品中难号与内标物的信号比与待测物精心整理的浓度或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3-8简述三种用于ICP炬的式样引入方式?精心整理因为试样只能被载气带入ICP 光源中,而不能直接引入花熔融进样,对于特定元素还精心整理可以采用氢化物发生法进样。
其中,以气动雾化方式最为常不同轨道的状态。
精心整理(3)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能级之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复习题库绪论1、仪器分析法:采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 A )2、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B、电位法C、库仑分析法D、电解分析法( B )3、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B、电位法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D、原子吸收法( A )4、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
A、荧光广谱法B、气相色谱法C、液相色谱法D、纸色谱法5、简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干净的标志。
答:(1)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洗涤剂等以毛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
(3分)(2)玻璃器皿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用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①工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1分)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③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3)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清洗干净后的玻璃器皿表面,倒置时应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而不挂水珠。
(3分)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水平调节。
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2分)(2)预热。
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
(1分)(3)开启显示器,轻按ON键,显示器全亮,约2 s后,显示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0.0000 g。
(2分)(4)称量。
按TAR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零,即去除皮重。
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入容器中直至达到所需质量,待显示器左下角“0”消失,这时显示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
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
(2分)(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用天平(或其他人还使用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
一般不用关闭显示器。
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键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
把天平清理干净,在记录本上记录。
(2分)第一章 电位分析法1、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物质的电学及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的两个吸收峰 138nm 和279nm 分别属于л→л*跃迁和n →л*跃迁,试计算л、n 、л*轨道间的能量差,并分别以电子伏特(ev ),焦耳(J )表示。
解:对于л→л*跃迁,λ1=138nm =1.38×10-7m则ν=νC =C/λ1=3×108/1.38×10-7=2.17×1015s -1则E=hv=6.62×10-34×2.17×1015=1.44×10-18JE=hv=4.136×10-15×2.17×1015=8.98ev对于n →л*跃迁,λ2=279nm =2.79×10-7m则ν=νC =C/λ1=3×108/2.79×10-7=1.08×1015s -1则E=hv=6.62×10-34×1.08×1015=7.12×10-19JE=hv=4.136×10-15×1.08×1015=4.47ev答:л→л*跃迁的能量差为1.44×10-18J ,合8.98ev ;n →л*跃迁的能量差为7.12×10-19J ,合4.47ev 。
3、作为苯环的取代基,-NH 3+不具有助色作用,-NH 2却具有助色作用;-DH 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O -。
试说明原因。
答:助色团中至少要有一对非键电子n ,这样才能与苯环上的л电子相互作用产生助色作用,由于-NH 2中还有一对非键n 电子,因此有助色作用,而形成-NH 3+基团时,非键n 电子消失了,则助色作用也就随之消失了。
由于氧负离子O -中的非键n 电子比羟基中的氧原子多了一对,因此其助色作用更为显著。
4、铬黑T 在PH<6时为红色(m ax λ=515nm ),在PH =7时为蓝色(m ax λ=615nm ), PH =9.5时与Mg 2+形成的螯合物为紫红色(m ax λ=542nm ),试从吸收光谱产生机理上给予解释。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仪器分析》习题及解答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编第一部分: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作定性分析的参数就是()a保留值b峰面积c拆分度d半峰阔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作定量分析的参数就是()a留存时间b保留体积c半峰阔d峰面积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其效果最好?()ah2bhecardn24.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5.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用以下哪种气体并作载气合适?()ah2bhecardn2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沸点多寡,b.熔点多寡,c.相近相溶,d.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就是所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调整保留值之比,b.死时间之比,c.保留时间之比,d.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拆分度;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以下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质量型检测器的就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捉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捉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a)、(b)和(c)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没有变化,b.变宽,c.变窄,d.不成线性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精心整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4)化学分析灵精心整理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超痕量组精心整理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精心整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精心整理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精心整理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精心整理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精心整理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精心整理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2-7光栅宽度5.0mm,每毫米刻线数720条,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多少?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N=光栅宽度×光栅的刻痕密度= 720×5 = 3600 又因为:R =精心整理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1 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dλ===0.28cm-1第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2缓冲剂与挥发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缓冲剂的作用是抵偿样品组成变化的影响,即消除第三元素精心整理的影响,控制和稳定弧温;挥发剂的作用是增加样品中难号与内标物的信号比与待测物精心整理的浓度或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3-8简述三种用于ICP炬的式样引入方式?精心整理因为试样只能被载气带入ICP 光源中,而不能直接引入花熔融进样,对于特定元素还精心整理可以采用氢化物发生法进样。
其中,以气动雾化方式最为常不同轨道的状态。
精心整理(3)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能级之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
仪器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5.答:光栅公式:d(sinθ sin ) K ,色散原理:由上式可知,当入射角 θ 一定时,不同波长
对应的衍射角 φ 不同,本来混合在一起的各种波长的光经过光栅衍射后就按照不同的方向彼此分开 排列成光谱,这就是光栅的分光原理。
6.答:因为铁光谱谱线多,谱线间距较近,每条谱线都做过精确测定,在各个波段均有容易记忆的 特征谱线,所以在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中,选用铁谱作为标准光谱图。
9
跃至第一激发三重态,再经过振动弛豫,转至其最低振动能级而发射的,系间窜跃是跃迁禁阻的, 因而其速率常数小得多。 2.答:①具有共轭双键(π 键)体系;②具有刚性平面结构;③环上的取代基是给电子取代基团;④ 其最低的电子激发单重态为(π-π*)型。 3.答:影响物质荧光发射的主要因素:(1)分子结构:包括共轭 π 键体系、刚性平面结构及取代基 影响(给电子取代基有利于荧光发射,而吸电子取代基不利于荧光发射);(2)环境因素:包括溶剂 影响、温度影响、pH 影响、内滤作用和自吸作用、荧光猝灭作用。 4.答:原理:荧光是由分子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向基态各 振动能级而产生的,磷光是由处于分子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 回向基态各振动能级而产生的。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即激发能是光能。 5.答:磷光比荧光寿命长,波长也长。另外,磷光对于重原子和顺磁性粒子都极其敏感。
统、雾化系统 4. 电感偶和等离子体光源 5. lgR=blgc+lgA 6. 谱线自吸收,有自吸;无自吸 7. 激发光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8. 原子发射光谱法。 9. 蒸发、原子化、激发。 10. 标准试样、标准谱图;谱线黑度比较法、谱线呈现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11. 分析线,比较线 12. 提高谱线强度,保证有一定的分辨率,减小谱线间干扰
仪器分析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气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1)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3)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第四章红外光谱分析法 (7)核磁共振波谱法 (11)第六章质谱法 (14)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17)核磁共振波谱法 (17)第二章气相色谱习题及答案:1、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哪些载气能使检测器有较高的灵敏度?(答:氢气或氦气)2、分析挥发性宽沸程试样时, 最好采用哪种色谱方法?(答:程序升温)3、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成分时, 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哪一种类型?(答:液固)4、若测定空气中N2和O2的含量, 宜采用什么类型的色谱分离方法?(答:气固)5、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影响分离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n、α、k)6、浓度型检测器, 其响应值与什么成正比?(答:载气中组分的浓度 )7、质量型检测器, 其响应值与什么成正比?(答: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质量)8、气相色谱的固定相大致可分为几类,?在气液色谱中固定液分子与待测分子之间有哪些作用力?(答:两类:固体、液体)、(静电力、色散力、诱导力、氢键力)9、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为了测定试样中微量的碳氢有机化合物, 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检测器?(答:FID)10、气相色谱仪虽然它的形状、结构有多种多样, 但它们都包括一些基本组成部分,指出这些部分的名称。
(答:气路系统、进样气化及温度控制系统、分离及温度控制系统、检测及温度控制系统、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11、衡量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是什么?(答:R).为什么用它作总分离效能指标?(答:R)(答:因为两组分保留值的差别,主要决定于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色谱峰的宽在窄则反应了色谱过程动力学因素,柱效能高低。
因此,分离度是柱效能、选择性影响因素的综合,故可用其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12、物质A和B在长2m的柱上分离后,A的保留时间为16.40min ,B的保留时间为17.63min,空气峰保留时间为1.30min,A的峰底宽为1.2min,B的峰底宽为1.4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29.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沸点分别为40℃,62℃,77℃,试推测它们的混合物在阿皮松L柱上和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柱上的出峰顺序。
30.流动相为什么要预先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哪些?31.高压输液泵应具备什么性能?32.在HPLC中,对流动相的要求是什么?33.何谓梯度洗脱?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33.什么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化学键合相的特点有哪些?34.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具有哪些优点?35.为何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采用全多孔微粒型固定相?36.指出下列物质在正相色谱和在反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3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时,某物质的保留时间为28 min,若改用CCl4或CHCl3。
为流动相,指出哪一种溶剂能减少该物质的保留时间?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一、选择题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1)原子光谱(2)分子光谱(3)可见分子光谱(4)红外光谱2.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1) 1.24×104~1.24×106eV (2) 1.43×102~71 eV(3) 6.2 ~3.1 eV (4) 3.1 ~1.65 eV3.已知:h=6.63×10-34 J×s则波长为0.01nm的光子能量为( )(1) 12.4 eV (2) 124 eV (3) 12.4×105eV (4) 0.124 eV4..频率可用下列哪种方式表示(c------光速,λ---波长,б---波数()(1). б/c (2). cб(3).1/λ(4)、c/б5.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1). 频率(2).波长(3).波数(4).传播速度6. 下列四个电磁波谱区中,请指出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数最大者(),波长最短者()(1)X射线(2)红外区(3)无线电波(4)紫外和可见光区二、填空题( 共7题12分)1.库仑滴定分析法, 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分析法.2. 任何一种分析仪器都可视作由以下四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仪器分析主要分为三大类, 它们是、和.4.用pH计测定某溶液pH时, 其信号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感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化学分析法是建立在基础上的一类分析方法.6.光学分析法是建立在基础上的一类分析方法.三、解释术语1.电磁波谱2.发射光谱3.吸收光谱4.荧光光谱四、计算题1.计算下列辐射的频率(Hz)和波数(cm-1)(1)0.25cm的微波束;(2)324.7nm铜的发射线。
2.计算下列辐射的波长(以cm和À为单位)(1)频率为4.47×1014Hz的可见光波(2)频率为1.21×108Hz的无线电波3.计算习题1中各辐射以下列单位表示的能量。
(1)erg (2)Ev第四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一、选择题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1)原子光谱(2)分子光谱(3)可见分子光谱(4)红外光谱2.在紫外光谱中,l max最大的化合物是( )3.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4.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20% 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应等于( ) (1) 8% (2) 40% (3) 50% (4) 80%5.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e,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1) 配合物的浓度(2) 配合物的性质(3) 比色皿的厚度(4) 入射光强度6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320的某化合物在波长350nm处的百分吸收系数(比吸收系数)为5000, 则该化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 (1)1.6×104L/(moL·cm) (2)3.2×105 L/(moL·cm)(3)1.6×106 L/(moL·cm) (4)1.6×105 L/(moL·cm)7 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1) E振动>E转动>E电子(2) E转动>E电子>E振动(3) E电子>E振动>E转动(4) E电子>E转动>E振动8.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1)白光(2)单色光(3)可见光(4)紫外光9.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 (1) 溶质的离解作用(2) 杂散光进入检测器(3) 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4) 改变吸收光程长度10.基于发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 (1) 光电比色法(2) 荧光光度法(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4) 红外光谱法11.在分子CH2 CHCH2OCH3的电子能级跃迁中,下列哪种电子能级跃迁类型在该分子中不发生( ) (1) s→p* (2) p→s* (3) n→s* (4) n→p*1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1)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2)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3)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4)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13.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 )(C)CH 3OCH 3OC(b)COOH OCl(a)O (1) a>b>c (2) c>b>a (3)b>a>c (4)c>a>b14.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光谱λmax 大小 ( )CH 3CHO N(CH 3)2 (a)OHO Cl CH 3COOC 2H 5 (b)COOHCl (CH 3)2N (C) (1)a>b>c (2)c>a>b (3)b>c>a (4)c>b>a15. 已知: h =6.63×10-34 J ×s 则波长为 0.01nm 的光子能量为 ( )(1) 12.4 eV (2) 124 eV (3) 12.4×105eV (4) 0.124 eV16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17.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二、填空题1. 在分光光度法中, 以________为纵坐标, 以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 可得光吸收曲线. 浓度不同的同种溶液, 在该种曲线中其最大吸收波长_______,相应的吸光度大小则_______.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实验条件的选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 吸光度与吸光溶液的浓度遵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而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 荧光强度与浓度遵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基础,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该定律成立的前提是:(1)_________; (2) ________;(3)_______ 。
5.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 增加入射光的强度, 测量灵敏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1.某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l max = 280nm ,光线通过该化合物的 1.0×10-5mol/L溶液时,透射比为 50%(用 2cm 吸收池),求该化合物在 280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
2. 某亚铁螯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12000 L/(moL ·cm),若采用1.00cm 的吸收池, 欲把透射比读数限制在0.200 至0.650 之间, 分析的浓度范围是多少?3.配体ERIOX与Mg2+在pH=10.00条件下,生成1:1的有色配合物。